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二章 擴張

內閣大堂。

“諸位!”

鎮南王春風滿面地說道。

他面前被召集來的文官們目光復雜地看着他。

這時候北方的戰鬥已經隨着那些騶虞幡相繼到達而落幕。

無論是已經被各軍控制的地方,還是依然在官紳手中的,統統在那隻憨態可掬的熊貓注視下,停止了交戰然後等候處置,也包括那些打土豪的貧民,雖然一些地方還沒有完成這個任務,但也必須得停下了。

畢竟種田最重要。

這個奸臣再一次大獲全勝。

他用一連串令人髮指的卑鄙手段,事實上完成了對北直隸,河南,山東三省士紳的清洗,死了多少人沒有具體數字,多少士紳傾家蕩產也沒有數字,也不會有人去統計這些數字。隨着熊貓的旗幟在天空飄揚,之前的一切都成爲過去,死了的人白死,損失財產的白損失,同樣殺了人的也不予追究,搶掠了士紳財產的也不予追究。

之前的一切就這樣揭過,無數士紳的血淚被掩蓋……

“這場悲劇終於結束了,這場因爲逆黨企圖弒君謀逆,信王作亂,以及福王造反而引發的悲劇,終於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九千歲的決策下,通過楊某與諸位的努力而平息了!”

楊信厚顏無恥地說道。

他面前的文臣們一片僵硬的笑容,然後用等待的目光看着他。

他們都是被特意召集來的,之前京城軍管,事實上現在也是,包括各地在完成土改前都會繼續軍管,所以他們這些朝臣都閒着。

倒是俸祿照發。

楊信突然召集他們在這裡扯淡肯定另有目的。

“不過因爲之前的亂子,一些距離遠的地方還不知道事情真相,最近在南方頗有些謠言,故此陛下決定向各巡撫區派出欽差巡視大臣,向地方官員和百姓解釋,諸位都是陛下指定的人選。幼玄兄,你以欽差巡視大臣回福建,攜聖旨向福建巡撫所轄各地官民傳達上意。”

楊信對黃道周說道。

老黃默默起身行禮象徵性接過重任。

然後楊信一一點名,廣東欽差巡視大臣陳子壯,廣西蔣士忠……

廣西很少真正的頂級科舉世家,實際上他們那裡出個進士很不容易,一科基本上都是個位數,甚至乾脆沒有,比如萬曆四十七年,整個廣西就出了圓嘟嘟一個進士。而且他考中後還落籍了東莞,所以搖身一變成了廣東人,這樣算萬曆四十七年廣西進士爲零,而天啓五年也是一個,還是個靠數學考覈才中的,實際上按照正經八股文這一科廣西進士也爲零。

但蔣家卻是廣西少有的科舉世家,蔣士忠他爹就是隆慶年間的進士。

他這個家族據說是三國時候蔣琬的後代,算廣西文人之首,實際上到了清朝他們一家子也是科舉世家。

江西是宋應星,南贛是李邦華,湖廣是賀逢聖,偏沅自然是楊鶴了,雲南是傅宗龍,不過還有一個同行的劉孔昭,畢竟雲南情況特殊,不僅僅是士紳,還有黔國公和那些世襲的衛所將領,貴州是馬士英,馬瑤草此前在戶部做郎中,四川是王應熊。

都是本省。

這個安排讓這幫人全都警惕起來。

“另外,陛下已經決定,效法前宋故事,於大明兩京十三布政使司轄區,推行全面的公田法,另外裁撤天下衛所,改爲全面的民兵預備役制度,也就是江浙已經推行的那些。這些也需要諸位向各地官民解釋,不過他們可以放心,對於那些忠心的臣民,會採取與前宋一樣的贖買,不會像當年昭義市一樣,說起來這種方式陛下也不贊同。

楊某也不贊同。

對於忠臣義士就應該有忠臣義士的方式。

北方這些是他們自取滅亡,這個不是陛下收他們的地,而是他們犯了罪理所應當籍沒土地,但南方那些沒有附逆的忠義不一樣。”

楊信說道。

“陛下聖明!”

