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第458章 這還得了?(補請假的更新)

第458章 這還得了?(補請假的更新)

揚州城中,靖武伯別院。

孫應元正在書房看書,只見府上管家慌慌張張的帶着一個官差而來。

那官差一見孫應元便叩首道:“稟告靖武伯,大事不好了,巡撫朱大人遇刺身亡了!”

孫應元聽後倒吸了一口涼氣,連忙問:“怎麼回事?”

官差臉上冒着汗,回道:“巡撫大人在淮安府漕運碼頭被一個叫李大海的人刺殺了,撫寧侯去了南京,現在漕運總督衙門無人主事。”

孫應元知道事情重大,漕運那可能會發生亂子,當下朝外面喝道:“傳令下去,天武軍皇家第一旅立即進駐淮安府,分頭控制漕運碼頭,天武軍所有人馬取消一切假期,立即歸隊,隨時等候命令!”

安排完後,他不再廢話,立即帶着親衛營向淮安城趕去。

孫應元很清楚,漕運是南京勳貴們的勢力,朱大典在他們的地盤出了問題,肯定和他們脫不了關係,說不定他們已經準備開始行動了。

第二日傍晚,孫應元進入了淮安城徑直向漕運衙門趕去。

此時的漕運衙門中大大小小的官員像是無頭蒼蠅一般,到處都是亂哄哄的,孫應元眉頭一皺,對手下團總道:“立即控制漕運總督衙門,還有那名刺客,任何人沒有本伯的手令不得擅自接近那名刺客!”

然後他轉頭問向一個官員道:“朱大人的遺體呢?”

漕運衙門的一名郎中被他的威勢嚇得不輕,有些緊張道:“朱朱大人在城中朱府的別院中。”

孫應元知道朱大典當了數年漕運總督,家資大多是淮安府,除了夫人和長子朱萬化在南京城,其他四個兒子有兩個在淮安府,兩個在鳳陽府,其中三子朱萬武還在天武軍任職營總。

孫應元對着那名郎中喝道;“帶路!”

當孫應元來到朱府時,只見裡面已經搭建好了靈棚,周圍還有朱大典的兒孫們在哭泣,這時的人很講究這些的,不能讓人死了都不得安寧。

靈棚前跪着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他雙眼通紅,當看到一身軍裝的孫應元走進來之時,少年立即跪在了孫應元身前,哭着道:“孫叔,您一定要給我爺爺報仇啊!”

孫應元低頭一看,認得這個少年,這個少年正是朱大典的長孫,名叫朱鈺,能文能武,一直跟在朱大典身邊歷練,在鳳陽府時曾受到皇太子的誇讚。

他將這個朱鈺扶了起來,說道:“此事重大,爲叔也做不得主,但你要相信太子殿下,他一定會給你爺爺做主的。”

孫應元又道:“你父親不在淮安,你要像個男子漢,家裡之事多擔當一些,爲叔這一段時間會駐紮在淮安城中,有什麼事就對爲叔講。”

朱鈺抹了抹眼淚,連連點頭,卻不忍再看朱大典的遺體。

孫應元走入靈棚,見朱大典的遺體被刺客一刀即中心口之處,這一刀把握的很準,一看就是一個練家子。

他看了之後也沒有多說什麼,就走出了後宅,畢竟這裡有很多的女眷,多有不便。

孫應元來到前廳,對朱大典的次子朱萬文道:“在沒有殿下的旨意之前,孫某愛莫能助,只能在這裡穩住局面,畢竟孫某是武職,有些事不能越權行事。”

朱萬文今年三十七歲,在淮安府安東縣當縣令,長得文文弱弱的,他躬身道:“下官省得,靖武伯能來穩定淮安下官已經感激不盡了,一切還是等殿下的旨意到了再做定論吧。”

