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揚帆出海大結局

終章 揚帆出海(大結局)

終章??揚帆出海(大結局)

蕭凡出宮的時候便得到了消息,紀綱死了,被憤怒的大臣們活活打死。

站在皇宮外的金水橋上,蕭凡呆立許久,終於長長舒了一口氣。

“死得好,被打死總好過在菜市口千刀萬剮凌遲而死,我也算是積了功德了。”蕭凡仰望着頭頂一片碧空,碧空之上,幾朵白雲悠悠飄浮,如洗過般乾淨,無暇。

從頭到尾都是蕭凡在背後佈局,‘操’控,紀綱的野心膨脹到令蕭凡感到不安的時候,他的結局已被蕭凡安排好了。

一啄一飲,皆是註定。

當初若紀綱不參加朝廷的武舉,若他只是在山東老家當一個本分的種地農民,若他對權勢錢財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的一生縱然不夠‘精’彩,至少能活到壽終正寢。

生活沒那麼多假設,選擇了什麼樣的路,便需承擔什麼樣的結局。

蕭凡現在的心情很輕鬆,有種打完boss後升級的舒坦。唯一不太滿意的是,這boss死了以後沒掉裝備。

boss也不冤,生前被蕭凡敲詐得家徒四壁,真正達到了人生最美滿的境界,——眼一睜一閉,錢正好‘花’完了。

值了。

紀綱的死,對風‘浪’翻滾的大明朝堂來說,不過是‘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浪’‘花’消逝於長河,轉瞬不見,而長河,仍舊奔騰向前,永不停歇。

蕭凡這一手借力打力起到了作用,趁着紀綱扒了幾位大臣房子的契機,蕭凡毫不遲疑便命錦衣衛將這些不願遷都的大臣們送上了燕子磯的官船,一羣如狼似虎的錦衣衛跟下了山的‘棒’老二似的,半請半拖將不斷跳腳罵罵咧咧的張紞,楊靖,陳迪等人押赴北平府。

反對遷都的強硬派都被蕭凡送走了,剩下的大臣縱然再不情願,也不得不走了,蕭凡這回擺出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姿態,大臣們心裡都很清楚,誰再敢跟他唱反調,恐怕就是下一個紀綱。

建文二年七月底,大明朝廷正式佈告天下,開始遷都北平府。

遷都進行得非常順利,數月之後,北平曾經的大都皇宮,燕王府,朱允炆在已經建成的皇宮奉天殿開始了遷都後的第一次早朝。

南京也留下了一套朝廷班子,六部九卿官員皆有任命,魏國公徐輝祖留守南京,世代永鎮。

時光荏苒,三年很快過去。

大明建文五年,燕王叛‘亂’被平定四年後,大明天下民心安定,經過四年的休養生息,國庫漸漸富足,民間風調雨順,朝野上下一片清明,君主仁德聖明,臣工勤勉忠於社稷,百姓豐衣足食,明朝的第一個盛世——建文盛世已見端倪。

大明強盛的同時,周邊邦鄰小國的日子卻不那麼好過了。

建文三年,‘蒙’古乞兒吉斯部首領鬼力赤叛‘亂’,深夜點兵,犯上篡逆,兵圍北元可汗皇帝坤帖木兒,鴆殺可汗,盡廢宮室,最後鬼力赤以成吉思汗後人爲名,自稱黃金家族傳人,於草原稱帝,‘蒙’古王公大臣駭其兵威,不敢反抗,紛紛向鬼力赤臣服。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鬼力赤的可汗日子也沒享受多久,遠在千里外的大明朝堂,一雙‘陰’冷的眼睛已緊緊盯住了他。