王應熊迫不及待地說道。

其他那些也都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驚喜。

他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但卻沒想到楊信居然換了一種手段。

“你們先聽我說完。”

楊信說道。

這些傢伙臉色又緊張起來。

“贖買會按照官價贖買,至於價格不會虧待你們,就按照去年六月的各地地價來贖買,但是,朝廷肯定沒那麼多銀子,故此不會拿銀子來購買,而是發行專門的土地券。

也就是由陛下擔保朝廷發行的債券。

這種債券一貫相當於一元新幣,接下來陛下授權人民銀行,代理大明境內的鑄幣及發鈔,全面改行新幣,一元也就是一兩銀子,但土地券肯定不能拿來當錢花,可以交易但不能用於市面的流通。而且兌現的時間長一些,根據票面所印製的時間來進行分批兌現,畢竟朝廷也得有銀子,朝廷沒有銀子是肯定兌現不了的。”

他說道。

“那最早的多久?”

蔣士忠問道。

“一百年後!”

楊信很輕鬆地說道。

蔣士忠差點沒忍住一口唾沫噴他臉上。

“諸位,我知道這個時間有點長,最早一批一百年後兌現,最晚一批大概兩百年後兌現,傳家寶啊!”

楊信很誇張地說道。

我信你個鬼啊,一百年後誰知道會怎樣?一百年後誰知道大明朝還在不在?

一幫欽差們鄙視地看着這個不要臉的傢伙。

“另外這些土地券還有一種用途,那些不想等着兌換的,可以用一貫十畝的價格,從朝廷購買墾荒地,但不是兩京十三布政使司範圍內的,只能買這個範圍外比如遼寧布政使司轄區內的荒地,陝西行都司,山西行都司這些。另外陛下還將設立臺灣都指揮使司,在剛剛臣服的呂宋北部設立呂宋都指揮使司,陛下還賜名之前水師在占城以南開拓之地爲西貢,並設立西貢都指揮使司。

這些也都可以買。

一貫十畝。

隨便你們去開荒。

所開墾的荒地由陛下賜予土地證,以後世代承襲,永遠屬於你們,楊某在此對着昊天上帝發誓,對於這樣的土地絕對不會染指。

而且只要你們願意去,水師會派戰艦護送你們,並且駐軍保護你們。”

楊信說道。

他搞土地券就是玩日本土改那套,日本在太上皇主持下的土改,就是以贖買的方式收地主的土地,而且同樣是不能流通的債券,設立最高保留的限額,剩下必須賣給國家,然後國家再賣給佃戶。只不過在開始買賣時候,太上皇控制的日本政府瘋狂的貨幣貶值,而無論收地主的地還是賣給佃戶都是定價的,當日元貶值到大米漲價近四倍時候,土地收購和出售價格依然不變。

最誇張時候據說農民一包煙錢就能買一畝地。

白菜價收購白菜價賣。

以這種方式完成對日本地主階級的清洗。

當然,前提是太上皇主持,米國太君拿槍指着日本的地主們接受。

而楊信屬於用印刷的土地券收購,然後用一百到兩百年時間來貶值……

這個兌換的是新幣,現在的新幣的確是銀元,一兩銀子,過一百年恐怕早就改成金本位的了,過兩百年估計都紙幣化了,實際上一百年就可以紙幣化了,那時候這點土地券算個屁啊!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還是用這個吸引他們往外開荒。

之前楊信的確計劃去殖民地開荒就獲得土地所有權,但事實上分地以後根本不可能有人往外跑,既然這樣還不如改變計劃,讓這些人用他們也知道一兩百年後很難說會怎樣的土地券,去殖民地獲得土地所有權。而兩京十三布政使司的荒地,則用來給國內的民兵,他們新增加的人口就往這些地方開荒,而這些出售了土地的地主,到殖民地去做開拓者。

畢竟他們可以獲得皇帝發的土地證,擁有開荒地的永久產權。

土地券就是廢紙。

他們很清楚這東西的價值,無論楊信現在承諾了什麼,一兩百年的時間都足夠抹去,他都死了誰還能找他是怎麼着?

既然這樣拿土地券去換墾荒地就比較划算了。

畢竟土地是實實在在到手的,而且這些年經過海外貿易,這些士紳都已經知道了南洋的富饒,別的不說就算拿着土地券,去換幾百畝香料園,都能迅速收回損失的土地成本。

比等兩百年強多了。

兩百年。

這得多麼厚的臉皮才能說出這樣一個數字。

“若外面的地不夠又如何?”

黃道周說道。

楊信很乾脆地往身後世界地圖上一拍……

“繼續搶啊!”