這兩日,漕運碼頭的一些工人不時來朱府外鬧事,讓朱府上下一片驚慌,要不是朱大典在漕運衙門有些老部下派兵來保護,只怕朱大典的遺體都會被他們搶走泄憤。

朱大典的幾個兒子也都清楚,這背後肯定有人搞事,只怕針對的不僅僅是朱大典,而是皇太子的新政。

徽州府,朱慈烺帶着一批親衛微服巡視了李定國治下的祁門縣。

崇禎十一年時,朱慈烺與李定國來了個三年之約,李定國在徽州府最窮的祁門縣擔任縣令,如果任職三年內沒劣跡,朱慈烺將放他自由。

現在過了兩年半,祁門縣在李定國的治理下煥然一新,到處充滿了朝氣,農田灌溉得當,官道修葺一新,還有大量新開墾的土地。

朱慈烺查過李定國的政績,他在此次京察中是徽州府一府六縣的第一名,不過在官員中口碑很差,很多官員說他不敬長官,跋扈囂張。

朱慈烺專門詢問了一些當地百姓,這位新來的縣令口碑如何,有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沒想到李定國在祁門縣的口碑非常好,百姓對其稱讚有加,還有人叫他青天老爺。

聽了幾個老大爺的講述,朱慈烺一下明白了,李定國在這裡做的一些事很不討當官的喜歡。

他一來就規定:祁門縣治下的官吏一律不準收火耗,餘糧也不準收了,總而言之,所有朝廷俸祿之外的錢都不準收。

開始下面的人都不以爲然,認爲當官的這種類似的口號喊得多了去了,相信燒完新官三把火後,這位年輕的縣尊大人就會恢復理智,開始動手撈銀子了。

即便真遇到海瑞那樣的清官,他們也有的是手段收拾,官場裡面的道道多的去了,隨便整兩套當官的就受不了,乖乖配合一起發財。

李定國不愧是造過反的,當起官來絲毫不按官場的規矩來,一來就動真格的,哪個小吏敢不聽話,他就下令死命的打板子,甚至還把爲難他的師爺給當場打殘廢了。

眼看年輕的縣尊大人遲遲沒有恢復精神的跡象,祁門縣衙中的官吏們開始聯合反抗了,縣丞請假,主簿請假,典史請假,大家都請假示威,暗示你要是不上道,看你一個人能不能玩得轉。

然而沒幾天這些官吏就集體傻眼了,這姓李的縣尊老爺壓根不是省油的燈,他居然學海瑞,一個人幹了所有人的事,沒有師爺就自己想策略,沒有文書就自己拿筆寫,沒有人管治安,他居然自己跑出去巡街!

更絕的是,審案的時候居然自己查大明律,自己審自己判,連需要打板子的犯人他都是親自抄傢伙動手!

祁門縣的一干官吏被這位年輕而富有精力的縣尊老爺整的服服氣氣的,一個個聳拉着頭老老實實回來幹活了,畢竟不幹活就沒薪水,搞不好這位縣尊老爺會把所有人的薪水都領走

李定國不僅在下屬面前狠,在知府等上官面前也很講規矩,徽州府的知府很鬱悶,這二十來歲的毛頭小子好像不會來事啊!

後來他才知道,這小子壓根軟硬不吃,既不圖升官,也不圖發財,自己居然拿他沒辦法!

朱慈烺聽後,不由得對李定國刮目相看,他決定提前見見李定國。

祁門縣縣衙內,李定國正埋頭在案卷裡,對於朱慈烺的到來,他非常驚訝,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太子居然還記得自己。

朱慈烺與李定國認真交談了一番,先是對其政績的肯定,接着又建議讓他加入天武軍,當個將軍上陣殺敵。

李定國這幾年一直關注朱慈烺和天武軍的消息,聽聞他們在北疆打了那麼多痛快仗,殺了那麼多韃子,又見江南的百姓對天武軍崇拜有加,他心中早已嚮往。

只是礙於面子一直強撐着,現在皇太子親身前來,李定國說什麼也不願錯過了機會,準備藉着臺階表示一番。

正在此時,吳忠匆匆忙忙而來,打斷了他們的談話,說道:“小爺,奴婢有事稟報。”