同年十月,朵顏三衛首領脫魯忽察爾遣使入草原,恭賀鬼力赤稱帝,脫魯忽察爾很客氣,恭賀的禮品中有一樣很新奇的東西,名曰福壽膏,吸食可令延年益壽,身體強健如牛。

鬼力赤試過之後感到此物確如脫魯忽察爾所說那般銷魂,吸食後身體反應飄飄‘欲’仙,如墜雲霧,其滋味美妙無比,簡直是長生天賜給他的珍貴禮物。

一直與北元頗不和睦,屢有衝突的脫魯忽察爾這回彷彿變了個人似的,派人非常討好的告訴鬼力赤,北元可汗如果喜歡的話,這種福壽膏要多少有多少,什麼?談錢?不,不要錢,談錢多傷感情,白送!不但給你白送,你黃金帳下的將領勇士們都白送,我們都是一衣帶水的‘蒙’古人呀,這世上的好東西當然要給我們‘蒙’古同胞一起分享,而且是免費分享。

於是,蒼茫遼闊的草原上升起了縷縷鴉片煙,黑‘色’的煙土成了‘蒙’古可汗,王公,乃至帳中將領勇士們的新興時尚,每天不吸幾口,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一年過後,鬼力赤和‘蒙’古王公們終於感到有些不對勁了,這玩意兒並非那麼美好,一旦某天不吸,後遺症非常嚴重,不但全身睏乏無力,而且‘胸’腔如烈火焚燒,非常痛苦。

然而,發現不對勁已經晚了,千里之外的大明朝堂已然開始發動。

建文四年十月,脫魯忽察爾忽然對‘蒙’古草原切斷了一向免費,而且源源不絕的福壽膏供應。

切斷供應後的數日內,‘蒙’古各部落兵變,鎮壓了一頭,另一頭又起,那些以前驍勇善戰的勇士們無力的舉着刀劍,軟綿綿的互相拼殺,有的則痛苦的滿地打滾嘶嚎,扯開‘胸’前衣裳,手指在‘胸’膛上使勁摳劃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血痕,部落大營內哭喊聲廝殺聲‘交’織成一片恐怖的地獄亡靈曲。

建文四年十一月,大明天子朱允炆下旨,任英國公蕭凡爲北征總兵官,調度北地各都司衛所官兵總計二十萬大軍,過長城,出山海關,入草原征伐北元‘蒙’古。

戰事進行得很順利,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進,官兵幾乎沒有什麼損失,便直搗北元黃金大帳。

‘蒙’古各部落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節節敗退,一直被明軍‘逼’到斡難河,退無可退,不得已與明軍決戰。

此戰,明廷官兵以獅子搏兔之勢,向孱弱無力的‘蒙’古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亂’軍陣中,前鋒平安親斬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左哨軍總兵盛庸斬鬼力赤,右哨軍總兵曹毅活擒北元后裔本雅失裡,左掖軍主將郭英斬北元知院失乃幹,二十萬明軍陣斬‘蒙’古韃子數萬,北元朝廷支離瓦解,各部落崩潰敗逃,一直退出大興安嶺以北數百里,直入西伯利亞平原,後來被迫融入了俄羅斯各民族,‘蒙’古各部落就此同化,成爲歷史長河中的匆匆過客……

明軍大獲全勝,蕭凡派人飛馬向朝廷報捷,並請旨在大興安嶺建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以及在寧夏和綏遠北部建立綏寧都指揮使司,兩司各駐軍數萬,以安大明邊境。

至此,華夏北部千里草原大漠,全部納入大明版圖,遵服大明天子王化,大明疆境達到華夏有史以來最大,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亞平原,直接與極北的羅剎國接壤,疆域之闊,遠邁秦漢唐宋,兵威之盛,直令萬邦臣服。

北征大軍還未班師,總兵官蕭凡罪惡的雙眼又瞄上了西邊的瓦刺,和東邊頻頻侵擾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國……

建文五年‘春’,大毒梟王貴代表大明天子出使倭國,已經‘交’還大寧府,數萬朵顏三衛將士充入大明衛所軍中,只剩一根光桿的脫魯忽察爾代表大明天子出使瓦刺,兩位使節分別向瓦刺的首領瑪哈木和倭國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獻上代表大明親善和睦的友好特產——福壽膏……

