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信任很難

儘管在這議和過程中,王在晉一直沒怎麼開口,可到這個時候,王在晉赫然成了主心骨,他判斷的準,大家自然就信,聽他說能“再起中興”,那就肯定有他的道理。

“賊軍不管如何目中無人,他們急着議和,急着撤軍,就說明他們一時間還沒辦法外擴,或許要休養生息,或許要消化所得,不論徐州局面如何,這一撤總歸給了我大明時間,趁着這間隙勵精圖治,強國強軍,那就有再起中興的機會,如果就這麼頹然沮喪下去,這最後一線生機也要被我們丟棄了,賊軍要議和,那就是大明江山社稷的氣運仍在,我等還要奮進報國,將這局面扭轉過來!”

聽到王在晉的言語後,大部分人勉強露出振奮的神色,剩下的則是毫無掩飾的灰心喪氣,奮進報國,鞠躬盡瘁,這些話大家都說得順溜,可大家同樣知道,做起來有多麼難,大家身在中樞這麼多年,誰不知道這大明早就暮氣深深,還怎麼再起奮進,難道說這大明就這麼亡了?

“明初說得沒錯,這賊寇不知教化,不敬聖賢,光知道以武力逞兇蠻,這樣的粗鄙武夫怎麼可能長久,只要我等勵精圖治,定能扭轉乾坤,剿滅賊寇,可惜我等就要致仕還鄉,這千斤重擔要壓在明初你身上了,明初若有什麼需要大家相助的,儘管開口就是,大家都是江南士林中人,理應互通聲氣,彼此幫扶!”最後還是趙南星出來說了場面話。

本來看到這趙家軍急着退兵,很多人還琢磨着在京師繼續觀望,但聽到王在晉令人信服的分析之後,卻是下決心要回去了,先在野觀望一番再說,身上沒有實職官身的話,騰挪起來也方便些。

趙南星這表態有幾重意思,一方面是場面話,對方說着忠君大義,自家總不好不表態,一方面卻是強調“江南士林”,這四個字在大明政壇上還有一重含義,那就是東林黨人,到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想起來,這王在晉是蘇州太倉人,也是東林黨人出身範圍之內,只不過一直操勞兵事實務,不在朝中,而且主持軍務久了,就和清流們不怎麼說到一塊去,一直不被看做東林黨人,更不要說靜海大敗之後,他直接被東林下獄,那就更不必說了。

但現在不同,如今朝局,孫承宗爲首輔管兵部事,而王在晉爲兵部尚書,考慮到雙方從前的恩怨,這任命本身就很微妙,按照大家的估計,按照大明大小相制的傳統,王在晉入閣只怕也是眼前了,王在晉高升掌權,而東林大部分人都要因爲這次的大敗和議和被清洗和罷官,那麼東林黨人需要一個朝中的代表,或者說要選擇可以結盟的結盟。

出身江南太倉,又孤立無援的王在晉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孫承宗身爲帝師,手握兵權,官拜首輔,魏忠賢對他也有默契,這樣的大佬自然不會需要什麼奧援,而王在晉需要,不管他和東林之前有什麼矛盾,現在雙方都有對彼此的需求。

使團裡的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稍一琢磨就明白其中精妙,臉上肅穆異常,心裡卻在讚歎,而那王在晉的反應也證明他爲官多年沒有白費,王在晉肅然說道:“身爲鄉黨,自當多多聯絡,彼此幫扶。”

明白人已經聽出來了,雙方的同盟這就算是達成,以後如何還不好說,但彼此間已經有了默契,這王在晉有東林的支持,在朝中站穩問題不大,接下來就要看他如何奮進報國,如果扭轉乾坤,不過,一想到這裡,大家都覺得實在沒什麼希望。

王在晉這番話還有一個效果,那就是將使臣心裡最後的僥倖徹底打消,原本還存着含糊的心思,即便這和約要天子用璽,只要你徐州兵馬不再威逼京師,不在這北直隸,我拖延不給你又能如何?身在官場,這拖字訣大家都是玩得極熟。

可現在大家明白了,這京畿重地對於徐州兵馬來說,是要來就來,要走就走,大家還是乖乖湊出來給過去的好,不要給對方再來的藉口,的確,這趙家軍或許在徐州那邊又不得不回去的理由,可那又怎樣,大家賭得起嗎?

