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新儒者

“不得不承認,柳同學說服了我……”林鵬皺眉良久,拱手一禮。

柳如是淺淺一笑,淡然地回禮,這個時候他沒有功夫謙遜,而是直接說:“如此說來,大人願意祝我一臂之力了麼?”

她這會心中也是重重鬆了口氣,林鵬畢竟不是那些抱着儒家經義讀迂了腦子的,他這一番話還能說動林鵬。如果是換一個人,卻不是她這麼簡單能說服的。

“柳同學想要如何做?”林鵬說。

“如此……就請聽學生一一道來……”柳如是將計劃一一說出。

這時,一場軒然大波,也已經在京師崇仁書院掀起。

崇仁書院是史可法與黃道周自己捐資,又聯絡士紳開辦的一處書院。顯然,他做的是東林書院的舊事。當初顧憲成修復東林書院,讓士子可以在此暢言政務,以輿論影響朝政,完成了聲望到權力的轉化,亦是開啓了影響深遠的東林黨一事。

眼下誰都知道東林惡了陛下,已經被李邦華與倪元璐的新東林吸收。想要再造東林是不可能的了。於是,史可法選擇了另開崇仁書院作爲保守黨的大本營。

雖然史可法聯絡了黃道周拉贊助,但這等爲有功名士子開辦的書院是不可能得到朝廷財政扶持的。故而,一路運轉,財計之上都是頗多艱難之處。

最終,還是曾經東林裡的後起之秀陳子龍出手,解決了這個困擾史可法的大敵。

陳子龍而今就任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也算朝中後起之秀,乃是黃道周與史可法之後的新秀中堅。

他一出手,果然比那些只會誇誇其談之輩強出無數。

陳子龍用的辦法是將崇仁書院變成了一個專門的補習班,用以研究如何考秀才,如何考舉人,以及而今時興的如何考教師資格證,如何考朝廷的選調考試。

從原本只是聚衆吐槽發帖的書院變成了熱門的教育產業,崇仁書院一來解決了無數閒得發慌又囊中羞澀之輩的生計問題,又提供了一個可以讓人不用擔心經濟問題的吐槽之所。

崇仁書院的成功讓保守黨在京熱度升溫,一干大佬紛紛看漲。

大明二七九年十月十二日,這一天開始,崇仁書院開始議論非非。一條震驚的消息從一名自京師大學堂的士子口中傳入書院,惹得衆人義憤填膺。

公孫藝手中高舉着一張佈告,進了講義廳。這裡是討論經義的地方,也是崇仁書院最熱鬧的所在。原本,這是給一干爲了來年科舉的舉人們預備的地方。但自從書院裡各處都被各種各樣補習班佔據以後,想要聚衆吐槽的士子們實在找不到地方,便紛紛涌入進來。

“消息確鑿,現在水峪溝煤礦裡,一個叫孫三的男子運了十輛大車的骸骨進了大興縣縣衙,要狀告那水峪溝煤礦的東主,沈萬重!”公孫藝將佈告拿出,衆人紛紛驚呆了。

“十輛大車的骸骨?有這麼恐怖嗎?”

“如果是剛死不久的,還真有這般恐怖。就算是死的變成了白骨,那也是蠻嚇人的。聽聞至少就是死了三十七人,這麼多人的骨頭壘在一起,太可怕了……”

“那沈萬重真是奸商,竟然落下了這麼多人命!”

“這不是奸商不奸商的了,如此罔顧國法,還是這天子腳下,必須嚴懲!”

“這是當然,若是不能嚴懲,從今往後天底下還有安全的地方嗎?”

……

這時,屋外的兩人聽着聲音都不由停住了腳步。

一個白髮漸多卻精神抖擻的老年男子一雙眼睛帶着震驚與憂慮的神情:“朗朗乾坤,竟然有這等事情?我本以爲,而今已經是漸漸治世,盛事氣象初生。沒想到……竟然有這等駭人聽聞之事。十大車的骸骨……”

“石齋先生,且彆着急憂慮。我看這事有些不對勁,前些時候,我還聽聞只是城北出現了一些盜匪,大興縣求援順天府,已經調集了數百民壯,不日就能平定。眼下看那些盜匪竟然主動報官,這說明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呀。”陳子龍輕聲說。

“哦?”被稱爲石齋先生的顯然就是黃道周了:“臥子可別是安慰老夫,老夫我的承受能力並不壞。”

這位老者那副憂國憂民的心腸不是假的,老實講,他耍手段心機的本事並不高。但這三年任職,卻是平生最暢快的階段。能夠施展一生所學,教化子弟,使大明漸漸國泰民安。實在是讓黃道周覺得不枉此生。

可近日聽了如此消息,卻是忍不住驚駭起來。

天子腳下,朗朗乾坤,卻有如此駭人聽聞之事。虧他還以爲而今朝堂袞袞諸公盡心竭力,已經有盛世氣象。

陳子龍緩緩說:“一者,所謂盜匪恐怕是謠傳,說不定只是一羣活不下去來請願的災民罷了。二者,無論如何,他們還能告官,說明這是對朝廷的信任呀。換平日,哪怕往前推二十年,何曾有百姓能這麼對官府有十足的信心,相信他們會給一個公道?這說明,局勢還在朝堂的控制之中。不是造反,不是叛亂。”

“臥子不愧是治世大才,這一番話,我記下了。說不定下一回朝議到時候,臥子就要參加了。”黃道周讚賞地說。陳子龍這話說得很有水平,角度刁鑽,十分犀利。更難得的是還很積極。

“石齋先生與陳臥子來了!”公孫藝討論得正歡,忽然間感覺外面有人,一撇,果然發現了兩尊大神。

屋內頓時騷動起來,黃道周與陳子龍也是紛紛入內。

“學生見過石齋先生!”

“臥子兄,好久不見!更加英姿勃發了。”

“拜見石寨先生,拜見陳院正。”

……

各式各樣的稱呼響起,大家都對兩個大人物的到來感覺很激動。

顯然,這是有大事要幹啊。

陳子龍顯然不會在領導面前出威風,微微一個側身讓開,將視線的焦點留給黃道周。

黃道周輕咳一聲,見屋內衆人漸漸安靜,說:“諸君。我與道鄰開辦書院之時,之所以取名崇仁,就是因爲我輩儒生,懷着儒家最核心的一個理念:仁。而今,奸商苛待害民,實乃人神共憤。我輩儒者,學聖賢文章,豈能容忍世間污垢橫行?現在,我希望崇仁書院的同學們挺身而出,爲我輩新時代的儒者做出一個表率!”8)

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六十五章:復興報第十三章:稅警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二十四章:畫龍點睛的扭轉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一百三十五章:公開太子身份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四十六章:軍魂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二十二章:越南烽火燃邊關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十九章:皇權下鄉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十章:微服出宮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四章:攔路虎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八十七章: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七十七章:收服忠良 微言活動內有紅包口令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三十八章:還有一事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一百章:還遼令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
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六十五章:復興報第十三章:稅警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二十四章:畫龍點睛的扭轉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一百三十五章:公開太子身份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四十六章:軍魂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二十二章:越南烽火燃邊關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一百二十章:財狼來了有刀槍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十九章:皇權下鄉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十章:微服出宮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四章:攔路虎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八十七章: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七十七章:收服忠良 微言活動內有紅包口令第四章:另類的歷史第一起……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三十八章:還有一事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一百章:還遼令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