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章 前明後妃出寒門

,。

才十三歲,哪裡要考慮什麼“終身大事”啊!太子在心裡委屈地喊了出來,但是他當然不敢真說出來了,於是只能吶吶地說,“孩兒……孩兒之前忙於讀書和課業,並沒有……並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 .】”

“也對啊,你平常一直在讀書,哪有空去看哪家的孩子好看?”皇后一點都不意外於他的回答,反而露出了好像計謀得逞的笑容,“所以啊,娘這陣子也替你看了好幾家的女兒,你到時候可以一個個看看,選一個喜歡的。過年這段日子你反正放了假無事可做,乾脆就隨娘一起來選選未來的太子妃吧。”

“……”太子的喉嚨有些乾澀,總有說不出話來的感覺,“孩兒……孩兒對此事並無意見,一切隨母后的意思爲是,孩兒聽母后的,不用去選了。”

“你的終身大事,怎麼能輕易處置呢?這太子妃選了之後可不能換的,可得精挑細選並且讓你自己滿意才行,不然我胡亂點一個,你又不滿意,豈不是耽誤了兩邊人?”皇后微微皺了皺眉頭,“你是擔心別人不喜歡你嗎?傻孩子啊,別怕,你這麼俊,又是太子,哪有誰家會看不上呢?”

太子的臉微微發紅,再也不想多說話了,垂着腦袋只顧吃飯,一心想要這頓晚餐早點結束,免得再受煎熬。

可是,皇后已經說到了勁頭,一點也沒有體恤他心情的意思,反而繼續興致勃勃地說了下去。“別以爲娘在胡說,你的賢明都已經傳出國門之外了,高麗的使臣上次就跟我轉了高麗國主的話說啊,他們王家的一位宗室親王的女兒,生得花容月貌而且溫柔嫺淑,因爲仰慕太子你的賢名,所以想要薦爲侍妾……你看看啊,你可是搶手得很呢!”

“……高麗?”一聽到這個詞,太子忘記了心中的尷尬,擡起頭來看着母后。

這個確實太奇怪了。

自從大漢建立之後,大漢四處出擊,以協從滿洲的罪名廢掉了當時的高麗國主李倧,扶持被廢的前國主李琿重登王位,同時在高麗留下了駐軍和使團進行遙控。

既然有重新扶上王位的恩情,現在的國主李琿自然也對大漢十分感激,所以對大漢禮敬甚恭,對駐紮在漢城的使節也唯命是從。在大漢外務司的要求下,高麗也在京城郊外留下了一個使團,方便隨時接受大漢外務司的信息和命令。

這個使團目前的長官叫李珂,同樣是高麗王族之人,其人漢學精深,而且性格謙遜儒雅,從不反抗朝廷的命令,所以頗得大漢朝廷上下喜愛。

經過皇后的解釋之後,太子才知道,就是前陣子,這個李珂接到了國主傳來的信息之後,想方設法求見了皇后身邊的侍臣,然後將高麗國主想要將宗女呈遞給太子作爲侍妾的消息上報了過去。

“我兒,高麗國主是說,他久慕太子賢名,原本是想要以自己的女兒作爲太子的侍妾的,無奈他的膝下兒女都已經早夭,只得在宗室當中挑選了兩個容貌和才情俱佳的宗女,以侍奉太子。【 .】高麗國主如此盛情盛意,你意下如何?”皇后解釋完了之後,笑眯眯地看着太子,好像是在等着他點頭一樣。“高麗是藩國小邦,其國國主雖然享國數百年,而且心慕漢家文化典章,但是畢竟還是藩國小邦,選正妃是不可能的,但是收做侍妾也未嘗不可……”

雖然表面上是在徵詢太子的意見,但是從皇后的語氣來看,她對這個提議態度比較積極,至少是不反對的。

不過,不同於母親的積極態度,太子的想法要複雜很多。

他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也知道自己身上揹負的義務,所以並不反對自己身邊多上什麼侍妾,然而爲什麼高麗國主突然提出這個提議,卻值得人深思。

雖然他對高麗國主並不十分了解,但是多少也知道,他是一個機敏狡猾之人,之前在位的時候,就因爲倒行逆施而被國人和大臣們所怨憤,最後被廢黜,好不容易纔被大漢重新扶上王位。而這樣一個人,主動貼上來求着送宗女到自己身邊來,肯定不會是如同嘴上所說的那樣,心慕自己的賢名。

