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紈絝(上)

“少爺,撿刀,撿刀!”

“子丹,撿兵器,注意身後!”

家將李方和好朋友張維善的聲音同時傳來,讓他迅速意識到自己此刻身在何處。不敢多做絲毫停留,李彤猛地一個前滾翻,離開曾經救了自家一命的破窗子,順手抄起一把染滿了血的倭刀。

王應泰帶着他的同伴雙雙追出,紅着眼睛欲給死去的倭人報仇。“勾結倭寇,死有餘辜!” 李彤一邊招架,一邊繼續破口大罵。對方的同伴和隨從中,至少藏了四名倭人,這讓李彤感覺自己今晚佔據着絕對的道義上風。而王應泰,則鐵青着連大聲狡辯,“你血口噴人。他們是海商,是海商。是領了官辦執照的海商!”

這個狡辯,根本不具備任何說服力。此時大明朝的海禁雖然不像前些年那麼嚴格,但每年官方准許登岸買賣貨物的日本國商人,也少得可憐。並且在戚家軍和俞家軍的嚴厲打擊下,正經日本國商販,避嫌還來不及,誰還敢把倭刀隨身攜帶?而今晚在甲板上亮出的倭刀,每一把都是製作精良正品,沒有任何一把是無良商人仿造。

雙方短兵相接,稍一走神就會命喪當場。如此多的證據,李彤當然沒時間一件一件數給王應泰看。只管將撿來的倭刀舞得像車輪般,一邊不停地劈砍,一邊大罵着干擾後者心神,“是不是海商你自己清楚,爺爺若沒有把握,怎麼可能帶人來抓你!”

“你個常敗將軍之後,連馬車都坐不起的破落戶,裝什麼大頭蒜!” 王應泰知道今晚之事已經無法善了,罵出的話同樣難聽,“抓老子,你哪裡來的資格?趕緊跪下道歉,然後自刎謝罪,老子還可以考慮放過你。否則,就憑你偷偷蓄養死士這一條,就讓官府跑了你李家的祖墳!”

“姓王的,你找死!” 李彤這輩子,最恨的就是別人提他祖上在靖難之變被永樂皇帝打得丟盔卸甲之事,頓時火冒三丈。沒給身邊的家丁李方做任何暗示,就縱身而起,倭刀直劈王應泰的頭顱。

王應泰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果斷後退兩步,讓開刀鋒,緊跟着一劍刺向李彤左肋。他的同伴配合也極爲默契,立刻用虛招晃開李方,劍鋒從右側扎向李彤小腹。眼看着李彤已經避無可避,二樓窗口,忽然有一個碩大朱漆馬桶落下,“砰!”地一聲,將王應泰砸了個頭破血流。

“乒!” “乒!” “乒!”……最後一輪煙花在秦淮河上綻放,將窗口處,兩張嬌豔的面孔。女校書許飛煙和女掌櫃小春姐,空空着四隻手,大聲尖叫,“啊——”

馬桶中用來除味兒的草木灰四下飛濺,王應泰的同伴不得不閉上眼睛躲避。絕處逢生的李彤轉身揮刀,勇氣和力氣同時倍增。“噹啷!”一聲,將此人的佩劍削成了兩段。

王應泰的同伴見勢不妙,將半截寶劍砸向他,轉身直奔船舷。整個後背,都暴露在了遠處的鳥銃之下。一直恨自己無法瞄準的張維善果斷扣動扳機,“乒”,彈丸伴着青煙飛出,追上此人,又從其前胸出跳了出來,旋轉着落入水面。

血如噴泉般,從中彈者的前胸後背冒出。女掌櫃小春姐和女校書許飛煙,嚇得花容失色,關上二樓窗子,蹲在房間內尖叫不止。李彤踩着血泊向前衝了兩步,一腳踩住王應泰的後背。“狗賊,投降免死!”

“有種你,你,你現在就殺,殺了我!” 王應泰頂着滿腦袋血跡和草木灰,喃喃地咒罵。“否則,老子這輩子都跟你沒完!”

