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

的確,楊信如果非要進京,甚至採取武力行動,那麼也就可以確認他想謀朝篡位了……

至少是想學曹操。

他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說到底楊信目前實力還能維持現狀不是因爲他沒能力篡位,而是他和天啓的關係特殊。

自始至終兩人就名爲君臣實爲兄弟,他就算真想篡位也不好從天啓手中,他奪別人的位是沒什麼心理上的障礙,但他奪天啓的真得有點讓人不齒了,至少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上他這樣做還是不地道的。

得國不正這一點很重要。

楊信這個人看似惡貫滿盈,但實際上在民間名聲極好。

楊家真就像大善人一樣。

但如果天啓此時突然病死,那麼他就不用擔心名聲了,他完全可以打着保護天啓留下的孤兒寡婦旗號,進京控制朝政學曹操。

他的確不篡位。

可天啓的兒子現在才三歲啊!

就算親政也得十幾年後,這十幾年時間他足夠完成所有佈局,甚至連民心也徹底收買,而且老百姓也把天啓忘的差不多了,盧象升這些忠於天啓的軍方大佬也解決,那時候只要讓天啓的倆兒子病死就行了。天啓沒有繼承人了,鎮南王肯定不會再把他弟弟弄來當皇帝,甚至以他的手段,順便讓信王病死也不是什麼難事,最後這一脈繼承人沒有了,他再隨隨便便演幾場勸進的大戲,最後這天下也就落入他手中。

說到底這樣的例子太多。

而他這樣的權臣,尤其還是已經名正言順掌握地盤的權臣,如果不謀朝篡位,其實也不會有好下場。

他的確沒人敢惹。

可他總歸有死的時候,那時候就該抄家滅門了。

同樣他的手下也清楚這一點。

一旦有那一天,朝廷清算楊家時候肯定漏不了他們,就算那時候他們不在了,他們的子孫後代也得照樣被拉清單,除非楊信謀朝篡位,那樣他們也就成了開國元勳,所以就算楊信不想謀朝篡位,這些人也一樣會想方設法推着他。

說到底黃袍加身時候誰也做不到把這東西推開。

但九千歲是忠心的。

儘管後世歷史上把他描繪得彷彿十惡不赦一樣,但文臣在他們那些抹黑的記錄中,也不經意地記下了天啓死後他的表現……

雙目盡腫。

倆眼都哭腫了。

他自始至終就是以一個忠心耿耿的老奴自居。

至於九千歲什麼的不值一提,雖然現代人看這個稱呼好像很誇張一樣,好像叫九千歲就是囂張跋扈把皇帝當傀儡了,但實際上明朝太監叫千歲很平常,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萬曆時候利瑪竇記載的很清楚,他見南京守備太監時候,就被要求稱呼對方千歲,而南京守備太監在內官體系裡只是箇中等角色,只不過是司禮監外差,甚至地位還不如一個秉筆太監,司禮監排名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秉筆太監,然後才輪到幾個外差。

南京,鳳陽,天壽山,承天四守備太監,孝陵宮監,正陽等門提督太監,太和山鎮守太監。

南京守備太監就稱千歲了。

而且是萬曆年間。

那麼以九千歲此時的權勢,恭維他一聲九千歲真不是什麼大事。

但他對天啓的忠心毋庸置疑。

在天啓和楊信之間,他只會選擇天啓,孫承宗說的沒錯,他必須得爲天啓守住這最後一道門,所以最終他選擇聽孫承宗的,緊接着司禮監擬的聖旨就發出,並且派出專門使者乘通訊艦送往南京……

“不準?”

鎮南王愕然說道。

話說此刻的他也是演技派啊!

“大王,九千歲的意思是陛下御體已漸好轉,大王鎮守南京,一旦離開恐生意外,故此就不必進京了,這裡還有九千歲的私信。”

新任南京守備太監李實說道。

他就是使者。

同樣也是新的南京守備太監。

南京守備太監還是得有,正好李實和鎮南王也算老熟人,他自從丟了蘇州後,一直也沒個具體職位,這個目前來講純屬擺設的守備太監正好交給他。至於劉時敏,依然在昭義市做他的市監,這個特殊的行政區並沒有撤銷,只不過歸鎮南王統轄而已,實際上就是相當於個知府,順便在鎮江監督漕運。

漕運是不能停的,雖然江浙的漕糧統一由楊信負責,但上游各地的漕糧還是得走運河。

劉時敏就幹這個。

再就是一些上游解京的物資運輸也歸他管。

剩下鳳陽守備太監,孝陵宮監這些也保留,只不過織造撤銷了,原本需要向皇宮進貢的物資,統統也由鎮南王負責……

江浙並不只交賦稅。

實際上明朝各布政使司,府之類都有額外的貢品,部分實物,部分已經摺銀,但數量並不多,以應天府爲例一年需要進貢兩萬斤麻,四百斤魚膠線,十二萬根翎毛。

不過也有多的,比如蘇州府原本要解京料銀一萬多兩,並不是說只有賦稅。

現在統統歸楊信。

最終結果就是楊信需要每年大概向九千歲上交五百萬石米,再加上包括鹽稅,兩處關稅,各種其他商稅及土貢在內,折銀大概三百萬兩,其中最大頭是鹽稅及原本的罰沒銀,總共約一百五十萬兩。鹽稅不多,但每年罰沒銀很多,九千歲索性跟楊信定了一個籠統的數字,反正他是不能在這方面吃虧的。

