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

他們後方的供應一直都來自於廣島藩,而廣島藩本來就土地貧瘠,平民也十分窮困,雖然廣島藩之前已經嚴厲收繳糧食,但還是實在難以負擔這支大軍的消耗,好在在聽聞廣島藩已經投降了大漢、大漢軍隊已經踏上了本州島的土地之後,在高麗的太子殿下下令將高麗的存糧往廣島藩進行運輸,這才建立了一條可靠的供應線,維持住了周璞這支軍隊的攻勢。

在踏出了廣島藩的土地之後,他們沿着前往京都的路線,踏入到了備後國境內。

備後國土地狹小,國內僅僅只有兩個藩,一個是五萬石的三次藩,這個藩是淺野家的分家所領有的,藩主淺野長治是淺野光晟的哥哥——淺野光晟是嫡子,淺野長治是庶長子,所以本家的家督由光晟繼承,淺野長治只得到了一個支藩作爲分家藩主。

他今年也不過十九歲,同樣是沒有任何應對大事變的經驗,所以在淺野光晟逃離本藩的時候,淺野長治自然也沒有率領本藩軍隊和大漢軍隊交鋒的興趣,也馬上追隨着本家一起往關東逃離,把本藩拋開了。

而另一個藩是領地十萬石的福山藩水野家,藩主是戰國時代的武將水野勝成,他是德川家康多年的將領,立下了赫赫戰功,十分得家康的信任和重用,最後把他從旗本變成了一個大藩的藩主。

他今年雖然已經七十歲了,但是他畢竟還有幾分當年的豪氣,看到淺野家的幾位後輩藩主們狼狽逃竄的樣子,他破口大罵這些人丟了父祖的顏面,同時決定自己留下來和大漢軍隊決戰,爲神君盡忠,爲保衛自家的家業而奮戰到底。

當然,他並沒有打算讓子孫都跟着他一起和本藩殉葬,而是做了兩手準備,把自己的家族子孫都按照幕府的命令遷移到了關東去,也讓自己免除了後顧之憂。

雖然他曾經投書京都,要求京都方面派兵過來協助他們抵禦大漢,不過京都方面卻回覆說現在幕府大軍對京都的供應困難,調兵協助實在有困難,只是滿口的讚譽撫慰這位老將。而他自然也只能無奈地嘆息。

在大漢軍隊踏入到備後國的境內之後,他馬上就率領本藩的軍隊前去迎敵。

一個十萬石的小藩,而且又經過了多年的武備廢弛,現在縱使拼盡全力,能拿出來的不過只有三四千人的軍隊而已,而且裝備不齊,大部分人更加沒有受過應有的訓練,即使是水野勝成也明白,這不過就是以卵擊石而已。

在穿過了安藝國廣島藩的領地之後,大軍按照之前的固定速度快速行軍,周璞和他的參議官們騎着馬呆在陣中,隨着整個大軍勢不可擋地向前移動。

“黃參議,我軍進軍如此順利,看來拿下京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在略微的暑熱當中,周璞一邊催馬迎風而上,一邊笑着對自己旁邊的參議官黃昌國說,“自從我們開始進軍,幕府的力量無不一觸即潰,想來他們已經嚇破膽了!”

最近他們的戰事如此順利,直接就攻破了淺野家的領地,當然是極大的勝利,在一片志得意滿當中,他自己也生出了一種“原來打仗也不是那麼難”的想法。

“大人,現在我軍的形勢確實不錯,不過大人切不可過於看低敵軍。”黃昌國倒是比他嚴肅得多,“現在幕府顯然是在收縮軍隊,堅壁清野不願意與我軍浪戰,顯然是存了以距離消耗我軍然後在京都決戰的心思,所以我們不到最後,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苦戰還在後面。”

“這個我自然知道。”周璞唯唯而應,不過心裡卻還是頗爲輕鬆。

心情甚好的周璞看向遠方,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蒼翠,農舍點綴其間,雖然房屋的形式和中國大有不同,不過周璞卻生出了幾分思鄉的情緒。在他的山東老家,景色倒也與這裡差不多。

等到這次大功告成,自己一定就會被朝廷重用,到時候就可以衣錦還鄉,讓家鄉父老們豔羨不已吧?