朱慈烺聽後一愣,心道吳忠不是不知輕重之人,知道自己與人交談之時最忌諱有人來打攪,看這情況應該是大事。

朱慈烺見李定國正準備告退,直接說道:“吳大伴,這裡沒有外人,有事你就直接說吧。”

吳忠連忙道:“小爺,奴婢剛剛得到消息,南直隸巡撫朱大典大人在淮安漕運碼頭遇刺身亡,這已經是四天前的事情了,靖武伯現在正率一旅人馬坐鎮淮安城中。”

朱慈烺與李定國聽後,皆是大吃一驚,朱大典可是南直隸巡撫,也是太子黨的忠實骨幹,居然有人敢刺殺,這還得了?

朱慈烺並沒有繼續追問吳忠,而是向李定國笑道:“本宮說的事你考慮一下吧,如果你想從軍,就去皇明軍校進修幾年,出來後可直接進入天武軍。”

說完,他帶着吳忠向自己的行轅而去。

李定國看着朱慈烺的背影,心中暗歎一聲,喃喃道:“當這鳥官我早就受夠了,還是軍隊裡的生活適合我.”

今天更了八千字,這兩天儘量還會多更些,劇情緊湊不好斷

(本章完)

68.第68章 戰鬥總結會774.第771章 和平歸附1081.第1075章 入宮面聖(求訂閱)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370.第368章 明軍陣中的大清皇帝314.第312章 京師危機351.第349章 大明第一摳門貨786.第783章 皇帝親臨1307.第1301章 陰險狡詐朱皇帝1006.第1000章 天皇的憤怒983.第978章 出征日本865.第861章 新的時代125.第125章 殺!殺!殺!224.第223章 大明與英國的第一次海上交鋒286.第284章 針鋒相對872.第868章 大明大航海時代的來臨142.第142章 議南遷870.第866章 尼德蘭使團474.第472章 都老實了846.第842章 死戰 投降40.第40章 午門廷杖(求收藏)1281.第1275章 向岳父大人學習19.第19章 截胡(求收藏)660.第657章 文武分治1320.第1314章 落幕1092.第1086章 我要當駙馬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240.第239章 軍陣大師(月票加更3)420.第418章 鳳陽府527.第525章 微服摸底173.第173章 騎步兩棲作戰458.第456章 商人聯合會338.第336章 火銃對射1157.第1151章 誘敵1115.第1109章 遭遇英軍1060.第1054章 柳暗花明447.第445章 軍隊大調整1111.第1105章 鬥智鬥勇49.第49章 首次出戰656.第653章 大封功臣923.第918章 硬氣的都察院(補更)145.第145章 兵圍承天門918.第913章 拖家帶口的西巡694.第691章 情定終生754.第751章 冊立皇太子1322.第1316章 東歸933.第928章 狗孃養的貪官!275.第273章 全殲鑲紅旗434.第432章 大型翻車現場342.第340章 捷報246.第245章 悲催的少帥397.第395章 國丈宴請283.第281章 再斬巡撫389.第387章 放肆三日190.第190章 屯田招兵(其訂閱求月票)242.第241章 雄主959.第954章 法蘭西王室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622.第619章 清廷的危機839.第835章 八旗最後的高光時刻999.第994章 一場盛宴715.第712章 朕全都要69.第69章 勇衛營的弱點466.第464章 勳貴逼宮(一)631.第628章 後方18.第18章 錦衣衛抄家474.第472章 都老實了1152.第1146章 平定準噶爾652.第649章 漢家禮儀973.第968章 武皇炮679.第676章 計劃806.第803章 端幕府老巢1137.第1131章 準噶爾甕中捉鱉703.第700章 南洋情報網549.第547章 人心1186.第1180章 腰斬837.第833章 血肉之軀985.第980章 戰略意圖708.第705章 決心334.第332章 誓師540.第538章 拒降944.第939章 內閣會議(補更)190.第190章 屯田招兵(其訂閱求月票)204.第203章 瘋狂的流寇91.第91章 落幕569.第567章 北伐計劃822.第819章 太上皇陣前罵漢奸1084.第1078章 露餡了1364.第1358章 龍馭昇天(大結局)273.第271章 無情絞殺638.第635章 蒙古人的戰術740.第737章 忍不住跳出來了689.第686章 還有王法嗎?294.第292章 誘敵深入743.第740章 舉人遇到兵1274.第1268章 成王敗寇885.第880章 最後通牒291.第289章 立軍令狀776.第773章 傳國玉璽現世291.第289章 立軍令狀