“狗賊,你還嘴硬!殺了纔是便宜了你,老子先給你鬆一輪筋骨!” 李彤恨他剛纔揭自己祖上的短,蹲下身,用刀柄在其後背、屁股和大腿等肉厚處亂敲。

王應泰吃痛不過,大聲呻吟。待李彤動作稍慢,卻又梗脖子大罵:“殺了我,有種殺了我。你不過是仗着投了個好胎……”

“說得對,老子就是投胎投的比你好!!” 張維善扛着鳥銃,從賭船上跳了過來,大聲奚落。“你若是想投,就得等下輩子。不過,今生缺德勾結倭寇,閻王爺下輩子肯定判你去做豬做狗。想再轉世爲人,先捱上幾百刀子再說!”

罵罷,又揚起頭,衝着已經將對手壓得節節敗退的勁裝大漢們,高聲命令,“都給老子加把勁兒,往死裡打。都跟倭寇勾結在一起了,還能有什麼好人。打,打出事情來,北京英國公府兜着!”

“諾!” 勁裝大漢們齊聲答應,手中哨棒、鋼叉配合得愈發默契。而已經摺損過半的王家隨從,見自家少東被生擒,士氣一落千丈,又胡亂支撐了十幾個呼吸,就戰死的戰死,投降的投降,全軍覆沒。

“死的不論,活的當中,把倭人先挑出來,推到船舷邊斬了!” 張維善心裡頭覺得好生痛快,扛着鳥銃,搖搖晃晃地往前走了幾步,高聲命令。

“諾!”勁裝大漢們大聲答應着,用繳獲來的倭刀和佩劍,對準俘虜,詢問他們各自的國籍。

已經成了階下囚,俘虜們豈肯承認自己是倭寇?紛紛張開嘴巴,大聲報出籍貫。一口大明官話,說得南腔北調,真僞莫辯。

江浙一帶,百里不同音。光憑着俘虜自報籍貫,根本不可能辨認出來誰是倭寇,誰是大明子民。而很多倭寇,乃是走私商人或者海盜與倭國女子所生,長相跟大明百姓,也沒什麼兩樣。區別只是,前者通常會說幾句日本話,而後者從沒離開過故土而已。

一時間,衆勁裝大漢都爲了難。扭頭看着張維善,滿臉無可奈何。先前被張維善噎得說不出話的王應泰見狀,立刻掙扎着撇嘴冷笑,“呵呵,呵呵,誣良爲盜。張小公爺打的好算盤。就是不知道,這江寧縣和應天府,肯不肯替你顛倒黑白!”

“老子就誣衊你了,又怎麼樣?” 張維善頓時犯了二世祖脾氣,轉過身走到王應泰面前,擡腳猛踹。“老子就仗了國公府的勢,你待怎麼着?老子今天就是把你們全都剁成肉泥,也得北京來管,甭說江寧縣和應天府,南京刑部都管老子不着!”

“嘿嘿,嘿嘿,嘿嘿!” 王應泰反駁不得,只管撇嘴冷笑。張維善被氣得兩眼冒火,又快速將頭轉向自己帶來的勁裝大漢們,咬着牙吩咐,“看什麼看。既然都不說實話,就推到船舷邊,一併宰了。留着做人證,有姓王的一個就足夠!”

“饒命——” 衆俘虜聽得真切,立刻哭喊求饒。衆勁裝大漢哪裡肯聽,像拎小雞般將他們拎起來,一個接一個往船舷旁推。

李彤在旁邊見了,怕事情枝節太多最後無法收拾,趕緊大聲喝止,“且慢!讓他們先多活一會兒。” 隨即,又低下頭,衝着王應泰好言勸道:“王年兄,這些人都是你的心腹,爲了你死的死,傷的傷,你今天既然已經敗了,何不光棍一些,把裡頭的真倭挑出來,給無關者留一條生路?”

“嘿嘿,嘿嘿,嘿嘿!” 王應泰自知今日在劫難逃,索性豁了出去,繼續冷笑着一言不發。

“殺,全給我殺了。不見棺材不掉淚!”張維善恨他無賴,再度下令勁裝大漢們誅殺俘虜。

“守義,上天有好生之德!”李彤扯了他一把,皺着眉頭提醒。

“老子是紈絝,紈絝做事,哪裡有那麼多顧忌?” 張維善掙扎了兩下沒能掙脫,氣得對着他直翻白眼兒,“等會兒就去殺了姓王的全家,看看最後官府會不會讓我給他們償命!”

“守義,別說氣話,咱們今天只是爲了替同學討還公道!”李彤瞪了他一眼,輕輕搖頭。“聽我的,我自有辦法解決這個麻煩!”