這裡原本算是繁華之地,周圍都佈滿了村莊,不過在大漢和幕府的戰事開打之後,尤其是在大漢開始踏足本州並且向北進軍之後,這裡的農民大量流離逃亡,所以已經看不到多少人煙,只有房屋村社孤零零地擺在那裡,猶如被廢棄之後的遺蹟一樣。

正當周璞還在遐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有幾個騎兵縱馬向他們這邊跑了過來。

這些騎兵都是大漢遼東軍的精銳哨騎,作戰經驗十分豐富,而且馬上功夫各個了得,無論是小規模結陣還是單兵作戰都不比蒙古那些部落騎兵遜色,在本軍當中,他們被黃昌國當做斥候使用,只要大軍行軍,他們就在四周巡邏觀察情況,收集情報,他們既然過來了,那肯定就有要事稟告。

“報告大人!”果然,在來到了周璞和黃昌國的面前之前,這幾個騎兵也沒有下馬,直接拱手行禮,“有一股敵軍正向我軍逼近。”

“哦?”周璞精神一振,然後與黃昌國對視了一樣,“對方人數多少,現在和我軍距離多少?”

“距離我軍大概十五里左右,人數……大概爲數三四千人。”領頭的斥候馬上回答,“而且……號令並不整齊,軍容也不嚴整,顯然是倉促集結的。”

在發現了這支軍隊之後,爲了獲取更多的情報,這幾個斥候並沒有迴避,而是主動迎了上去,來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距離觀察這支軍隊,也隨之獲得了比較準確的情報。

這些斥候都是多年和滿洲蒙古人打仗的,騎術十分高超,所以縱使在他們接近陣前的時候福山藩的藩軍開始用弓箭和鐵炮拒敵,也只能目送他們全身而退。

得到了相對準確的情報之後,這些斥候馬上回來報告軍中,以便讓他們做出決策。

“好了,我知道了,你們快回去繼續監視他們,一有新的情況就回來稟告!”等到斥候將情報都說完之後,黃昌國馬上下令,揮手讓斥候們離開。

“這支迎向我們的軍隊,應該是福山藩水野家的藩軍。”在斥候離開之後,周璞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如果後面沒有幕府大軍誘敵的話,那這應該就是他們整個的家底了,三四千人而已……也真虧他們敢出現在我們面前。”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啊。”黃昌國並不顯得驚訝,反倒是有些如釋重負,“這是好事,他們不出來我們還要擔心他們,一出來我們就知道該往誰身上打了。”

“嗯,我也覺得是這樣。”周璞點了點頭,顯然也對此頗爲振奮,“現在日本各藩孤立無援,幕府在京都後面袖手旁觀,這個水野家不過是在以卵擊石而已,怎麼可能打得過我們?”

接着,他下令讓大軍停下,召集各個領兵將領前來商討。同時,在大軍停下來之後,所有的斥候也都被他派往這支軍隊的方向探聽情況,準備進入臨戰狀態。

得知到了現在的情況之後,緊張的氣氛開始瀰漫在這支大軍當中,雖然明知道對方的實力遠遠弱於自己,但是這種緊張畢竟還是每個帶兵之人免不掉的。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安那郡的八尋村,周圍是一片坦途,沒有什麼大的阻礙。”

和其他參議官們商討了許久之後,黃昌國拿出了地形圖參研了起來……雖然這個地形圖製作十分粗劣,但也算是聊勝於無了。

接着,他下定了判斷,“如果確實不是幕府在誘敵的話,我們可以把面前的敵軍一口吃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斥候在這支藩軍的附近一直都沒有看到幕府的大軍,看來不是幕府在誘敵……而是他們想要單獨跟我們打一場。”立花宗茂低聲說,“他們是想要爲本藩殉身了。”