實際上九千歲是佔了些便宜的。

因爲過去這些正課也就是田賦之類,根本就沒有真正收足過,統統都有大量拖欠,而且會一直拖欠下去,萬曆的解決方式就是最後抹賬拉倒,而九千歲就是按照賬面上找楊信要錢糧,最終僅這些,九千歲每年就能增加上百萬。

當然,所有全算上,九千歲最終還是吃虧。

因爲原本江浙這些大小太監,每年在江浙給他以各種方式撈的並不只一百萬。

南京守備太監可是肥差。

織造太監也是。

九千歲那裡撈的又不是說只有合法的,鹽商的利益輸送,官員跑官的禮統統都算,這些大小太監通過種種灰色黑色的手段額外撈的銀子,大部分還是到了他那裡。

他對這些人那是真正有生殺予奪大權的。

現在這些沒有了。

不過他不是受害最嚴重的,畢竟他有足夠補償,首先楊信解京的不是銀子而是米,而這就存在一個原本折銀和京城米價之間的差價問題,後者是永遠高於前者的。所以最終全盤考量他其實還是佔便宜比吃虧多,實際上他和楊信之間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楊信還給他貸款,他手頭緊張時候還是能從銀行貸出款,反正他到期不還楊信就扣解京賦稅。

他倆之間算不清。

真正最倒黴的是那些文武官員。

九千歲的損失有補償,他們可沒有。

尤其是那些地方官員,原本江浙兩地爲官可都是最重要的肥差,別說布政使之類,哪怕就是一個縣官,在這一帶做三年,也能帶着大筆的銀子離開。這兩地就彷彿兩塊肥肉般等着那些官員,尤其是北方那些就指望到江浙做官撈錢,現在他們再也無法染指了。

也難怪都恨的牙根發癢。

眼看着這片彷彿寶藏般的土地被楊信奪走了啊!

“陛下病情真的好轉?”

楊信疑惑地說道。

“回大王,小的離京時候,陛下已經能夠下牀走動,說起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病,就是落水染了風寒,陛下自有天護神佑,這一點小病算得了什麼。”

李實堆着笑容說道。

“真的?咱們都是老相識,我可是老實人,你可別騙我!”

楊信說道。

“大王說笑了,小的哪敢啊!”

李實笑着說道。

“一派胡言!”

突然間一個聲音在門外響起。

李實愕然轉頭,然後就看見王化貞正站在門前,而且看得出風塵僕僕甚至臉色都很憔悴,他當然不可能不認識老王,後者是楊家醫院院長,而楊家醫院是京城目前最主要的救命之處,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哪個不認識王院長……

“簡直一派胡言,陛下臥牀昏迷不醒,何來下牀走動?”

老王義正言辭地怒斥道。

“王,王院長……”

李實目瞪口呆地說道。

然後老王鬚髮賁張般上前,一腳把他踹翻在地,緊接着向楊信躬身行禮……

“大王,這閹狗謊言矇騙大王,其意不過是欲阻大王進京,故意置陛下於死地,老朽離京尚在其後,離京之前就在宮中,陛下病情危重,已然再次昏迷,且咯血不止。

老朽與醫學院諸公皆已無能爲力,如今能救陛下者唯有大王,老朽懇請大王以陛下爲重大明社稷爲重,速速前往京城,遲則恐有不敢言之禍!另外據老朽看來,陛下也並非真的是什麼風寒,最初落水之時的確是感染風寒,但在服藥之後立刻加劇,甚至出現咯血,這分明是中毒。

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

大王若不立刻趕往京城,老朽怕那弒君逆賊還會繼續下手,那時候陛下危矣!”

老王正義凜然地跪倒,一邊叩首行大禮一邊說道。

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四五四章 京城火藥陰謀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六五六章 夾棍守護者第五六二章 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五二九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三四三章 怪獸,這裡有怪獸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一七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二八六章 終於又要開始了。第五七零章 牧羊人的綱常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二二九章 萬人敵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二零九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和組織羣衆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六二三章 大王,不能走啊!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六八零章 信王落網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二七六章 孫督師,你想做奸臣嗎?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
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九十七章 我們之間是純潔的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四九四章 共和國的曙光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四五四章 京城火藥陰謀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六五六章 夾棍守護者第五六二章 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七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五二九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三四三章 怪獸,這裡有怪獸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三一七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二八六章 終於又要開始了。第五七零章 牧羊人的綱常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二二九章 萬人敵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四零章 諸位,想鋤奸否?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二零九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和組織羣衆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六二三章 大王,不能走啊!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六八零章 信王落網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二七六章 孫督師,你想做奸臣嗎?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