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

就在雙方發生激烈海戰之時,此時的來島水軍老巢來島也正遭受到劉雄統率一萬大軍發起進攻。劉雄奉命率軍再次攻打今治城,將生駒親正趕回贊岐國,同時對來島水軍的來島老巢展開打擊。

來島是一座方圓不過三百多米的小島,是來島水軍老巢所在地。來島距離西面南面的陸地不足一千米,完全在拋石機打擊範圍之內,劉雄在兩岸架設拋石機對來島展開一頓轟炸,留守的來島水軍慌忙帶着家眷逃向能島。

加藤嘉明帶着豐臣水軍剛撤退到來島附近,見來島並無異樣,來島上還懸掛着來島氏家徽,加藤嘉明下令豐臣水軍在來島短暫休整再戰。

劉雄見豐臣水軍已接近來島附近海域一聲令下道:“進攻”

傳令兵揮動着進攻的旗語

“放”倭人營將領紛紛下令道:“醒過(進攻)”

義軍倭人營部署在來島及岸上的拋石機不斷拋射着火藥罐及石彈朝着毫無戒備的豐臣水軍發動突然襲擊,頓時整個豐臣水軍各路艦隊損失不小。

“忒帶”加藤嘉明見中計,慌忙下令撤退,一向沉着冷靜的加藤嘉明再也無法冷靜了,不斷高呼下令道:“忒帶”

加藤嘉明氣得破口大罵道:“八嘎,狡猾的浪人一揆將領。”

加藤嘉明直接帶着豐臣水軍落荒而逃迅速撤離來島北上,朝着東北方向的能島逃去。

在後追來的水師營大軍見豐臣水軍再次朝着北方落荒而逃向能島,陳阿信高呼下令道:“進攻”

“衝上去”水師營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駝子你給”

水師營在後銜尾直追,一路追殺得豐臣水軍逃在後的安宅船紛紛被擊沉或被包圍,水師營在陳阿信指揮下衝上去發動接舷戰,與安宅船上的豐臣水軍將士展開奮勇拼殺:“殺給給”

“放”整個寬闊的海面上水師營也對落單的豐臣水軍大型安宅船展開狼羣戰術,雙方在潮起潮落的海面上激戰不休,豐臣水軍被困的殘兵敗將不少負隅頑抗拼死抵抗義軍水師營從兩側船舷發起的接舷戰進攻。

陳瀚看着海面上不少豐臣水軍安宅船上濃煙滾滾,豐臣水軍這次慘敗而逃,恐怕一時半會很難再組織起大規模水軍與自己抗衡,水師營一戰定乾坤,稱霸瀨戶內海西部海域。

豐臣水軍徹底戰敗,敗得很慘。尤其是航速緩慢,推進力不足的大型安宅船致命的短板導致使大部分安宅船都被義軍水師營擊沉俘獲,九鬼嘉隆的大型安宅船鐵甲艦隊更是在斷後逃生中不得不放棄。

留下毀船的豐臣水軍將士也被義軍水師營將士紛紛射殺,義軍水師營光安宅船就就繳獲五十餘艘,關船小早也繳獲近百艘。

加藤嘉明放棄大部分大型安宅船下令豐臣水軍將士換乘關船、小早奪路而逃,總算是從短尾求生中逃出生天,直奔向因島逃去。

接連的數場海上大戰下來,豐臣水軍損失慘重,義軍水師營也損失數十艘戰船,近千將士傷亡,水師營將士也疲憊不堪,陳瀚下令水師營在來島附近停泊休整。

而此時的宇喜多秀家已率軍趕到三原城,得知加藤嘉明的水軍被浪人一揆水軍打得大敗採取斷尾逃生才逃回因島。宇喜多秀家也不敢再貿然再進軍廣島,擔心被浪人一揆水軍偷襲。

宇喜多秀家命已收攏各領國近萬毛利軍的毛利輝元同蜂須賀正勝領兵三萬從賀茂郡中部遠離海岸前往收復廣島,避免遭到浪人一揆從海上襲擊。

宇喜多秀家大軍在三原城停止前進,三原城有因島的加藤嘉明水軍防守,相對安全,不會遭到浪人一揆水軍偷襲,宇喜多秀家決定在三原城等待太閣率大軍趕來再一舉擊潰浪人一揆。

而此時的豐臣秀吉正統率十萬豐臣軍及各路大名軍隊十萬,共計二十萬大軍隨後趕來,目前已過姬路城,正向宇喜多家的石山城行軍。

行軍途中的豐臣秀吉接到生駒親正稟報四國島上的浪人一揆萬餘大軍正在接連反攻,伊予國被浪人一揆重新攻下。

大營中,豐臣秀吉與趕來的德川家康商議道:“浪人一揆重新攻佔伊予之二名島(四國島)伊予國,生駒親正和長宗我部元親抵擋不住浪人一揆攻勢,吾決定出兵伊予之二名島。”

身穿鬼頭獅面五枚胴具足的德川家康明白太閣豐臣秀吉突然找來自己商議出兵伊予之二名島,其實是想讓自己出兵,當下主動請纓道:“願爲太閣殿下出兵平定伊予之二名島”

“喲西”豐臣秀吉對德川家康欣然同意並主動請纓深感欣慰,同時也對老對手德川家康更加戒備,這傢伙很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後還得多加防範其做大。

德川家康出兵三萬趕赴贊岐國平定四國,與豐臣秀吉在石山城分道渡海南下生駒親正的居城丸龜城,立即出兵西進伊予國。

日本三大水城之一的今治城議事廳中,劉阿杰正向陳瀚稟報道:“稟主公,德川家康已出兵三萬從石山城渡海南下丸龜城與生駒親正合兵進攻伊予國。”