“殉身……?”周璞忍不住笑了起來,“既然這樣,那就如他們所願,讓他們去爲了本藩殉身吧。”

“大人!”立花宗茂突然對周璞躬身行禮。

“什麼事?”周璞對他的表現有些好奇。

“水野勝成是我的舊相識,之前也有過不少的交情,所以在下有一個不情之請……能否在交戰之後,讓在下派人去招降於他呢?”立花宗茂低聲說,“如果能夠招降他,讓他參陣的話,對我們來說肯定是最好的。”

周璞看了看黃昌國。

“現在大軍的調動還要時間,就算派人過去招降也無妨。”黃昌國表明了態度,“可以試一試,反正於我方無所損。”

“好……那就這麼辦吧。”周璞馬上做出了決定,然後看向了立花宗茂,“你現在就派人過去招降,告訴他今天之內就要做出決定,如果不肯投降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發動全面進攻,讓他和本藩玉石俱焚,而且沒有人能夠救得了他。”

“是!”立花宗茂馬上垂首領命。

“另外,如果他不投降的話,請將軍不要因爲舊日的情誼而影響到之後的作戰。”周璞馬上又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大人請放心,在下征戰多年,怎麼會不明事理?”立花宗茂的頭更加低了,大聲爲自己辯白,“今日招降於他,只是看在之前的多年情誼,想要給他留一條生路而已,他若是不識時務一定要對抗天威,那麼在下也絕對不會留情!在下懇請,如果他真的不投降,那麼就讓在下率軍打頭陣,親手爲大人斬下此人的頭顱!”

“好,很好。”周璞大笑了一聲,“一切就按你說的辦吧。”

在得到了周璞的許可之後,立花宗茂馬上派幾位親信前往水野勝成的軍隊飛馳了過去。這時候,水野家的藩軍也已經發現了大漢軍隊的蹤跡,所以也停留駐紮了下來。

當使者到來,並且說出了立花宗茂請求他識時務、加入到大漢這邊來的建議之後,這位老將勃然大怒,就連白色的鬍鬚都幾乎豎立了起來。

“我身爲德川家的宿將,蒙受神君大恩,怎麼可能在大敵臨頭的時候去投降敵人!立花宗茂可以不要武士的尊嚴,我不能不要!我一定要盡職盡責,和漢寇和他決一死戰!”他大聲對立花宗茂的使者咆哮,“你回去告訴立花宗茂,我率軍保衛本藩,抵禦漢寇,就算戰死也是百世流芳,而他這樣的人爲了一己私利投靠漢寇,實在是罪人,我跟他已經恩斷義絕!”

既然他的話說得如此決絕,使者無奈之下也只好放棄了勸說,轉回到了大漢軍中。當立花宗茂聽到了水野勝成的話之後,他臉色變幻不定,最後只是長嘆了口氣,放棄了招降對方的打算。

他原本就對能否招降水野勝成不抱太大希望,只是不忍心什麼都不做就看着他殉身,所以勉強想要嘗試一下而已。

既然他如此痛快地就拒絕了自己的要求,那麼現在大家的立場完全不同,再講什麼情誼就是婦人之仁了。至於什麼百世流芳、遺臭萬年的話,說出來也沒有多大意義。

到了他這個年紀,經歷了這麼多大事,他早已經把虛名看淡,知道只有領地纔是真的。德川家難道是什麼講信義的人嗎?還不是身爲豐臣臣下卻欺凌孤兒寡母,奪取他人的天下。

第二天一大早,立花宗茂就按照自己之前的要求,帶着自己的藩軍離開了大漢軍隊臨時的營地,向水野勝成的大軍發動了總共。

兩軍之間距離只有十幾裡,可以說十分之近,因爲地形十分開闊的緣故,他讓全軍展開了陣型以正常的行軍速度壓了過去,依靠優秀的斥候偵查,他已經把周圍的戰場情況都摸清楚了,確認這只是水野勝成的一支孤軍,周圍並沒有配合他們設伏的援軍,所以他也讓部隊的陣型變得十分鬆散。