天朝上國皇帝陛下所賜,瓦刺首領和倭國幕府將軍幸福得快爆炸了……

大明建文七年十月,蕭凡奉旨再次領兵西征,戰事持續半年,毫無懸念的將瓦刺各部納入大明版圖,並建立哈密都指揮使司。

建文九年六月,大明天子派兵“進入”倭國,由於倭國乃大明太祖皇帝當初欽定的十五個不徵國之一,大明派兵進入倭國自然不是爲了討伐日本,而是冠以“查緝福壽膏”的名義,經過舉報,聖明的大明天子這才發現原來福壽膏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必須派兵查禁銷燬,以免此邪物流入大明境內,荼毒大明百姓子民……

什麼?你家幕府將軍上癮了?整個日本的幕府大名和公卿都上癮了?……大明天子表示抱歉,下次送禮物我們一定仔細檢查以後再送。當然,將軍和公卿們既然戒不掉,你們這輩子吸食福壽膏,我們大明管飽,前提是我大明必須在你國土上永世駐兵,並且……聽說你們倭國的特產是銀子?銀子是個好東西呀……

…………

…………

文治與武功齊頭並進,大明建文年呈現南北宋百年後鮮有的盛世氣象,天子儒法並舉,內聖外王,百姓豐衣足食,藩屬蠻夷臣服。

建文五年除夕。

天子朱允炆御駕南下,率滿朝文武官員赴南京應天孝陵,祭拜於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陵前。

禮部尚書鄭沂恭立於陵前,一篇駢四儷六,‘花’團錦簇的祭文念得‘激’昂頓挫,鏗鏘有聲。

朱允炆垂首跪於陵前,身後左側跪着的是他的長子,於建文三年正式冊立的皇太子朱文奎,而他的身後右側,卻赫然正是與他相得多年的臣子兼好友蕭凡。

三人身後的‘玉’石臺階下,滿朝文武百官靜靜跪在下面。

天空下着‘蒙’‘蒙’細雨,不時呼嘯而過一陣寒冷的北風,江南冬天的雨如同情人溫柔的纖手,纏綿悱惻,情深意濃。

祭臺上,禮部尚書鄭沂仍在念着祭文的內容,裡面的意思蕭凡一句也聽不懂,而跪在最前面的朱允炆也雙目失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顯然他也沒怎麼聽進去。

不知過了多久,鄭沂彎下腰,悄聲提醒道:“陛下,陛下!臣已唸完,您該向太祖高皇帝叩拜了……”

朱允炆甩了甩頭,回過神了,沉默了一會兒,命人點起火盆,然後伸手接過一個托盤,托盤內,一柄鏽跡斑斑的剃刀,一份泛着淡黃‘色’的度牒,還有一件疊得方方正正的灰‘色’僧袍。

失神的雙眼凝視着托盤內的三樣物事,許久,朱允炆眼眶漸漸泛上淚光,嘴角卻勾出淡淡的笑容。

“皇祖父,孫兒沒有辜負您的囑託,這座江山,孫兒將它打理得週週到到,兵威之盛,家國之強,不遜漢唐兩宋,百姓富庶,朝堂清明,萬邦臣服……孫兒沒有丟掉您‘交’給我的江山,相反,孫兒讓大明愈發強盛,皇祖父曾經予孫兒的這三樣物事,孫兒用不着它們,不但孫兒用不着,我的子子孫孫都用不着,我朱家的家訓傳於子孫萬世,我會告訴後人,我們不會害怕敵人,更不會躲避敵人!……皇祖父,這三樣物事,孫兒現在將它們還給您。”

喃喃念畢,朱允炆淚中帶笑,將托盤輕輕扔進了火盆裡。

盆內薪火閃耀,瞬間吞噬了它們。

彷彿完成了一件心願一般,朱允炆瞧着盆內的火舌晃動‘舔’舐,輕輕呼出一口濁氣,靈臺頓時一清。

蕭凡跪在他身後,探首瞧了瞧,看不真切,不由小聲問道:“陛下,這麼多人看着,別玩火了……你燒什麼呢?”

