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君臣議

趙鬆離開了皇上所居的住處之後,並沒有離開軍營,而是在軍營裡面另外找了一個住處住下,他的那幾個親信的參軍也被召過來了,雖然他們並沒有覲見陛下的資格,但是他們也被特意安排到住在他的住處旁邊,方便他們構思相應的的計劃。

而趙鬆走了之後,皇上卻沒有閒下來,他的日程每天都被安排地滿滿當當的,安排趙鬆的覲見,只是今天日程中的一小件事而已,接下來的事情還要更加重要。

皇帝一直站在臺階上的地圖前面,若有所思,有時候還用手在地圖上面比來比去,大堂角落裡面的侍從們仍舊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以免打攪到皇上的思緒。

直到許久之後,纔有一位中年的侍從武官踏着極輕的腳步,慢慢地走到了平臺的邊緣。

接着,他悄無聲息地跪了下去。

“啓稟皇上,雍國公、蔡國公、平原侯都已經到齊了,現在都在會議廳裡面等着陛下。”

“都已經來了?”皇上終於從地圖上收回了自己的視線。“那好,通知他們準備,我馬上過去。”

“是!”這位高級的侍從武官馬上站了起來,利落地轉身就離開了大堂,走向了偏廳的會議廳。

雍國公就是當今大漢朝廷的丞相王兆靖,是統領內閣的最高等級的大臣,也是整個華夏文官的頂點;蔡國公就是石滿強,他和紀國公陳昇、曹國公吉香一樣,也是大漢軍隊的元帥,現在節制着山東、河南以及湖廣和四川的大漢軍隊,最近因爲一直在統領大軍平定四川,所以一直駐節成都,這次是特意被皇上調回來的;而平原侯則是陳宏,現在在內閣當中擔任閣臣,負責財稅一塊,號稱財相。

自從定鼎天下之後,新皇朝在皇上的一手設計下,沿用了舊朝一些制度的同時,也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了一些新的改革,文官制度自然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前朝政治的一個問題就是掌控政府實權的內閣和負責實際事務的六部脫節,使得首輔可以輕易獨攬大權,大多數閣臣找不到負責的具體事務只能淪爲擺設、起不到輔佐作用,而六部則因爲負責事務的大臣地位降低而行事常常掣肘,結果上下溝通不暢運轉不靈。

於是,新朝一建立,在沿用了內閣的同時,皇上也做出了將內閣和六部融爲一體的決定。這樣,首輔大臣(官稱丞相、也有人稱其爲首相)可以統攬全局,而其他閣臣也可以在各自的職權範圍內施展拳腳,上下一體如臂使指。

不過,由於國朝事務繁多,所以六部也按照需要進行了相應的拆分和職權劃分,內閣的閣臣現在有十幾位之多。

比如戶部,它的職能就被拆分開了,戶籍和人口管理被劃分到了民政部裡面,其分管的閣臣號稱“民相”;而天下的財計稅收則被劃分到了財政部裡面,其分管閣臣號稱“財相”(平原侯陳宏現在就任財相),而商業貿易這一塊則被劃分到了商業部裡面,其分管閣臣號稱“商相”,現在由上黨侯周學智擔任。

至於皇上的妻弟,被封爲衛國公的徐厚生,在定鼎之前就負責工業事宜,新朝建立之後,他也名正言順地成爲了負責工業部的“工相”,負責全國的工礦和建設事宜。

在這樣一套新的政府體制之下,閣臣的地位開始和職權掛鉤,再也不至於出現前明那樣的首輔一手遮天而六部人浮於事的現象。

丞相總攬天下全局、財相握有天下財計大權,這兩個可以說是朝廷當中最爲重要顯貴的職位,如今這兩位年屆中年的重臣都已經被召來了,平靜地坐在偏廳的長條形圓桌椅的一邊,偶爾交頭接耳。而元帥、蔡國公石滿強則坐在圓桌的另一邊,他看着對面目不斜視,並沒有參與到這兩位內閣重臣的交談當中。

在前明時代,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不管地位多高的武官,在內閣首輔之前都沒有正坐的資格,甚至連坐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這種場景當然不會出現。不過,自從新朝建立起來之後,皇上痛感前明由於賤視武人導致武人地位低下,以至於軍隊戰鬥力每況愈下的教訓,於是着意提高武人的地位,將軍隊的統御之權完全抓在手中,讓軍隊自成體系,不允許文官通過掌握升遷的方式來壓低武人的地位。並且,他多次賜予軍隊中的高官榮銜,以便給他們更有底氣維護自己的地位。

他並不害怕給武人以高地位之後武人會作亂,因爲他知道,只要民心軍心在朝廷一邊,誰作亂都不可能得逞,極少有人會鋌而走險——而如果民心軍心盡失的話,就算武人不作亂,王朝又怎麼能保得住呢?

