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

“袁宗皓!”

“末將在!”

“大明掃北軍主帥。”

“末將領命!”

“何爲掃北軍?”

“自今以後,一步不退,大軍只向北,絕不向南!”

“沒錯,我大明從北京跑到了南京,又從南京跑到了緬甸,從今以後,沒有權衡利弊,國家到了這個地步,大明軍伍皆當以身殉國!”

說着程孝廉同樣捧過了一面旗幟:“掃北軍接旗。”

“旗在人在,旗毀人亡!”

身後的士卒齊聲喊着:“將軍百戰壯士死,誓身掃北死不歸!”

具體的人員配備早已經備齊了,楊墨和江雲的人也被分到了兩軍陣營之中,程孝廉已經沒時間等他們誠心歸順,先把人打散了分到大軍之中,過些日子便被同化了。至於這些將軍,程孝廉倒是不怎麼在乎,他現在也不缺將軍。

成軍儀式完畢,程孝廉又宣讀了官員的任命:“擢升羅森爲四川巡撫兼總督,孔夫子爲大理寺卿,楊有財爲錦衣衛指揮使。。。。。。”

其中最爲激動的當然是楊有財,他堅持了這麼多年,終於看到了錦衣衛重新成立的這一天,只是當其他人明白了他的職位之後,不由自主地遠離了他兩步。

楊有財絲毫不在意,反而十分享受這種感覺,錦衣衛是大明朝的一把利劍,能讓人人敬畏是他的榮幸。

最沒有成就感的就是羅森了,現在大明的實際領地連四川的四分之一都沒有,他們擢升羅森做四川巡撫兼總督,簡直是再荒唐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羅森知道,這份名單傳出去之後,他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除非他能捧着程孝廉的人頭去見吳三桂或者康熙,否則這條賊船他是下不去了,於是他只能開始幫程孝廉攻略四川各地,反正到了這個地步,不如破罐破摔,這樣也能取得程孝廉的信任,方便以後逃跑。

半個月之後,一份八百里加急擺在了康熙的御案之上,康熙看着這份奏摺臉色陰沉:“明珠,這份奏摺你看過了麼?”

“啓稟皇上,奴才看過了。”

“呵呵,大明亡國多少年了?”

“自世祖皇爺領兵入關算起,已經是三十二年了。”

“哈哈,三十二年,都亡國三十二年了,還有人想要復國,你們說他們可笑不可笑?”

所有的大臣全都一言不發,屏住了呼吸,熟悉這位少年皇帝秉性的人都知道,這位皇帝已經生氣到了極點。

明珠邁步走上前來:“奴才以爲這是好事。”

康熙斜了他一眼:“你說什麼?”

“主子不要着急,且聽奴才說來,這前明的餘孽在四川造反,要知道早在吳逆叛亂開始,四川就早早地開門迎賊了,所以現在四川是吳逆的治下,如今出了這等事,主子不該生氣着急,該着急的是吳逆,他的後方都要被人掏光了,他還有心思攻略江浙麼?”

康熙雖然還是面色陰沉,但是已經有了緩和:“你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可是你要知道,天下人還有不少念着前明的。”

明珠點點頭:“主子要知道,前明的那些僞帝,大多數是吳三桂殺的,吳三桂絕對不會容忍前明覆國,所以咱們只需要看他們鷸蚌相爭,咱們漁翁得利便好。而咱們剛剛平定察哈爾叛亂,正是需要整頓的時期,另外現在可以看出,漢人也是有戰鬥力的,可以令漢八旗大舉徵兵。”

這句話明珠沒敢說出實話來,漢人豈止是有戰鬥力,大戰開始的時候,滿清八旗壓上去被人家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要不是漢軍八旗穩住了陣腳,只怕吳三桂真的要殺進北京城來了。現在除了主帥是皇親國戚,副帥都換成了漢人,康熙好像也明白了一個到底,憑藉滿清八旗,是打不過吳三桂了。

至於滿清八旗戰鬥力爲何下降這麼快,康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現在可不是追究的時候,他只能戰後再行整頓。

康熙稍稍顧慮了一下:“可是,漢軍八旗再增兵的話,萬一再出一個吳三桂呢?”

“主子完全不用擔心,咱們給兵,但是糧草限量,誰若是作亂,保證不出一個月軍伍便會崩潰,而且咱們大清許多將軍還是有本事的,比如圖海圖將軍,這次能夠迅速平定察哈爾叛亂,他功不可沒。”

康熙點點頭:“就按你說的辦。另外王~輔臣那邊不要放鬆,朕總覺得他心中還是有一份情分在的。”

明珠點點頭:“主子胸襟寬廣,奴才們自愧不如。”

“少拍馬屁,快去辦事。”

要說康熙這邊氣氛還算緩和,吳三桂那邊已經劍拔弩張了。

吳三桂看着夏國相:“驍將,咱們必須要撤回去了,萬一四川失守,雲南危險,到時候咱們的家都被人抄了。”

夏國相苦笑一聲:“父王,你看看這江浙之地如何?”