擁有數倍於敵軍的兵力,又還有對整個戰場的把握,他自然也十分有自信,根本不認爲結果會有意外。當年身爲豐臣秀吉的手下征伐九州,征伐高麗的時候,他指揮過更加龐大的軍隊,現在這些人他當然也是得心應手。

在發現一支大軍向自己金髮的時候,水野勝成並沒有選擇退卻,反而讓全軍整備,向敵軍開始迎擊。

兩軍很快就出現在了目視範圍之內,當親眼發現了敵軍的蹤跡之後,騎在馬上的立花宗茂,一直都用大漢軍隊的精製望遠鏡小心地觀察着面前的敵軍,以此來確認他之前的判斷,同時,他口中也在下着不同的命令,讓各支部隊按照各自的部署迎敵。

大軍驟然分開,有兩支小部隊向兩翼張開,然後繞向了水野勝成的後方,準備截斷這支孤軍的退路,順便切斷有可能的後援,而他的軍隊的本陣則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向對面壓了過去。

這支軍隊原本是九州各藩的聯軍,經過大漢的整編之後變成了一支勉強算是一個整體的軍隊,雖然立花宗茂指揮起來有些滯澀,但是總算還能夠順暢地使用,聽從他的號令。

排在最前方的是身穿盔甲、擎着長槍的足輕步兵。自從戰國時代開始,長槍因爲低廉的成本的足夠的殺傷力,一直就是日本各個大名軍隊裝備的首選,而這些長槍足輕,經過了之前多年的充分訓練,紀律嚴明,是各藩的精銳部隊。

這些步兵手中拿着的長槍長度統一爲三間,也就是大約半丈長,若不是靠着底端布制的把手,身材普遍矮小的足輕們是難以使用它們的,而即使有了把手,他們的行動還是十分不便,顯得步履緩慢。

但是就算是這樣,密集人羣,以及前面密密麻麻的長槍鋒尖,當他們移動起來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團佈滿了尖刺的巨型金屬刺蝟,足以給人帶來足夠的視覺衝擊感。

而在長槍陣的兩邊,手持火槍的步兵軍陣緊緊地跟在他們身邊,他們是用來轟擊對面的近戰兵種,讓他們無法維持陣型和己方的長槍兵對抗的。

因爲有很多人使用的是大漢軍用的火槍,所以對面的軍隊裝備並不如他們,他們的數量也遠遠高過對方,所以人人都信心飽滿,都想着把對面早點打垮,奪取軍功。

在各個軍陣當中,各種各樣的旗幟飄揚招展,更顯得氣勢洶洶。

就在兩軍即將達到交戰的距離時,這些手持着火槍的步兵開始開火,然後將彈丸向對面傾瀉了過去,對面的火槍雖然也在還擊,但是密度和火力、乃至準頭都不如立花宗茂的軍隊,在這些火槍的轟擊下,對面的長槍兵紛紛落地倒下,就連軍陣都出現了動搖。

而這種些許的動搖,很快就被立花宗茂抓住了,僅僅幾輪轟擊之後,他就判斷對面已經陣型鬆懈,於是馬上下令足輕步兵開始突擊。

早已經蓄勢待發的長槍足輕,馬上開始向前發動衝鋒。不過雖說是衝鋒,但是他們的步履仍舊不快。在他們前衝時,原本密集結合的槍陣開始分裂,形成了一個個小型的小隊,這是戰國時代所流行的槍衾陣。

當看到長槍足輕們衝入敵軍陣中,把長槍扎入到面前敵軍,令得鮮血迸射的畫面時,立花宗茂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他知道,此戰已經不會有什麼意外了。

女排!女排!女排!這就是新時代的華夏精神,這就是新中國的具現!