朱允炆深深道:“朕燒的……不過是以往的恐懼,懦弱,那些一直套在朕心頭,久久不能解脫的枷鎖……”

恭敬朝孝陵叩首之後,朱允炆站起來,回身環視面前黑壓壓跪着的文武百官。

目光落在蕭凡身上,朱允炆眼中浮上濃濃的溫情。

這位布衣朋友,在他內外‘交’困,危機重重之時,總能看到他的身影,那麼堅定不移的站在他的身邊,與他共同面對,共同承擔,卻從來不曾抱怨過一句,彷彿爲他這個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應當應分,天生該承擔的責任一般。

旁人眼裡的朱允炆,是天子,是真龍,是天下共主,只能伏首叩拜,這世上只有蕭凡看他的目光裡,從來沒有討好,沒有畏懼,這麼多年過去,他深邃的眸子裡倒映出的影子仍舊那麼的純淨無暇,一如當初江浦縣初遇時的那個酒樓小掌櫃……

朱允炆忍不住唏噓,當初若非蕭凡,自己今日又是怎生景況?還是萬人之上,天地一人的共主嗎?還是開創大明第一個盛世的聖明君主嗎?沒有他,或許今日的自己,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狼狽逃竄,躲避篡逆之王的追殺吧……

想起皇祖父曾經的告誡,帝王是孤獨的,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因爲帝王必須絕情,帝王的一生不可能有朋友……

朱允炆啞然失笑,仰望灰‘蒙’‘蒙’的天空,默默道:“皇祖父,您錯了,誰說帝王不能有朋友?孫兒若無蕭凡,今日將是何種境地?看來聖明神武的您,也並非全是對的……”

一股難以言明的‘激’動和感懷涌上心頭,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朱允炆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蕭凡。”

“臣在。”

“平燕逆,收朵顏,驅北元,納瓦刺,闊我大明版圖,強我大明兵威,復我漢家‘精’神,蕭凡,這一切全因有你……”

“全託陛下信任,臣不敢居功。”

朱允炆的眼睛威嚴的掃視羣臣,沉聲道:“朕不是瞎子,滿朝文武也不是瞎子,你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裡,今日,在我大明太祖高皇帝陵前,朕有一道旨意……”

“……英國公蕭凡公忠體國,功在社稷,朕決意,晉蕭卿之爵,爵封……齊王!世襲罔替,子孫萬世承襲,蕭凡,當初平燕之時,反敗爲勝的一戰乃濟南攻防,濟南一戰,你贏得漂亮,朕便將濟南予你爲封地,以此紀念你爲我大明社稷立下的赫赫功勞。”

朱允炆的話音落下半晌,臺階下的百官沒一人出聲,連蕭凡自己都楞住了。

封王?

這個……你在開玩笑吧?異姓王啊,你朱家的王爺被削得七零八落,現在你卻多封一個異姓王,……你不怕言官的口水淹死你?

臺階下跪着的百官們神‘色’複雜,‘欲’語還休,這天子未免也太大方了,大明的王爺你當成不值錢的破爛嗎?說封就封,連聲招呼都不打便下了旨。

不少御史言官們張嘴便‘欲’反對,眼角一瞟,卻見人羣中,‘奸’黨們的目光冷颼颼的盯着他們,言官們情不自禁顫抖了一下,忽然想到蕭凡貌似溫文爾雅的外表下隱藏着的狠厲手段,今日若擋了他晉爵的路,將來他會怎麼對付我?