陳瀚接過密報看完當即下令道:“命劉雄撤出伊予國,退守豐後國,同時增兵肥後國防禦島津氏。”

“是”侍衛領命出去

陳瀚繼續下令道:“命水師營撤回柳井港”

“是”

劉阿杰不解問道:“主公爲何放棄伊予國”

“這不過是收攏兵力罷了”陳瀚嘴角露出一絲得意詭笑道:“我義軍不與德川家康交戰,你猜豐臣秀吉會作何感想。”

“主公是想離間豐臣聯軍”劉阿杰恍然大悟,一臉欽佩不已道:“主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陳瀚對劉阿杰的馬屁欣然受用,問道:“可有豐臣秀吉大軍軍情”

“豐臣秀吉已從石山城趕往三原城途中”

“密切監視,隨時向我彙報。”陳瀚對劉阿杰的情報工作很滿意

秦勇進來並報道:“啓稟主公,李毅回來了,還受了傷。”

陳瀚一聽被派到大阪城的李毅是逃回來的,看着狼狽不堪的李毅左手臂衣袖輕飄晃動,起身驚問道:“怎麼回事”

“回主公,標下辦事不利,我們在大阪城下町中藏匿的據點被甲賀忍者收尋發現,他們似乎發現了什麼重要線索才順藤摸瓜找到我們的,標下在掩護弟兄們撤退時被甲賀忍者砍掉了左臂,標下是被弟兄們死命救出來。”

陳瀚走到李毅身邊噓寒問暖關懷道:“還疼嗎?”

“不疼,謝主公關心。”李毅躬身相謝咬牙切齒道:“我定要讓甲賀忍者血債血償”

“來人,先扶李毅上船。”陳瀚分附道:“準備出發”

“是”一衆侍衛紛紛領命忙碌

日本內戰加劇的消息已經傳到東番沿海,尤其是最近戰事緊張,九州義軍首領九州義統橫掃九州大部分地區,已經出兵東征,聽聞都打到周防國去了,連實力雄厚的西國毛利氏都一戰敗北。

義軍控制下的長崎港、平戶港早已恢復通商往來,大明海商們紛紛得知消息後將囤積的貨物準備販運至東瀛,尤其是許心素、王東海兩人在義軍中有內部消息,更早得到準確消息,兩人早已揚帆北上。

陳瀚派王安海、劉慶出兵三千經略琉球國,琉球國頓時一片混亂,稍後得到長崎、平戶恢復開港消息的海商們正準備北上,但是北上的必經之路琉球國也遭到義軍進攻。

不少在琉球國見勢不妙的大明海商紛紛提前揚帆回國,義軍進攻琉球國的消息被回國的大明海商不斷傳開,聽說義軍一路南下所向披靡都已經攻到琉球國都城首裡城下了。

東番魍港,受東瀛內戰及義軍攻略琉球國影響,滯留在魍港的海商海船不少,紛紛都在四下打探消息,尤其是從北邊琉球國南下的海商船隊更是深受青睞。

離魍港最近的加哩林漢人移民村落也深受東瀛內戰及義軍出兵經略琉球國影響,滯留在魍港的一衆海商水手們是需要吃喝的,瓜果蔬菜自是需要不少,加哩林村民們每天都會去魍港碼頭送蔬菜瓜果換取所需貨物錢財。

林家堂屋中,林老爺子正與一襲紫色綢緞直身,頭戴襆頭,年近四十,一張國字臉滿臉絡腮鬍身形高大粗獷的男子說話,中年男子一副士人打扮,卻又格外顯得不倫不類,畢竟東番是蠻荒化外之地,不受朝廷禮法約束,衣着隨便。

林老爺子一身青衣道袍,清瘦的身形倒是有些道士模樣,林老爺子看向中年男子吩咐道:“阿武,二林那邊情形如何。”

“阿爹,二林有孩兒和曾大牛在,海盜和大肚熟番都不敢來犯。”林阿武看向父親問道:“阿爹,聽說王東海和許心素都提前去了東瀛,他們是如何提前得知東瀛長崎、平戶恢復開港之事。”

林老爺子看向長子林阿武一臉得意道:“因爲他們有漢商協會派人提前通知他們,王東海在平戶川內浦加入了漢商協會,那幫人在東瀛的消息可靈通着呢?”

“漢商協會”林阿武聽說過漢商協會,但不知道漢商協會究竟是怎麼回事,忙問道:“阿爹,這個漢商協會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事阿嬌最清楚,去問你小妹吧。”林老爺子問道:“聽聞最近九州義統出兵進攻琉球國,北邊情形如何,可會殺到東番來。”

林阿武也爲這事深感擔憂道:“孩兒對九州義統出兵琉球國也不斷從琉球國趕回來的海商口中探聽,好像九州義統手下將領並未對琉球國王宮發動進攻。

“阿爹是擔心九州義統出兵進攻我們嗎?九州義統若敢出兵東番,自有朝廷去對付他,我們還是不要摻和進去爲好,何況九州義統會不會出兵南下東番還是另一回事。”林阿武不認爲九州義統會出兵南下,隨即又問道:“阿爹,孩兒聽王東海提了一嘴,說九州義軍首領可能是小妹結識的一名遊俠兒,此事當真否。”

“你覺得呢?”林老爺子也爲此事疑惑不解,最後斷定肯定不是寶貝女兒結識那名遊俠兒:“九州義軍首領就是九州義統,能是那遊俠兒嗎?一個遊俠兒能有如此通天本事。”

“阿爹說得是”林阿武也很懷疑王東海在自己面前吹牛皮

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視(下)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三章 歸化人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
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視(下)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三章 歸化人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二二四章 欲亡大明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三六章 朝鮮累贅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