是因爲知道我即將前往高麗坐鎮,所以提前輸誠討好嗎?太子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但是仔細想想,他又覺得不對——父皇是不久之前才說要派自己坐鎮高麗的,而大漢朝廷內部的國務會議才召開沒多久,參會者雖然很多但是都是朝中的大臣,不會不知道守密。【 .】況且以大漢和高麗的關山距離來看,他也不像是先得到了消息的樣子,應該只是湊巧而已。

看來那就是想要討好自己了。

一想到外邦小國居然會挖空心思來討好自己,太子心裡突然有些高興——在他看來,這件事和父皇讓他首次參與到國務會議當中一樣,意味着外界承認他已經長大,可以成爲在國內國外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可是興奮很快就消失了,剩下的反而是狐疑。

既然這個高麗國主是暗懷機心,那他送上來的禮物就不能不考慮了,再說了,如果真的接受他送過來的宗女的話,日後到了高麗又該如何與高麗國主相處?

“我兒還在猶疑什麼呢?”這時候,皇后看着遲疑的兒子,疑惑地問了起來,“我一直都聽說高麗女皮膚白皙而且高挑,性子也十分賢淑安靜,再加上又是宗女的身份,伺候你並不算失格啊?再說了,聽說元朝的時候,宮中就有很多高麗女子……”

太子遲疑不決,然後擡頭看了看父皇,然後發現父皇仍舊在和皇貴妃和孟惠妃她們談笑,並沒有關注這邊,好像沒聽到一樣。

父皇是叫我自己來做決定嗎……太子心想。

也對,我都已經這個年紀了,這種事,就該由我來自己決定了。

“母后,大元是大元,本朝是本朝,不可同日而語……”想了片刻之後,太子大起膽子來,婉拒了母親的要求,“兒臣現在年紀還小,覺得引高麗宗女大可不必……再說了,兒臣過得不久還要去高麗一趟,此行甚爲重大,如果把高麗的宗女放在身邊的話,可能對國事有所妨礙……”

“你的年紀還小?過完年就十四了啊,太子你自己不着急,做孃的還不能幫你着急?”皇后一點也沒有把太子的申辯放在心上,“你要去高麗,我知道,那不是真好嗎?如果他們要把宗女給你,你到了那兒也不愁沒有通曉地方的人陪侍……”

皇后的聲音不大不小,正好能夠讓周圍的人聽到,因而太子就愈發地困窘了,他潤了潤有些乾涸的喉嚨,然後大起膽子來繼續說,“母后,兒臣聽聞高麗國主之前當政時橫行暴虐,有桀紂之相,甚至不顧大明爲高麗復國之恩義,還與建州女真虛以委蛇,大壞五倫。大臣們逼不得已羣起攻之,最後將其趕下了王位發配到了海島裡面,就連眼睛都被大臣們弄得失明瞭……雖然……雖然在我朝的幫助之下給他復了位,而且在使團的輔佐之下,他現在執政已經平順了許多,但是其人居心詭詐是在所難免的,兒臣此去高麗,最好不要和他扯上太多關係爲好,否則要是有所顧忌,反而不美。”

光海君李琿在繼位之後,確實倒行逆施,十分殘暴,不僅殘殺大臣,就連自己的哥哥和幼弟都不放過,真的是十分殘暴,在國內喪盡了人心。所以他被李倧聯合大臣們推翻,也不能說是大臣們不對。

然而,在以溝通建州的罪名強行將李倧廢除之後,大漢經過多方考慮,還是將這位已經被流放到海島內數年的光海君給重新放到了王位上。

不是大家不知道他名聲差,反而正是因爲考慮到了他曾惹得高麗上下民怨沸騰,所以才特意將他復位——一來可以佔一個恢復正統的大義名分,二來不得人心的高麗國主也只能更加依靠使團和駐軍來維護自己搖搖欲墜的地位。

這種考慮太子不敢公開說出口,不過他的意思也已經很明白了,高麗國主在國內國外名聲都很差,而且他一定暗藏着什麼機心,所以他送過來的東西最好還是不要。

如此直白的回絕,倒是第一次在母親面前說,所以她稍稍有些意外,一下子止住了口。

這片刻的沉默,差點讓太子以爲母親已經生氣了,

“我兒倒是有些主見了,好吧,你若是不想要什麼高麗宗女,娘也不逼你。”出乎太子意料的是,皇后居然沒有再催迫他了,反而是放緩了語氣,“高麗是藩國,異國之人怎麼說也不太讓人放心,不要就不要吧。不過……”

太子剛剛放下的心,又被提起來了。

“不過,你的大事是不能再拖了,這樣吧,我讓人從各家的勳貴都找找,只要有合適的人選就全記下來,到時候一個個再精挑細選,你自己也看看,咱們一年內就把人選給定好!到了你十五歲就該成婚了,一刻也拖不得!”

