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

“得此兩處地利,我等便可以在這北疆之地,大展拳щww..lā”鹿景逸說着,衆人紛紛議論了起來:“其中,海參崴爲支援起點。而伯力城,是我所設想,真正能夠成就我等封爵之功之處。”

這兩個地方,說起來都算是距離頗爲遙遠,更是十分新鮮。

不過,鹿景逸當然不是毫無準備。他拿出了官方給的地圖來。

這是大明朝堂給的支持,是錦衣衛耗費無數心血才繪製完成的地圖。但是,朱慈烺盡數發放了出去。也不在乎是不是會被羅剎的細作拿到。

這其中,無論是海參崴還是伯力,都是朱慈烺命名的新城市。

“我知道了,這是喜申衛啊。當年大明打下來的羈縻之地,不知道那些土人而今還認不認了。”一個蒼老一些,面色白淨的宗族族長放下了眼睛,拿着綢子細緻地擦拭着,說:“鹿大東家的本事果然不同凡響,至少能尋到這處地方,的確是眼界卓絕。某家孫正永佩服。”

“能知曉喜申衛這等古名,看來孫老一樣也是見識卓絕,本事不凡啊。”鹿景逸聽了,卻是十分驚訝,也是驚喜。

這裡不是後世,搜索一下喜申衛的關鍵詞就能知道,哦,原來歷史上大明已經將東北這塊地方密密麻麻地設立了諸多衛所,通過封當地酋長爲衛所長官來羈縻地方,將東北之地納入大明版圖之中。

但是,在大明這會兒,能知道喜申衛的人是真的太少了。

大多數聽了這三個字,也是迷茫得不行,並不知道後世這些已經丟失被俄羅斯人搶去的土地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大明正兒八經的領土。

當然,伯力的歷史並不與喜申衛一致。他的地方,準確的說在希禪屯上,只不過屬於喜申衛管轄。當然,到了建奴時期,這裡也有三姓副都統﹑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管轄此地。

朱慈烺恢復邊疆,卻是沒有兵力直接管轄而過,只是傳檄而定以後,就不再多做動作。

衆人了結了這伯力城的地理位置以後,也是紛紛點頭起來。

這個後世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一大城市的地方的確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現在居住在伯力的,是達斡爾部落。

雖然東北之地可以耕作的時間很短,但並不意味着在東北會餓死。此地水產豐富,以盛產大馬哈魚、鰉魚等特產而聞名。

東北諺語,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去山野之中打獵一番,就很容易收穫衆多的糧食。漁獵很能餵飽人,而且營養更加豐富。

伯力這個名字,自然是皇帝御賜的。能夠得皇帝陛下重視,自然已經證明這個地方有多重要。此處扼守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向南可由陸路至日本海,向東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控制了此地就控制遠東。

“要建城,要封爵。關鍵就是要能夠吸引住戶,長治久安。有了住戶,才能抵禦羅剎鬼的侵擾,扛得住當地土著的敵意。佔下此處,在這裡建城。方圓千里之地儘可輻射掌控。往南,進扶桑海域,可以得到朝鮮與日本的物資進入。往東,亦是可以直接泛舟而去。進可攻,退可守。握住這裡,就是握住了我們所有人的富貴命脈。搶先一步,領先後到的所有人!”盧澤侃侃而談,軍略上的東西講起來,入木三分,眼光十分精準。

“不愧是軍中精英,分析起來頭頭是道啊。”鹿景逸笑着鼓掌。

衆人一邊鼓掌,一邊不由暗自頷首起來。

他們既是覺得盧澤說得很有道理,也是留意起來。這鹿景逸很有本事嘛,手底下竟然還有軍中出來的精英之輩。

看盧澤的談吐與目光,顯然不是等閒小兵可以比擬的。

就是同在三樓的朱慈烺,聽了那盧澤的分析,也不由微微點頭,算是認可。

這時,衆人亦是開始說起了海參崴。

顯然,這是一個新的港口。

但是,對於這塊更加南面的地方,那孫正永卻是率先開口,說了起來:“老朽我從前在戶房任事,幾十年手頭看的就是各類卷宗。又有幸在帝都,看了天下各地的卷宗。這一回來東北邊疆之地,自然也將那海參崴看了。這地方,應該是個新港口。不過,卻也是建奴當年經營的核心範圍啊。建州之地,能成一個努爾哈赤,委實禍患。雖然殺戮一陣,漸漸沒什麼聲響。但是,想要長治久安,還是得有我漢家兒郎鞏固居住。啊,說偏了。這海參崴附近騎士就有一處大家熟悉的地方,就是那雙城衛,西去不遠,上溯數十里,就是舊開原。”

