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四章 順民與刁民

團練降兵們並沒因此而表現得多麼激動……

“你們是不相信我?”

楊信說道。

“侯爺,小的們都知道侯爺是青天大老爺,真正爲民做主的,上回侯爺賑災時候小的們都看着,要不是侯爺逼着那些大戶不準漲價,就那災荒他們能把米價漲上三倍,小的們家裡還能吃飽飯全靠侯爺。

可侯爺不是天子啊!

侯爺也得聽朝廷的,朝廷自然是聽那些大戶的。

就算侯爺想分田,朝廷不準侯爺又能如何,上次抄了那幾家,不就一直懸着?而且這兩年那些家地有不少都被別的大戶搶佔了,衙門也不管,就算蘇州的公公也不管。

侯爺就算真想爲老百姓好,可侯爺總不能公然不聽朝廷的吧?要是一道聖旨把侯爺召回去,難道還指望別人也能和侯爺一樣繼續來分田?侯爺要是有權做主,要說小的們當然聽侯爺的,哪個做佃戶的不想分田地?可這天下終究是朱家的,侯爺終究也得聽當今天子的。”

那個織戶小心翼翼地說。

剩下的那些降兵也紛紛附和,很顯然他們也不傻。

楊信又不是皇帝。

他說分田就分田了?到時候不用多了,一道聖旨就解決,皇帝就是召他回去,然後再讓別人帶兵,那他還能抗旨不尊?

要是別人帶兵,有哪個會和他一樣?

說到底這天下姓朱而不是姓楊,分田這種事情太大,根本不是他能做主的,皇帝說了纔算,而皇帝肯定和那些士紳一夥。

昭義市是老百姓自己造了反,而官軍擋不住,雖然傳說楊信就是楊豐,但後期楊信可沒公然加入,是那些士紳的團練自己打不過人家,在江陰連沈廷揚都差點被活捉,還是靠楊信調停最終雙方停戰,包括在宜興也是。

士紳們是真打不過了。

這才被逼不得不承認現實,要是士紳能打過,直接反攻奪回武進,那楊信還能真得上戰場?

但現在不一樣。

許都已經拿下半個浙江了,那些士紳已經告訴皇帝,逼急了他們會一拍兩散的,那麼皇帝不可能再繼續縱容楊信。

把整個錢塘江以北分田?

皇帝是想逼得天下士紳全造反嗎?想想就是不可能的。

“我現在不需要你們相信,接下來你們會相信的。”

楊信說道。

這個結果也讓他很意外。

不過這也很正常,這些團練多數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宗族近支,佃戶也一樣,家奴也是投獻的,說白了他們本身就是士紳控制地方的基礎。

佃戶和佃戶不一樣,地主會把最好的地租給自己近支族人,甚至遇上饑荒還會對他們救濟,而遠支的那些則會得到好壞搭配,但仍舊可以保證能夠吃上飯的地。真正佃戶的最底層,是那些異姓,這種以宗族爲基礎的金字塔結構纔是江南鄉村,所以朱元璋就喜歡一下子把全族押走,因爲他知道這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這時候的世家大族在地方上一聲令下可以對抗朝廷,但朱元璋時候想反抗的根本沒人搭理。

但朱元璋是皇帝。

他就是抄家滅門,老百姓也視爲天經地義,他是皇帝,他有權想殺誰就殺誰,想怎樣就怎樣,他的十二旈冕足以讓老百姓聽他的,但楊信只是一個大臣而已。

他愛護百姓又怎樣?

頂多也就是個加強版海瑞而已。

海瑞沒能改變什麼,他這個加強版的改變了一些,但大明想要真正改變靠加強版海瑞是不行的,所以對於這些並沒有真正到吃不上飯的程度的來說,他們寧可等,坐觀。打仗時候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投降,反正投降也不會死,那些士紳們也不會因此對付他們的家人,他們又不是沒有爲士紳打過仗。

“侯爺,跟這些賤骨頭談啥,他們在江南的好日子過慣了,回頭讓他們在陝北住幾年就清醒了。”

李錦說道。

他們不存在這個問題。

一則他們相信楊信,那些訓導官的作用還是很明顯,而這些來自楊家莊戶的訓導官,幾乎全都是楊都督的狂信徒,他們的近乎宗教式宣傳再加上親身經歷,足夠讓這些陝北來的士兵相信楊信。

二則就是陝北來的了。

他們從小到大經歷過太多的飢寒交迫,一片畝產幾斗的土地和幾石的土地上人的渴望幸福程度不同,後者再苦也不至於吃觀音土,前者可是稍微有點災荒就得吃觀音土。這些來自陝北的士兵,對於幸福的渴望讓他們不會放過任何機會,無論楊信有沒有能力做到,他們都願跟着去爭取,他們沒有等待的餘地。

楊信兌現不了又能怎樣?