言官們不怕死,他們的弱點是名聲,把名聲看得比命還重,衆所周知,蕭凡的強項便是毀人名聲,不打不殺不罵,偏叫你名聲掃地,生不如死……

反過頭來想一想,短短數年內,這個年輕人率領朝廷大軍攻城掠地,百戰百勝,將大明的疆域擴充了近三分之一,如此開疆闢土的豐功偉績,就算封個王爵,似乎……並無不妥。

言官們尚在支持與反對中搖擺不定時,‘奸’黨們則欣喜萬分的伏首拜道:“陛下英明,齊王國之柱石,功在社稷,王爵之位實至名歸!吾皇萬歲,齊王千歲——”

英國公府。

現在已經改成了齊王行宮,行宮內下人們喜氣洋洋,從宮裡調配來的宦官宮‘女’們穿梭其中,宮宇之內一片祥和。

朱允炆好奇的打量着正殿內的橫樑,伸手比劃着高度,然後搖頭嘖嘖道:“蕭‘侍’讀,你這正殿不行,按制應該再高一些,不如朕命工部派匠人,拆倒重建……”

穿着暗黃四爪金龍王袍的蕭凡面帶苦‘色’道:“陛下,你能不能消停點兒?你是來我家做客的,哪有客人一進‘門’就拆主人家房子?我家房子就這樣‘挺’好的,不必再建……”

朱允炆笑道:“可你這行宮未免太寒酸了,你不介意,也不能委屈你的幾位王妃呀,我堂堂大明齊王一家子擠在這麼小的行宮裡,說出去叫人笑話朕這個天子小氣……”

“不必了,臣總共就四個王妃,一點都不擠,要那麼大的房子幹嘛?”

坐在一旁相陪的畫眉,江都,紅橋,鶯兒四‘女’一齊狠狠白了蕭凡一眼,瓊鼻一皺,同時輕哼出聲。

陳鶯兒清楚自己相公與當今天子的‘交’情,也不避諱朱允炆,伸出纖手狠狠掐了一把蕭凡肋間軟‘肉’,泛着酸味道:“相公怕是記錯人數了吧?咱們王府難道真只有四位主母嗎?昨晚不知是誰趁大家不留神,半夜鑽進了抱琴的被窩,早起一瞧,抱琴的抓髻已然盤成了‘婦’人髻……這會兒你倒把人家抱琴忘了?”

朱允炆聞言噗嗤一笑,眼中升起熊熊八卦之火,急切道:“哇!堂堂王爺幹出這種事,太傷風敗俗了!說說,詳細說說……”

四‘女’同時掩嘴輕笑,垂首不語,俏面羞得通紅。

蕭凡尷尬的咧了咧嘴,乾笑道:“誤會,全都是誤會……昨晚喝多了,進錯了房間。”

朱允炆咂‘摸’着嘴,喃喃道:“看來朕又得給你下旨晉封一位側妃了……”

衆人談笑時,朱允炆的貼身太監而聶急步走進殿內,惶然道:“陛下……不好了!”

“怎麼了?慌張什麼?”

“陛下,剛纔皇太子與齊王殿下的長子小王爺一起玩耍,二人玩着玩着便出了‘門’……”

朱允炆皺眉道:“出‘門’有什麼打緊?那麼多‘侍’衛跟着,還怕他們丟了不成?”

而聶擦着汗道:“不是啊陛下,小王爺……小王爺攛掇太子殿下出‘門’,是因爲……二人商量着找個隱蔽的地方趴在路邊,然後找只順眼的‘肥’羊幹一票,搶來的財物五五分帳,太子殿下二話不說,欣然景從……”

殿內衆人呆若木‘雞’:“…………”

沉默半晌,朱允炆和蕭凡互視一眼,神‘色’變得古怪起來。

柔柔靜靜的江都楞過之後,卻捏着香帕擦起了眼淚,泫然泣道:“你是堂堂王爺,我也是當朝長公主,咱們生出來的孩子怎麼……怎麼偏偏是個土匪‘性’子?他……到底是不是我生的呀……”

蕭凡沉默了一陣,忽然噗嗤一笑,臉上神‘色’愈發古怪,樂不可支道:“我敢保證,這孩子肯定是我的種,絕對錯不了……”

朱允炆嘆了口氣,臉上卻帶着深深的笑意:“咱們大明的下一代君臣……唉,真不知要禍害多少‘肥’羊,不,鄰國……”

建文十年六月。

江南,太倉瀏河。

長江入海口,劉家港。

兩百多艘龐大的海船靜靜停泊在港口,船上各‘色’龍旗飄揚,迎風獵獵,牛角長號低沉的嗚咽,隆隆鼓聲震人心神。

近三萬名大明將士和船員,以及代表大明出使各國的使節,文吏,武將,商人等等一齊站立船舷邊,看着岸上成千上萬圍觀送行的官員百姓,感受着萬衆歡騰的氣氛,衆人‘胸’中澎湃‘激’‘蕩’,久久不能平靜。

華夏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遠下西洋即將起航,未來將是何等命運在等待着他們?這個世界除了我大明上國,究竟有多大?海洋有多遠?

