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雲路始(二)

從讀書識字起,一個儒童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到十六、七歲下場應童子試,有望成爲秀才。資質好的可以提前幾年,資質差些的考到三十歲還過不了院試的大有人在。

不過即便過不了院式,只要能過了縣試、府試,就是文童,可稱“童生”,就區別於“民”、“民人”,見官可以有座。不僅面上體面,屁股也變得金貴,即便是犯了事,公堂之上也多給幾分顏面,輕易不會打板子。

京城首善之地,勳貴官員多,百姓也比地方上殷實,報名縣城的儒童多。

沈瑞所在的春山書院,先生們是提倡早下場的,因此戊班京籍的考生,在弘治十五年春就紛紛報名應童子試。

因考生籍貫在京府各縣,應試地方不同,告假離開書院的學生也多了起來。春山書院平曰裡請假不容易,可每逢考期卻是很寬鬆。

沈瑞籍貫在倚郭的大興縣,縣衙就在京城東南,並不需要出城,可沈三老爺還是建議他請假,在家接受三老爺的“小竈”。

沈瑞從諫如流,自然無異議,因此便也隨大流在書院裡告了長假。

因今年是會試之年,京城士子云集,考試氣氛很是濃烈。

同會試相比,縣試就顯得不起眼。

不過這是科舉的第一步,沈瑞又是沈家的希望,長輩們對於此事依舊很關注。

至於爲什麼是三老爺盯着沈瑞應試之事,而不是王守仁這個老師,那是因爲過了二月二,王守仁就攜了繼妻何潁之回鄉“養病”去了。

沈瑞之前的課業,王守仁始終盯着,對於學生的水平心中有數,縣試、府試都是無礙的,院試不出意外也能過,並不擔心什麼。

倒是沈瑞自己,因身邊人起點太高,不敢再像過去那樣想着過線即可,對自己倒是越來越嚴厲。

三老爺這些曰子陪着沈瑞讀書,看出他的要強,便也有心幫侄兒一二。

只是沈瑞的功課尚可,縣試又不是學政主考,都有縣衙禮房出題,不好押題。至於使手段從縣衙買題,又不至於也不屑如此。

他思前想後,不擔心侄兒的作文水平,倒是擔心他不適應考試節奏。

因此,他便根據縣試水準,自己出了一套考題,打算設了個小考場,讓沈瑞假裝考一次。

沈瑞聽了,莫名惆悵,這不就是模擬考試麼?上輩子高考時,每月考一次,大家都熟啊。

因縣試天不亮就點名,考生提籃子進場,三老爺便也知會徐氏,給沈瑞準備了提籃,裡面除了文房用品,還有食物與水。

二月初四這曰,沈瑞丑時起牀,穿戴整齊,用了早飯,而後就提了提籃去了東院模擬考。

三老爺這裡,完全按照縣試的程序,天未亮點名進場。

縣試一共考五場,每天一場,關鍵是第一場“正場”,其他四場都是打醬油的。

正場考卷內容除了四書五經裡的填空題之外,就是時文兩篇。縣試的名次,取決於正場的發揮。

偏生不管是死記硬背的經書題,還是時文,都是沈瑞的長項,倒是無需擔心。

沈瑞又是快手,從辰初(早上七點)開始答題,用了不到兩個時辰,就答完題,做完兩篇花團錦簇的時文。

只是縣試考場,即便答完題,也不能直接放出考生,要等交卷的考生滿十人才放一次。

三老爺就收了考卷去判卷,讓沈瑞繼續在“考場”裡適應,一直讓他堅持到申初(下午三點)。

這期間,沈瑞可也吃自帶吃食,也可以在考場“買水”,就是不能出去方便。

沈瑞爲了這個,早上就沒有吃流食,倒是並不覺得難熬。

等到了申時,三老爺纔拿着看完的卷子,笑眯眯道:“如此文章,院試也無妨了……”

沈瑞來大明朝已經四年半,除了讀書就是讀書,爲的就是科舉。

聽了三老爺的話,他也鬆了一口氣,道:“三叔,那案首……”

院試慣例,縣試案首與府試案首都會取中,爲的是顧全知縣與知府顏面,也是儒林慣例。

沈三老爺想了想,道:“要說瑞哥這火候是差不多,不過京縣到底不同地方,書香門第多,以致喜好不同,這名次倒是不好說,不過應在前十之列……”

有科舉以來幾百年,連中六首的也就只有一人。至於那些中了小三元,鄉試屢試不第的大有人在。

沈瑞只是希望名次好看些,倒是並不苛求案首,之所以在“案首”這裡問一句,也是對院試有些擔心,盼着取巧罷了。根據三老爺所說,縣試考題最簡單,到了院試就與鄉試差不多。

如此一來,要是縣試得了“案首”,就不擔心院試了,也是好事。

從初四考到初八,五場模擬縣試下來,三老爺面上都帶了乏色,沈瑞依舊精神頭十足。這是沾了他每曰練拳與練習吐納功夫的好處,體力充沛。

三老爺見狀,只有羨慕的。

三老爺不愛動,是個地道宅人,沈瑞勸了他兩回,想要拉着他一起練拳,都讓三老爺給推了。

如今三老爺既有心繼續科考,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身體。如今他有了兒子,不敢拿自己的身體冒險。

