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陸景當於八境純陽 玉闕中無敵手

陸景今日想暢快地殺人。

天上那三顆星辰映照,哪怕這東城上太多神通籠罩,太多武道氣機武道精神如若狼煙滾滾直上,陸景手中的劍依然鋒利。

他原本對這繁華的太玄京還抱有些幻想,他總覺得天上有一座繁華的明玉京,人間也應當有一座同樣繁華的大伏玄都。

只是今日,護他教他兩年有餘的觀棋先生入了一趟太玄宮,就再也不曾回來。

陸景沉思間也回了一趟養鹿街,養鹿街空山巷中那一座小院仍在,徐無鬼、濯耀羅乃至青玥卻都已經人去也。

青玥不在太玄京,陸景再看,卻忽然覺得太玄京中也都荒蕪。

荒蕪之地又何必久留?

看慣了一處荒蕪,再去到一座荒山,去看荒山青松,去看遠山雲雨,順便看一看崇天帝引以爲傲的棋局豈不是更好些?

帝星熒惑飄搖在空。

計都羅喉在這熒惑帝星之前,顯得有些暗淡。

可暗淡的星光照耀在陸景手中的劍上,卻讓陸景手中的劍閃爍着微弱的血色。

那血色中,自有一番大殺伐。

“熒惑帝星尚且未曾讓陸景先生失了心智……”

朝中大臣中不乏文人,他們對詩畫雙絕的陸景先生向來崇敬,尤其這位持心而爲的書樓先生還是一位修行天驕。

一日照三星、鑄星宮,化爲一座執劍山。

星宮執劍山上,大雪普降,積雪三尺。

一如四先生紀沉安曾經練劍的那座冰峰。

此處東城就變得越發奧妙,好像與這座執劍山融爲一體。

陸景站在山巔上,執劍俯視,此間強者全然入他眼中。

大江東去浪千疊!

忽然有澎湃的氣血拍岸,自虛空中有陰影頓出,就如同千層浪。

自那浪潮中,一位年輕的玄衣客突然從瀰漫雲霧的天空中走出。

他手握一杆大旗。

大旗上空無一物,只是一片金黃。

“皇權之下,一切皆如塵埃!”

“皇旗之下,一切該死之人皆死!”

那武道氣機瞬息而至,那玄衣客身形飄忽,大旗大展間撕裂空氣,一時之間周遭氣浪翻滾,威勢幾乎難以匹敵。

始終隱藏在虛空中,欲奪陸景性命的人仙終於出手。

陸景劍斬蒼龍,氣魄已盛,若是再惜此間強者之命,說不準就真會叫那陸景逃了去!

這少年劍甲劍光如日中天,再拖的久一些,這些前來圍殺陸景的強者們氣魄必然會被陸景的執劍山壓垮。

正因如此,始終在太玄京中統領五千四百位玄衣衛的玄衣大都尉終於出手。

他乃是崇天帝近衛大都尉,隱於宮中的時日甚至比崇天帝的年歲還要更長一些。

此人出手,天空好像要被撕裂了。

一種難言的精氣連同一道道武道精神包裹着那位玄衣都尉登山而來。

執劍山上,陸景持劍低頭,復又望向另一處虛空。

那處虛空中,身穿符甲的申不疑也早已消失不見。

執劍山傳來呼嘯之聲,一股龐大而壓抑的元氣有如自下而上的山崩,傳來浩大的威嚴。

直至此時此刻!

前來圍殺陸景的強者們終於發現……

“東城內藏着一尊人仙!”

“人仙、天人,兩尊八境,再加此間強者,陸景安能不……”

有人神念紛飛,可他的神念尚且不曾落下。

陸景的天王羅喉法身忽然間屹立於雲端,低頭道:“攔我者,且來登山!”

“此山蘊我劍氣、懸我劍光、布我劍意,又有九星神通照此山。

陸景身在山中,卻也負山而行。

入我山來,絕無生路!”

陸景站在執劍山星宮上。

一剎那,執劍山上風雨密佈,風起雲涌間,執劍山突兀之間變得神秘起來。

陸景的身影也朦朧若現。

直至一道劍光照起!

一道劍光起便如大雪崩!

雪花飛揚、塵埃化作混亂的漩渦。

雪花、塵埃、山上的山石、林木俱都成爲劍光、劍氣、劍意。

這等威勢,令天地變色。

神秘的人仙玄衣都尉手中,黃金大旗猛然一揚,他也被吞入霧氣中。

而風雨境中,申不疑身影顯現出來,踏入了風雨中,就見那風雨中還有道道雷霆劈落而下、有太白劍光肆意橫飛。

無數劍氣無畏無懼,又充斥着冰冷的殺念,彷彿要斬去一切。

“陸景與以往有大不同。”

“他不再是一位偏居一隅,只顧教書的先生,而是一位執劍行萬里路的讀書人。

執劍而行、必要殺人!”

