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2章 朝廷欲學越勾踐

沒有人口就沒有發展。

曾經人們相信人多好辦事,所以不顧一切的繁衍着後代。

所以在那一瞬間積攢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力量,就成爲了一個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口紅利。

方中愈雖然記不清楚怎樣使這個方法更行之有效,但是他知道大明朝廷還需要更多的人。

要想要更多的漢人在這個國家生活的更好,那就必須要有更多的人,爲整個朝廷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中愈告訴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人需要大量的人。

“陛下說得確實有道理。這個問題臣已經提到過了。大明朝廷的糧食確確實實在很多地方是不夠吃的,主要是因爲物種不夠豐富。糧食的種類過於單一。所以首先要找到能夠在偏遠的地方生長的那些主食來,替代一部分大米。”

在這個時候,大米一般在江浙蘇一帶,中愈記得其實根本不是很清楚,但是早期的話就是有些百姓能夠吃飽,而有些百姓卻不能吃飽,不能吃飽的也就是一些偏遠地區的,那些物產比較貧瘠的地方

太祖高皇帝是經歷過那一次餓肚子的時候,所以他對於這件事情還是看的挺重的。

開國之後對於糧食的把控還是挺嚴的,再加上長治久安這麼久了,百姓們都有一些懈怠,只要能吃飽肚子安居樂業就好了,這是他們的想法。

也正是因爲這樣反而是那些能吃飽的地方,糧食反而越多,那些不能吃飽的地方,糧食反而越少。

現在中愈於想要增加人口,增加人口的話,就需要更多的糧食,也許目前看來還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陷,但是以後誰說的準呢,所以對於中愈來說,不管是爲以後的考慮,還是現在考慮,他,都希望能夠找出更多的作物來替代大米。

不是說完完全全的拋棄大米,不用了,意思是選擇一種或者是多種能夠在老百姓餐桌上出現的食物。

“雖然朕不是太懂你說的這些東西,但是但是既然這麼久都沒有突破的話,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吧。”

建文皇帝朱允文,理解中愈的意思,但是他沒有辦法對這件事情做出一個他自己的想法。

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張嘴都說到了重點。

要是真的能這麼容易解決的話,也不會拖到現在,某些地方的人還是吃不飽肚子。

況且中愈提到的,要是增加人口那花費的糧食就會更多。

“這個臣還沒有想好,不過還是能有解決的,江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自然會有充足的糧食,只要有相關的政策,相信還是能夠籌措到不少的糧食。臣現在所想的事情就是怎樣來增加人口。”

說白了,終於就是一個半吊子,他能想到的情況都是模模糊糊的。

前世有太多的東西,他都只知道一個大概。

所以他只能根據這裡的實際情況來修改自己的東西。叉叉她遇到的皇帝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是一個涉世未深的人。

至少在某些情況下他的想法還是比較簡單的。

“那你想怎麼做?”

對於中愈的想法,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挺感興趣的,所以這也是他之前一直做的事情,現在也算是在補課吧,兩個人都討論一些。

“依臣看來想要獲得更多的人口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吸附,讓那些邊遠地區的百姓們歸附朝廷。當然全指的是那些不同於漢民族的人。例如塞外,例如西南邊境以外的百姓們。”

“那第二呢?”

建文皇帝稍微思索之後就問了第二個問題,對於他來說第一個問題,似乎不是太難。

早在太祖高皇帝的時候就有無數的異族人進入大明,向大明投誠。

只是那些人並沒有獲得太多的尊重與認可。罷了

就好比當初寧王殿下手下統領的朵顏三衛一樣,雖然他們也在大明的統治之下,但是並沒有讓漢民對他們得到認可。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就問了另一個方法。

“當然是鼓勵生育了,國朝的百姓有很多,但是這場戰爭之後有不少的百姓失去了他們的生命,朝廷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儘快的生育小孩,生育更多的小孩。”

中愈說的很是其中臉上也充滿了笑容,但是這話聽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耳朵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鼓勵生育確實是一個辦法,但是你這樣的話還是回到原先那個問題,吃的怎麼解決,人越多吃的就更難解決了。”

“陛下,不必擔心,當年越王勾踐和大夫文種兩人在國內推行鼓勵生育,女子不嫁,父母有罪,男子不娶,父母有罪。生一胎者,朝廷有賞,生多胎者,朝廷賞賜更多。如今朝廷還算穩定國庫,雖然不充盈,但是想必上錢還是能夠拿出來的,只要咱們依據國朝的實際情況,對於這些情況加以不同的政策想必會讓百姓們願意生孩子。這些孩子再長個十多年,就是大明的棟樑之才。”

“方法確實是個方法,可是這得等多長時間,朕哪裡有這麼多時間在這件事情上花費?難道就沒有什麼其他速成的方法嗎嗎?”

