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景星鳳凰(一)

沈舉人本惦記着隨着蔣三公子去的沈瑾,聽了沈瑞這一句話,立時勃然大怒。什麼叫盡數捐獻,難道那是他說的算?“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才符合立法教義。沈瑞連自身都做不得主,哪裡能處置名下財產?

至於沈瑞說的“不能長成”那一句,他權當小孩子胡謅,倒是沒有在意。

他不在意,卻是有人在意。

族長太爺面色越發深沉,其他族人則是看看沈瑞,再看看沈舉人,思量沈瑞話中之意,到底真是孝心所致,還是另有所指。自古以來,有了後孃就有後爹,沈舉人實又不是能拎得清的,沈瑞是否能長成誰也說不好。不過瞧着沈瑞可憐兮兮的小臉,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想多了,一個九歲大的孩子,哪裡會想的那麼長遠,或許只是思念亡母,纔有了這一句。

只有沈理與五房太爺,知曉四房詳情,瞧着沈瑞此舉,便覺得大有深意。沈理還罷,這些日子與沈瑞打交道,曉得他有早慧之處。五房太爺眼中,沈瑞還是無知稚子,肯定是有人教導才說出這樣的話。這樣的話不能琢磨,要是琢磨倒有“子怨父”之意,也是不孝。他以爲是沈理教的,望向沈理的目光就帶了幾分譴責。

沈理頗爲欣慰地對沈瑞道:“到底是嬸孃之子,孝心可嘉、孝心可憫!嬸孃這些年積弱扶貧,做得善事數以百計,何嘗在錢財上吝嗇過。你能秉承嬸孃遺風,立志行善,嬸孃地下有知,定會欣慰。”說到這裡,又轉向族長道:“太爺就成全了瑞哥兒這份孝心吧!不過就這麼一提,瑞哥兒已經九歲,也經了磋磨,哪裡就養不成?”

族長太爺沉吟不語,沈理便又對沈舉人道:“嬸孃私財已經分一半與源大叔長子,剩下這一半完全歸屬於瑞哥兒,由瑞哥兒做主,源大叔莫非有異議?”

沈舉人神色僵硬,皺眉道:“小小年紀,輕言生死,此乃大不孝,豈可縱容?

沈理淡淡道:“瑞哥兒立志心善,這是孝母;至於捐產業之事,說的是身後事。若是瑞哥兒平安長大,那不過是一句空話;若是瑞哥兒長不大,那份產業本就不屬於沈家,理應歸還孫家。孫氏既已經無人,那這些產業盡數捐了出去,怕是也正和嬸孃心意。嬸孃即便在地下,也會爲瑞哥兒此舉欣慰。”

沈瑞方纔提了那一句,也不過“以防萬一”給張老安人體個醒,省的老太太真行了惡事。沒想到事情跑題了,大家從他“立志行善”變成了孫氏嫁妝的真正歸屬。

沈理說的合情合理,沈舉人要是再吱聲,倒顯示有心染指亡妻嫁妝。

沈舉人無語,只能皺眉望向族長太爺,希望族長太爺駁了沈理,不想族長太爺點點頭,道:“瑞哥兒孝心可嘉,就添上這一句。”

一錘定音,堂上自無二話。

等到沈理親自執筆,在幾份析產書上添完這一句,剛要聊下完畢,就聽旁邊有人輕聲道:“勞煩六族兄再添上一筆,小子永記母親慈恩,願承母親之志,與人爲善;母親所饋產業出息,亦會亦積德行善。有生之年,行善所出,定是受之倍數”

是沈瑾回來了,在門口將前後聽得清清楚楚,便上來說了這一句。

同沈瑞所言,沈瑾的話就有些空洞。沈理瞥了他一眼,倒是無心計較,提筆在後頭補了這兩句。有孫氏饋贈在前,又有這一句話落在紙上,日後不管沈瑾如何出人頭地,但凡有半點對沈瑞不好,那“立志行善”的話也成了笑話,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該分的分了,該寫的寫了,大家到了散場的時候。

各房早已等的不耐煩,恨不得起身就走,沈理對沈舉人道:“生母喪,瑞哥兒本應結廬守孝三年,沈瑾亦當從此例。然瑞哥兒體弱,沈瑾還要孝敬老安人與源大叔,結廬之事便算了。正巧知府大人有一世交,擅岐黃養生,客居西林禪院。莊恭人出面,託此人調理瑞哥兒身體,約好了今日就將人送過去。瑞哥兒之前受寒做了病根,許是要調理些日子。”

兩次三番地被人插手四房家務,沈舉人面如寒霜,對沈理的忍耐也到頭。這事要是沈理做主,他定要直接駁了;可既是知府太太拿的主意,又有知府大人的人情在,沈舉人是不通世情,可不是傻了,怎麼會拒絕。

他只能忍怒點頭道:“那勞煩微費心……知府大人與恭人那裡,是否需要答謝……”

沈理淡笑道:“雖說莊恭人如此費心,不過是顧念嬸孃情分,可禮多人不怪,源大叔是喪家,即便不方便登門致謝,使人預備一份謝禮,倒也不唐突。”

五房太爺有些不放心,問道:“微言了可見了,到底妥當不妥當?莊恭人雖是好意,可萬一碰上徒有虛名之人,豈不是耽擱了瑞哥身體兒?”