“什麼如何?”

“這裡物阜民豐,纔是開創王霸之業的根基啊,咱們放棄雲南吧。”

“你說什麼?”

“把咱們的人都遷到江浙來,然後三分天下,到時候也有人幫咱們分擔壓力,咱們就能更好地發展了。”

“胡說八道!明朝是怎麼亡的你忘了?是本王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

“不,是李自成打破了北京城。”

“本王跟明朝乃是不共戴天之仇,他們現在不過是疥蘚之疾,隨便派出一支偏師就能把他們剿滅了,要是讓他們經略四川,王屏藩怎麼辦?等他們壯大了還不是要找咱們算賬?驍將,你今天是不是燒糊塗了?”

“父王覺得王~輔臣這個人如何?”

“空有匹夫之勇,爲人講小情而忘大義,活脫脫就是一個呂布在世!”

“那咱們和王~輔臣合作,他會把陝西甘肅拱手給咱們麼?咱們難不成憋死在漢中?”

“驍將,王~輔臣雖然沒有幫咱們,也沒有幫滿清啊,只要咱們給他足夠的支持,他保持中立,就是一道最好的屏障。”

“父王你剛纔就說過了,王~輔臣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呂布在世,萬一哪天他發瘋又背叛了咱們,咱們空佔着漢中還有什麼用處?不如趁早把王屏藩調過來,直接打下山東來,到時候就能動搖滿清的根基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地七尺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聖公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給餓死第八十四章 圍山第七百零四章 民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遊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跟蹤第七百一十六章 秀才遇見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離開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不斷第八百七十九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風雲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戰(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前仇舊怨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投毒?第四百八十三章 琵琶第一百三十一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四百零二章 佛尼埒的缺陷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陽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談第三百零六章 南部備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廚子和花匠第三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而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說媒第六百一十四章 長刀欺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九十七章 施粥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誠第七百四十四章 糧草告急第四百三十四章 滅火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復當年第九十八章 孟廣第三百七十六章 鬥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懷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誓身掃北死不歸第八百一十一章 雨夜廝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四百九十九章 亂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韓家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二百零二章 望鄉臺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七百一十一章 備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六百八十六章 狀告第六百零九章 君不密則失臣第八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人能擋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一章 逼近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們答應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四百零五章 馬鷂子一馬當先第四百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五百零九章 反思第二章 袁小三活啦!第八百六十二章 北京攻防戰(十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寧府第七百零五章 庶幾無愧第五百一十二章 詭計多端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裡鼓聲急第九百零四章 扯皮第三百三十七章 賭一隻金飯碗第三百三十二章 遮掩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九十章 勝負第二百九十五章 何必錦上添花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零七章 地龍炮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對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箭第三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而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憑什麼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五百八十四章 掣肘第二百一十三章 送信第六百七十七章 稱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經大條第二百七十六章 交頭接耳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蹊蹺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五百九十四章 信不過
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地七尺第八百七十三章 衍聖公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投名狀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給餓死第八十四章 圍山第七百零四章 民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遊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跟蹤第七百一十六章 秀才遇見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離開第八百九十三章 割不斷第八百七十九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風雲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戰(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前仇舊怨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投毒?第四百八十三章 琵琶第一百三十一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四百零二章 佛尼埒的缺陷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陽府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談第三百零六章 南部備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廚子和花匠第三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而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說媒第六百一十四章 長刀欺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九十七章 施粥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誠第七百四十四章 糧草告急第四百三十四章 滅火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復當年第九十八章 孟廣第三百七十六章 鬥爭第三百八十二章 懷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誓身掃北死不歸第八百一十一章 雨夜廝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雨第四百九十九章 亂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韓家莊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二百零二章 望鄉臺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七百一十一章 備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六百八十六章 狀告第六百零九章 君不密則失臣第八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人能擋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一章 逼近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們答應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四百零五章 馬鷂子一馬當先第四百二十六章 報仇雪恨第五百零九章 反思第二章 袁小三活啦!第八百六十二章 北京攻防戰(十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寧府第七百零五章 庶幾無愧第五百一十二章 詭計多端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裡鼓聲急第九百零四章 扯皮第三百三十七章 賭一隻金飯碗第三百三十二章 遮掩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九十章 勝負第二百九十五章 何必錦上添花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零七章 地龍炮第九百一十四章 各有對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箭第三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而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憑什麼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五百八十四章 掣肘第二百一十三章 送信第六百七十七章 稱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經大條第二百七十六章 交頭接耳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蹊蹺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五百九十四章 信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