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徐皇后逝世,黃侯爺歸國

永樂十七年的夏初,大明史上最受好評的徐皇后,在丈夫朱棣的懷抱裡,含笑賓天,舉國縞素沉痛哀悼。

朱棣罷朝七日。

永樂十七年的盛夏,在外征戰一年的鎮西候黃昏回國述職。

永樂十七年,金帳汗國的平叛一月也沒停過,隨着王聰和火真率軍入境,平叛效果顯著,越來越多的區域掌控在大明雄師的手中。

嗯,因爲兵力不足,催生了另外一個軍種。

汗軍。

這個軍種是由大明出錢,招募金帳汗國的勇士組建起來的兵種,作爲邊緣力量,配合尼格買買提、雄霸、王聰和火真進行平叛和戰後治安。

有奶就是娘。

因爲待遇極好,汗軍的數量在金帳汗國全境的數量迅速攀升,從當初雄霸試探組建的三千人,快速攀升的到了三萬。

然後……

大明這邊就不敢增加規模了。

三萬的汗軍,已經對金帳汗國內大明雄師構成了威脅。

不過王聰和火真迅速想到了辦法。

派大明將領去領導。

而且必須是有才能的,且設立了專門的監督機構,謹防漢人將領欺凌汗軍士卒導致譁變,也謹防汗軍士卒做偷雞摸狗的事情,損害大明的聲益。

永樂十七年,大明只有在金帳汗國一線還有戰事,其餘地方,戰事全停。

永樂十七年,枕邊人、紅顏知己的逝世,讓永樂大帝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也讓太子朱高熾被禁足——作爲長子,他必須守孝。

但又因爲身份特殊,太子還需要輔政。

所以太子沒有去徐皇后的陵前守孝,而是在東宮設置徐皇后靈位,每日燒香禮拜,饒是如此,朱高熾一兩年也無法離開京畿。

守孝有幾個級別,分爲斬衰(音崔,服三年)、齊衰(服一年)、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緦麻(服三個月),五個等差,故稱“五服”。

明朝洪武七年定製,子爲父母皆斬衰三年(這所謂的三年,其實是二十七個月)。媳爲舅姑、妻爲夫,也皆斬衰三年。夫爲妻(父母在不杖),子爲出母、嫁母,齊衰杖期。嫡子、衆子爲庶母齊衰杖期(杖期就是指服一年但要拿柺杖,表示特別哀痛),庶子爲生母斬衰三年。

翻譯過來,就是爲父母(嫡母生母)應該守孝三年,對祖母應該守孝一年,爲庶母守孝一年,爲兄弟、叔伯守孝一年,爲曾祖母守孝五月。

所以朱高熾應該爲徐皇后守孝三年,朱瞻基則要守孝一年。

而守孝的不止朱高熾夫子。

還有全國臣民。

根據各個時期的不一樣,或者根據天子的旨意,守孝的時間不同,從幾十天到幾年不等,也就是說,在守孝期間,哪怕是平民老百姓,也不允許嫁娶。

這很蛋疼。

不過朱棣顯然沒這麼昏庸,在他的旨意下,全國百姓只需守孝三月,也就是說,從永樂十七年的夏初到夏末,整個大明疆域,包括中南半島、奴兒干、亦力把裡、漠北,這一大片區域,三個月不會有任何嫁娶的事情了。

至於金帳汗國,目前掌控力度不到,朱棣沒發旨意過去。

倒是李裪,很聰明。

得知徐皇后賓天后,立即派了地位尊貴的使臣過來,送了大量的貢禮,並且彙報朱棣,說朝鮮亦當爲徐皇后守孝三月。

也就是說,差不多整個東南亞都要爲徐皇后守孝三月!