他說道。

這種政策同樣可以讓原本對外擴張沒有熱情的官員士紳們,立刻對開疆拓土充滿了熱情。

畢竟搶了的會變成他們的。

而已經確定的爵位實封制度,讓武將們開始喜歡上了開疆拓土,畢竟搶到的是他們的封地,文官和士紳階層也喜歡上了開疆拓土,畢竟他們手中的土地券需要外面更多沃土來變現,整個大明的財富和精英階層,全都把目光轉向了對外擴張。

而內部則維持均田和民兵制,最大限度讓所有人都吃飽飯。

但光吃飽飯肯定不夠,畢竟還得要銀子消費,要麼投入工業,但大明的體量太大,全部工業化缺乏足夠的市場支撐,這個世界養活不了工業化的大明,最終還是要逐步走向擴張,那麼財富和精英階層也就有了足夠的兵源。

這就是大明的未來。

“鎮南王若早明示此策,何至有如今這場亂子!”

黃道周嘆息道。

“哈,若沒有那些被滅門的士紳,我就算拿出這套公田法,你們就會老老實實接受嗎?別開玩笑了,幼玄兄,諸位,你們現在接受我這種公田法,不是因爲它對,而是因爲你們已經知道你們抵抗不了,你們接受它是因爲它上面沾滿了無數士紳的血。”

楊信很直接地說道。

一幫欽差大臣們尷尬地笑着。

“大王,那宗室如何處置?”

傅宗龍問道。

“移藩,實土移藩,朝廷以後不會再給他們一兩銀子,宗室的田產同樣全部收回,各藩皆賜實土,但不是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以內,而是這個範圍之外,十年內我會把他們全送出去,太祖當年的九王塞邊就很好,以後大明的藩王必須都去塞邊。”

楊信說道。

藩王最好處理了。

恢復太祖制度,一個藩王給一個護衛,然後出去塞邊。

一個藩王給他們兩千平方公里可開墾荒地,他們自己的宗族再加上護衛,一個藩王移出一萬戶很輕鬆。

比如接下來就可以把福王這批扔出去。

不過不是往南洋塞,這些都是北方人,直接送南洋和給他們根白綾差不多。

但可以把他們往西北送,比如說河套,張獻忠已經開始行動了,那裡接下來需要移民填充,像山東三王就可以扔過去了,他們屬於罪犯,不可能給他們兩千平方公里,有五百就可以了,那裡還是很適合農業的,需要的只是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好那裡會剩下很多女人,然後從內地遷移一堆光棍,這樣三王的護衛也就有了,至於剩下的也一樣,繼續把這些北方藩王向西北塞,然後打着這個名義向西出嘉峪關滅葉爾羌汗國。

這場戰爭打完,這數以十萬計的精銳騎兵不能閒着。

以後北方也沒有戰爭了,有個兩三萬騎兵駐守就行,剩下的全部趕去掃蕩西域的葉爾羌汗國,然後把打下的土地安置北方藩王,或者說以安置藩王爲名義移民實邊。

沿着南疆向前打下一塊地方扔過去一個藩王。

至於南方那些,就得往南洋扔了,戰爭結束後那些已經開始進化到排隊槍斃的步兵同樣不能閒着,還是要向南方征服。從雲南,廣西的邊境線開始向前推就行了,征服那些君主逼得他們稱臣納貢,逼他們一家交出一塊差不多大的富饒土地,然後把南方的藩王扔過去,就這樣一邊打一邊扔。

扔完爲止。

藩王爲中心,再加上實土封爵,再加上士紳種植業,大明的擴張方式就這個模板了。

然後禁止他們搞工業。

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六一四章 征服,永不停歇地征服第一九四章 正氣歌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四七九章 天啓大爆炸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二六四章 抄家一時爽,一直抄家一直爽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三七七章 收割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四一五章 殺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一零五章 衍聖公,我給你講個故事(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四六零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二二九章 萬人敵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四二九章 朝鮮太上皇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一三一章 坑兒子的爹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二五二章 這是逼老子大開殺戒啊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二八一章 大明劫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八五章 最後底線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四一七章 都他瑪很囂張啊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
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六一四章 征服,永不停歇地征服第一九四章 正氣歌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四七九章 天啓大爆炸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二六四章 抄家一時爽,一直抄家一直爽第三八二章 刺客信條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三七七章 收割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三八五章 談判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四一五章 殺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一零五章 衍聖公,我給你講個故事(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四六零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二二九章 萬人敵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四二九章 朝鮮太上皇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一三一章 坑兒子的爹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二四三章 大東溝第二五二章 這是逼老子大開殺戒啊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二九五章 民意裹挾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二八一章 大明劫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八五章 最後底線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四一七章 都他瑪很囂張啊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