同時,正因爲大漢刻意保持文武平衡的緣故,所以兩位內閣重臣也就沒有在議事廳當中主動與石元帥交談。

並不是因爲他們關係不好,而是他們有意在避嫌。

當侍從武官通知皇上即將到來之後,兩位重臣也不再交談了,三個帝國最頂尖的文武官員,都正襟危坐,等待着皇上的到來。

整個會議廳一片寂靜,只有黃銅琺琅彩西洋鍾刻度的微微顫動聲,才提醒人們時間並沒有停止流逝。

“皇上駕到!”伴隨着一聲雄厚渾實的呼喝聲,三位重臣同時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走到了兩邊的空地上。

當穿着一身黑色軍服的皇帝走入議事廳的時候,三位擁有莫大權勢、可以讓萬人爲止噤聲的重臣,齊刷刷地雙膝向下跪了下去,然後口中同時喊了出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只是隨意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免禮,然後自顧自地走到了主位上。

橢圓形的議事桌本來座位都是一樣的黃梨木製的座椅,但是在重臣們的堅持下,主位特意高了一級臺階,而且座位也包金嵌玉,以體現皇上至高無上的地位。

除了這個座位之外,議事廳的其他陳設都比較簡樸,甚至可以說簡陋,沒見過的人根本難以相信,就是這座簡陋的議事廳當中,無數關係着國計民生、關係着無數人生死的重大決定被制定了出來,然後被整個帝國的官僚和軍事機器所執行。

因爲經常得以覲見到皇上,所以這些重臣並不像趙鬆那樣忐忑不安,但是仍舊屏息凝視,深怕惹得皇上不高興。

他們都可以說是皇上起家一開始就跟隨着他的老兄弟,但是到了現在他們都清楚,他們已經是君臣,其中的界限已經明確,他們必須維護這種界限,再也不能將往日的相處方式延續到現在的環境之下。

正因爲他們有這種覺悟,所以在皇上登基之後,無論皇上怎麼拒絕,他們還是用各種方式來尊崇皇上,凸顯皇權的至高無上,他們知道這對皇上對他們自己都說最好的選擇。

“讓你們久等了。”皇上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房間裡面是侍從走出去。

這些侍從武官沒有任何遲疑,統統寂靜無聲地走了出去,然後把門都關上了,只留下了一個年輕的書記在會議廳的角落裡負責記錄幾個人的談話,以便日後查詢記錄——這種書記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可靠的年輕人,在未來也會被提拔到內閣官廳當中任職,前途都十分光明,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有任何泄密的想法。

等到這些人都走了之後,皇上原本嚴肅的表情頓時就緩和下來了不少,“好了,現在人都走了,你們別擺出這幅緊繃着臉的樣子了,都是自家兄弟,有話可以隨便說。”

看出皇上的心情很好,所以三位重臣暗暗對視了一眼,都鬆了口氣。

不過,縱使如此,他們還是不敢在皇上面前真的拿自己當兄弟恣意放肆的。

“謝皇上恩典。”三個人當中地位最高的是當朝丞相、雍國公王兆靖,所以根據重臣們之間不成文的規矩,他來負責回話了,“我等身爲臣子,理應盡心輔佐陛下,不敢妄自僭越。”

“什麼僭越不僭越的?這天下是我帶你們一起打下來的,我還得帶你們隨着我一起治!”皇上不滿地皺了皺眉,“我現在深居九重,你們要是顧慮這顧慮那,都不好好說話了,我怎麼知道事情到底好還是不好?”