聽到這裡,大家都是瞭然。

說到底,這些都是建州衛的老地盤啊。

當然,那裡除了建州衛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地方。比如牙魯衛、失裡衛、阿真河衛等等林林總總,衛所衆多。

但提起這些彆扭拗口已經消亡在歷史長河裡的名字顯然不會有人有印象,可要是提起建州衛,提起開原,那就是讓人記憶尤甚了。

沒錯,若非有朱慈烺力挽狂瀾,這建州衛真可謂要成了大明永遠的痛了。

東北之地,數百年下來未能逐步往北擴張,也顯然是建奴肆虐的痛楚太大,到現在依舊還沒有緩過來。

而今,朱慈烺顯然要加速這鞏固東北之地的舉措。自然也就成了鹿景逸等人的機會。

“此處,卻是朝廷直接的治下了,算不得功勳。”孫正永說着:“在上面建城是可以,不管是採買國內的物資,還是朝鮮日本的人力物力,都是防備得緊。北上若是再拓寬河道,採購小船。聯通雙城衛到興凱湖的路上通道,一樣可以北上經阿速江到伯力城。”

“阿速江?”鹿景逸卻也是被聽懵了。

孫正永撫着長鬚笑說:“便是烏蘇里江。陛下對北疆十分關注啊,竟是都有了御賜的名字。不過,史料上卻是說這烏蘇里江當初還是叫阿速江。聽說河流頗爲湍急,也不知通航條件現在如何了。”

“看來,孫老也是對鄙人的計劃並不反對嘍?”鹿景逸沒有執着這點小細節,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孫正永。

“能想到在這海參崴上建立港口,經雙城子轉運進北疆。別的暫時看不出,但鹿大東家的這份謹慎和準備,委實讓人很看好。”孫正永說得謹慎含蓄,實際上卻表達了對鹿景逸的支持。

鹿景逸大大頷首,隨後又沉吟地說:“既然如此,我也可以正式宣佈,這一回我鹿景逸開發北疆的信心源泉,經略北疆的利器!。”

說着,鹿景逸從懷中掏出了一片羽毛。

衆人聽了鹿景逸所言,便是紛紛好奇湊了過去。這會兒一見鹿景逸掏出一把羽毛,卻是都紛紛不解。

這時,朱慈烺已經按捺不住,也是悄悄走了進來。

盧澤發現得早,邀請他走了進來。

不過,大家都沒有關注到朱慈烺的加入。畢竟,相比於未來大家發財的關鍵,一個外人的進來又有什麼緊要的。總不能在這朗朗乾坤之下,還會搶劫吧。

也許在城外,是會有出現這種情況。

但是,城內的治安是所有人都放心的。陸慶衍對於這一點是嚴厲要求,他很清楚,哈爾濱的繁榮來之不易。正是因爲有源源不斷的人流涌入進來,才讓這裡的經濟漸漸發展了起來。若是治安敗壞,哈爾濱距離成爲一個死掉的城市也不遠了。

撇去閒話,衆人見了鹿景逸賣了好大關子才說出來的東西竟然是一把羽毛,紛紛搖頭起來,一臉的疑惑與不信。

“若是鹿東家的依仗就是這一把毛,那也太讓我等失望了吧。”孫正永搖了搖頭:“這些東西,便是拿去做鵝毛筆都是次品了。鵝毛筆所用,無不是精挑細選。況且,鹿大東家手中這些,若我料想的不差恐怕並無多少都是鵝毛啊。”

“要是我猜想不差,應該都是些鴨毛。”

“好像還參雜了一些雞毛?”

“一地雞毛麼?鹿大東家卻不必這般浪費大家時間吧。如果是爲了讓我等養一些什麼雞鴨之類的東西,那卻是想岔了。這東北之地,也許糧食是真的缺少。可那各種肉類可真是不缺啊。但凡隨便上一回山,都能將一月的肉食都備好。”

……

衆人見鹿景逸來回放的就是這點,紛紛質疑了起來。

“怎麼,諸位方纔還對在下信誓旦旦。這就這麼快懷疑起來了?這東西雖然不起眼,可真要用起來,那可是劃時代的發明。足以讓我們比起任何人,無論是當地的土著、兇悍的羅剎人還是從天南地北各個地方蜂擁而來的冒險者,都能取得最多的優勢。而且,最最關鍵的一點。通過這個東西,我們能夠建立起不單單只是提供食物與居住的殖民支撐點。而是成爲真正的,這東北地區的經濟中心。”