沈理道:“叔祖儘管放心,此人不是無名之輩,在京城亦是頗有名氣,侄兒還鄉前也曾見過,確實有幾分本領。只是爲人孤拐,輕易不與人問診,若非與蔣學士有舊,連知府大人的情面也未必賣,瑞哥兒幸甚!”說到最後,不由唏噓。

衆族人看完熱鬧,誰也不會去計較沈瑞到底是結廬還是禪院修養,起身與族長太爺打了招呼,同沈舉人辭別,相繼離去。族長太爺對沈理低聲囑咐了幾句,也帶了兩個兒子離去。各房送親女眷,也隨着大家回去。

張老安人尤自憤憤,覺得知府太太方纔對沈瑾不夠熱絡,又覺得她對自己擺架子。論起尊卑,她比不過知府太太;論起長幼,她卻是長輩。

她也不過是暗自腹誹幾句,直到稀裡糊塗知府太太牽着沈瑞上了馬車,同沈理夫婦的馬車一道離去,方驚訝道:“怎哩?莊氏怎攜了二哥去?”

沈舉人想着張家人惡行,還有四房需要賠付的損銀,只覺得喘不上氣來,哪裡還有心思去打理張老安人。還是沈瑾在旁,回道:“莊恭人請人給瑞哥兒挑理身體,方纔她們母子與六族兄送瑞哥兒去西林禪院!”

張老安人聽了,皺眉道:“他身子好好的,哪裡需要挑理?倒是瑾哥兒,前些日子還病了一場哩。如此偏心,好沒道理……”

沈舉人正滿心心煩,聽到張老安人絮絮叨叨,立時忍不住,咬牙道:“舅舅哩,也該好好算算賬……”

且不提沈舉人如何與張老舅爺算賬,沈瑞坐在馬車裡,絲毫不覺得侷促,心裡立時敞亮許多。

方纔上馬車前,沈理已經低聲說了,那個名義上給他調理身體之人,名動京城,擅長的不是岐黃養生,而是四書五經、八股文章。他名義上是去修養,實際上是去學習。

在沈理看來,沈瑞在課業上已經被耽擱,趁着守孝這三年,在功課上多用用心。等到守孝期滿,也就追得差不多。到時候入了族學,再學習三、四年就可以下場。

與知府太太母子同行,不過是藉着知府太太的名頭,省的沈舉人囉嗦。離沈家祖地遠了,到了路口,沈理使人停車,夫妻兩個下了馬車。

沈理走到知府太太馬車旁,隔着簾子再次謝過知府太太。

知府太太使人掀開簾子,滿臉慈愛地看着沈瑞下了馬車,而後對沈理道:“既是你安排,我本沒不放心的,只是顧念孫家妹妹,難免忍不住想要多看顧瑞哥兒一二。以後我打發三哥來探看瑞哥兒,不會擾了哥兒學習吧?”

沈理搖頭道:“怎會?我雖在亡母陵前結廬,逢十的日子也會來禪院訪友,屆時讓三公子過來就是。”

知府太太點頭應了,又拉着沈瑞,仔細囑咐了幾句,方同沈理夫婦作別,帶着蔣三公子離去。

沈理看着蔣家的馬車遠了,方轉身與謝氏、沈瑞上了馬車。

沈瑞心中很是好奇,能得沈理這個狀元公推崇,那西林禪院那人肯定有學問不凡。這樣的人不是多經過科舉,收歸到翰林院了麼?怎麼會跑到松江,又暫住在禪院中?莫非是厭倦仕途,掛冠而去的隱士大儒?

是了,此人與蔣學士有舊,又同沈理見過,說不定真是出身翰林的老儒。

就聽謝氏道:“相公,王伯安才高,爲朝中諸公所忌。瑞二叔做了他的學生,往後會不會有干係?”

沈理搖頭道:“哪裡有那麼的好事。他不過是昔日欠我個大人情,才答應教導瑞哥兒些日子。收不收學生,還要看他心意……也是他少時太鋒芒畢露了些,才招的人忌憚。只是他學問在那裡放着,那些人能壓着他一科、兩科,還能老壓着不成?頂多是撈不着狀元的名頭。”

謝氏嘆氣道:“到底是運勢不足。就連父親都遺憾,若父子雙狀元也是佳話!”

沈瑞在旁,聽得已經愣住。

王伯安這個名字,旁人聽着會覺得陌生,沈瑞卻是曉得的。王伯安,並非姓王名伯安,而是姓王,字伯安。提及他的字,知道的人不多,可一提他的名字,大家就曉得了。

王伯安不是別人,正是陽明子王守仁,精通儒、釋、道三教,且文武雙全,是沈瑞曾外祖父最推崇的全能大儒。

第五百三十一章 至親骨肉(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別有用心(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雲路始(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聞風而動(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頭角崢嶸(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喜臨門(五)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人心鬼蜮(九)(二合一)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菸(一)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長(三)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三十三章 景星鳳凰(一)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38章 緱山鶴飛(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漸生嫌隙(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二百零二章 塵埃落定(四)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長(三)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
第五百三十一章 至親骨肉(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別有用心(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雲路始(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聞風而動(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熾薪(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僞莫辨(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頭角崢嶸(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至親骨肉(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齊心(一)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齊心(四)第四十章 臘盡春回(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喜臨門(五)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人心鬼蜮(九)(二合一)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四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一)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十一章 靈前孝子(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風勁草(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變將生(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五百四十一章 嫌隙漸生(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菸(一)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長(三)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三十三章 景星鳳凰(一)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38章 緱山鶴飛(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漸生嫌隙(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622章 鳳凰于飛(二十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熾薪(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三十二章 浮雲富貴(六)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第二百零二章 塵埃落定(四)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54章 田月桑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長(三)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兄弟齊心(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