屏幕上一片雪花,房間裡只有“嘶嘶啦啦”的響聲。
聲音很刺耳。
又一次,當朱明忠從夢中醒來的時候,不過只是凌晨5點多,昨天晚上什麼時候睡的,他根本就想不起來,但可以肯定的是,電視又開了一夜。
永平五十年的大明,沒有二十四小時的電視,電視臺會在午夜停播,然後在第二天上午六點再次播放節目。
就這一點來說,有點像是朱明忠幼時的電視,但也僅僅只是侷限於此,實際上,對於中都這座城市,除了擁擠之外,似乎沒有什麼能夠讓他感覺熟悉的,當然,這指的是他第一次穿越前的記憶。
其實也不可能找到什麼相似的地方,畢竟並不是相似的時代,除了交通的擁堵。並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哎,這樣下去,早晚會出事的!”
擡頭看着天花板之上的些許透水的痕跡,朱明忠自言自語道。
走過去關了電視。半地下室並沒有陷入黑暗,除了路燈透過狹窄窗子照進來的一縷光明外,偶爾的車燈的遠光也會把這裡照的通亮。
隔壁的讓人無法安然入睡的咯吱聲,這會已經消失了,凌晨時的中都,似乎是安靜的,但是隱約的可以聽到警笛聲,聽起來像是從遠處傳來的,但是聽得卻很真切。
對於再次年青的朱明忠而言,恢復青春的感覺是奇妙的,身體上許多老化的器官,再一次煥發出全新的活力,那種少力讓他極不適應,並不僅僅只是聽力上的,還包括某個隱秘地方。
就這麼躺在狹窄的單人牀上,朱明忠用了好一會兒,才平復年青的身體帶來的全新體驗,不過他並沒有起牀,而是看着發黃的天花板,陷入了沉思之中。
來到中都已經半個月了,不過他並沒有去找工作,而是住在兵工廠四十六街的一間半地下室,兵工廠就是興乾年間的兵工廠,當年正是這裡生產的武器供應着大明軍隊,正是這裡生產的槍炮擊退了滿清,奠定了大明的今天。但是,隨着城市的擴大,兵工廠早不知道遷往什麼地方去了,只留下了這麼一個地名,這裡的房租相對便宜,這也是他選擇這裡的原因,按照朱明忠的估計,以這裡的房租和開支,2300多元的財產,足夠他在這裡過上兩三年,1717元,這是去年天朝的人均收入。不過按報紙上招聘侍應生的廣告,一個月的薪水也就是七八十元而已。
有了一個住的地方,也算是暫時安定下來了。當然,最後朱明忠還是要找一個工作,只不過,他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
一個做了五十五年皇帝的人,可能到那家公司裡打工嗎?
顯然,朱明忠是不可能適應這種生活的,儘管生活總需要適應,可天知道,他一直在努力的適應着,比如每天早晨只是一個簡單的煎餅果子,外加一杯牛奶,至於午餐,可能是份快餐,晚餐的話就是簡單的一碗麪條,適應這種生活,很不容易,畢竟,他早就習慣了另一種生活方式。
不過,除了強迫自己適應身爲普通平民的生活之外,對於朱明忠而言,現在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
不需要再考慮國家,考慮將來,唯一所需要的就是享受生活的樂趣,除此之外,似乎就沒有其它的壓力了。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朱明忠就像是任何一個初到中都的鄉下佬一樣,在大街上逛着,如果不是因爲沒有錢的話,恐怕他會到所謂的“高消費地區”去繼續享受着生活,享受着着生活的樂趣。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金錢。 шшш ⊕TTkan ⊕Сo
而這也恰恰是朱明忠所欠缺的。
儘管看似輕鬆,但是穿越以來一直潛伏在心底的心虛感,同樣也困擾着他,因爲他知道,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生存下去,僅僅只是靠着那2000多元,又怎麼可能生活下去呢?