種種疑問,種種新奇,伴隨着刺‘激’,‘激’動,在衆人心中‘交’織盤旋。

港口最大的一艘寶船上,穿着王袍的蕭凡睜大了眼,興奮的打量着這艘算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座船,‘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嘖嘖,這麼大的船……它是怎麼造出來的?”蕭凡輕輕撫着船舷猶自散發着漆香的木欄,從心底發出讚歎。

旁邊一名白面無鬚的宦官躬身笑道:“奴婢宣撫副使王景弘,回王爺殿下,這船耗料五千,是我大明如今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船高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帆,可容千人以上,放眼天下,恐怕再也找不出比它更大的船了,此外咱們這支船隊還有馬船,糧船,坐船,戰船等等,均是耗料兩千以上的大船,每艘船上配有火炮和鳥槍,還有許多商人的貨物,我大明上國的出產,如絲綢,瓷器,茶葉等等……”

蕭凡嘖嘖讚道:“這麼拉風的船隊開出去,豈不是跟航空母艦編隊一樣,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橫着走了?如此牛‘逼’的艦隊,宣揚什麼大明國威呀,看到什麼國家直接征服不就得了?”

王景弘楞了楞,思索半晌也沒想明白王爺口中說的“航空母艦”是什麼東西,只得嘿嘿笑而不語。

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朱棣昂然走到蕭凡跟前,他的後面畢恭畢敬站着久違了的馬三保。

蕭凡急忙拱手笑道:“岳父大人,這支船隊就拜託您了,此次出海責任重大,岳父大人辛苦!”

朱棣早已放下了當初的恩怨,聞言豪邁一笑,道:“不過是跑跑船,出使幾個番邦而已,算不得辛苦,賢婿儘管放心,我一定將大明的國威與仁德廣佈四海蠻夷……”

蕭凡趕緊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出使幾個番邦,廣佈什麼仁德,小婿何必勞動岳父?”

朱棣奇道:“不然你想怎樣?”

蕭凡笑道:“岳父大人天生屬於戰場,現在這支船隊有三萬將士,您難道就不想痛痛快快打幾仗?”

朱棣楞了片刻,驚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挾兵威征服番邦?”

蕭凡點頭道:“那當然,記得小婿曾與您提起過的‘殖民地’嗎?所謂仁德這些東西嘛,拿來當口號喊一喊是可以的,別人信不信是他的事,但咱們自己萬萬不可當真,這個世界的大航海時代馬上要開始了,武力掠奪纔是王道,拳頭大才是真理,岳父大人,您覺得呢?”

朱棣皺着眉,臉上浮起深思之‘色’,良久,他苦笑搖頭道:“你說的這些,委實有些駭人聽聞,我……唉,不知該怎麼說……戰場,已經離我很遠了。”

“只要您願意,您可以回到戰場。相信我,岳父大人,這個世界很大,很多富饒的地方還是一片空白,只等我們去佔領,搶金銀,搶‘女’人,搶地盤,在每個我們看上的地方高懸我大明的旗幟,這是我們的使命……”蕭凡語氣魅‘惑’得像引‘誘’夏娃吃禁果的蛇。

蕭凡的想法很簡單,如此龐大的艦隊,拿來去宣揚那些無謂的國威,仁德,未免太‘浪’費了,幾百艘船,三萬人的軍隊,在現在這個冷兵器爲主的時代,足以征服任何國家,有這個實力,爲什麼還非裝成一副愛好和平的樣子噁心自己?

