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韓爌說道。

“呃,這個問題之前我不是已經跟葉台山說過嗎?不會再像神宗皇帝那樣向各地派出稅監礦監,但改爲內官巡視地方稅收的稅監,這些人不會插手稅收,只是對地方官員的稅收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楊信說道。

“說的就是這個。”

史繼偕笑着說道。

“史閣老,您這也未免太沒有自信了。”

楊信說道。

“呵呵!”

史繼偕直接報以呵呵。

很顯然楊信的小心思已經被這些老狐狸們瞭若指掌,這個混蛋的確不派稅監禍害民間,改成禍害官員,那些巡視地方稅收的稅監不會造成民怨沸騰,但會造成官不聊生啊。這個小混蛋很陰險,他此舉不但不會讓小皇帝因爲沒有了稅監而減少收入,反而還會毀掉地方官員和士紳之間的同盟關係。

那些稅監查官員,以他們收稅不力爲名迫害,最終官員只能轉而去按照律法完善稅收,最終倒黴的還是地方,但這個不是稅監迫害士紳,而是地方官員迫害士紳。

這是轉嫁民間仇恨。

“咱們大明已經有監察御史,已經有巡按制度,那些巡按各地的監察御史職責包括巡視稅收,不需要稅監多此一舉。”

韓爌說道。

“呵呵!”

楊信同樣報以呵呵。

八府巡按有個屁用,無非就是一個御史去溜達一年,收些賄賂然後回來撿軟柿子彈劾幾個。

事實上極少彈劾文官,那些巡按最愛乾的是欺負藩王,所以經常會有哪個巡按正義凜然地拒絕藩王賄賂回來檢舉其不法,但要說巡按們檢舉文官甚至地方世家豪門,這個其實不在他們工作重點。

“楊僉事信不過御史?”

何宗彥說道。

“何閣老,咱們既然是開誠佈公,那當然要說話痛快點,既然你們都信不過內官,我們信不過御史,那麼就索性折衷點好了。”

楊信說道。

“咱們從民間招募!”

他緊接着說道。

“那與內官何異?除非招募生員。”

朱國祚說道。

“但那與御史何異?”

楊信說道。

招募生員和御史沒區別。

當然,不限出身招募,那就和太監們沒什麼區別了,九千歲只要在京城招募一堆親信放出去就行。

“你們不放心我們,我們不放心你們,這個問題倒是有點難辦,但稅監是必須得派出的,而且必須得由司禮監派出,或者我們也可以各方都有,一個內官爲正,一個文官爲副,另外再加一個軍官爲副,畢竟稅監也需要軍隊保護,再被人扔長江,那麼會讓我很不高興的。”

楊信說道。

一幫老傢伙面面相覷。

他們倒不是怕稅監整頓稅收,而是怕稅監迫害官員,如果有一個文官跟着可以做監督。

單純完善稅收並不是壞事。

因爲稅收是進太倉銀庫的,單純太監出去肯定入皇帝小金庫,如果能用這種方式,大幅增加戶部收入,那麼並不能算壞事,畢竟撈錢首先得有才能撈,太倉銀庫裡沒有銀子撈個屁。

“可以!”

韓爌點頭說道。

“第三,解散蕩寇軍。”

他緊接着說道。

“可以!”

楊信很爽快地答應了。

一幫老狐狸面面相覷,很顯然他們沒想到這傢伙如此爽快。

“諸位閣老,你們不要誤會,我也不想保留蕩寇軍,他們吃的喝的都是我在掏錢的,這些年兵部可給過我一兩銀子軍餉?你們以爲我很想養着他們?我需要用這些人的時候的確得養着,可用完了我也不想養着,現在大沽口的減河已經快要挖通,只要完成那蕩寇軍就可以解散。

當然,葛沽海防營是另一回事。

至於南方的那些,除了錦衣衛還需要一個營駐紮橫林,其他同樣也會在這個案子結束後解散。”

楊信說道。

“解散之後呢?”

朱國祚警惕地說道。

“當然是妥善安置,人家好歹爲朝廷出過力,不能用完就拋棄,天津挖河的那些就地爲民,南方那些轉往鳳陽開荒種田爲民。”

楊信說道。

一幫老狐狸同時呵呵。

當然,對於這個他們無話可說。

他們總不能說必須全弄死爲民除害吧?

他們也知道天啓不會放棄這些好用的打手,尤其是南邊那批蕩寇軍,這種時不時徒步奔襲上百里的,完全可以說是精銳級別,不過既然解散爲民,那麼總會找到辦法對付的,這件事楊信能爽快答應已經很令人意外,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太多。

“第四,無錫籍沒田產歸入官田。”

劉一燝說道。

“諸位這就是欺負楊某了,你們是覺得楊某不懂這裡面的東西嗎?”

楊信笑眯眯的說道。

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明朝犯罪籍沒田產的確是沒入官田,事實上蘇鬆常甚至嘉湖杭一帶,官田數量都非常多,其中比例最高的松江府,甚至高達百分之八十是官田,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松江百分之八十官田,徐階這樣田產數十萬畝的超級大地主是怎麼來的?

