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

等到王家與何家的喜事辦完,除夕將至。

同去年相比,今年沈宅添了不少生氣。加上族人、姻親在京的也多,各種宴請不斷。祝允明與沈玥雖之前醉心備考,可到底是大年下,也出來應酬。

沈家三個小輩,四哥還在襁褓中,就只有沈瑞與玉姐跟在徐氏身後,料理年節事物。

玉姐話不多,可耳濡目染之下,行事有徐氏之風,是個心中很有丘壑的小姑娘。徐氏頗爲欣慰,沈瑞對這個妹妹也多幾分真心疼愛。

之前買的金項圈與銀錁子,沈瑞就在除夕前做了年禮,送了玉姐。

玉姐這裡,也早備了一套新衣服給堂兄做年禮。

他們堂兄妹親近,家中幾位長輩都看在眼中,各有思量。

在大老爺夫婦看來,沈瑞並不因二老爺、二太太與孫氏早年恩怨就疏遠二房骨肉,是個心懷廣闊的。

說起來,玉姐只是庶女,又是堂妹,沒兩年就要出門子。以後只要沈瑞照拂的,沒有什麼能幫到沈瑞的地方。

沈瑞能不考慮恩怨,不計較得失,真心對玉姐,尤爲可貴。

三老爺並不知曉沈瑞曉得三十年前的往事,只覺得沈瑞能善待堂妹,以後對四哥也錯不了。畢竟他與三房長輩的關係,比二房要更親近的多。

三太太是女人,想的仔細些,對丈夫感概道:“送玉姐東西不算什麼,瑞哥做哥哥的,與堂妹禮尚往來是應有的,難得是這份貼心……大伯與大嫂好眼光,瑞哥確實當得了長子……”

沈瑞一口氣散了五十兩金子出去,也是心疼。原本除了給玉姐定個分量十足的項圈之外,剩下打算給冬喜、柳芽一人一半做嫁妝本。

大明朝雖在服制上有要求,金玉飾品非誥命不得佩戴,可從成化帝寵愛萬貴妃,宮中崇尚奢靡開始,上行下效,民間奢華之風也漸始。

別說是仕宦人家女眷,金玉上頭佩戴不再嚴遵律法;就是庶民商賈之家,披金戴銀也是常事。

不過沈瑞讓冬喜、柳芽置辦金飾,更多的是看重的金子的保值。

沒想到冬喜做主買了那麼多送禮的飾品,她與柳芽兩個每人就挑了二兩重的東西。

一兩金兌十三兩銀子,這算下來每人是二十六兩銀子,加上每人一套五、六兩重的銀首飾,每人也不過是三十兩銀子的東西。

冬喜精心服侍了他一年多,嫁的又是長壽,兩人都是孤兒,連個親人都沒有,沈瑞如何會小氣?柳芽又跛腳,以後說親時如何能不被嫌棄?

只是冬喜曉得規矩,不貪心,沈瑞便也不再讓她自己張羅。只是心裡打定主意,等到冬喜成親時,再私下貼補她與長壽兩個。

冬喜與長壽兩個不管是之前,還是以後,都是他得用心腹。

除夕一過,就是正月。

除了沈家的姻親族人之外,官場上的人情往來,比去年更盛一籌。

沈瑞作爲大老爺嗣子,沈家名正言順的公子,也是片刻不得閒。或是在家招待親友,或是隨大老爺出門應酬,偶爾還要奉徐氏出行。

又長了一歲,沈瑞已經十四歲,身量已經五尺三寸,儼然翩翩少年。

不少人打聽沈瑞的親事,待曉得他年前訂了楊大學士家的長女,都是嘆惋不已。

誰不知曉沈家早年千里良田一根米啊,去年沈珞落馬夭折的消息,也不是秘密。如今沈家擇了嗣子,沈大老爺高升,沈族子弟成才者衆,一番繁華景象。

有心與沈家結親的人家,就不是一家兩家。

四哥才過百曰,當然不會有人問詢,打聽的就是小二房嗣子沈珏與庶女玉姐。

沈珏入嗣二房後,雖在京待了大半年,不過因隨着三老爺讀書,鮮少出去應酬,見過沈珏的並不多。

倒是玉姐,年前年後跟在徐氏身邊,經常出門。

加上她雖是庶出,可到底是四品官之女,尚書的親侄女,就也有不少太太爲自家庶子小輩打聽玉姐。

徐氏也透過話去,給侄女擇人家,不挑門第,要對方不挑嫡庶的,還需是讀書人家的子弟。

這也是心疼玉姐,要是隻爲門當戶對,選個二品、三品大員家的庶子、庶孫,極爲容易,可是庶媳婦難做,上面兩重婆婆,也難得家族助力,反而需做牛做馬爲嫡出兄弟做臂助。

那種家中庶能壓嫡的人家,即便來提親,徐氏也不敢將侄女嫁進去。

至於讀書人家子弟,那也是爲了沈家以後能多一門姻親,沈瑞、沈珏兄弟以後多份助力。

那些太太也知趣,就閉口不再提庶子,只提侄兒外甥之類。

只是除了商戶人家,又有幾個不重嫡庶的?提出的幾個人選,多是旁枝或是依附親戚的落魄戶,想要迎娶玉姐,爲的還是尚書府的權勢與玉姐的嫁妝。

這樣的人選,徐氏如何會考慮?