參加使團的各色人等,除了王在晉和太監們之外,其他人已經是註定要被清洗的失敗者了,即便他們想明白了也決定不了什麼,不過京師中樞明顯比他們想的更明白些,和約達成之後,快馬送回京師,幾乎就是當天用印,當天給出了賠付物資的大概方式,然後快馬送到天津這邊,趙進這邊簽字後,一式兩份,各自保存,和約乾脆利索的達成。

京師這樣的反應讓趙南星等人渾身冷汗,自家還存着在和約上爭執談判的心思,而京師已經迫不及待了,如果自家再拖延些,恐怕連官場政壇上的體面都留不得了,雷霆之災馬上就要落在身上。

同樣出乎衆人意料的是還有趙家軍的反應,當拿到和約後,徐州兵馬沒有任何拖延不走的意思,直接就是拔營撤軍,這等乾脆利索又讓人心生疑竇,有人懷疑對方老巢的確空虛,或者有什麼大家還不知道的亂子,還有人則是覺得,對方這是有絕對的自信,隨時能回來,隨時可以回來。

只有王在晉所關注的和大家不同,當趙家軍開始撤軍的時候,天津全城驚恐,誰都害怕徐州反賊在撤軍的時候大掠全城,甚至放火屠殺,眼下官軍明顯是管不了了,大戶人家早就趁着和談的時候逃了出去,因爲他們早就預料到這場大禍。

不過讓所有人意外的是,趙家軍走得很安靜,帶走了他們自己的東西,也帶走了合理的繳獲,天津大營的軍資和牛馬,天津官庫的金銀,至於民財一分不碰,更沒有滋擾民間,甚至營地周圍都打掃的乾乾淨淨。

“這夥南蠻子怎麼走得這麼早,就這段日子生意好,還照價給錢!”這是一個賣燒餅小販的原話,被打聽消息的王在晉親隨聽到帶回。

瞭解到這些的王在晉沉默許久,按照廠衛在使團的眼線所見,在回京之前,王在晉和趙南星關門密談良久,趙南星離開的時候臉上有笑容,看起來雙方應該達成了什麼默契,或許已經結黨結盟,不過王在晉自返程到京師,他臉上始終不見什麼笑容,大部分時候甚至是慘然絕望。

在和談達成的當天晚上,趙進和夥伴們簡單吃了一頓,然後大家各回各營準備啓程,離開徐州已經幾個月,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要儘快回去,這次拿下了太多東西,也要回去儘快消化。

大家該忙碌去忙碌,卻都建議趙進早點睡,自開戰到這時,每一步都是他在操持推動,軍務政事還有徐州那邊的庶務,無數事務彙集到他這邊然後再分發出去,實在是辛苦異常,眼下告一段落,也該好好休息。

不過趙進沒有聽從建議,吃過晚飯,騎馬巡視各營之後,趙進帶着親衛上了天津城頭,牛金寶指揮衆人在天津城東門城樓邊上清理出一片地方,生火燒烤,又用泥爐煮茶,這時候正是天津初夏,白日裡雖說有些熱,可晚上海風吹來,涼爽愜意,讓人感覺很舒服。

趙進沒有喊自己的兄弟過來,卻喊了馬衝昊來,這舉動沒有瞞人,趙家軍知道的人很多,大夥心裡對馬衝昊的地位都有調整。

“我不好酒,也不希望下屬好酒,不管酒量多大,一口下去總會有些許昏眩,咱們每日都在忙碌做事,操持着多少人命財貨,這些許昏眩可能就要耽誤大事,一起喝茶吧!”趙進笑着說道。

坐在他對面的馬衝昊躬身笑着附和道:“屬下也不願意喝酒,可當年在朱明官場上,這酒不喝就做不成事情,尤其是穿甲帶刀的衙門,尤其講究這個,不喝就說明武勇遜色,無奈也只能陪着喝了,可辦差時候要腦子要身手,喝酒實在誤事。”

“這朱明叫起來太拗口了,叫大明就好,這也是大家叫習慣的。”趙進笑着隨口說道,兩人態度很是輕鬆,有一句每一句的扯着。

泥爐上的水燒開,沏茶送上,那邊烤着的羊肉什麼也都切好送上,牛金寶招呼着其他親衛退遠了些,只留趙進和馬衝昊兩人在,趙進端起茶杯輕輕吹着,沉默看向夜色中,過了會才說道:“你在大明那邊已經是錦衣衛第四第五的人物了,來我這邊在內衛裡好像還排在第四第五的位置,倒是委屈你了。”

“進爺說笑了,屬下若在大明,如沒有天大的機緣,這輩子到頂也就能再向前一位兩位,而且禍福難料,家人族中或許能快活幾年,可長久來看,沒準引禍上身,這廠衛就是把刀,用刀的人都未必能有善終,別說這刀了。”