建文皇帝朱允文想了想之後覺得確實有道理,當年越王勾踐也正是因爲採用這樣的方法是整個國家人數衆多,國力驟增,最後才滅掉了吳國。

如今他是想做大事做成事就必須有更多的人。

按照中愈的規劃,這些各種各樣的改變,都需要更多的人來操作。

他也需要更多的人才來爲他將這個國家管理好好。

這次的平叛戰爭中,讓他越發的感覺到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還是太過於匱乏。

整個朝廷的官員們在某些方面還是很欠缺的,沒有辦法做到完完全全的對於朝廷好有好處。

“速成的方法嘛,當然是有的,那就是回到第一點,咱們大量的的接納外人,其他族羣的人。讓他們儘快的變成漢人,兩三代之後誰也不會記得之前他們是屬於哪個民族的,不過這中間的過程可能就有一些殘忍了。”

說是這樣說,但是中愈想到不到最後不採取這樣的方法,不過朝廷要想向外擴張,大明要想獲得更多的領土,這些都是必經的一環。

“行吧,你這個還是要有一些具體的措施。等你準備好了,朕決定開一次朝廷的會議,着衆位大臣一起討論。”

這是同意了,也就是中愈要好好做準備,然後去一一說服衆位大臣。

對於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是支持的,但是也知道阻力有多大,畢竟在某種情況來說,他現在做的這一切都改變了太祖高皇帝留下來的祖制。

之前中愈破壞了不少次祖制,也讓更多的人對他有些憂心。

現在長興侯葉耿炳文來到了方府,跟他做了一番交談之後,也讓更多的人認爲方中愈,可能要做什麼大事情?

如果這些風聲傳出去的話,恐怕會引來更大的敵視,不過也沒有辦法,這件事還是要做的,不管中愈做不做,總要有人來把這件事情承擔起來。

“還有別的嗎?”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曉人才不是那麼容易得的,但是要想培養更多的人才,不僅僅需要更大的人口基數,還需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

“臣知曉,國子監那邊陳老大人編纂的大明國音,現在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想必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推廣了。臣懇請陛下一定要支持這項措施,讓更多的人學習這門語言。讓他帶着大明的榮光向四處散發。只有讀文識字的人越來越多,朝廷新發的政策就會越來越深入民心,他們懂得道理,自然就不會像以往的那樣粗暴的對待朝廷的法令。從長遠來看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雖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但是隻要咱們堅持下去,以後總是會成功的,十年不行就20年,20年不行就30年。大明朝廷有這麼大,大明統治的疆域也有那麼大。總有一天會讓所有的人都說上朝廷的國語,當大家都說着同一種語言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隔閡。溝通起來簡單之後就越容易被對方說服講道理。這也會避免民間的紛爭變大。”

“國子監的陳大人確確實實向朕說過此事,他們已經花費了大量的力量走訪了民間。當戰爭還在發生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這一點朕還是挺欣賞的。之前他們在京師附近推廣建文數字的時候,朕聽說效果還不錯。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個消息他是知曉的,不僅僅來源於錦衣衛,還來源於其他的大臣國子監的週報中,提到他們已經在京師附近的私塾中廣泛的傳播建文數字。

這又引起了一系的變化,比如那些記賬的記賬師傅們。

因爲建文數字特別的簡單明瞭,讓他們在處理賬本的時候,很是方便。

所以倍受他們的喜歡這些數字,也從京師向外面傳遞着者。

“聽你的意思,還想在京師開私塾?”