,。

第448章 賣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1251章 戰前不眠夜第395章 你是個好人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855章 擒縱第686章 又要過年了第60章 觀刑第44章 這就是樂園第1275章 帶個話第912章 萬全之行第1383章 人笑我癡 我亦笑人第699章 成大器第1414章 入股第276章 怪事第843章 心向朝廷第859章 匡太監第21章 興高采烈第1611章 越來越急迫的前奏第732章 臨清城外第1282章 信任很難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96章 公差靠山第423章 想不到的黃雀在後第173章 種子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1317章 木筏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407章 隅頭鎮這邊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321章 黃河邊的徐家第12章 堅持第514章 南京第859章 匡太監第1612章 不用遮掩了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第1009章 南逃第306章 反擊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333章 殘忍的試探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180章 年底第454章 探子第1361章 向前趙家軍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1180章 給你們一炷香第1354章 攻守艱難第87章 賠罪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第554章 萬曆四十六年的正月第506章 亂紛紛第188章 官道上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1661章 商人無大義第521章 爺是錦衣衛第327章 不得不從第1064章 幾個人第674章 我自有計較第1191章 斷人根本的死敵第925章 聞香教內第530章 這反應不對第1062章 遼東百姓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694章 圍逼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433章 先是一場大雪第563章 不對勁第67章 深夜的敲門聲第1262章 遲來的敗兵第719章 回程第400章 我自家莊園第741章 北上的馬隊第258章 潑天的勢力第1669章 大勢已去了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1680章 絞殺第812章 各方動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804章 詭異蹊蹺第1327章 終究是寡不敵衆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548章 子弟不歸家第1685章 不使一家獨大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1595章 暗議謀劃第661章 是不是急了些第1399章 原來要投趙進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544章 要過年了第213章 靈前第1467章 內閣的打算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293章 若是城破又如何第643章 另開局面不準第1690章 大漢衝鋒不停
第448章 賣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1251章 戰前不眠夜第395章 你是個好人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855章 擒縱第686章 又要過年了第60章 觀刑第44章 這就是樂園第1275章 帶個話第912章 萬全之行第1383章 人笑我癡 我亦笑人第699章 成大器第1414章 入股第276章 怪事第843章 心向朝廷第859章 匡太監第21章 興高采烈第1611章 越來越急迫的前奏第732章 臨清城外第1282章 信任很難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96章 公差靠山第423章 想不到的黃雀在後第173章 種子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19章 累進和美食的誘惑第1317章 木筏第950章 馬隊先逃第407章 隅頭鎮這邊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321章 黃河邊的徐家第12章 堅持第514章 南京第859章 匡太監第1612章 不用遮掩了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第1009章 南逃第306章 反擊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333章 殘忍的試探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180章 年底第454章 探子第1361章 向前趙家軍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1180章 給你們一炷香第1354章 攻守艱難第87章 賠罪第1658章 我們能擋住漢寇嗎?第554章 萬曆四十六年的正月第506章 亂紛紛第188章 官道上第1692章 江戶三代而亡第1661章 商人無大義第521章 爺是錦衣衛第327章 不得不從第1064章 幾個人第674章 我自有計較第1191章 斷人根本的死敵第925章 聞香教內第530章 這反應不對第1062章 遼東百姓第1546章 你們想要什麼第576章 新團正是誰第694章 圍逼第1208章 山西的趣事第1433章 先是一場大雪第563章 不對勁第67章 深夜的敲門聲第1262章 遲來的敗兵第719章 回程第400章 我自家莊園第741章 北上的馬隊第258章 潑天的勢力第1669章 大勢已去了第767章 清江浦的變動和預想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1680章 絞殺第812章 各方動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804章 詭異蹊蹺第1327章 終究是寡不敵衆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548章 子弟不歸家第1685章 不使一家獨大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1595章 暗議謀劃第661章 是不是急了些第1399章 原來要投趙進第1599章 爲了報仇的快意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544章 要過年了第213章 靈前第1467章 內閣的打算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293章 若是城破又如何第643章 另開局面不準第1690章 大漢衝鋒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