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

不多時,李巖追上了紅娘子的步伐。

聽着歌和身後的腳步聲,紅娘子頓住,眯着眼睛轉過身,看着微笑望來的李巖,冷聲道:“怎麼,李將主還要來我軍中整頓嗎?”

“當然不是如此……紅娘子。我是來談山東來犯官軍的。”李巖溫和地笑着道。

紅娘子仔細看着李巖,緩聲道:“官軍要來打俺們,俺們就先打,有什麼好說的?難不成你李巖想要殺人放火受招安?”

“打,自然是肯定的。至於降了做官,俺也早就沒了這心思。只是這一次可有些蹊蹺,讓俺發現了有意思的事情。紅娘子,你可知道劉澤清此人?”

……

此時五月,天氣已經熾熱。黃河河道亦是暢通,朱慈烺匯聚大船百艘,浩浩蕩蕩西去,正式宣佈了山東鎮入河南平亂的序幕。

船隊之上,除了朱慈烺的三千兵,還有山東鎮的五千戰兵。

此時黃河的河運還算順暢,大軍行進,很快就接近了河南的地界。但當船隊行進到了東明縣的時候,卻不得不停止了下來。因爲,原本平靜的黃河水面上開始斷斷續續出現了一艘艘掛着闖軍旗號的小快船。

爲此,朱慈烺下令探查敵情。

而今,朱慈烺的坐船上,此次入中原平亂的一干將官匯聚一堂。

朱慈烺這邊,常志朗、老十七、劉勝、劉振以及柳泉位列朱慈烺的身後。而另外一邊,自然就是劉澤清、阮應兆以及劉可成等山東鎮的戰將。

此事,幾人站在船頭最高之處,遠遠看着前方朦朧之處,紛紛皺眉。

而朱慈烺的身邊,張鎮正在緩緩說着軍情:“大人。前方已經探報清楚了,東明縣的確已經被闖賊紅娘子、李巖所部控制。不僅如此,前方河道也已經被闖賊在東圩鎮用鐵鎖封河。而且,小人聽聞,李巖所部正在加緊製作火船,已經準備了上百艘阻攔我軍過河。”

張鎮說完,常志朗便開口道:“大人,不如我們由北岸上去,從陸路進發開封吧。左右距離開封不過百里之遙,水運轉陸運,些許麻煩算不得什麼。”

朱慈烺神情一動。

但劉澤清卻是眉頭一挑,一副豁出去請戰的模樣,高聲道:“監軍大人。不能將李巖、紅娘子所部的闖賊置之不理啊。北岸的闖賊固然弱小容易通過。但我軍若是在附近轉運,則糧道危矣。若是安全一些將兩道遠方,則舟車勞頓,又需要再徵發民夫了。”

朱慈烺仔細地看了劉澤清一眼。

劉澤清的舉動是爲何而來,朱慈烺姑且不論。但這傢伙眼力勁還真是有的,說的無不道理。

沉吟稍許,朱慈烺道:“東明縣的闖賊,要打下來!”

聽此,一旁的柳泉頓時高聲喊道:“大人,我部炮兵可以暫且在船上安炮,打闖賊敵船。”

劉澤清聽此,頓時眉飛色舞地請戰:“末將所部,亦可跳幫作戰。”

朱慈烺聽此,卻是緩緩搖頭。

水戰與陸戰是兩個範疇,朱慈烺可沒有撒豆成兵,一下子搞出一支水軍的能力。

只聽朱慈烺道:“柳泉,由你先開炮遮護,讓我軍上岸,收復東明縣。”

“是!”柳泉聞言,頓時領命退下。

一旁的劉澤清躍躍欲試,看着朱慈烺。

但朱慈烺卻是盯着劉澤清一副忠誠敢戰的面目,笑着道:“到時候,還要辛苦劉軍門先上岸肅清殘敵。”

劉澤清聞言,頓時肅然領命:“是!”