“是的,陛下,臣不僅希望在京師,也需要在全國各地鼓勵那些鄉紳們多開一些公益性的學堂。當然,朝廷是要出面的,由朝廷出面建立的學堂,自然收費是偏低的,甚至是免費的。當然目前如果朝廷達不到這種地步,適當的收些費用也是可以的,民間的所辦的學校只要在朝廷的監管之下,也是可以的。”

中愈提出來的,也就是後世的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

其實這個時候中愈,還沒有完完全全的說想要依靠朝廷辦理的學校。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爲朝廷沒有太多的錢,也沒有太多的精力管。

所以他希望藉助民間的力量。

“爲什麼要區分民間和官辦呢?”

建文皇帝朱允文從小老師含着金鑰匙,長大的,所以他對於民間的情況還不是太瞭解。

“陛下,道理也很簡單,畢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承擔的起。有的家庭能可以承擔的起更好的學校,自然所讀的書教的費用也就更多了。當朝廷還不能一視同仁的時候就要考慮衆多的情況,所以爲了保證每一個人都可以上學。臣只能建議做一些普遍性的工作。”

“你說的這些都需要錢,朝廷恐怕現在沒有多餘的錢,在這上面。”

建文皇帝能想象中愈的建議會帶來什麼樣的作用,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難處。

朝廷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每年興修水利,治理黃河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

如今中愈又想做各種各樣的改變,想要花的錢就要更多了。

而且還要編練新軍,不僅僅是北方的陸軍,還有朝廷想要建造更強大的水師,這些都需要花錢。

“陛下,臣自然能提出這個問題,也想到了解決辦法。學校可以有私人來承建,如今朝廷統治下的的商人還是挺富裕的,朝廷,現在只要給他們地位,自然能讓他們在這些傳播自己名聲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的的東西。朝廷,只要提高他們的地位,他們肯定會心甘情願的做這件事情的。”

“那怎樣監管呢?”

商人要是在辦理學校教出來的人,能爲朝廷做事嗎?

那些孩子可是心性未滿的,要是商人把他們教的一個個都成爲了油腔滑調,,還怎麼治理?

“陛下,商人建立學校朝廷可以給封賞,甚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學校都沒有關係,但是真正的教學還是有朝廷統一審覈,統一管理。從根本上杜絕那樣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陛下所說被商人帶呈逐利的本性。”

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凡事都有一個開端,中愈還是希望從這件事情上來改變大明現在的精神狀況況。

總的來說,現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如果不能說服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話,就別說其他的大臣了,他必須獲得皇帝朱允文的支持,才能在這件事情上說服更多的大臣,然後在大明朝的改變之中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落實,然後給大明朝帶來新的生機。