他當然相信以張維善的顯赫家世,今夜即便將俘虜們全斬盡殺絕,過後也有上百種辦法脫罪。但是那樣做,就真的成了英國公的後輩仗勢欺人,而不是兩個被激怒的太學學子替天行道。況且先前爲了避免多生枝節,他連利刃都沒準許張府的家丁們帶,只讓大夥拿了哨棒。如今勝券在握,又豈能任由張維善胡鬧,將先前的諸多準備全都付之東流?

“給你半柱香時間!” 說來也怪,張維善這輩子誰都不服,唯一對比自己長了半歲的李彤敬佩有加。見對方說得認真,立刻強忍怒氣點頭。

“你也別閒着,先把咱們這邊受傷的弟兄安排小船送回府裡救治。我的伴當剛纔替我擋了一弩,昏倒在了窗子邊,你幫我也照顧一下他。然後,再派人去跟畫舫的主人打個招呼,今天所有損失,咱們兩個照市價賠償。” 爲了避免他再來搗亂,李彤毫不客氣地給他安排了一大堆任務。然後,又蹲下身,衝着王應泰溫言說道:“我知道你不服,覺得我們是仗了祖上的勢力才欺負了你。可你捫心自問,這些倭人,手上真的沒沾過我大明百姓的血?你生意人在商言商沒有錯,可倭寇肆虐,到處殺人放火的事情,這纔過去了幾年?身爲大明人,咱們總不能好了傷疤就忘了疼。話說回來,今早他們刺殺國子監學生的事,想必你已經知曉,否則也不會把他們都帶到船上躲藏。你曾經做過納貢生,那江南也算是你的學弟。別人殺你的學弟,你還幫着他們逃避追捕,你就不覺得心中有愧?”(注1)

“姓李的,你別站着說話不腰疼!” 王應泰畢竟還是個年青人,廉恥之心還沒被對金錢的慾望徹底磨礪乾淨。聽李彤說起江南遇刺之事,臉色稍微發紅,咬着牙回嘴:“大明朝做海貨的人家那麼多,可供貨的倭商每年卻有定數。我若是不幫他們,結果你可以用腳指頭想。 他是世襲的英國公,你有侯爺府的供應,不在乎這點進項,官府的各種攤派稅賦,也徵不到你們兩家頭上。可我王家上下幾十口,卻一文錢都不能給官府少交。斷了貨源,你讓我全家老小去喝西北風?!”

“見利忘義,你還有理了你?” 張維善拔腿返回,擡起腳欲踹,腿沒等落下,卻被李彤輕輕擠到了一旁。

後者嘆了口氣,繼續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話你應該聽過。倭商拿不供貨要挾你,你可以選擇高麗商,或者閩商,甚至連葡萄牙與荷蘭商人,都可以選。只要你肯出錢,還怕他們不把貨物運到你家門口?何必拿這種說不通的理由敷衍?況且你們王家,光是在南京城裡的鋪面就有好幾處,城外的田產也不下千畝,怎麼可能短了一部分貨物,就全家餓死?分明是被那倭寇許下的好處蒙了心,忘記了自己做人的本分!”

見他如此油鹽不進,張維善調轉火銃就想痛毆。李彤嘆了口氣,伸開胳膊拉住後者,大聲道:“算了,他好歹也是咱們的學兄,咱們得給國子監留點兒臉面。他不肯挑真倭出來,自然有人會幫忙挑。來人,將這些俘虜押進船艙裡,分開審問。說實話者,算是戴罪立功!”

“諾!” 勁裝大漢們眼睛一亮,拎着俘虜,往艙內便走。趴在甲板上裝死的王應泰聽得心中哇涼一片,擡起頭,大聲罵道:“姓李的,你心腸好歹毒。逼着別人互相撕咬,還有臉說是聖人門下!”

“除惡便爲揚善,何必計較手段?” 李彤低頭掃了一眼,年青的面孔上,忽然寫滿了驕傲,“你總覺得我和守義是仗了家族的勢力,可還有一句話,你也應該知曉,人無法選擇父母,卻可以選擇如何做自己。這辨倭之術,乃我戚少保當年親手所創。李某仰慕跟他老人家,自然要把他的事蹟和著作,都學上一學!”