“以你的本領見識,巴結上魏忠賢不難,那可就是潑天的富貴了。”

感謝“段逸塵、戚三問、花笑雲白、幹豆角、毛茸茸的熊、樺記、隨心自我0、白小乘、風中龍王、whhuepo”幾位新老朋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

第288章 過河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710章 只有兩個第839章 蔡舉人家的武人第51章 安排第1186章 這不好打第1554章 有功當賞第284章 來了第317章 州府無銀第675章 大爲不同第117章 這就是離別第286章 徐州無憂第1602章 只能應對第1267章 國難當前 政爭爲先第604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6章 掛在牆上的兩把刀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327章 不得不從第493章 水路即是臥榻之側1646章 勝利就是大勢第122章 練家丁第1425章 建州是黃雀第1261章 海陸佈置第762章 局外人也看不清第1495章 貴妃的擔心第945章 咱們先走第670章 行險不能第245章 這麼大場面第1564章 幕府傾軋第509章 災年第441章 邳州客來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186章 春節第1631章 歷史的車輪碾過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1233章 清流必勝過閹黨第410章 一路上第88章 不識好歹第974章 騎兵踏營第1426章 適合伏擊的谷地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1486章 全權處置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259章 雲山寺如惠第706章 形勢大好第838章 徐鴻儒的打算第1288章 草木皆兵的虛驚第1201章 這纔是勝利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386章 齊家兄弟的過去第675章 大爲不同第939章 餅換命第139章 萬事齊備第240章 又是故人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509章 災年第7章 沒吃虧就好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485章 先威後利第448章 賣第1671章 連德川家都來人了第588章 加官第709章 來了第312章 夜談第1428章 滿載物資的大車隊第581章 江威武館的焰火第188章 官道上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698章 李和第1094章 海州港口第898章 誰最忠心第557章 官差來了第882章 要出頭就得做事第392章 人爲本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489章 奇怪的兩個人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460章 填壕燒水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392章 人爲本第145章 掃蕩第472章 事先如此第1391章 看似淡然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782章 你們怕了第1622章 計謀只在實力相近時纔有用第217章 教頭第1378章 慟然第1059章 只是你們沒想到第1203章 瘋狂第463章 漸漸的下風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1591章 總要有個大義名分在第1402章 散了吧第68章 夜行木宅第1161章 鐵陣前
第288章 過河第1670章 離心離德第710章 只有兩個第839章 蔡舉人家的武人第51章 安排第1186章 這不好打第1554章 有功當賞第284章 來了第317章 州府無銀第675章 大爲不同第117章 這就是離別第286章 徐州無憂第1602章 只能應對第1267章 國難當前 政爭爲先第604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6章 掛在牆上的兩把刀第1076章 樓家的底細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327章 不得不從第493章 水路即是臥榻之側1646章 勝利就是大勢第122章 練家丁第1425章 建州是黃雀第1261章 海陸佈置第762章 局外人也看不清第1495章 貴妃的擔心第945章 咱們先走第670章 行險不能第245章 這麼大場面第1564章 幕府傾軋第509章 災年第441章 邳州客來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186章 春節第1631章 歷史的車輪碾過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1233章 清流必勝過閹黨第410章 一路上第88章 不識好歹第974章 騎兵踏營第1426章 適合伏擊的谷地第955章 魯南人心第1486章 全權處置第1352章 是不是太託大了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259章 雲山寺如惠第706章 形勢大好第838章 徐鴻儒的打算第1288章 草木皆兵的虛驚第1201章 這纔是勝利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386章 齊家兄弟的過去第675章 大爲不同第939章 餅換命第139章 萬事齊備第240章 又是故人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509章 災年第7章 沒吃虧就好第1576章 大好時機第485章 先威後利第448章 賣第1671章 連德川家都來人了第588章 加官第709章 來了第312章 夜談第1428章 滿載物資的大車隊第581章 江威武館的焰火第188章 官道上第326章 念你們往日辛苦第698章 李和第1094章 海州港口第898章 誰最忠心第557章 官差來了第882章 要出頭就得做事第392章 人爲本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489章 奇怪的兩個人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460章 填壕燒水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392章 人爲本第145章 掃蕩第472章 事先如此第1391章 看似淡然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782章 你們怕了第1622章 計謀只在實力相近時纔有用第217章 教頭第1378章 慟然第1059章 只是你們沒想到第1203章 瘋狂第463章 漸漸的下風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1591章 總要有個大義名分在第1402章 散了吧第68章 夜行木宅第1161章 鐵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