68.第68章 戰鬥總結會774.第771章 和平歸附1081.第1075章 入宮面聖(求訂閱)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370.第368章 明軍陣中的大清皇帝314.第312章 京師危機351.第349章 大明第一摳門貨786.第783章 皇帝親臨1307.第1301章 陰險狡詐朱皇帝1006.第1000章 天皇的憤怒983.第978章 出征日本865.第861章 新的時代125.第125章 殺!殺!殺!224.第223章 大明與英國的第一次海上交鋒286.第284章 針鋒相對872.第868章 大明大航海時代的來臨142.第142章 議南遷870.第866章 尼德蘭使團474.第472章 都老實了846.第842章 死戰 投降40.第40章 午門廷杖(求收藏)1281.第1275章 向岳父大人學習19.第19章 截胡(求收藏)660.第657章 文武分治1320.第1314章 落幕1092.第1086章 我要當駙馬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240.第239章 軍陣大師(月票加更3)420.第418章 鳳陽府527.第525章 微服摸底173.第173章 騎步兩棲作戰458.第456章 商人聯合會338.第336章 火銃對射1157.第1151章 誘敵1115.第1109章 遭遇英軍1060.第1054章 柳暗花明447.第445章 軍隊大調整1111.第1105章 鬥智鬥勇49.第49章 首次出戰656.第653章 大封功臣923.第918章 硬氣的都察院(補更)145.第145章 兵圍承天門918.第913章 拖家帶口的西巡694.第691章 情定終生754.第751章 冊立皇太子1322.第1316章 東歸933.第928章 狗孃養的貪官!275.第273章 全殲鑲紅旗434.第432章 大型翻車現場342.第340章 捷報246.第245章 悲催的少帥397.第395章 國丈宴請283.第281章 再斬巡撫389.第387章 放肆三日190.第190章 屯田招兵(其訂閱求月票)242.第241章 雄主959.第954章 法蘭西王室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622.第619章 清廷的危機839.第835章 八旗最後的高光時刻999.第994章 一場盛宴715.第712章 朕全都要69.第69章 勇衛營的弱點466.第464章 勳貴逼宮(一)631.第628章 後方18.第18章 錦衣衛抄家474.第472章 都老實了1152.第1146章 平定準噶爾652.第649章 漢家禮儀973.第968章 武皇炮679.第676章 計劃806.第803章 端幕府老巢1137.第1131章 準噶爾甕中捉鱉703.第700章 南洋情報網549.第547章 人心1186.第1180章 腰斬837.第833章 血肉之軀985.第980章 戰略意圖708.第705章 決心334.第332章 誓師540.第538章 拒降944.第939章 內閣會議(補更)190.第190章 屯田招兵(其訂閱求月票)204.第203章 瘋狂的流寇91.第91章 落幕569.第567章 北伐計劃822.第819章 太上皇陣前罵漢奸1084.第1078章 露餡了1364.第1358章 龍馭昇天(大結局)273.第271章 無情絞殺638.第635章 蒙古人的戰術740.第737章 忍不住跳出來了689.第686章 還有王法嗎?294.第292章 誘敵深入743.第740章 舉人遇到兵1274.第1268章 成王敗寇885.第880章 最後通牒291.第289章 立軍令狀776.第773章 傳國玉璽現世291.第289章 立軍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