注1:倭寇在1548年左右遭到了戚家軍和俞家軍的傾力打擊,勢力漸衰。後來始終沒有絕跡。只是規模不再成氣候,並且隨着海禁的放開,由登陸洗劫,變成了職業海盜。萬曆十三年(1585),戚繼光去世,海盜氣焰又漸漸囂張。李旦、顏思齊之輩陸續崛起。

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十四章 野火 (中)第二十六章暴雨(下)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十九章 孤軍 (下)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四章 收穫 (下)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九章 交易 (上 )第六章絕境(下)第十章 逆風 (上)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第四章 碧蹄(中 )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上)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三章 曲直 (下)第十二章變數(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二十章 後生( 上)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六章 勝負 (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中)第七章老儒(下)第十八章 秋光 (下)第三章 噩耗 (上)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第十二章變數(中)第三十三章 求索(上)第六章 鴻門 (上)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七章 危機 (中)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下)第九章寶物(下)第三章 曲直 (中)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十章黑白(下)第五章 上賓 (下)第七章 夜這 (上)第十二章 龍山 (上)第二十八章醬缸(中)第十七章圖窮(上)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中)第七章拼命(下)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下)第二章 旋渦 (中)第十八章 秋光 (上)第五章 惡戰 (中)第十一章三國(中)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二十五章 大謊 (下 )第九章 交易 (中 )第九章寶物(下)第七章拼命(下)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下)第二十一章 騙子 (下)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中)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上)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中)第七章拼命(下)第九章寶物(中)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下)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中)第十六章 光暗(下)第九章雨夜(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七章 揚帆 (上)第十七章 勝負 (中 )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二十章 圍獵 (上)第十五章剝繭(下)第七章 危機 (中)第十五章剝繭(下)第九章 交易 (下 )第十七章圖窮(下)第六章 使舵 (中)第十四章 內應 (中)第二十章石出(中)第二章 風雨 (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中)第十二章 龍山 (中)第二十三章 威壓 (上)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中)第二十六章 遲暮(下)第十六章抽絲(上)第二十六章 遲暮(下)第六章 鴻門 (下)第十六章 交鋒 (中 )第二十一章所圖(下)第三十三章 求索 (下)第十五章剝繭(下)第十二章 龍山 (上)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六章 勝負 (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上)第二十一章所圖(中)
第二十四章 搏命 (中)第十四章 野火 (中)第二十六章暴雨(下)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十九章 孤軍 (下)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四章 收穫 (下)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九章 交易 (上 )第六章絕境(下)第十章 逆風 (上)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第四章 碧蹄(中 )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上)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三章 曲直 (下)第十二章變數(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二十章 後生( 上)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六章 勝負 (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中)第七章老儒(下)第十八章 秋光 (下)第三章 噩耗 (上)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第十二章變數(中)第三十三章 求索(上)第六章 鴻門 (上)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七章 危機 (中)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下)第九章寶物(下)第三章 曲直 (中)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十章黑白(下)第五章 上賓 (下)第七章 夜這 (上)第十二章 龍山 (上)第二十八章醬缸(中)第十七章圖窮(上)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中)第七章拼命(下)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下)第二章 旋渦 (中)第十八章 秋光 (上)第五章 惡戰 (中)第十一章三國(中)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二十五章 大謊 (下 )第九章 交易 (中 )第九章寶物(下)第七章拼命(下)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下)第二十一章 騙子 (下)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中)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上)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上)第二十二章 歸航 (中)第七章拼命(下)第九章寶物(中)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下)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中)第十六章 光暗(下)第九章雨夜(上)第二十三章 蹉跎 (上)第七章 揚帆 (上)第十七章 勝負 (中 )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二十章 圍獵 (上)第十五章剝繭(下)第七章 危機 (中)第十五章剝繭(下)第九章 交易 (下 )第十七章圖窮(下)第六章 使舵 (中)第十四章 內應 (中)第二十章石出(中)第二章 風雨 (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中)第十二章 龍山 (中)第二十三章 威壓 (上)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中)第二十六章 遲暮(下)第十六章抽絲(上)第二十六章 遲暮(下)第六章 鴻門 (下)第十六章 交鋒 (中 )第二十一章所圖(下)第三十三章 求索 (下)第十五章剝繭(下)第十二章 龍山 (上)第三十一章 芒刺(中)第六章 勝負 (下)第三十一章同行(上)第二十一章所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