或許朱明忠現在可以昂首挺胸地在中都遊玩着,可是一年、兩年之後呢?等到錢花錢的時候,怎麼辦?
拿破崙二世是不可能再賠給他2000元的,再過兩年,也許就連這間半地下室也住不起了。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接下來怎麼辦?
總有一天需要找一份工作。
但是自己適合幹什麼工作?
就這麼躺在牀上,朱明忠的心裡如此尋思着,每天在街上混跡着,看着街上魚龍混雜的人們,他很清楚,如果繼續這麼無所事事的混下去,那麼早晚有一天,他會成爲混雜的人潮中的一員。
這顯然不是朱明忠所渴望的,他嚮往普通人的生活不假,可並不意味着他願意過貧寒的生活。
“你需要一份工作!”
又一次,朱明忠自言自語道。
有工作意味着有薪水,有了薪水意味着將來的食宿有了着落,意味着人生的全新開始。也許只要幾年,就可以搬離開這樣的地下室,也許再過幾年,可能會娶妻生子,然後過完一生……似乎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的美好,這不正是自己所渴望的生活嗎?
儘管真心覺得那樣的生活纔是生活,可是現實卻告訴朱明忠那樣的生活,絕不是天堂,所謂的天堂是以金錢爲前提的。
接下來怎麼辦?
公園裡,一個小女孩划着旱冰鞋從人羣中做了個漂亮的動作一閃而過,看着那小女孩,朱明忠的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容,多年前,爲了讓孩子們玩的開心,他“發明”了帶有四輪的旱冰鞋,可以做轉彎、前進和後退的各種動作,其實就是後世流傳最爲廣泛的輪滑鞋。不過在那個時候,只有少數富人能夠玩得起,畢竟,它的成本太高,四個微型的軸承造價很高。
而現在,顯然這種旱冰鞋已經得到了普及。
因爲不是週末,所以公園裡的只有不多的遊客,大多數長椅上空蕩蕩的。在坐到一個椅子上的時候,朱明忠下意識地瞧了瞧椅子,椅子上的青銅製成的銘牌上清楚的寫到。
“興乾三年,孝賢皇后恩賜”
這是當年靈兒賜賞給附近百姓的公園,在這座公園裡鬱郁鬱蔥蔥的樹木中,朱明忠甚至可以找到當年與靈兒一同種下的幾株樹,那些樹已經長爲參天大樹。
坐在長椅上,朱明忠思索了很長時間,最後他又長嘆了口氣。在起身的時候,又一次看着那個銅牌,發出了一聲嘆息,然後默默的離開了。
中都皇家圖書館,是大明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也是規模最大的,在大明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家皇家圖書館,都是當年朱明忠從內庫出資興建的,甚至大多數館藏的書籍,也就是皇家捐贈。多看來,大明百姓一直受益於此,即便是最偏遠地區,百姓也可以看到最新出版的書籍。
廣開社學、圖書館,被稱爲“興乾三大德政”,這當然是後世的評價,對於朱明忠而言,儘管他在意後世對自己的評價,但是相比於探究所謂的三大德政,對天朝的貢獻,他更需要通過圖書館裡的藏書,去了解這個時代。瞭解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
在接下來的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裡,朱明忠就像許多學生一樣,沉浸於圖書館裡,在瞭解歷史的同時,同樣翻看着各種各樣的技術期刊。
“大鵬三型客機,兩臺1000馬力星型發動機,最大航程五千裡,時速三百十五里,21座……”
看着《航空時代》雜誌上介紹的最新式的客機——大鵬三型客機以及雜誌上的圖片,感覺這種飛機與另一個時空的DC-3型飛機有些類似的朱明忠自言自語道。
“差不多是30年代左右的技術水平。”
然後,朱明忠的眉頭皺了皺,儘管技術一直在進步,但就他這一段時間的瞭解,可以清楚的感覺到,現在大明的技術是某種程度上落後的,或者說這個空間的技術是落後的。
汽車發明了七十多年,飛機發明瞭五十年,但是就技術整體來說,相比另一個時空,落後差不多二十年。
“如果按照正常的技術進步,現在天上飛着的應該是噴氣機了纔對。”
自言自語之餘,朱明忠繼續在圖書館裡逛着,有時候,他會拿起一本雜誌看看,相比於汽車、航空等技術的落後,天朝百姓的生活水平,卻領先於時代,從雜誌上可以看到這個時代標準的“樣版間”一間乾淨的公寓裡淡綠色牆壁裹着弧形踢腳線,白色冰箱上放着造型簡約的不鏽鋼水壺,飛碟形吊燈下面是張上好的木質圓桌,窗簾外綠草如茵,街角有個造型別致的電話亭,透明的球形防雨罩顯得格外的新潮。不過,那種投幣的機械轉盤式電話,卻又提醒着他,這個時代的技術,似乎正在陷入某種停滯。
“怎麼會這樣呢?”