第1215章 面臨現實的慘景第0799章 有了牽絆有了根第0073章 要辦會員嗎(求推薦)第0429章 肥胖而死的皇帝第0717章 宮裡到底要做啥第1133章 海外領地的強大第0027章 殿堂侃大山(求收藏)第0300章 父子之間的約定第1085章 有野心是會變的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來第0233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0182章 死不死關我屁事第0863章 孤獨的建文皇帝第0216章 舉傘持刀的禁忌第1076章 終將失去的權力第0212章 真真假假方中愈第0637章 你吃肉來我喝湯第1141章 權臣之間的博弈第1153章 這次真的做爹了第0629章 宿敵出現磨刀劍第0093章 陰溝裡翻船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0230章 一場宿醉一場夢第0841章 勳貴們的新想法第1182章 未雨綢繆未有期第1239章 年輕人的大盛宴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發展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難當第1171章 大家的裡還很遠第0561章 國子監復興計劃第0160章 御前會議的安靜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598章 是後遺症出現了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第0197章 借調口糧不算啥第1109章 被嚇着的大都督第1060章 國公爺的大戰略第0052章 多了一個人(第二更)第0772章 北方晉王的心事第0371章 一張地圖的玄機第0248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1190章 活着都挺不容易第1155章 這件事情沒做對第0868章 咋說都是你有理第0941章議事長來誘惑你第1062章 改革從軍隊開始第0799章 有了牽絆有了根第1197章 老頑童的小心眼第0119章 那人失蹤了第1213章 高層的分歧出現第0458章 大明錦衣幻夜騎第0459章 真的兵敗如山倒第1182章 要不撒手不管了第086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1171章 駙馬的內心世界第0814章 朕畢竟還是皇帝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1066章 試錯成功是本事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薦)第1179章糾結的親密君臣第1221章 明知不可爲爲之第0300章 父子之間的約定第0255章 六鷹玩的心理戰第0236章 小子不是省油燈第0803章 規矩還是得立的第0359章 燕王與先帝養子第0871章 這個皇帝不一樣第1132章 皇帝的宣傳之道第0164章 我們一起造反吧第0973章慶幸自己沒拒絕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樣第1194章 三戰不死可活命第0806章 填飽肚子填腦子第0961章 說的比唱的好聽第0582章 大明京師新東方第0043章 鄭家有舊聞(第二更)第0140章 天子家的小蘿莉第0620章 天子授課到天亮第0577章 朝廷現在很缺錢第0845章 最高指導性機構第0209章 這姿勢真的很美第1198章 精神信仰不能斷第0423章 總算有一點變化第1103章 發展的機會平等第1155章 做選擇他們會嗎第0831章 戰爭販子的渴望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第0482章 不一樣的大明軍第0552章 朝廷欲學越勾踐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0781章 北行壯闊多殺戮第0593章 莫談春宵千金雨第0285章 風雨中的大本堂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筆第1003章真相沒有很神秘第0546章 咱們想到一塊啦第0070章 喜歡胖胖噠(求收藏)第1125章 故事發展的方向第0594章 大國工匠顯身來第0352章 府裡來了個對頭
第1215章 面臨現實的慘景第0799章 有了牽絆有了根第0073章 要辦會員嗎(求推薦)第0429章 肥胖而死的皇帝第0717章 宮裡到底要做啥第1133章 海外領地的強大第0027章 殿堂侃大山(求收藏)第0300章 父子之間的約定第1085章 有野心是會變的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來第0233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0182章 死不死關我屁事第0863章 孤獨的建文皇帝第0216章 舉傘持刀的禁忌第1076章 終將失去的權力第0212章 真真假假方中愈第0637章 你吃肉來我喝湯第1141章 權臣之間的博弈第1153章 這次真的做爹了第0629章 宿敵出現磨刀劍第0093章 陰溝裡翻船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0230章 一場宿醉一場夢第0841章 勳貴們的新想法第1182章 未雨綢繆未有期第1239章 年輕人的大盛宴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發展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難當第1171章 大家的裡還很遠第0561章 國子監復興計劃第0160章 御前會議的安靜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598章 是後遺症出現了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第0197章 借調口糧不算啥第1109章 被嚇着的大都督第1060章 國公爺的大戰略第0052章 多了一個人(第二更)第0772章 北方晉王的心事第0371章 一張地圖的玄機第0248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1190章 活着都挺不容易第1155章 這件事情沒做對第0868章 咋說都是你有理第0941章議事長來誘惑你第1062章 改革從軍隊開始第0799章 有了牽絆有了根第1197章 老頑童的小心眼第0119章 那人失蹤了第1213章 高層的分歧出現第0458章 大明錦衣幻夜騎第0459章 真的兵敗如山倒第1182章 要不撒手不管了第086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1171章 駙馬的內心世界第0814章 朕畢竟還是皇帝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1066章 試錯成功是本事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薦)第1179章糾結的親密君臣第1221章 明知不可爲爲之第0300章 父子之間的約定第0255章 六鷹玩的心理戰第0236章 小子不是省油燈第0803章 規矩還是得立的第0359章 燕王與先帝養子第0871章 這個皇帝不一樣第1132章 皇帝的宣傳之道第0164章 我們一起造反吧第0973章慶幸自己沒拒絕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樣第1194章 三戰不死可活命第0806章 填飽肚子填腦子第0961章 說的比唱的好聽第0582章 大明京師新東方第0043章 鄭家有舊聞(第二更)第0140章 天子家的小蘿莉第0620章 天子授課到天亮第0577章 朝廷現在很缺錢第0845章 最高指導性機構第0209章 這姿勢真的很美第1198章 精神信仰不能斷第0423章 總算有一點變化第1103章 發展的機會平等第1155章 做選擇他們會嗎第0831章 戰爭販子的渴望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第0482章 不一樣的大明軍第0552章 朝廷欲學越勾踐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0781章 北行壯闊多殺戮第0593章 莫談春宵千金雨第0285章 風雨中的大本堂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筆第1003章真相沒有很神秘第0546章 咱們想到一塊啦第0070章 喜歡胖胖噠(求收藏)第1125章 故事發展的方向第0594章 大國工匠顯身來第0352章 府裡來了個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