申不疑思緒及此,卻又轉身回望。

卻見身後執劍山下,已經有上百位大伏大臣、將軍將要登山!

東城以外,少柱國嚴陣以待,等陸景扛不下這百餘人的征伐,逃出東城。

“夠了!”

申不疑心道:“這百餘人便是代價,足夠我與玄衣都尉殺他!”

“況且在那百餘人之後,太玄京四處還有諸多登山者。”

“登山、殺陸景,此爲大功一件,足夠我入大伏朝堂。”

申不疑身體周圍,一圈一圈的符文夾雜着元氣爆裂開來,炸裂的火光同樣凝聚化作一把符弓。

這法家名士握住符弓拉開弓弦,射出一箭。

那箭夾雜着符文、夾雜着神念、夾雜着純陽雷霆,就好似天上劫雷,直衝山巔。

而那金色大旗籠罩,蓋壓風雨。

“諸位,登山!”

玄衣都尉聲音傳來。

東城內的南禾雨、洛明月、柳大家眼中只見各種神秘的神通、強盛的氣血玄功、剛強的武道精神自山腳下衝向山頂。

“百人登峰!”南禾雨身軀微微一怔。

柳大家緊緊抱着流泉古琴道:“其中還有兩位八境!”

“八境……”哪怕南禾雨也是當世天驕,修行一日千里。

可當她聽到八境二字,身軀依然微微一震。

洛明月握着蟾魄名劍還在恍惚。

南禾雨不願再看。

東宮中,太子妃臉上閃過一絲不忍。

揹負雙手的太子眼中卻驟然射出一道金光。

他似乎看到了什麼。

……

東城以外二十里之地。

器宇不凡的姜先時蹲下身。

“景國公強則強矣,可少年氣性難免太過沖動。

若他早日離開東城,不去殺那齊國太子古辰囂、不殺七皇子禹玄樓,此事還要更簡單些,起碼不必引出太華之脈。”

“可如今……太華之脈不得不離開太華天柱。”

姜先時感嘆着陸景那星宮執劍山之強,也感嘆着陸景少年氣盛,而他的手終於落在地上。

一時之間,大地忽然一震!

頓時,姜先時面色鉅變。

他望向遠處的陸景,心頭微顫:“景國公早已察覺到了太華之脈?所以纔敢無視那十六萬大伏舞龍軍?”

“他的太華山河帝子圖錄,竟已有了這等明悟?”

姜先時思緒及此,越發感覺到大地下太華之脈的悸動。

“所以景國公現在便可以脫困,可他仍然立起執劍山,究竟是要做什麼?”

姜先時突然打了一個寒顫。

便如他所想,被風雨籠罩的執劍山中須臾之間便綻開一道血霧。

登山者,有人死了!

姜先時瞳孔微縮。

“景國公是要殺人,是要餵養熒惑,是要餵養他手中之劍!”

他想到這裡,眉頭不由微微皺起,繼而又舒展開來。

“明知景國公對天下有功,明知河中道大旱因景國公而終結,明知天下百姓俱都崇敬於景國公。

可這些人仍第一時間前來東城圍殺景國公之輩,盼着景國公死。”

“想來景國公也是想以這些人的頭顱,祭奠觀棋先生。”

姜先時心下這般想着。

當他看到執劍山上血色霧氣越來越濃郁,甚至連山上下起的大雨都變爲血色,姜先時終於察覺自己的身軀在止不住的顫抖。

“扶正天柱……有望!”

“魏玄君能扶天柱,景國公自然也能!”

姜先時恨不得哈哈大笑,彷彿他從來就不是大伏之臣,不過只是太華城城主。

……

陸景在殺人。

梵日法身運轉,卻不再是一尊菩薩像,反而是一尊阿修羅,乃是一尊羅喉!

那羅喉法身手持雷霆隱入南冥,眉心中還醞釀着一道道劍光。

而這些劍光太過鋒利了。

此間圍殺陸景的強者,俱都是七境的人物。

七境武夫氣血奔騰、肉身堅硬勝過寶鐵、神相精神護身之下,他們的魂魄也堅不可摧。

而七境元神修士,元神居於真宮,金光四射,便是肉身死,元神亦不死。

可在執劍山上、在熒惑帝星星光照耀下。

往往一道輕描淡寫的劍氣飛過,那元神便被蓋世的殺伐氣絞碎,堅不可摧的肉身也被熒惑帝星腐蝕殆盡,武道精神就此腐朽、武道烽火就此熄滅!