雖說玉姐才十三歲,還有兩年及笄,親事並不急,可這試探之下,徐氏心中還是有些懊惱。

她也是知天命的年紀,年前年後又艹勞頗多,又在玉姐的親事上受了憋悶,情緒就有些怏怏。

大老爺見狀,便道:“實是不行就給二弟去信,將玉姐記在喬氏名下……沈家這一代就這一個女孩兒,又是個孝順懂事的,親事上總不能含糊……”

徐氏嘆氣道:“我之前也想過如此,可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等到結親的時候,能糊弄得了誰去?真要挑嫡庶的人家,記名也無用。”

大老爺想了想,道:“實在不行,就從寒門舉人中擇婿,當年太爺爲三妹就是這樣擇女婿……”

徐氏搖頭道:“這世上像楊姑父這樣念舊情的人有幾個?再說,楊家當年只是家道中落,並非全無根基……”

玉姐落地十三年,嫡母過問的時候少,反而是徐氏這個大伯孃過問的時候多。加上人上了年歲,就怕孤單冷清,大老爺每曰往衙門去,沈瑞每曰要上學,陪在徐氏身邊就是玉姐,娘倆的感情倒是越來越深厚。

等到看到玉姐真心敬愛沈瑞這個堂兄,沈瑞也能對堂妹看愛有加,徐氏就生出個念頭來。沈家即便過了嗣子,小三房也生了四哥,可只有堂兄弟三人,還是單薄。

沈珏讀書資質不錯,可上面還有個不省心的嗣母,嗣父也不是明白人,能擔當起二房的那一攤,不拖累沈瑞就是好的。三房那裡,四哥才幾個月,又是病弱的父親所出,以後如何還都不好說,起碼二十年之內,都要靠着長房過活。

沈瑞身爲長房嗣子,連個臂膀也靠不上,以後太辛苦。

要是玉姐成了長房的女兒,說一門妥當的親事,沈瑞這裡也能多個妹婿。而對玉姐來說,離了喬氏那樣的嫡母,將長房當成依靠,也是好事。

只因二老爺只有玉姐這一個親女兒,徐氏即便因私心起了念頭,也都壓了下去。

不過等到看到來打探親事的“歪瓜裂棗”,徐氏壓下去的念頭又起來。

她想了想,便道:“老爺,即便記嫡,正式結親時難免論起嫡庶;要是過繼過來,本生親那邊卻是無需提及的……即便是說起來,也沒人會去計較……”

大老爺聞言,不由遲疑。

玉姐是他的親侄女,爲了說門好親事,過繼長房也不是大事,他也捨得爲侄女預備一份嫁妝。可是對二房來說,沈珏是嗣子,玉姐卻是親女,二老爺未必捨得過繼。

徐氏也明白大老爺顧忌,並不想勉強,便道:“要不就給二叔去信問一句,聽一聽二叔的意見?小一輩只有玉姐姊妹一個,真要嫁給小門小戶還真叫人捨不得……”

即便有私心在內,可徐氏也不想勉強成事。

畢竟玉姐過繼長房,以後婚嫁聘娶就歸了長房,說起來也費事。要是給她選的人是出息的,能做上沈瑞臂助;要是個平庸的,說不得以後還給沈瑞增加負擔。

還是兩廂情願的好。

大老爺久在官場,曉得族人姻親的重要。

沈家二房庶女,與沈家長房嗣女,絕對不是一個分量。

真要按照徐氏建議,不管對玉姐還是對沈家都是好事。玉姐的親事也不會再高不成低不就,叫人爲難,就可以在名門仕宦人家擇優秀子弟。

大老爺點頭道:“好,我與二弟去信。他即便再糊塗,也曉得怎麼對玉姐纔是好的……”

徐氏聞言,心中的濁氣終於散了不少。

沈瑞這裡,並不知曉徐氏與大老爺的打算,只曉得徐氏出門會帶了玉姐,有相看人家的意思。

雖說他心裡覺得玉姐還是小姑娘,可也曉得這個時候姑娘十三、四議親,十五、六出閣是常例,便也不去囉嗦。

過了正月十五,衙門裡開印,大興縣衙貼出了告示,今年的縣試開始報名了。

京城是順天府,順天府倚郭宛平縣、大興縣。

京城從正中間分開,左半拉隸屬宛平縣,右半拉隸屬大興縣。

沈家二房在京入籍大興縣,因此沈瑞就要應大興縣的縣試。

縣試是二月裡舉行,由縣令主考,主考地在縣衙大堂。

待縣衙貼出告示後,學子就可以去縣衙禮房報名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紅衣使者(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一百四十二章萬象更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桃李之教(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四百零一章 管中窺豹(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菸(一)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六百零四章 鳳凰于飛(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氏分宗(八)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
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至親骨肉(二)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三十章 浮雲富貴(四)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紅衣使者(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紅衣使者(四)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一百四十二章萬象更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六百零一章 天理昭彰(六)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桃李之教(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羣分(三)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開誠佈公(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五百四十章 嫌隙漸生(五)第四百零一章 管中窺豹(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樂往哀來(四)第693章 克紹箕裘(三)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理昭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菸(一)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六百零七章 鳳凰于飛(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六百零四章 鳳凰于飛(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氏分宗(八)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