這待遇……

想必徐皇后在九泉有知也會高興。

在全國一片縞素中,黃昏回到了應天,很低調,只有黃府的人出城相迎,時代集團那邊本來是要迎接東家,被黃昏反對了。

這個時候,不能搞大張旗鼓的事情。

容易惹怒朱棣。

君不見,這三個月內別說嫁娶,全國所有的青樓都禁止營業,因爲很多大城市都開了宵禁,現在守孝期間,夜市也不準喝酒了……

一個字,我朱家皇室不高興,全國老百姓都得陪着我們一起不高興。

黃昏對此其實很蛋疼。

守孝這個東西,孝道是沒錯,但守孝三年一年什麼的,確實有點封建糟粕了,還強迫全國老百姓一起來守孝,這就很不人道了。

三個月啊……

這得少生多少嬰幼兒。

而現在大明的人口遠遠不夠發展,還需要繼續大力提高人口數量。

蛋疼歸蛋疼。

生長在這個時代,在封建糟粕沒被取締之前,黃昏還是得遵從它,加上和徐皇后有親戚關係,所以他也披麻了。

嗯,按照規矩來的。

不是刻意的去巴結朱棣。

回到黃府,發現豆苗和豆芽都是正兒八經的披麻戴孝,徐妙錦和徐家四妹也不例外,寶慶公主則不在黃府,一直在皇宮裡。

倒也無所謂了,站在封建社會的立場,修了《女誡》的徐皇后值得尊重。

因爲禁止宴請,所以黃昏回府當夜,只做了幾桌小菜——十一個西域妖姬,正妻徐妙錦,平妻徐家四妹,再加上緋春、權氏姐妹、阿如溫查斯,還有豆芽豆苗豆角,再加上吳溥吳李氏、吳與弼和張紅橋,可不就幾桌了。

然後大家坐在一起,小酌了幾杯,也沒敢大聲喧譁。

這會是三個月內的常態。

臣子要是敢各種花天酒地,錦衣衛和東廠分分鐘把消息傳到朱棣那邊去,然後一個不孝的罪名扣下來,準備被貶官吧。

是以一家老小都安靜的喝酒吃飯,然後安靜的各自回屋休憩。

長途跋涉,都累。

但黃昏還沒有睡意,洗漱之後,幫着妻子徐妙錦把房間角落裡的冰塊調整了一下,然後去了書房,坐在書桌前發呆。

是時候仔細覆盤並且規劃一下接下來的走向了。

可供抉擇的方向不多。

最理想的狀態是幫朱棣解決掉女真、朝鮮和日本,然後自己將帶着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通過金帳汗國去往歐洲。

而這還需要和朱棣開誠佈公的談一下。

必須得到朱老闆的支持。

沒有朱老闆的支持,自己從大明帶不走多少人和錢,錢是次要的,主要是人,要去歐洲那邊建立一箇中原文明的複製品,需要海量的移民。

朱棣不同意,那誰都做不到。

但朱老闆現在正處於喪妻之痛中,如何開這個口?