就憑現在這支強悍的軍團,回陝北自己幹都行。

大不了學紅巾軍。

先回去自己鬧起來,然後在楊信幫助下逼迫朝廷承認現實,陝北有幾十萬青壯可以加入,就目前朝廷在西北的軍隊,說起來不夠這支軍團自己收拾的。

這些士兵心裡有數。

楊信做這些肯定會遭到朝廷甚至皇帝阻攔,他只要不想公然造反就很難繼續下去,但他不想公然造反,這些士兵會代替他。

紅巾軍已經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既然紅巾軍能靠着最初得的一幫農民,連火槍都沒多少,就用長矛懟得四周士紳無力抵抗,那他們這些精銳士兵爲什麼不能?真要是在陝北搞起紅巾軍,然後威脅西安或者太原,朝廷還能怎樣?皇帝還能怎樣?要麼同意由楊都督去給他們主持分田,要麼他們繼續讓更多地方捲入,讓整個西北一片戰火,最終更多地方舉起紅巾軍的旗幟。

他們早就想好了怎辦幹。

他們沒準備全指望楊信。

自己就是一支強悍的軍團,爲什麼非得指望別人?好日子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自己的好日子自己不去爭取,就想靠別人賞賜?連拿起刀槍幹都不敢還想分田地?話說這些西北漢子們還沒那麼馴順,需要用刀槍爲自己實現理想的時候,他們是不會介意殺人放火的。

“你的傷怎樣?”

楊信說道。

“回侯爺,肋下被拉一道口子,已經包好了,就是背上捱了一錘頭,差一點把骨頭打斷了,不過小的身體壯實硬抗住了。”

李錦趕緊說道。

他那一錘砸在後心,撞擊的力量讓內臟受震動,最初時候的確差點廢了,但緩過勁之後,已經能夠自己拄個柺杖行走了,說到底他身體壯,本來就是猛將的體質,當兵以後天天吃飽就鍛鍊,現在一身肌肉,那抗打擊能力還是足夠。

“安心養傷,養好之後繼續帶着你的兵,但給你升營補!”

楊信說道。

李錦趕緊行禮感謝。

“侯爺,小的有個叔叔,是當驛卒的,這次傷亡了些兄弟,肯定要招一批新兵,小的想讓他也來當兵。”

他說道。

這次蕩寇軍陣亡兩百多。

實際上方陣時代戰鬥,死傷一般不會很多,呂岑戰役這種堪稱歐洲戰場總決戰級別的大戰,雙方投入五萬大軍,最後戰鬥死亡加起來也就總共才十分之一多點而已。而且絕大多數死亡實際上是在陣型潰敗後騎兵追擊中,但這一次蕩寇軍是勝利方,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另外還有三百傷員,其中有一百完全失去繼續戰鬥的可能,按照楊都督的規矩,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都將作爲楊家的莊戶到新城去。

所有的都是。

所以之前跟着楊都督打仗受傷或者陣亡的家屬,都被接過去,這也是那裡這些年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同樣也是楊家目前開墾出的四十萬畝地的主要耕種者。

同樣也是那些工廠的主要工人。

這次總共損失也就是三百人。

這些是肯定要招募新兵的,而招募新兵肯定也是從陝北,實際上不只是李錦,很多軍官都開始想把自己家鄉的親人弄來了,畢竟在蕩寇軍中真得前途無量。

“你叔叔,年紀大了吧?”

楊信說道。

“回侯爺,比小的其實還小几歲。”

李錦說道。

“那就讓他來吧,如今陝北的情形當驛卒也沒什麼前途,過來後衝着你的面子,正好給我當個親兵!”

楊信說道。

“謝侯爺栽培!”

李錦激動地說道。

這時候羅汝才已經送來了第一份陝北的災情報告,大雪對延安府各縣都造成嚴重損失,但還沒到真正大量餓死人的程度,主要就是這些年地瓜在當地種的多。畢竟這是夏天,就算突然下雪,地面是暖的,那些地下的地瓜不會受影響,只不過凍爛些葉子而已,雪水澆灌後天氣回暖立刻長勢更好。甚至一些遭災絕產的,也開始從這些地瓜上剪秧子補種,六月遭遇雪災,緊接着插秧後到十月差不多還能收穫一茬地瓜。

明年肯定種的更多。

畢竟這個經歷了饑荒的考驗。

至於那些士兵的家人已經開始發錢發糧,他們不會有人餓死的,現在整個陝北到處都是對河間侯歌功頌德的聲音。

“好好幹,以後有你們的好前程!”

楊信拍了拍他肩膀說道。

第二一九章 間歇性精神病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二七六章 孫督師,你想做奸臣嗎?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一四八章 終於抓住把柄了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一六二章 忠臣義士如是乎?第二九四章 繼續逼良爲奸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三十章 生死之交一碗酒第六四一章 孫閣老,你想欺人孤兒寡婦嗎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六九二章 擴張第五一七章 舔狗終將一無所有第一九五章 全民戰爭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三零四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八十三章 老羆當道臥,貉子哪得過第一四八章 終於抓住把柄了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四七零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六九三章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五六一章 白馬銀槍李自成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三八零章 恨不相逢未娶時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四一六章 階級之戰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一六二章 忠臣義士如是乎?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三四二章 乾妹妹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第五十一章 庶民英雄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一四二章 守財奴爹與敗家兒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六十一章 周遇吉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
第二一九章 間歇性精神病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二七六章 孫督師,你想做奸臣嗎?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一四八章 終於抓住把柄了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一六二章 忠臣義士如是乎?第二九四章 繼續逼良爲奸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三十章 生死之交一碗酒第六四一章 孫閣老,你想欺人孤兒寡婦嗎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六九二章 擴張第五一七章 舔狗終將一無所有第一九五章 全民戰爭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三零四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八十三章 老羆當道臥,貉子哪得過第一四八章 終於抓住把柄了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四七零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六九三章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五六一章 白馬銀槍李自成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五八八章 做了斷的時候到了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三八零章 恨不相逢未娶時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四一六章 階級之戰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一六二章 忠臣義士如是乎?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三四二章 乾妹妹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第五十一章 庶民英雄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一四二章 守財奴爹與敗家兒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六十一章 周遇吉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