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

說完,朱慈烺對崇禎拜下,道:“兒臣每次見父皇都憂心勞累,恨不得以身代之。每每思索父皇所憂,苦的是國中無財賦,無以平內亂,無以鎮邊疆。憂的是少有能臣幹吏,使民生安樂。所望的是民不爲朝政之弊所困。臣下不爲朝中污濁所擾。但每每念及此處,便發現我身爲人子,所謂太子,卻無一可以幫襯父親。孩兒心疼父皇辛苦,卻無能爲力襄助父皇。心念於此,又如何聽得進這經義大道?若依兒臣之道,兒臣更願意聽先生大臣們講如何治軍,如何治民,如何理財,如何處庶務,縱使成庸俗之輩,亦無所畏懼。因爲這纔是兒臣要的道。”

劉宗周先是聽朱慈烺否定自己學說雙目圓瞪,面色憤憤。但聽到朱慈烺發自肺腑,真情流露的話語,又是大大感慨,道:“太子至孝,老臣爲陛下賀。”

劉宗周德行高潔,心口如一,雖然自己的學說不被認可,但見太子孝行可貴,自然是誠意誇讚。一干大臣口上附和,卻都藏住了心裡的各種想法。

武班之中,同樣在文華殿侍立聽講的田貴妃之父田畹冷笑着,心道:“眼下國勢維艱,以今上如此聰慧勤勉都不能稍稍恢復。光會孝順有什麼用,一個愚笨到連一個月之前的事情都記不清的太子,學什麼忘什麼,不被那些朝臣內侍耍得團團轉就好了,先生們講學哪些,又有甚麼區別。”

崇禎皇帝不去看那些大臣,凝望着太子,微微動情,對朱慈烺道:“烺哥兒有心,朕知曉了。烺哥兒年歲尚幼,無論習武從文都大有可爲。想學些新東西,可以多找東宮屬官的先生們問問,若是不夠,朕再從宮外找。往後經筵朕看來也可以多講些其他的學問,理財治軍,正是國務首要之處。”

感受到崇禎對自己的拳拳愛護,朱慈烺心下一片溫暖,重重應下。

皇帝開口了,一衆大臣罕見地沒有在堅持己見,於是氣氛重新迴歸了和諧。崇禎要聽理財治軍的學問,自然得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戶部尚書李侍問來說。倒不是因爲這兩人如何學問上佳,而是儒臣之中,空談心性至理的人一大把一大把,但論起庶務,卻大多一竅不通。

皇上要聽軍務和財務的學問,很快,王承恩就接旨過去尋兩人。

戶部李侍問的消息還沒傳來,不過稍待十數息,王承恩就帶着兩個人來了。

一個是神色倉皇的陳新甲,一個是面色虛白,雙目血色彌補的軍漢。

這對奇怪的組合讓一干儒臣心道奇怪,心上都起了不妙的預感。

朱慈烺看着那軍漢,又看了看陳新甲遊離不定的目光,猛地想到了什麼,心悸不已。

果然,陳新甲一進了大殿,就撲倒在地,拜下,強作鎮定道:“遼東軍報來。洪承疇與建奴決戰於松山、錦州,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我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我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決定明日一早分成兩路突圍南逃。大同總兵王樸一回營便率本部人馬首先乘夜突圍逃跑,結果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黑夜中,我軍且戰且退,各兵散亂,黑夜難認。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爲內應。二月十八日城陷,督師洪承疇、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祖大樂兵敗被俘。錦州圍困,祖大壽再告求援。此爲加急軍報之軍士。”

陳新甲說完,殿上鴉雀無聲。

一干儒臣目瞪口呆,無法想象堅持了兩年大戰的松山竟然如此倉促落敗。崇禎剛剛站起來,卻又猛地落下,勉力撐起身子讓自己顯得身板挺直,想要說話,久久卻沒說出來。

朱慈烺更此刻感覺到了一股難言的抑鬱,一種整個蒼天都壓下來的恐懼感籠罩全身。

是了,今年是崇禎十五年,鬆錦大戰以大明一方一敗塗地爲結局落幕。

至此,大明在遼東的防禦體系全面崩潰,遼東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除了山海關,大明再無依靠抵擋清人從東攻來。

而鬆錦大戰一敗,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大明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生力軍全軍覆沒,失去了和清人大戰的最後力量。

很快,原本被大明所維持的,以寧遠、錦州諸多堅城構建起來的防線將會被建奴徹底撕碎,山海關外除了寧遠一座孤城再無其他駐點。戰略勢態全面被動。

至於朱慈烺他自己,好死不死穿越到明末,還穿越到了明朝末代太子身上。

歷史上,他是什麼結局?

兩年後,李自成攻入京師,他成了亡國太子。愛護自己的父皇崇禎先是讓母后自盡,隨後又親手砍殺妃嬪子女,隨後自縊煤山,身邊只孤零零地剩下一個內侍陪伴。

三年後,流落街頭一年的朱慈烺被自個兒舅舅周奎出賣,讓多爾袞以假冒太子之罪下獄問斬。僥倖在大明遺老遺少的幫助下逃到江南,還未能安歇幾天,又被福王發現“請”入南京。剛剛進了南京,就被翻臉無情的福王以假冒太子罪下入大獄。

就算是最後清兵來攻的時候,被南京城裡的義士所救,朱慈烺也並無迴天之術,不久就被清軍攻入,再受侮辱。

或許唯一算得上是安慰的是,這一次,終於死於清軍多鐸之手。

歷史之大勢,讓自己哪怕以太子之尊,都卑微如此。

朱慈烺痛苦地閉上了眼,眼下他雖爲太子卻被冠上了愚笨之名,更因年幼,人微言輕。似乎一切都無能爲力!

現在,距離那可怖的未來只有兩年了!

留給他的,是末路之下的狂奔……還是執起劍,用刀劍相擊的聲音,奏鳴一曲進擊的狂想曲!

“這就是我的歸宿嗎?不……我絕不會承認,更不會屈服!”一個越來越響亮的聲音在朱慈烺的心中升起:“現在,我來了。大明,絕不會有最後一個太子存在!”

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一百二十六章:伏兵猙獰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十八章:海外貿易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七十五章:截胡第九十章:賣少了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一百零四章:進攻進攻再進攻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三十三章:周王的驚喜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三十九章:接陣開打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十二章:朝議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七十九章:“死”而復生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五章:武學奇人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六十章:血濺桃花扇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四十二章:早朝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五章:仁川登陸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第三十章:接戰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二十章:戶部的戰爭第十章:山西與順軍
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一百二十六章:伏兵猙獰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十八章:海外貿易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七十五章:截胡第九十章:賣少了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一百零四章:進攻進攻再進攻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五十五章:擲彈兵出擊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三十三章:周王的驚喜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三十九章:接陣開打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十二章:朝議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七十九章:“死”而復生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五章:武學奇人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八十九章:鄭氏父子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六十章:血濺桃花扇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四十二章:早朝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五章:仁川登陸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二十五章:捷報入南京第三十章:接戰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二十章:戶部的戰爭第十章:山西與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