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聯手

胡國柱憑藉自己的天賦,一舉扭轉了朝堂上的不利局面,甚至連吳世璠顧忌夏國相的事情都變成了自己的家事。

第二日吳世璠便擺駕到了夏國相的府中,門口的人一開始還攔着,吳世璠把臉一橫:“朕來探望自己的姑丈,你們這些下人再敢阻攔全都拖出去砍了!”

一路疾行闖到了夏國相的書房之中,夏國相早就得到了消息,畢竟這可是他的府門,若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早就被人吃得渣都不剩了,更別提以一己之力對抗半個朝堂了。

不過他倒是沒有故意躺在牀上裝病,胡國柱已經讓人傳來了消息,朝堂的事情他都清楚了,若是再裝病,便是給臺階不下了,若是這個臺階再不邁下去,朝堂的掌權者估摸着就要換人了,那可就讓別人得逞了。

吳世璠一看夏國相這個樣子也笑了,這分明是胡國柱所說的跟自己耍小孩子脾氣,要不然早就急匆匆躲到牀上稱病,哪裡還會大搖大擺地坐在這裡。

“姑丈,聽說你病了,朕前來看望你,看樣子姑丈氣色挺好的,怎麼都外界都傳聞你下不了牀了呢?”

“如今明朝軍伍來勢洶洶,雲南方面軍伍已經兵臨昆明城下,山東方面也是磨刀霍霍,臣不能病,也不敢病。只是這朝堂之上,爭權奪利之輩實在是數不勝數,天下還未平定,便一個個站出來對自己人下手,若是再這麼下去,咱們大周就要毀在這些人的手中了!”

看着夏國相怒氣沖天的樣子,吳世璠深深地嘆了口氣,又想起了當初在軍中夏國相從來沒有藏私,每次作戰都是親自把這戰事之中的道理教給自己,眼睛也有些紅了:“姑丈莫怪,是朕小人之心,朕在這裡給你賠禮道歉了。”說着躬下身子便要道歉。

夏國相趕緊跑過來扶住了吳世璠:“陛下怎可如此,自古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有一日陛下覺得臣成了威脅,那就下旨砍了臣的腦袋便是了。”

“姑丈說得哪裡話,你便是大周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朕以後絕對不會做這自毀長城的事情。”

不論夏國相的話有幾分真實,總歸是打消了吳世璠的顧慮,況且大周這種情況,怕是除了吳世璠也沒有能夠站出來頂起局面的人了,就算是夏國相沒有這番忠心表示,吳世璠怕是也得好生安撫,讓他站出來顧全大局。

就在夏國相復出的第三天,一隊人馬突然來到了南京城之中,要求面見夏國相。

夏國相看到了他們的信物之後熱切地接見了他們,並將他們偷偷引薦給了吳世璠。

如今這朝堂之中,許多人爲了權勢對抗夏國相,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心懷故國,他們與大明暗通曲款,許多東西不能拿到朝堂上面說,對此吳世璠則是表示理解。

十天之後大周開始對明朝宣戰,討僞明檄文洋洋灑灑幾千字,先從崇禎皇帝亡國說起,又說明朝如今的皇帝朱和坍來歷不明,得位不正,甚至還側面推斷這位明朝的皇帝是緬甸人,絕不可做這中華之主!

當然這些檄文對於已經成爲大明百姓的人沒有什麼影響,他們在大明的治下全都活得寬鬆了許多,若不是碰上大災之年,誰家也不會餓死人了,與之前幾年相對比,別說自家的皇上是緬甸人,就是地府裡鑽出來的小鬼,他們也都認了。

當然周朝也沒指望僅憑這一份檄文就能夠動搖大明境內,他們眼前的目的是要讓山東省的百姓不要因爲大明這兩個字就心嚮往之。

而這個時候從川蜀急速趕過來的孔夫子則是帶着一隊人馬裝作百姓直奔山東曲阜。

袁宗皓也按照孔夫子的要求暫時沒有發動攻勢,暫時屯兵不動。

誰知道沒過兩日,遠在關外的滿清突然發動討僞明檄文,基本上與周朝的檄文如出一轍,全都指責明朝皇帝來路不明,滿清雖爲滿人,但是入關之後深慕漢人教化,願與漢人結爲兄弟之好,此次出兵是爲護佑中原江山不被外族侵略。

