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扯皮

袁宗皓帶着大軍開拔,高大節可算是苦不堪言,大明的軍伍也許不用顧忌京師的情況,他高大節若是眼看着袁宗皓開拔南京,自己卻掉頭奔山東或是無動於衷,傳回朝裡去非得被滿門抄斬不可。

正趕上如今朝中兩派對立,胡國柱一定會讓人往死裡參他,就算是滿身是嘴也說不清了。

但若是他真的帶着軍伍上前阻攔,怕又是上一場大戰的翻版,真到了那個時候同樣沒辦法回去見江東父老。

也虧着高大節身邊帶着幾個謀士,終於在關鍵時候沒掉鏈子,當即合謀獻上了一個主意:“大帥,我們覺得這樣被動下去不是辦法,只是咱們朝中比不了人家朝中,現在若是無動於衷非得被朝中的大臣們彈劾不可,若是主動出擊咱們也不見得是對手,我們有了一個主意大帥你看看是否合適。”

兩日之後南京的大周朝堂之上收到了高大節的八百里加急奏摺,吳世璠看過之後便讓身邊的太監在朝堂上將這封奏摺唸了出來。

“臣高大節在軍中叩首恭祝陛下聖安,當下臣與僞明軍伍戰于山東,僞明軍伍勢大,臣不得已以守勢爲主,今僞明軍伍爲了逼臣主動出擊,南犯京師,今請陛下抉擇,若南京可守,臣則揮軍收復山東進逼京師,若是南京爲難,臣則全力回撤,在南京城下與僞明軍伍決一死戰。”

那些謀士心裡也清楚,如今這種情況不回去救援那就會被人攻訐說是心裡沒有陛下,若是直接迎戰,萬一打敗了這個結果也不是他能承受的,當初在山東大敗,朝堂局勢不明,那些人也覺得這場仗確實輸得不冤枉,這纔沒有牽連到高大節。但是這一次只要打輸了,胡國柱的人肯定會咬着他不放。而這些謀士想出來的主意便是先把這裡的事彙報給皇上,讓皇上拿主意,以後誰想要彈劾高大節,就得把皇上繞進去。

要說這主意其實也算不得十分高明,明朝嘉靖年間便有過此例,那些清流爲了參倒嚴嵩,把他所有的罪名全都羅列了一遍,根本就參不倒嚴嵩,因爲這裡邊大部分事情都是嘉靖讓他做的,要是參倒了他豈不是說皇上做錯了?到最後還是徐階另闢蹊徑,直接就說嚴世蕃勾結倭寇,家中私藏軍械意圖謀反,直接就把嚴家給參倒了。

這幾個謀士也算是藉助前人的舊事重新找了一把保護傘,朝堂之上無論什麼結果都是那些大人們決斷的,無論最後什麼後果,高大節頂多是罷官免職,絕不會危及身家性命,而憑藉高大節的本事和夏國相的支持,再次復起並不是什麼難事。

胡國柱當先識破了這項詭計,也不得不說朝堂是個鍛鍊人的地方,幾次交鋒之後胡國柱已經摸到了其中的門道。

“臣以爲戰場上的事情沒有確切的結果,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還是讓高將軍自己決斷爲好,他也是百戰老將了,怎麼做決斷肯定是自己心中有數。”

誰知道夏國相的腦子轉得更快,立刻站了出來:“臣覺得既然高大節問到了還是要回復一下,我們究竟能不能守住南京城,也讓他心中有底,不至於被人牽着鼻子走。”

如今高大節的身上已經打上了夏國相的印記,於情於理夏國相都不能不站出來給他說話,再說了高大節此人的本事也是一流的,說是夏國相在軍中的左膀右臂也並不爲過,總不能就這樣被折斷了自己的臂膀。

吳世璠在他們兩個人的話中聽出了一絲不和的氣味來,其實這對於吳世璠倒是件好事,大臣們若是擰成一股繩,這皇上可就難做了,只有他們分出派系來,皇上才能輕鬆掌控朝堂局勢,借力打力。

“兩位大人說的都有些道理,只是如今我們要立刻決斷出來將消息送到軍中,好讓高將軍有個主意,你們還是不要吵了,拿出個主意來吧。”

胡國柱搶先說着:“咱們現在也不清楚軍中的情況,如何給他拿主意,我看着高大節十分狡猾,分明就是想要把這場仗的責任撇乾淨,到時候打輸了他也要說是皇上給拿的主意怪不到他身上。”