被這個問題困擾的朱明忠,眉頭緊皺着他一邊在書架間漫步,一邊思索着問題,在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卻意外的發現自己到了一個書區,這是擺放着文學作品的書籍,看着眼前這片浩瀚的書海,朱明忠隨手拿出其中的一本,然後翻看了一下。
這是一本小說,寫的是海外歷險類的小說。
翻看着手中的小說,朱明忠的臉上帶着絲淡淡的得意,如果說在自己主政的那麼多年間,除了這片龐大的版圖之外,還有什麼讓自己得意的話,恐怕就是明代的小說繁榮在興乾年間再一次得到了復興。
“也許可以借閱一本,回來……”
正想靠小說打發時間的朱明忠,眼前突然一亮,喃喃自語道。
“也許,可以……寫個小說……”
……
在回家的路上,朱明忠的想了很多,作爲穿越者,儘管是第二次穿越,但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經驗”,其實這事根本談不上計劃,一開始的時候,肯定都是隨波逐流,就像朱明忠一開始的時候,腦子裡想的無非就是幫助鄭成功避免北伐的失敗,甚至還尋思着北伐失敗後的退路。
如此種種,完全沒有任何章法可言,一開始的時候,那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爲帝王。
當初沒有章法,現在同樣也是隨波逐流,尤其是在這個太平盛世,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救國救民、宏圖大業了,所面對的其實就是雞零狗碎的日常瑣事,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如何生活,甚至生存下去的瑣事。
坐吃山空肯定不是辦法。
在圖書館裡看到的小說,反倒給了朱明忠一些靈感。
寫小說,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知識,就他所知,早在興乾五年,南京的李漁就靠着寫小說百爲了百萬富翁。
得了,那就寫小說吧……
紙是堅排的稿紙,筆是新明牌的金筆,後者是大明的名牌,也是大明的能工巧匠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用了十年的時間,才製成的金筆,其實也就是鋼筆而已。
攤開紙,汲滿墨,朱明忠坐在桌前開始考慮該寫什麼。
應該說是該抄什麼。
朱明忠大學讀的的工科,但因爲愛好的關係,也算是讀書破萬卷,當然,要是像“池中物”、“白J”之類的書要是算的話,對明代的小說市場多少也有些瞭解。正所謂“賣古文不如賣時文,賣時文不如賣小說”,通俗的白話小說,早就是社會最主流的讀物。
而現在——永平五十年,白話小說當然更是市場的主流,既然想靠寫小說維持生活,那肯定應該以通俗易懂的白話小說爲主,比如武俠、科幻以至於言情,甚至就是像燈草和尚之類的小說,也可以考慮一下。
當然,朱明忠絕對不會自己去寫小說——他決定“抄”抄幾本小說,維持一下生計,興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端坐於案前,朱明忠想了好一會,終於還是決定先寫一些供人消遣的作品,比如武俠小說,穿越之前,看過那麼多小說,其中不乏大量那些名家的作品。畢竟,對於他來說,小說基本上也就等於他的小說啓蒙。
可那麼多小說裡面應該抄那部小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