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護軍名分

說完,朱慈烺放下名帖和金元寶,帶着傅如圭離開。

只餘下李峻呆呆地看着這封名帖。

朱慈烺,這名字對於不少官員而言已經開始漸漸淡漠。但對於這些出身底層的人而言,卻不知爲何突然有一種難以描摹的吸引力。

不少年輕士子已經開始低聲議論《少年大明說》,哪怕冒着師長的責罰。

他剷除了戶部貪污的碩鼠,讓無數徘徊在倒斃路上的士卒得到了自己的軍餉。

他給了無數人新生的機會,也讓無數人看到了,哪怕一無所有,只要有勇氣,有能力去改變,也能夠從那萬死無生之處,尋覓到一線生死!

忽然間,李峻提筆疾書,拿着一張紙,高舉着,衝到了朱慈烺的身前。

被擋住的朱慈烺不以爲衝撞,而是放聲高喊了起來。

“大軍有望了!走,有了軍工專家,總算不用擔心被神機營與兵仗局的人丟來一堆爛貨了!”

果然,沒幾天,朱慈烺就在澄清坊的宅子裡見到了換了一身新衣,頗有些嚴肅的李峻。

“得先生之助,我大明強軍有望了!”朱慈烺大笑着過去迎接。

如此大禮,李峻頗有些惶恐。

一旁的傅如圭倒是很輕鬆:“李先生不必如此拘謹,一會兒還需要仰先生之大才,讓我軍別挑到一些破銅爛鐵呢。”

“正是如此!”朱慈烺說着,門外已經安排好了馬車:“好了,走吧,去神機營,看看我們的武器!”

歷史上,大明天啓元年在徐光啓的主持下,就領取了兩千支魯密銃用來訓練部隊。這其中,僅僅只有幾桿有問題,其餘大部分都可以用。

從這段歷史上來看,依照正常的軍火生產規律,大明顯然不止造了兩千支魯密銃。

而這些,大部分都珍藏在了神機營武庫以及兵仗局武庫之中。

這一次,朱慈烺得了崇禎皇帝應允,興高采烈來神機營與兵仗局,自然就是打算爲自己的護軍,或者說那支家丁部隊拿到兵甲。

朱慈烺要出宮出京,太子護軍的旗幟顯然就暫時不能擺出來。兵甲戰襖可以暫時不領,但武器卻必須領出來。

好在,別人或許不知曉朱慈烺的來頭,提督神機營又兼領兵仗局的王承恩是絕對知曉的。

朱慈烺只是丟了幾個分量不小金燦燦的錦囊,就讓值守兵仗局的小太監笑王瞬間綻放了起來。

唯有看到這一幕的王承恩麪皮一抽,手中的金子拿也不是,送還也不是,只好暗地裡使勁,不讓朱慈烺在神機營與兵仗局領取兵甲有一絲阻礙。

於是朱慈烺很快就從神機營與兵仗局掏出了五千杆還算有點品相的魯密銃,又拿了三百杆顯然只是小批量製造的掣電銃,以及兩千杆火箭溜以及配套的火箭兩萬支。以及三門弗朗機火炮。

只不過,朱慈烺點名一下子要了這麼多軍備,很快就遇上了麻煩事。

有王承恩當面坐鎮,朱慈烺遇到的麻煩當然不是來源於神機營武庫。而是……搬不走!

這可不是後世,幾卡車的事情。這上萬的火器,還有諸多高危險的軍火,讓朱慈烺和傅如圭兩個人搬運,怕是要搬到猴年馬月才行。

當然,朱慈烺儘可以現在讓傅如圭去派救兵。亦或者乾脆定下時日,下次再來。

只不過……臨到頭了才這麼說,這不就是承認朱慈烺考慮不周嗎?更何況還有一個新來的手下在看着呢!