第一千一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意外!第一千四十六章 一籌莫展的布政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片夜色,各色心思第一千七十一章 君要臣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心有一城,住君一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兇悍的孃家人第1250章 電焊機,成功!第五百六十八章 竊命?竊明?第六百二十八章 怒懟大明王爺!第六百八十章 君王當強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七十八章 臣有事啓奏第1248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鎮北!第1467章 教育如何改革第七百九十六章 司馬昭之心第1475章 綠皮火車!第1485章 發現北美大陸!第六百七十五章 國之根本第八百八十三章 姚廣孝再次出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軌馬車它不香嗎?第八百一十六章 橫空殺出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大一個套!第二百七十三章 魯迅說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明牌!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你有點想得太美了!第1433章 挖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屁精第1476章 旅途漫漫第七百六十一章 救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紫虛仙君尚少女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馬六甲海峽!第三十三章 大明最強輔助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兵不厭戰,大事可期第三百四十四章 步步爲謀第五百三十章 永樂四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北伐!第1464章 我自己都害怕第1375章 但凡有一個失誤……第七百五十章 我欲爲姚廣孝,你可敢做朱棣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宗教輸出第三十三章 大明最強輔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永樂大帝豈可欺第五百四十一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377章 黑衣宰相落幕!第一千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臺階第1474章 交通大動脈第五百三十七章 人皆有夢,青史書卷處留一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唯有套路得人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以錢服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一千一十二章 出任布政司使!第1350章 最難還是人情債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1474章 交通大動脈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1443章 奮鬥目標!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子成了明教教主?第六十一章 可效鄭莊公第三百一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1401章 不要考驗我的人性!第一千二十一章 鉅富送上門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想念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個老色胚第1454章 沈家父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馬蹄南去,長槍北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龍過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梅殷的窮途末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真圓!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世界的第一縷曙光(求首訂)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聲四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王權霸道!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個小目標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之宏圖第二章 看,這是一個笑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永樂,來,我告訴你如何削藩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不意外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個老色胚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朱高燧:東宮太子寶座在向我招手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是時候制定家法 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445章 堡宗的出現不可阻擋?第八百七十七章 欲一舉平定中南半島!第八百八十章 你怕不是假的姚廣孝!第一百零二章 大明小地主(求推薦收藏)第1354章 大寫的服氣!第七章 再次重申,我真的可以預知第1329章 朝鮮請歸第五十六章 黑衣宰相第一千六十五章 北境之王,還遠麼?第1346章 《地圓學》面世!第一千三十九章 有才未必有德!第三百一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憋屈的漢王殿下
第一千一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意外!第一千四十六章 一籌莫展的布政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片夜色,各色心思第一千七十一章 君要臣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心有一城,住君一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兇悍的孃家人第1250章 電焊機,成功!第五百六十八章 竊命?竊明?第六百二十八章 怒懟大明王爺!第六百八十章 君王當強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七十八章 臣有事啓奏第1248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鎮北!第1467章 教育如何改革第七百九十六章 司馬昭之心第1475章 綠皮火車!第1485章 發現北美大陸!第六百七十五章 國之根本第八百八十三章 姚廣孝再次出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軌馬車它不香嗎?第八百一十六章 橫空殺出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大一個套!第二百七十三章 魯迅說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明牌!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你有點想得太美了!第1433章 挖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屁精第1476章 旅途漫漫第七百六十一章 救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紫虛仙君尚少女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馬六甲海峽!第三十三章 大明最強輔助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兵不厭戰,大事可期第三百四十四章 步步爲謀第五百三十章 永樂四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北伐!第1464章 我自己都害怕第1375章 但凡有一個失誤……第七百五十章 我欲爲姚廣孝,你可敢做朱棣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宗教輸出第三十三章 大明最強輔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永樂大帝豈可欺第五百四十一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377章 黑衣宰相落幕!第一千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臺階第1474章 交通大動脈第五百三十七章 人皆有夢,青史書卷處留一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唯有套路得人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以錢服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一千一十二章 出任布政司使!第1350章 最難還是人情債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1474章 交通大動脈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1443章 奮鬥目標!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子成了明教教主?第六十一章 可效鄭莊公第三百一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1401章 不要考驗我的人性!第一千二十一章 鉅富送上門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想念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個老色胚第1454章 沈家父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馬蹄南去,長槍北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龍過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梅殷的窮途末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真圓!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世界的第一縷曙光(求首訂)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聲四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王權霸道!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個小目標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之宏圖第二章 看,這是一個笑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永樂,來,我告訴你如何削藩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不意外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個老色胚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朱高燧:東宮太子寶座在向我招手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是時候制定家法 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445章 堡宗的出現不可阻擋?第八百七十七章 欲一舉平定中南半島!第八百八十章 你怕不是假的姚廣孝!第一百零二章 大明小地主(求推薦收藏)第1354章 大寫的服氣!第七章 再次重申,我真的可以預知第1329章 朝鮮請歸第五十六章 黑衣宰相第一千六十五章 北境之王,還遠麼?第1346章 《地圓學》面世!第一千三十九章 有才未必有德!第三百一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憋屈的漢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