這一番話,說得親切當中又透着一股信任,幾位重臣又是激動又是欣喜,臉上也都露出了笑容。他們對皇上的尊敬,並不是僅僅因爲他是皇帝、因而地位至高無上而已,更重要的原因是發自內心尊崇。正是在皇上的帶領之下,他們結成了一個團體,然後從徐州一步步走了出來,一點點壯大自己的實力,最後席捲了整個天下,在他們的心中“皇上明見萬里、絕對不錯,我等只需要照章執行”的思想已經某種程度上成爲了潛意識,幾乎從不反對皇上的任何意見,哪怕這個意見他們並不是特別理解。

第799章 謀反的御史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1011章 兩隊授降第911章 來歷分明第1165章 丹心照汗青第953章 等不等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1604章 虛與委蛇第1304章 草原上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841章 看到了第47章 讚賞第780章 笑面相對第333章 女人們第1600章 宮廷政治總是相通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1298章 過境的客人第705章 一晚上就這麼多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1134章 學宮聚衆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021章 紈絝廢物第1656章 大風暴下的蟲蟻第834章 黃河上第1437章 不是一個時代第654章 突然第438章 回徐州第1347章 廠衛的禍事第908章 路易的打算第1452章 儲君第1688章 臨戰前的喜悅第1180章 給你們一炷香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854章 有人喊萬歲了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692章 人心有變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645章 越來越不對了第1211章 疾行而來的船隊第1022章 好大一注財貨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260章 此去不遠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728章 區別對待第787章 第一波第1101章 徐州紡紗機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488章 行險第92章 夜殺第556章 談笑間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187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1609章 聽到炮聲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613章 先去山東第1083章 局中第435章 安然第988章 席捲南歸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370章 總要面面俱到第852章 射程之內第932章 你知道我也知道第465章 退一步站一步先第1287章 邊關大事第218章 典故第604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1324章 有心無力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1515章 一切的開始第287章 夜談第1365章 一身輕鬆第1531章 成功第301章 甕城有兩道門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1585章 卑微的使者第354章 小鐘第405章 臘月出遠門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64章 設伏第1321章 沒那麼簡單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1551章 西洋第1374章 眼前的銅牆鐵壁第1012章 內訌火併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819章 巡撫官署第1261章 海陸佈置第1250章 偷營第642章 崩潰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340章 真是天作之合第1395章 冀南流民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1139章 有人不見第705章 一晚上就這麼多
第799章 謀反的御史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1011章 兩隊授降第911章 來歷分明第1165章 丹心照汗青第953章 等不等第428章 邳州城外第1604章 虛與委蛇第1304章 草原上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841章 看到了第47章 讚賞第780章 笑面相對第333章 女人們第1600章 宮廷政治總是相通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1298章 過境的客人第705章 一晚上就這麼多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1134章 學宮聚衆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021章 紈絝廢物第1656章 大風暴下的蟲蟻第834章 黃河上第1437章 不是一個時代第654章 突然第438章 回徐州第1347章 廠衛的禍事第908章 路易的打算第1452章 儲君第1688章 臨戰前的喜悅第1180章 給你們一炷香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854章 有人喊萬歲了第1204章 的確是心腹大患第692章 人心有變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645章 越來越不對了第1211章 疾行而來的船隊第1022章 好大一注財貨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260章 此去不遠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728章 區別對待第787章 第一波第1101章 徐州紡紗機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488章 行險第92章 夜殺第556章 談笑間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187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1609章 聽到炮聲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613章 先去山東第1083章 局中第435章 安然第988章 席捲南歸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370章 總要面面俱到第852章 射程之內第932章 你知道我也知道第465章 退一步站一步先第1287章 邊關大事第218章 典故第604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1324章 有心無力第1614章 時代的差距第1515章 一切的開始第287章 夜談第1365章 一身輕鬆第1531章 成功第301章 甕城有兩道門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1585章 卑微的使者第354章 小鐘第405章 臘月出遠門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64章 設伏第1321章 沒那麼簡單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1551章 西洋第1374章 眼前的銅牆鐵壁第1012章 內訌火併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819章 巡撫官署第1261章 海陸佈置第1250章 偷營第642章 崩潰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340章 真是天作之合第1395章 冀南流民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1139章 有人不見第705章 一晚上就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