夏國相哼了一聲:“如今的情況確實是這樣的,若是胡將軍能夠守住南京,當然是拿下山東對於大周的發展更爲有利,而且我還要提醒胡將軍一句話,這場仗可是關係到我們大周的國運,若是這場仗打輸了,我們這些人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朝堂上的人全都挺起了精神,雖然前面的爭論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這句話可是實話,若是這支大軍再全軍覆沒了,就算是滅了高大節滿門,難道大明的軍伍就會停下攻勢麼?南京這些守軍留下不過是爲了防備臺灣鄭氏的,要與大明軍伍交手可不見得夠看的。

一時間一些人便站了出來:“臣等複議夏大人的觀點,如今這場大戰確實關係到我們大周的國運,若是沒有更好的法子,臣等提議讓高將軍帶着大軍回撤,守衛南京城爲主。”

這些臣子平時都屬於中立派的,如今站了出來便壓倒了胡國柱的一方,吳世璠也覺得朝堂的爭鬥可不如自己的小命重要,若真讓大明的軍伍兵臨城下,什麼結果可就說不準了。

於是當即這邊就給高大節那邊送過去了朝廷的旨意,告訴他若是沒有完全之策便撤回來守衛南京城,不必與明朝軍伍硬拼。

若是派系多了,就容易互相扯皮,人的精力都用在了扯皮上,辦事的效率就低了,所以中國一直以來都是皇權制度,從來沒有什麼君主立憲,因爲就算出了什麼參議院也大多都是扯皮的,像民國的時候倒是弄出來了一個,結果這些議員也不幹別的,每天去火車站接各地過來的代表,直接就給領到京城八大胡同裡面,吃喝玩樂一條龍,爲的就是到時候你得投我一票,這種人若是選上了不去吃喝嫖賭纔是怪事。

周朝內部吵來吵去竟然因爲害怕吵出了一個撤兵的後果,怕是連遠在山東的高大節都想到的事情。

第一百七十六章 錯過第四百二十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嶽第五百八十一章 靈州所第一百五十章 強敵到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約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一百二十七章 運作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冒三丈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決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七百一十五章 汝州唐仁津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決戰(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穩坐CD府第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章 僵持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八百六十三章 北京攻防戰(十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燉肉第八百二十一章 傳播文明傳播愛第五百零八章 底牌很硬第八百一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七百五十章 疾風識勁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婚(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虎歿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七十一章 臺灣來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訓練騎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見第一百零六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寧府第九百零六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誓身掃北死不歸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坐視不理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十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向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綁票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四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九百一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四十六章 誰也不易第三十章 攔截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四十一章 詔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變陣第七百九十七章 憧憬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軍將至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軍將至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京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十三章 胡國柱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三百四十三章 波詭雲譎第八百二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三十七章 白雲觀第二百三十章 老兵未死第三百零四章 無兵可徵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給餓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二十五章 府外放個風第二百章 各有安排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七百三十八章 說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人也姓楊第四百二十一章 眼中只有利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遊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交底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紮根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蹊蹺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殘忍第一百八十六章 得志猖狂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留退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
第一百七十六章 錯過第四百二十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嶽第五百八十一章 靈州所第一百五十章 強敵到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約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一百二十七章 運作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冒三丈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決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阿瓦的探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七百一十五章 汝州唐仁津第七百七十章 汝州決戰(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穩坐CD府第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章 僵持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八百六十三章 北京攻防戰(十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燉肉第八百二十一章 傳播文明傳播愛第五百零八章 底牌很硬第八百一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七百五十章 疾風識勁草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婚(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虎歿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七十一章 臺灣來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訓練騎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見第一百零六章 謀算第四百二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寧府第九百零六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誓身掃北死不歸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坐視不理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十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向北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綁票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四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胡大刀第九百一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四十六章 誰也不易第三十章 攔截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四十一章 詔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變陣第七百九十七章 憧憬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軍將至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軍將至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京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十三章 胡國柱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安分第三百四十三章 波詭雲譎第八百二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三十七章 白雲觀第二百三十章 老兵未死第三百零四章 無兵可徵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給餓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二十五章 府外放個風第二百章 各有安排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七百三十八章 說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人也姓楊第四百二十一章 眼中只有利弊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遊城第七百二十七章 交底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紮根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六百二十五章 投降免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蹊蹺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殘忍第一百八十六章 得志猖狂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留退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