他們這麼說也沒什麼問題,滿人入了關就成了半個漢人,況且當初遼東可是大清的江山,大家都是一個國家的,緬甸可不是,如今打起這種旗號來也是義正言辭。

程孝廉聽聞了兩家的旗號之後哭笑不得:“一個是引外族入關又站出來反叛的兩面三刀之人,一個是在大明境內屠戮無數的滿清政權,竟然都堂而皇之地指責他來路不明。”誠然來自後世的他對於滿人並沒有什麼偏見,甚至周圍很多同學都是滿人,但是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先把他們打服再談兄親弟恭的事情,不然按照他們之前的性子,怕是難以與漢人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掃北軍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之後立刻開始於薊州鎮駐兵,薊州鎮在後世的天津市最北部,也成爲薊鎮,聽起來像是一個村鎮,但那可是明朝的九邊重鎮之一。

如今山海關還在滿清人手中沒來得及守衛,能夠守衛的城池也就只有薊州鎮和北京了,北京是最後一道防線,若是一開始就把人放到北京城前來,未免會人心惶惶,所以在薊州鎮鑄造了第一道防線。

滿清這次出兵,以圖海爲撫遠大將軍,麾下八萬人,圖海手持皇帝手令,有先斬後奏之權,可以說康熙痛定思痛決定還是不要玩制衡那一套把戲了,如今大清只剩下了一個遼東,若是再製衡下去,只能去沙俄境內挨凍了。

對此程孝廉不敢怠慢,掃北軍全軍都到了薊州鎮中,而孟軻和胡大刀帶領軍伍則是到了北京城之中守衛。瞿嵩鍚親自坐鎮北京,王繼勇的騎兵則是在野外策應,後方的四川和陝西也將訓練好的新兵開始運往京師方向,爲了運輸軍伍,他們採取的還是康熙的那個法子,四川的軍伍推進到了鄂中,鄂中的軍伍調到了河南,河南的軍伍則是調到了北京。

這種方式速度十分快,只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所有的軍伍幾乎全都到位了,而大戰眼看着也就來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刁難第四十三章 暴露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個漢獻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婚(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種地不打仗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奧成功了你知道麼第六十章 兵書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六百六十二章 改變主意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啓程第六百九十六章 書院召對第八百八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清之傷可痊癒否?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九十二章 夜襲(二)第八百七十章 回頭萬里 故人長絕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關到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衛禁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伐子都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個漢獻帝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決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取寶劍第六百三十六章 借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願辭官第六十六章 吞併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王爺第九十三章 激鬥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撫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廣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廣第八百六十二章 北京攻防戰(十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勢第六百六十一章 地上湖北佬第三百九十三章 賞銀一百兩第七百五十九章 勸親第三百零七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撓楚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間道第六百零五章 攘外慾安內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殘忍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襲斬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三百六十九章 徵集民壯第七百零二章 謀亂第六百八十七章 儆猴之雞第二百二十六章 憐香惜玉第四百五十二章 陳承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裡鼓聲急第二百三十七章 救援第四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一十五章 紮根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山東大捷第一百五十章 強敵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一百一十二章 潛逃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決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養虎第三百二十章 人人皆有書讀第八百七十四章 綿延第三百章 打臉失敗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龍會(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讀聖賢書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六百七十八章 坐視不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仁難兩全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章 挖坑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三十章 搜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運集孔府第五十九章 活着大明八尺土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邊第七百四十七章 詐糧
第四百八十五章 刁難第四十三章 暴露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個漢獻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婚(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五百七十九章 只種地不打仗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奧成功了你知道麼第六十章 兵書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六百六十二章 改變主意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一百九十章 啓程第六百九十六章 書院召對第八百八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清之傷可痊癒否?第一百零二章 占城第九十二章 夜襲(二)第八百七十章 回頭萬里 故人長絕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阿瓦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關到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衛禁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伐子都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個漢獻帝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決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取寶劍第六百三十六章 借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還牙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願辭官第六十六章 吞併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王爺第九十三章 激鬥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撫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廣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廣第八百六十二章 北京攻防戰(十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勢第六百六十一章 地上湖北佬第三百九十三章 賞銀一百兩第七百五十九章 勸親第三百零七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撓楚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間道第六百零五章 攘外慾安內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殘忍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打探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襲斬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三百六十九章 徵集民壯第七百零二章 謀亂第六百八十七章 儆猴之雞第二百二十六章 憐香惜玉第四百五十二章 陳承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夜裡鼓聲急第二百三十七章 救援第四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一十五章 紮根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山東大捷第一百五十章 強敵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一百一十二章 潛逃第七百六十三章 汝州決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養虎第三百二十章 人人皆有書讀第八百七十四章 綿延第三百章 打臉失敗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龍會(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讀聖賢書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六百七十八章 坐視不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仁難兩全第七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章 挖坑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虛則實之第三百三十章 搜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運集孔府第五十九章 活着大明八尺土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邊第七百四十七章 詐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