“甚至能夠超過哈爾濱的經濟中心?”朱慈烺好奇地問出來了。

鹿景逸微笑着點頭:“而今哈爾濱所依據的,不外乎是安全、食物以及居住。能夠提供這三點,讓哈爾濱成了所有人北上開疆擴土的大本營。但是,除了這些,哈爾濱就已經沒有其他競爭力了。因爲,哈爾濱眼下無論是建材、食鹽、刀槍兵甲都是依賴於後方的供應。他所承擔的,僅僅只是一個倒買倒賣的功能。他並不能生產食鹽,也沒有最基本的紡織工坊。這意味着,哈爾濱遲早會因爲前線更多的城鎮建立起來以後而沒落。因爲,他沒有產業。”

“產業……工坊。鹿東家深思遠慮啊。”朱慈烺感慨地點頭:“能夠有產業,才能夠支撐邊疆不斷開拓,不斷穩固。最重要是,產業一旦興起,這北疆之地,就能在經濟上形成互相需要,互相支持的供需循環。只有做到這一步,才能讓百姓們真正定居下來。只有百姓們定居下來,對於大明而言,這些地方纔算是初步掌握在手中啊。沒有漢家兒郎,全都是異族的地方。哪怕土著向皇帝宣誓忠誠,也僅僅只是暫時性的蟄伏罷了。”

“這位兄臺此番高論,真是精妙啊。不知兄臺以爲,我手中的這些羽毛,可否能成在下一番事業?更是……可否願意,一同創業?”鹿景逸目光灼灼。

這時,朱笛與李定國也走了過來。

朱笛就是紅娘子,不知從哪裡要來了個口罩,穿的衣服也是尋常的男裝,讓人認不出來。李定國這會兒聽了,倒是心底一陣發笑。只不過,他並沒有如何嘲笑的意思。只是覺得有些荒謬。一個富商,竟然要招攬皇帝。

雖然說的好聽是創業,但誰聽誰的?

要一個皇帝聽一個商人的?

傳出去,不說皇帝陛下會不會怪罪。這鹿景逸知曉以後,恐怕會嚇死吧。

不過,朱慈烺出人意料地卻是並沒有拒絕。當然,也沒有說出什麼同意的話,只是笑着說:“要說開拓北疆之事,某既然來了這裡,自然是一同奮鬥,不會落後。倒是那海參崴的事情,可以與鹿東家說一聲,某的人已經開始在那幹活了。不出意外,往後運入黑龍江左近所有城鎮的物價都會迅速下跌。上面,木材工坊、造船工坊、製衣工坊、罐頭工坊、皮毛硝制工坊都開始林林總總建立起來。這就是鹿東家說的產業。至於……鹿東家手中這羽毛……自然是有用的。”

“哼,口氣倒是挺大。一口氣那麼多工坊說出來,都不帶喘氣的。”

“乖乖,就是一個罐頭工坊,說出去都嚇人了。還有造船工坊,可不是更厲害了?”

“也不知是不是那鹿景逸找出來的託,人倒是人五人六的。”

“反正,我卻是不信那一點羽毛有什麼用。”

“願聞其詳。”鹿景逸笑了,很是期待,又有些不敢相信。畢竟,他也是很得意自己的發現與發明呢。

“羽絨服啊。”朱慈烺悠然地說:“唐人劉恂任職廣州的時候就記載過。南邊之酋豪,多選鵝之細毛,夾以布帛,絮而爲被,復縱橫納之,其溫柔不下於挾纊也。俗雲,鵝毛柔暖。將羽毛編入以內,自然可以在嚴寒之地,依舊保暖。遠勝棉衣百倍。戰勝了嚴寒,北疆之地,何處不能任取?”

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兵強馬壯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五十一章:戰鼓擂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三十三章:周王的驚喜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八章:新制度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二十八章:重禮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八十一章:最後的贏家是朕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二章:琉球往事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十七章:揭曉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四十六章:軍魂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18章:兵變 上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二十三章:天賜良機
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兵強馬壯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五十一章:戰鼓擂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三十三章:周王的驚喜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八章:新制度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二十四章:新政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二十八章:重禮第八十六章:皇帝的籌謀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八十一章:最後的贏家是朕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八章:通州大營第二章:琉球往事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十七章:揭曉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八十五章:加稅漲工資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六十三章:千代姬與疫苗第四十六章:軍魂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18章:兵變 上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二十三章: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