既然已經改變了歷史,不如改變得徹底一些,就當給子孫後代們積攢祖業了,如果全世界都飄揚着大明的旗幟,想必後代就算是敗家子,這麼龐大祖業一時半會兒也敗不完吧?

征服!必須的!

華夏上下五千年,爲什麼頻頻被外族侵略欺負?

因爲國人太軟弱,被所謂的仁德愚‘弄’得太徹底,可事實上,文明和強盛往往都是因野蠻而產生的,破而後立,這才符合天理公道,付諸外‘交’亦是如此,佔領,重建,同化,殖民地的產生就是這套程序,當然,血腥和殺戮是免不了的,爲什麼拳頭大才是真理?因爲拳頭是要拿來揍人的。

朱棣對蕭凡邪惡的提議不置可否,哈哈一笑,便請蕭凡入座艙飲酒。

蕭凡上船是爲了給岳父大人送行,送行酒必然是要喝的。

於是,懷着‘激’動興奮的心情,蕭凡和朱棣,馬三保等人在寶船上推杯換盞,寶船座艙內空曠如球場,請來的歌‘女’舞‘女’搖曳扭擺生姿,酒醉,人亦醉……

隨着‘波’‘浪’微微上下起伏搖擺,蕭凡徹底醉倒了……

朱棣停下杯,與馬三保‘交’換了一個眼神,眼神中滿是笑意。

長長的牛角號嗚咽聲中,蕭凡捧着腦袋,痛苦的睜開了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陌生的‘牀’榻,散發着淡淡的漆香,蕭凡出神的瞧了半晌,感覺‘牀’榻一上一下微微搖晃,舒服得如同置身兒時的搖籃,蕭凡忍不住發出滿足的嘆息,然後伸了一個懶腰。

人生若只如此刻搖曳恬然,生活該是多麼美好……

忽然,蕭凡睜大了眼,眼中散發出驚駭的光芒。

搖曳?

怎麼回事?我到底在哪裡?

忙不迭滾下‘牀’,探首往木格的窗櫺外望去,映入眼中的,是一片粼粼水光,四面環顧,水天一‘色’,蒼茫無涯……

蕭凡大驚失‘色’,驚叫出聲:“啊——來人!快來人!”

艙房外一聲豪邁朗笑,朱棣昂然走入,道:“賢婿酒量還未見長進,這可不好啊……”

蕭凡冷汗潸潸,顫聲道:“岳父大人,這……是哪裡?”

朱棣狡黠地一笑,道:“這裡當然是寶船。”

“我……我怎麼還在船上?”蕭凡快哭了。

朱棣眨眼笑道:“你喝多了酒,醉倒了,怎麼叫也叫不醒,只好讓你睡在船上了……”

蕭凡哭喪着臉道:“……我只是來送行的!”

朱棣笑道:“你怎麼不早說?我見你這麼喜歡寶船,還以爲你賴着不想走了,想跟我一起出使各國呢……”

蕭凡:“…………”

喝酒誤事啊!上輩子就是喝死的,這輩子怎麼還不長記‘性’?

沉默許久,蕭凡抖抖索索往艙房外走去:“岳父大人,你叫船隊掉頭,先把我送回去……”

“那可不行,船隊出使乃重大國事,使命未完便往回走,大大不吉。”朱棣板着臉道。

“我家老婆等我回去吃飯……”

朱棣好整以暇:“放心,你家五位夫人,兩個孩子,還有你的師父師伯,我已命人接出來了,此刻就在這艘寶船上。”

“天子……”

“天子那裡,江都公主已代你打了招呼,說你和家人隨船隊出海遊歷,兩三年便回。”

蕭凡沉默許久,終於覺得味道不對了:“岳父大人,這是你‘精’心安排好的吧?”

朱棣哈哈大笑:“不錯,你說的那勞什子殖民地,征服什麼的,我一句也不懂,也不知該怎麼做,現在好了,你親自指揮船隊和將士們吧,我倒要看看你說的殖民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蕭凡咬牙怒道:“想不到啊……當年與你鬥得天昏地暗,這一回終於着了你道兒,讓你贏了一次,你好‘陰’險!”