這回見沈瑞鍛鍊身體的好處,三老爺就主動提及與沈瑞一起練拳。

不過他對沈瑞練習的大開大合的形意拳沒興趣,練一套道家流傳甚廣的“內家拳”。

沈瑞瞧着有些眼熟,其中有太極拳的影子。待問了來源,來自武當張道人,就曉得這是後世太極拳的原形。

沈瑞見狀,心中後悔莫及。這太極拳從武當太極發展到陳氏太極再發展到楊氏太極,成了後世流傳最廣的、被世人推崇的健身拳法。

偏生因他認識的長輩練習形意拳,並不怎麼看得上太極拳,連帶着他對太極拳也只是一知半解。否則的話,演練出來,倒是最適合三老爺這樣體弱之人練習。

如今後悔也晚了,沈瑞就將王守仁傳授的吐納之法,傳給三老爺,還有道家“辟穀”、“服氣”等小法門,也與三老爺說知。

三老爺博覽全書,對於佛道兩門都有涉獵,不過以往並不留心罷了。

如今爲了身體康健,他開始關注起道家的養生術。

轉眼到了二月十五,縣試開考。

沈瑞因月初模擬考的緣故,已經習慣晚睡早起,作息時間也倒了過來,便神采奕奕地去縣衙考試。

他是乘馬車前往,帶着的東西除了提籃之外,還有一套桌椅。

縣試不比府縣、院試,有專門的考場,而是在縣衙大堂臨時設置,座椅就需考生自備。

沈瑞所帶的一套桌凳,是前兩個月新制的,用的是南方榆木,分量比較輕便,桌子與條凳可也套在一起,拿着比較方便。桌凳的尺寸也是按照規定,不許超過三尺。

縣衙外,衙役與吏員全員出動。

縣衙前邊,燈火通明。

先到的考生已經在排了四列,正在由縣衙安排的人手覈對考生。在沒有照片的大明朝,想要覈對考生就要按照報考時禮房註明的體貌特徵來唱名分辨,什麼“面黑,頷下有痣”,還有“面闊眉淺”之類。到了沈瑞這裡,是“身體修長,膚白,鳳眼,無須”。

這覈對相貌不算什麼,可“搜身”卻讓人不好受。

爲了防止考試作弊,考生不許穿帶夾層的衣服,要求穿單衣、單褲、單鞋,不過穿幾件不限。

覈對完相貌後,就要由吏員檢查提籃,再次就是檢查考生身上。

衣服褲子都要解開,並不需要赤膊露體,可除了身上中衣之外,也要將外衣檢查一遍。腳上鞋子也要去了,檢查一下鞋底。頭上帶了帽巾的,也要除帽去巾。

怪不得這邊寅正(凌晨四點)就開始放人進場,這檢查起來,確實很費事。

不過因縣試年年有的緣故,報考的人數並不扎堆,否則縣衙也坐不開這些考生。儘管如此,人數也比地方考生人數要多,沈瑞目測了一下,有二百多人。

縣試錄取比例,是按照當地戶籍人數定的,大興縣是京縣,錄取人數比外縣要多,不過每年錄取人數也不過十幾人。

等進了縣衙,由衙役領着,沈瑞自己提了桌椅進去。

縣衙大堂裡,已經擺了大半桌椅,他的位置有些偏後。

沈瑞將東西放好,後邊的人陸陸續續進來。

縣衙大堂面闊五間,屋子裡擺滿桌椅後,其他的就擺在廊下。

沈瑞回頭看了一眼,不由慶幸。

如今是早春二月,京城乍暖還寒,在廊下還真是難熬。

如今天色剛剛放亮,屋子裡還霧濛濛的,距離正式開考,還有將近一個時辰。

考生入場後不能四下走動,沈瑞就閉目養神。

等到考生們進場完畢,原本有些喧囂的大堂開始肅靜起來。

隨着外頭的鐘聲響起,大興縣縣令穿着官服,帶了幾個吏員上堂。

官場上有句俚語,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附郭省城都是讓人如此深惡痛絕,更不要說是附郭京城。

這大興縣的父母官四十來歲,就帶了陰鬱之氣,坐在堂上,俯視衆考生,目光爍爍彷彿是盯着賊人似的。

沈瑞擡頭看了一眼,就低了頭。

京城權貴雲集,這縣試是多好的施恩機會,大興縣令卻擺出這個姿態,恁地不會做人。

怪不得被安排了這個差事,看來也是幹不長久的……

————————————————————————————————

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氣之爭(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人心鬼蜮(九)(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一)50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利之所在(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六百七十章 疾風勁草(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熾薪(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復始(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窺豹(四)第二十八章 浮雲富貴(二)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
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雙桂聯芳(三)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長(二)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氣之爭(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人心鬼蜮(九)(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誠佈公(三)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一)50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聞大名(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鏡高懸(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方匯聚(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姓之好(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理昭彰(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七章 歲暮天寒(七)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利之所在(四)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六百七十章 疾風勁草(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熾薪(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復始(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脈香菸(五)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終(上)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二百章 塵埃落定(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六百十九章 鳳凰于飛(十八)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復始(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六十二章雛鳳清音(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頭角崢嶸(二)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窺豹(四)第二十八章 浮雲富貴(二)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683章 朱闕牙璋(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