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剷除碩鼠圖謀出宮

朱慈烺連忙過去扶住朱由檢,一扶,朱慈烺卻感覺朱由檢的體重竟是輕的如紙一樣,他一個少年竟然扶住了一個近一米八的中年男子。

扶住了朱由檢,朱慈烺拜下請罪。

崇禎扶他起來,力道很沉,尤其抓得緊,抓得朱慈烺雙臂生疼。

朱慈烺目光望過去,崇禎的眼神疲倦開始褪去,一種朱慈烺熟悉的堅定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正是這樣的堅定讓崇禎從天啓皇兄手中接過了一個國事糜爛的大明,讓他奮起決心掃平這個世界的污垢,剷除閹黨,滌盪人心,意圖做大明中興之主。

正是這樣的堅定讓崇禎在國事一日日糜爛之下依舊宵衣旰食,辛勤處理國政,試圖將從兄長手中傳承下的大明江山一點點從泥潭裡拖出來,儘管結局卻讓崇禎堅定的心一點點被污穢的沼澤淹沒。

正是這樣的堅定,在邊城大員盡皆投降的兩年後,讓他絕望地走上了煤山,留下了“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

這是一個勤勉負責,心懷天下的皇帝。卻也是一個生不逢時,難挽傾天的悲情殉道者。

現在,新的朱慈烺來了,他的命運還會重複嗎?

殿內沉寂了一會兒,卻並不顯得沉悶,一道讓朱慈烺心懷激盪的聲音在屋內響起。

“烺哥兒,你說得好。朕身爲天下臣民君父,豈能拋下祖宗基業。拋下視我爲君父的臣民?自太祖起,大明皇帝,不稱臣不納貢,無和親之屈膝,亦無割地之國恥。天子衛國門,君王死社稷!烺哥兒,這天下,斷不會被蠻夷佔據!你身爲太子,其他祖訓可以不顧,這一條,給我朱家子孫,一代代傳下去!”崇禎的聲音在這一瞬間恢復了中氣十足的模樣。

聽到這裡,朱慈烺心中突然感受到了一種使命在傳承,一種萬鈞般的責任納入了心懷。

這天下,既然享受了第一等的尊貴,那便承擔其第一等的責任。

朱慈烺的目光清澈,迴應着崇禎,帶着前所未有的堅定:“兒臣謹記父皇教訓,九死不悔!”

“好!”朱由檢心下暢快,罕見地露出了輕鬆的神色。只是想起方纔要處理的政務,朱由檢不由蹙眉起來:“烺哥兒。你方纔說的內寇之事我並非不知,福王死在洛陽,朕……只是流寇難剿,耗費更甚。眼下朝廷拿不出錢糧就驅使不了兵馬,遼東之事尚且困難,剿寇之難更甚。至於開源加稅之事,朝臣反對尤艱,遼餉已然沉重,再加稅百姓,我心中有愧。故而,眼下左右艱難,錢糧,無處來啊!”

“父皇,兒臣翻閱雜書,記得有一個故事。百姓家如果遇到饑荒,有經驗的農人便會到處挖田鼠的坑洞。因爲這些田鼠平日偷藏百姓米糧,積年累月數年,一旦挖出,往往有數石之多。故而,想去戶部爲吏爲父皇掃蕩國庫之碩鼠。”朱由檢目光定定:“大明富有四海,子民億萬貢納稅賦,卻不能滿足邊疆之需。天下每年三千萬石田賦,碩鼠手中便拿去一半之多。不除碩鼠,大明便是一個流血的巨人,總有一天會流乾鮮血,再無生機!兒臣無練兵之用,父皇亦無以支撐戰事。”

朱由檢目光冷冷:“太子是說李侍問?”

朱慈烺搖頭。崇禎用人多疑,心急難耐,內閣部寺大臣一茬茬換。但朱慈烺李侍問並無壞的觀感,也無深厚瞭解。而且,他可不是來打落水狗的。

“父皇,而今在深宮,對於朝中大臣賢與不肖並不瞭解。深宮九重,何以知曉黎民庶務?只是因爲而今若要立軍,便免不了請餉。故而,一爲庶務二爲軍餉。兒臣自當入戶部一趟,便是鋤不了碩鼠,也不能在身邊養一堆碩鼠!”朱慈烺擲地有聲道。

朱由檢還是微微皺眉:“太子之身爲一胥吏,荒唐,實在荒唐!”

朱慈烺朗聲道:“我勸父皇重抖擻,不拘一格使人才。既然具是大明臣子,只要有能或賢,父皇何須以門戶之見使臣民離心?”

“不拘一格使人才……”崇禎看着朱慈烺年輕的模樣,無奈道:“罷了,就當讓你出去散心罷。烺哥兒,你去找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曹化雨,他是曹正淳胞兄,入戶部之事我會命讓王承恩小心着辦理。”

說完,崇禎頓了頓,又說道:“此次大殿之上,你太魯莽了。清議大臣之中,只怕多有紛擾。我會讓人傳出話,就道是你在宮中養病安歇了。如此,宮外也不要想着以太子之身招搖。如果有事,你還是入宮先習政務。”

就連崇禎也不看好自己,朱慈烺一陣失望,但他沒有多說,只是行禮應下。

回到慈慶宮時,朱慈烺看見了顯然等候多時的周皇后的貼身女官琳琅。朱慈烺讓大伴司恩收拾了幾件常服,一件小太監的衣服,以及一些零碎銀子大概一千兩,這是他的私房錢。收拾完了,朱慈烺便跟着琳琅去了周皇后處。

周皇后揮退了宮人,便讓貼身內侍將消息傳出去,道是太子此次一番言論着實觸怒了崇禎皇帝,周皇后擔心得緊也不放太子去慈慶宮一個人住了,讓太子在離着皇后更近的鐘粹宮重新住下。就連宮人也全部換了新的,嘴巴勞的。對外聲稱,就是養病了。

此言一出,倒是平息了一干御史言官的憤怒。

他們着實覺得太子此次實在是不符合國之儲君應該有的言行舉止。不少人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好好上一番彈章了。

對於以罵天子爲榮的清流而言,緊抓太子的教育問題同樣是他們責無旁貸的義務。

至於太子能解決現在的財政問題,甚至能解決邊疆的問題?

誰會信?

一個區區十四的幼童而已。

哪怕是太子,自幼被圈在深宮,能做得什麼事情?

而且還是個上來就得罪人的愣頭青。太子如此激進之語,就連東宮中人也是議論非非。再加上朱慈烺自己承認了病重之事,謠言之下,已經有人說朱慈烺是燒壞了腦子,果真變得愚笨魯莽了。

“沒了太子的龍皮加身那又如何?試看今日大明風雲,爲我如何激盪吧!”

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三十三章:很美妙很可笑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十七章:伏擊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二章:登基大典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十七章:伏擊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二十五章:籌劃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八章:女醫師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氣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九十七章:出使歐洲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五十三章:邊疆第八章:女醫師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二章:湖廣局勢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一百零七章:中華的意識形態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八十八章:北上偶遇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九章:京營賬冊
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三十三章:很美妙很可笑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十七章:伏擊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二章:登基大典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十七章:伏擊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二十五章:籌劃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八章:女醫師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五十三章:動真格的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氣見面禮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九十七章:出使歐洲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七十章:新式武器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五十章:京南工坊區第六十八章:論戰到來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五十三章:邊疆第八章:女醫師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二十三章:朝議前奏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二章:湖廣局勢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一百零七章:中華的意識形態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八十八章:北上偶遇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九章:京營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