“說實話,我很久沒贏過了,贏你的感覺真舒坦……”

“懶得跟你廢話,給我掉頭!”

“不!”

“我跳海死給你看啊……趕緊掉頭!”

“不!”

“你這老王八蛋……說好了啊,征服番邦的時候,你唱黑臉,我唱紅臉!”

“行!”

《大明王侯》完本。

感謝一年來書友們的擡愛,老賊深深鞠躬。

我們新書再見。

第176章 朝爭又起第201章 借刀殺人第220章 紅橋夜奔第252章 欲收朵顏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65章 各爲其主第88章 國士拒賄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13章 姑爺出馬第195章 有女紅橋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6章 投鼠忌器第31章 狐假虎威第68章 自取功名第131章 只抓和尚終章揚帆出海大結局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273章 兵陷懷來第119章 畫眉身世第194章 虛以委蛇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55章 成親之議第7章 江湖騙子第18章 陳氏先祖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62章 淨身出戶第97章 負荊請罪第97章 負荊請罪第98章 香豔麻煩第299章 藩王反應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304章 公爺發威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64章 賣武求生第235章 朝堂對峙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30章 受祿同船第47章 燕王之謀第215章 迎戰主力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10章 陳府陰雲第228章 君臣對答第154章 蕭凡出獄第115章 師徒獲救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134章 湖畔定情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31章 狐假虎威第29章 月黑風高第52章 廣告宣傳第25章 第一桶金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8章 太虛道長第176章 朝爭又起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305章 整頓彈壓第303章 兼善天下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268章 救駕邀寵第33章 道爺發火第20章 姑爺掌櫃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213章 以德報怨第318章 欲尋青天第24章 無良掌櫃第6章 投鼠忌器第304章 公爺發威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316章 利益牽扯第154章 蕭凡出獄第28章 貌合神離第21章 夜半魅影第312章 盛名虛名第105章 丁丑科案第285章 濟南攻防第311章 朵顏入京第46章 醉打皇孫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72章 忠義信仰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144章 天子問壽第2章 陳家姑爺第115章 師徒獲救第121章 二女初見第248章 失而復得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317章 怒毆御史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217章 戰事結束
第176章 朝爭又起第201章 借刀殺人第220章 紅橋夜奔第252章 欲收朵顏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65章 各爲其主第88章 國士拒賄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13章 姑爺出馬第195章 有女紅橋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6章 投鼠忌器第31章 狐假虎威第68章 自取功名第131章 只抓和尚終章揚帆出海大結局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273章 兵陷懷來第119章 畫眉身世第194章 虛以委蛇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55章 成親之議第7章 江湖騙子第18章 陳氏先祖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62章 淨身出戶第97章 負荊請罪第97章 負荊請罪第98章 香豔麻煩第299章 藩王反應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304章 公爺發威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64章 賣武求生第235章 朝堂對峙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30章 受祿同船第47章 燕王之謀第215章 迎戰主力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10章 陳府陰雲第228章 君臣對答第154章 蕭凡出獄第115章 師徒獲救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134章 湖畔定情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31章 狐假虎威第29章 月黑風高第52章 廣告宣傳第25章 第一桶金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8章 太虛道長第176章 朝爭又起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305章 整頓彈壓第303章 兼善天下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268章 救駕邀寵第33章 道爺發火第20章 姑爺掌櫃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213章 以德報怨第318章 欲尋青天第24章 無良掌櫃第6章 投鼠忌器第304章 公爺發威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316章 利益牽扯第154章 蕭凡出獄第28章 貌合神離第21章 夜半魅影第312章 盛名虛名第105章 丁丑科案第285章 濟南攻防第311章 朵顏入京第46章 醉打皇孫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72章 忠義信仰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144章 天子問壽第2章 陳家姑爺第115章 師徒獲救第121章 二女初見第248章 失而復得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317章 怒毆御史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217章 戰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