只是心中,劉澤清卻是一陣怒罵。

這次上岸固然不是搶灘登陸會很慘烈。但兵法之中,忌諱的是半渡而擊。要是上岸的時候被敵軍衝一陣,就是強兵也會打得很難看。

“還好……老子還有後手……”劉澤清面上一副忠勇無畏之色,似乎真的怕了朱慈烺身後的三千精兵組成的督戰隊。

但實際上……已經不知多少腹誹突生。

一番倉促準備後,一艘改裝的炮船開始脫離船隊在幾艘滿載弓手的戰船護衛之下,緩緩朝着南岸武勝鎮的碼頭靠上。

果然,當這幾首打着官軍的旗幟靠近後,碼頭上頓時就有六七艘大小不一的民船一擁而上。

炮船上,柳泉神色肅然,額頭上不知何時悄然出汗。

“兄弟們,這是民船,打不了幾炮。一會兒,開炮的時候將平時咱們操練的東西都記清楚!這四具弗朗機,是咱們炮營建功立業的根本!打好這一炮,秦大人少不了咱們的功勞賞賜。”柳泉結結巴巴地說着戰前的動員。

一干炮兵不甚整齊地喊了一聲:“是,百戶大人。”

而人羣之中,李峻卻是拿着一包用絲綢包好的火藥包,將塞進弗朗機裡,隨後在一旁士兵的幫助之下,放進一顆鐵彈。

一旁,一個面容蒼老的老兵小心翼翼地調整着距離:“少了……多了……哎呀,秦大人說的那什麼……俺都沒記住……這可是校射……”

一旁,李峻默然推開這個老卒,伸出拇指,比劃了起來。

不多時,就聽柳泉也操弄好了一具弗朗機,出聲道:“預備……開炮!”

砰砰砰……

河岸上,紅娘子下了馬,定定地看着一炮轟向衝過去的幾艘小船,微微皺眉。

一旁,李巖笑着道:“紅娘子,選進先鋒船隊裡的都是些水性好的好男兒。這些人縱然船沒了也能游回去。”

李巖話音剛落,頓時就見炮口赤焰一閃,一個黑點遠遠打來,落在闖軍戰船旁邊,極其一道一丈高的水花。

見此,紅娘子也是微微笑了起來。

與此同時,整個戰船上,四門弗朗機又是齊齊開火。

這一次,飛出來的卻是兩顆由鐵鎖連在一起的鐵彈。只見這鐵彈飛出去之後,纏繞的鐵彈旋轉着,激起了更大的水花。

但這只是第一發的戰果。

在短短一百多步的距離下,三顆鐵鎖纏着的炮彈旋轉着,將三艘衝上去的闖軍戰船掃到。

只見一陣慘叫響起,旋轉的鐵彈將船上一切命中的東西打出血霧,斷肢殘骸頓生。

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五十一章:戰鼓擂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18章:兵變 上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十二章:朝議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六十八章:彗星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氣見面禮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四十七章:被欺負的清軍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三十三章:很美妙很可笑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十四章:密謀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八十四章:財政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二十三章:捷報入漢城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六章:攻佔仁川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八十三章:偶遇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八十六章:歸服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一百零一章:孤兒寡母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四十五章:無禮失禮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六章:攻佔仁川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三十七章:全軍抵達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十七章:揭曉第十一章:
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九十四章:再來一段佳話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五十一章:戰鼓擂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18章:兵變 上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五十七章:校場進兵第十二章:朝議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六十八章:彗星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氣見面禮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四十七章:被欺負的清軍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三十三章:很美妙很可笑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十四章:密謀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八十四章:財政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二十三章:捷報入漢城第九十九章:乾坤逆轉大手筆第六章:攻佔仁川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五十二章:不就是區區糧餉嗎?第八十三章:偶遇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七十六章:打造新東林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八十六章:歸服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六十四章:偶像級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一百零一章:孤兒寡母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四十五章:無禮失禮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六章:攻佔仁川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三十七章:全軍抵達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十七章:揭曉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