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015章 兩成股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22章 練家丁第1022章 好大一注財貨第6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11章 敲骨吸髓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321章 黃河邊的徐家第669章 遼餉的交換第1038章 撲了個空第712章 七月二十二第1513章 鄭家兒郎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393章 買地第671章 永城縣第876章 豪商匯聚第1481章 膽略和風險第1214章 頭等大功第213章 靈前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916章 其實不難第73章 問得出第34章 趙進的第一第26章 取巧第153章 何家莊第817章 餘家佔了便宜第1641章 鎮壓第338章 城中不是久居之地第1616章 輪迴終有報第1221章 招安還是議和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109章 興盛的登州碼頭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448章 賣第934章 冒進和雲山一系第1110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437章 跟着進爺第664章 自己人第1143章 殺雞一般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947章 列陣而攻第1131章 一波未平第989章 滕縣一路第1345章 濟南莫家第483章 苦等的鹽商第862章 招撫的人第1046章 陳昇的呼喊第947章 列陣而攻第1078章 搜查失蹤家丁第1094章 海州港口第678章 路遇不平事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1007章 不能涼了人心第449章 查禁私鹽第684章 重稅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1229章 意義重大的繳獲第642章 崩潰第1493章 后妃們第1624章 島津反了第968章 錘和砧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363章 城頭的目眩神迷第591章 急報急報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977章 儀衛舍人喬山第1402章 散了吧第1305章 宦門行商第66章 朋友們自己的地方第372章 都是雞毛蒜皮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684章 重稅第1422章 大慈悲第1317章 木筏第184章 思念第45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40章 失魂落魄第1343章 真正的趙家軍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賊少第524章 稱病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671章 永城縣第37章 小事而已第953章 等不等第798章 遼東的結局第1096章 湯若望的信(7)第596章 婚姻大事第393章 買地第830章 有節制的擊潰第1322章 興奮睡不着第1117章 急忙趕來的餘致遠第1437章 不是一個時代第1202章 別怕死第1032章 路過而已第1032章 路過而已
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1015章 兩成股第198章 何家莊上第122章 練家丁第1022章 好大一注財貨第6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11章 敲骨吸髓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321章 黃河邊的徐家第669章 遼餉的交換第1038章 撲了個空第712章 七月二十二第1513章 鄭家兒郎第662章 清江浦護衛第393章 買地第671章 永城縣第876章 豪商匯聚第1481章 膽略和風險第1214章 頭等大功第213章 靈前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916章 其實不難第73章 問得出第34章 趙進的第一第26章 取巧第153章 何家莊第817章 餘家佔了便宜第1641章 鎮壓第338章 城中不是久居之地第1616章 輪迴終有報第1221章 招安還是議和第90章 夜色黑暗第1109章 興盛的登州碼頭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448章 賣第934章 冒進和雲山一系第1110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437章 跟着進爺第664章 自己人第1143章 殺雞一般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第947章 列陣而攻第1131章 一波未平第989章 滕縣一路第1345章 濟南莫家第483章 苦等的鹽商第862章 招撫的人第1046章 陳昇的呼喊第947章 列陣而攻第1078章 搜查失蹤家丁第1094章 海州港口第678章 路遇不平事第365章 五級五階第990章 這一路也是心切第1007章 不能涼了人心第449章 查禁私鹽第684章 重稅第1048章 各處的巡丁團第997章 賢能大義第1229章 意義重大的繳獲第642章 崩潰第1493章 后妃們第1624章 島津反了第968章 錘和砧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363章 城頭的目眩神迷第591章 急報急報第1538章 君臣叔侄第977章 儀衛舍人喬山第1402章 散了吧第1305章 宦門行商第66章 朋友們自己的地方第372章 都是雞毛蒜皮第89章 你們甘心嗎第684章 重稅第1422章 大慈悲第1317章 木筏第184章 思念第45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40章 失魂落魄第1343章 真正的趙家軍第1272章 京城城外兵多賊少第524章 稱病第800章 大禍將至第671章 永城縣第37章 小事而已第953章 等不等第798章 遼東的結局第1096章 湯若望的信(7)第596章 婚姻大事第393章 買地第830章 有節制的擊潰第1322章 興奮睡不着第1117章 急忙趕來的餘致遠第1437章 不是一個時代第1202章 別怕死第1032章 路過而已第1032章 路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