朱慈烺決定裝一回逼。

只見朱慈烺看了一眼王承恩身邊的小太監王賀,眼珠子提溜一下,沒有言語。又看了一眼這堆積如山的軍械,目光逡巡在王承恩身上的時候,露出了一絲愁容:“神機營的兵想來在王公公麾下,定是一流強軍吧。”

見此,王承恩哪裡還不明白,當下就讓那個小太監下去。然後又看了一眼傅如圭。

見此,朱慈烺笑道:“如圭兄乃我至交臂助,無需避諱。”

聽此,王承恩很上道地就大喊道:“秦俠小兄弟如此看得起咱家,那咱家也就不瞞秦俠小哥兒了。這神機營除了火器,可的確還有些練過的老兵。更別說咱家提督的神樞營,更是騾馬齊全。依着陛下的意思,是不是應該爲太子護軍再配些神機營的老兵與神樞營的騾馬?如此,方纔不辜負陛下與殿下盛情厚愛啊!”

聽到這裡,傅如圭心中猛地一震,終於明白了秦俠身後站着的大佬果然就是太子!

除了太子,還有誰能再建一支軍隊?

除了太子,又有誰敢拿着私人的軍餉來養一支兵馬?

又是除了太子,還有誰敢讓王承恩這個宮中大檔也如此賣面子!

想到這裡,傅如圭對跟着秦俠乾的未來一下子就火熱了起來。這前途槓槓的啊!

傅如圭當然想不到,朱慈烺只是想從王承恩手裡要點人過來,好搬運這些軍械罷了……

只不過王承恩的表現確實更加上道,不僅給了神機營的老兵,更是連搬運軍械的騾馬都準備好了。到最後,更是奉送了一份超級大禮。

名義!

太子護軍的名義!

通過這樣含糊不清,卻又確鑿無疑的舉動,讓傅如圭確信無疑朱慈烺當做家丁的就是太子護軍!

這讓原本對太子護軍安排有些惴惴的朱慈烺心下頓時安穩了下來。

繼續隱瞞太子的身份是朱慈烺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畢竟,若是公開太子身份,御史言官滿朝文武都會驚駭,絕不會放朱慈烺出宮,更不會放朱慈烺出京。

這樣一來,朱慈烺固然能夠將太子護軍帶在京中訓練,但沒了宮外世界的經營,靠着那麼一點早就被瓜分乾淨的國庫,朱慈烺了不起最後有一支逃命的親兵就再也沒有前途。

故而,朱慈烺堅定要隱瞞太子身份。

但沒了太子身份的公佈,太子護軍要如何將指揮權握在朱慈烺手中,又如何讓軍官士兵保持忠誠團結又讓朱慈烺憂慮了起來。

朱慈烺自然是打算將這支兵馬牢牢掌握在手,但公佈太子護軍番號又顯然不合適。到最後,肯定會以家丁護衛隊的形式存在。

一堆大頭兵還好糊弄,無論是跟着老十七來的老兵還是右哨的那些亂兵,都不會在意番號的問題,就算不是太子護軍也會死忠跟着朱慈烺戰鬥。

但中層軍官乃至傅如圭這樣的將官種子,那就不能說什麼混在朱慈烺的家丁隊裡當家丁了。

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三章:百萬鉅款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一百四十九章:闖軍頭陣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七十七章:德川家光的真面目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十章:天下清名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十七章:伏擊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二十三章:天賜良機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五十四章:馬尼拉的暗流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十八章:亂戰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三章:島津光久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六十六章:北大荒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四十四章:鍊鐵之法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一百零九章:做大事的人第十七章:稅源翻番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八十三章:偶遇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十二章:朝議
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戰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三章:百萬鉅款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三十二章:門前叫陣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一百四十九章:闖軍頭陣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七十七章:德川家光的真面目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十章:天下清名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十七章:伏擊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二十三章:天賜良機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九十四章:宮內宮外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五十四章:馬尼拉的暗流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十八章:亂戰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十九章:交鋒戶部尚書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三章:島津光久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六十六章:北大荒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四十四章:鍊鐵之法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五十一章:飛熊營動第一百零九章:做大事的人第十七章:稅源翻番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八十三章:偶遇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十二章: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