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一份大禮

臨清貢磚的製作包括取土、上垛、過篩、濾泥、製坯、裝窯、燒窯等工序,其中需時最長的是上垛。上垛是在取到臨清特有的蓮花土後,要將土運到存土場堆成大土堆,一任風吹日曬、霜凍雪飄,目的是降低其鹼性,同時讓其粘性變得均勻,使生土變成可以使用的熟土,僅這一道工序就需要3年左右。

好在,張家窯裡直接就有熟土。

很快,朱慈烺就看見一位彪形大漢掄起鐵叉剷起一塊溼泥,用力摔到地上,然後又剷起來接着摔,如此反覆幾次之後,大漢就把這塊泥丟在一邊置之不理了。

對此,一旁的張友悶着,並沒有解釋這個奇怪的舉動。

朱慈烺看了一下,倒是直接開口問道:“用力地摔打是爲了減少泥中的氣泡吧?將其晾在一邊一段時間,應該就像發麪蒸包子時需要醒面一樣,給泥一個休息和醒發的時間,使其更加柔軟。怪不得能做出貢磚,臨清匠人工人們的心思真是用心啊。”

“大……老爺燒過磚?這這……”張友驚愕難言。但緊接着就發現自己失言了。人家這麼一個大人物,怎麼可能做燒磚這種工匠卑賤的活兒。

但……既然沒做過,又是從何得知?

這可是關係着幾萬人生存的機密啊。

張友的問話沒有得到朱慈烺的正面迴應,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個年代貢磚當然不能賣,可後世能啊。這東西他就經手過。

不過這一茬他當然不會說,於是衆人就一副萬分驚愕地看着朱慈烺。

而朱慈烺只是淡淡地道:“讀書多了,一理通百理明罷了。”

朱慈烺這樣的回答並未解開衆人的疑惑,反而只是讓衆人更加敬畏了起來。而張友也是索性豁出去了,繼續開口講解了起來。只當是貴人愛好衆多。好在,只有朱慈烺、傅如圭、張鎮以及老十七在,張友也並不是特別擔心泄密。

“其實不僅是工序用心,俺們這連燒造的燃料也有講究。有句話說,“打官司的是秀才,燒磚的是豆秸”,講的就是俺們燒貢磚一定要用豆秸杆。因爲這豆秸杆燒起來火候均勻,燒出來的磚,質量和色澤都很好。”

“除此外,俺們還得有耐心。這一待就是一天,尤其是碰到需要掌握火候的關鍵日子,一窯磚,燒製需要30天,在燒到20多天的時候便要停火。可是啥時候停火,那就有講究吶。要是這火候掌握不好,燒製出的貢磚那就壞了,二十多天就要白費擱這兒,朝廷更是要怪罪。所以俺們這燒磚,還得看身上的本事。比如俺,只需要他去聞磚窯裡冒出來的煙味聞着香噴噴的時候,那就對了。”

張友嘿笑着,繼續講解了起來。

只不過,眼下顯然還沒有貢磚要燒製,大家顯然就無從得知爲何張友會說這磚窯的煙味竟然是香的了。

對此,朱慈烺與傅如圭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

他們在盯着燒製紅磚的工匠們在幹活。

張鎮來這兒比朱慈烺要早許多,也一早就給了定金預付買了磚石爲外面的軍營作爲建築材料。

爲此,張家窯也多了幾分煙火氣息,不顯得那麼衰敗了。

而今,張家窯上下顯然也明白這的確是來了大單子,上下都用心幹活。

而朱慈烺與傅如圭看到的便是這樣的一幕。

兩人走到一處高地,負手靜靜看了起來。

張友見此,這才明白人家對貢磚燒製的秘訣壓根就沒什麼興趣。一念於此,這才又是放鬆,又是緊張。

不過,張友老而成精,看着兩位貴人如此舉動也是不敢冒犯,靜靜地在一旁候着,看着。

“燒磚有很多工序。取土、上垛、過篩、濾泥、製坯、裝窯和燒窯。這些顯然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你看,他們都需要分工,需要合作。而且,人多了,想要將事情做好就需要紀律。在這裡,管理他們的是宗族輩分,凝聚關係的是血脈與工錢。這和軍隊挺像吧。”朱慈烺輕笑着道:“維繫軍隊的是軍餉、軍律以及最關鍵的信念。而軍人用火銃,倒銃、裝銃、實藥裝彈、著門藥。著火繩、打放、立放還有距離的掌握,都是可以拆分出來成一個個細步驟來做的。而匠人們一樣會拆分步驟,仔細學習。這意味着工人出身的士兵可以更快掌握火銃的使用,成爲合格的士兵。。”

傅如圭聽完朱慈烺的話,輕輕感嘆了一下:“的確如大人所言,這裡是難得的上佳兵源啊。而且,匠戶雖然窮困,卻是豁的出去,還殘存一些血勇之氣。只要苦練一段時間,就能成爲可戰之兵。”

還有一些讓傅如圭感嘆的東西,他並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張鎮的存在證明了朱慈烺的手腕與心計。朱慈烺用採買磚石捏住了匠戶們的命脈,又能再給他們一條出頭的生計。這一揉捏,進了軍營的兵先天就有了一份忠誠朱慈烺的信念了。

再加上朱慈烺那練兵的法子,那鼓舞人心的妙語……

這樣的人……

還好是自己追隨的人,而不是……敵人。

“張作頭,本官除了十萬紅磚的買賣,還打算給你一份大禮。”朱慈烺笑着道。

隨後,傅如圭就見朱慈烺只是輕輕說了幾句,就見張友頓時大拜而下,幾乎可以用喜極而泣來形容:“進榷稅分司,俺們成啊,成啊!謝老爺大恩大德啊……”

朱慈烺笑着扶起,隨後看了一眼傅如圭,點點頭。

傅如圭明白,擴軍的事情很快就會如火如荼展開了。劉澤清或許還有一點小詭計,但很快他就會明白自己錯誤得格外厲害。

而他自己也要接受朱慈烺的一項重要任務離開臨清了。這一項任務實在是太重要了,以至於……朱慈烺不得不將手頭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將派出去。

“讓傅真帶三十人跟你去吧,都備上魯密銃。”朱慈烺沉聲地說着,話語有些並不輕鬆。

“區區賊寇,還奈何不得我。”傅如圭笑着道:“秦大人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我也等你……進剿中原!”

朱慈烺重重點頭。

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五章:武學奇人第十四章:首輔督師第八十三章:偶遇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八章:多爾袞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四章:攔路虎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十八章:海外貿易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一百四十七章:斷後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19章:兵變 下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十五章:目標:直搗黃龍 限免加更抵達第一章:天下不一樣了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九十章:上代國王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五十六章:新戰術
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五章:武學奇人第十四章:首輔督師第八十三章:偶遇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八章:多爾袞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四章:攔路虎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十八章:海外貿易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一百四十七章:斷後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六十三章:北極熊的威脅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19章:兵變 下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十五章:目標:直搗黃龍 限免加更抵達第一章:天下不一樣了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二十八章:重禮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155章:更厲害的漢兒軍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二十一章:衝出京師大戰去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九十章:上代國王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五十六章:新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