很簡單。

官田和民田只是徵稅不同。

但官田不是官府所有。

這個問題還得從賈似道說起,他的公田法主要就是在蘇鬆推行,導致大量土地收歸國有,地主需要承擔專門的官田地租,然後地主再向佃戶出租,最終變成二房東,南宋滅亡後蒙古人不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導致這一帶土地問題亂的很,但這些土地的官田性質不變。

然後明朝建立,朱元璋發現這是一個抑制豪強的好辦法。

他就照本宣科,要求這些土地的所有者,以官田專門交重賦,明朝民田賦其實很低,但這種官田最高七鬥,一畝地七鬥甚至有高達一石以上,當然,這種一石以上的數量極少,一個縣也就百十畝,而且朱元璋還把它發揚光大,對於那些這一帶的鉅富之家,隨隨便便找個罪名籍沒,田產變更爲官田。

但是……

田主其實還是原主。

只是這些土地在官府登記上變成官田需要交重賦。

但這土地可以買賣,可以出租,只是不能按照民田交稅而已。

最終就是松江百分之八十,蘇州百分之六十的農田,其實全是官田,需要交最高七鬥,平均三斗的稅。

但這並沒有對這些地方造成影響。

因爲這一帶農田的產量高,七斗的田畝產得三石起步,而且還有冬季小麥油菜的補充,哪怕最高七斗的也只佔四分之一,地主七成租出租給佃戶,自己剩下的還是比北方地主一畝收的多。

只不過朱元璋利用這一點最大限度削弱其財力,同時用這裡的官田重賦,抵消其他畝產連一石都不到的地方低賦造成的賦稅缺口,最終蘇州一個府就承擔了全國近十分之一田賦,甚至超過絕大多數省的。

後來形成傳言,說朱元璋小肚雞腸,因爲這一帶是張士誠的地盤故意這麼做。

但事實上蘇州府民田賦稅很少。

最高也就是兩鬥,平均也就五升,以這地方產量基本上就是百分之二點五,嘉靖年間明確記錄,蘇州府一年田賦高達兩百八十萬石,其中只有十五萬石是民田交的,也就是說蘇州府佔農田數量近百分之四十的民田承擔的只有這些。

重賦只是官田。

但這個重賦和地主的地租比不值一提,因爲地租其實是八斗起步最高兩石開外的。

這就爲什麼民兵那麼開心。

他們那些四成租的田,過去得交兩石的租。

實際上哪怕真正意義上的官田,也就是官府收租的學田,通常也得交一石半左右的租。

但這種制度只是朱元璋有足夠控制權。

當官的不敢跟他玩陰的,事實上也玩過,當時一個官員和戶部合夥試圖忽悠朱元璋,把官田和民田一樣收稅,而且巴拉巴拉一堆大道理,但朱元璋卻直接派人去查他家的田產,然後發現他家田產絕大多數都是官田,回頭朱元璋就以挾私自利,罔上不忠的罪名把他砍了,連戶部尚書都扔監獄死裡面。

但朱元璋一死又逐漸被玩壞了。

這些官田是可以自由交易的,官田當民田賣就是了,欺負皇帝離得遠,朝廷官員都是自己人,地方官吏都是一夥的,把官田以民田交易,到手後官府也就記載成民田,至於原本的官田哪兒去了……

田主逃亡了。

我們也不知道究竟去哪兒了。

總之在玩了一百多年後,到嘉靖時候這一帶地主豪強的土地全都變成了民田,相反自耕農的土地都是官田,富者享受低到可憐的賦稅和高產量,自耕農承擔重賦,最終自耕農開始逃亡,嘉靖後期和萬曆初期,乾脆實行全面的官民一則化,官田就只剩下了個名稱。

本質和民田沒有區別了。

劉一燝要無錫籍沒土地收歸官田,就是把那些民兵毀掉,他們還是繳納朝廷的賦稅,但定標準時候肯定最高,就讓他們交七鬥,然後加上火耗,加上遼餉和人頭稅,加上各種苛捐雜稅,沒事出去服個徭役,用不了兩年他們就能把民兵玩到和軍戶一樣逃亡。

“不行,那是皇田,皇上自己的。”

楊信很乾脆地說道。

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二九八章 少年近衛團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二八六章 終於又要開始了。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四五二章 後宮爭寵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一七三章 殺人滅口第五五零章 討逆,全國討逆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二一七章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一七二章 我再給大家吟一首大風歌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六六一章 男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第六七九章 炮彈面前衆生平等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一零四章 浪啊浪!(五更求首訂)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八十七章 殺戮機器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二四五章 身既死兮身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第五九八章 遼東鐵騎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九十八章 哭廟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四三七章 奸臣的陰謀又一次得逞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五二六章 擲彈兵衝鋒第五十章 這是我朱家的江山還是你的天下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五十章 這是我朱家的江山還是你的天下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
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二九八章 少年近衛團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二八六章 終於又要開始了。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四五二章 後宮爭寵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一七三章 殺人滅口第五五零章 討逆,全國討逆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二一七章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一七二章 我再給大家吟一首大風歌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六六一章 男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第六七九章 炮彈面前衆生平等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一零四章 浪啊浪!(五更求首訂)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八十七章 殺戮機器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二四五章 身既死兮身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第五九八章 遼東鐵騎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九十八章 哭廟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四三七章 奸臣的陰謀又一次得逞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五二六章 擲彈兵衝鋒第五十章 這是我朱家的江山還是你的天下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五十章 這是我朱家的江山還是你的天下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