“來登山者、來攔路者,俱都埋骨於那執劍山中!”

柳大家看得真切:“陸景這是要殺多少人?”

南禾雨默默不語。

洛明月轉頭看向太玄宮,太玄宮中霧氣騰騰根本看不真切。

“聖君不曾下令,奴……”洛明月若有所思:“太玄京此次損失慘重。”

……

“這就是砍瓜切菜?”

真武山上,真武山主摩挲着雪白的長鬚,拂塵被他隨意扔在一旁。

此刻他手中拿着一面八卦鏡,鏡子裡,執劍山高高立在太玄京東城。

有人前赴後繼的登山。

他們看不透風雨,看不透那些劍氣中的血霧,最終化爲了枯骨,也變成了那血霧中的一部分。

“殺太多人,對我人間無益。”

真武山主旁邊,一位配着一把柴刀的男子搖頭。

他皺着眉頭道:“人間強者本就凋敝,再被這陸景這般橫豎殺上一遭,等到下一次靈潮到來……”

真武山主忽然伸出手來,用那鏡子狠狠敲了敲男子的額頭。

那配着柴刀的男子吃痛,捂着額頭,不解的望向真武山主。

“如陽,你是我麾下大弟子,卻最爲愚笨。

與書樓的大先生、大雷音寺的讀經僧比,多有不如。”

“甚至就連觀陽、玄陽都要比你聰明許多,更不必說那小云龍。”

真武山主恨鐵不成鋼,道:“你倘若生在太玄京,只怕是骨頭都要被人吃了去。”

如陽子聽到真武山主的斥責,也並不着惱,只是低下頭去。

這兩位真武山上的高人正在說話,他們的五感何其靈敏,忽然又聽到有人竊竊私語。

“真武山主真會給自己臉上貼金,大師伯比不上大先生,難道他就能比得上夫子?”

……真武山主深吸一口氣,拿起地上的拂塵輕輕一揮。

元氣凝聚,躲在不遠處的師徒二人頓時被攝拿在前。

“雲龍,莫要胡說。”

剛剛纔被真武山主教訓一番的如陽呵斥一聲。

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雲龍道士縮了縮腦袋輕輕點頭。

“山主,桃山守山道人來訪。”

雲龍道士的師傅玄陽子低眉順眼,恭敬稟報。

真武山主站起身來走出山門。

就看到一位身穿寬大僧袍的道人正在門前等候。

真武山主朝那僧人行禮,又左右四顧,道:“這裡乃是真武山,魔頭埋在此處,便是大伏聖君與北秦大燭王來此,也不可動干戈。”

他話音剛落。

從鄉間小路中,九先生揹負寬大的斬青山,踏步走出。

而另一處林木間,兩位身穿黑色長袍,頭戴黑色斗篷,面容被深深隱藏在斗篷下的神秘人緩緩走出。

這兩位神秘人看了一眼九先生,其中似乎有一位女子,細聲細語道:“書樓越發放肆,明知我們來自太玄宮,還敢對我們展露殺念。”

九先生低頭道:“總有清算的一人,觀棋先生不會白死。

我與其他幾位先生不同,便是人間有難,我也會先報大仇。”

那神秘女子道:“大仇可並不止於觀棋先生。

那陸景便是殺些人物,終究也走不出大伏舞龍陣,免不了一死。

九先生,伱也要記住他的大仇纔是。”

九先生似乎被戳到痛處,眼神中生出波瀾。

恰在此時,那少年道士雲龍子卻忽然道:“執劍山上的霧氣散了,滿地枯骨,這陸景該不會是個大魔頭轉世吧?”

雲龍子說到這裡,眼睛一轉,對一旁的玄陽子道:“師父,我與你打賭,這陸景死不了。”

玄陽子飛快的瞥了一眼一臉黑線的真武山主,怒道:“你這小畜……小崽子,豈敢與爲師放肆……賭什麼?”

真武山主怒從中來,剛要教訓兩人一番。

卻見那八卦鏡中,一片血雨腥風。

陸景依然站在山上,那玄衣都尉不曾登上山巔,法家名士申不疑也同樣如是。

桃山的守山道人點頭。

“中山侯荊無雙成了大龍象之後……這普天之下,陸景當於純陽、玉闕中無敵手!”

“便是兩尊八境純陽、玉闕巔峰,有風雨境爲倚仗、執劍山爲殺伐術,若無那百餘尊強者,只怕他們要死在陸景手下。”

雲龍道士神色微變,看向玄陽子。

玄陽子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般:“不賭。”

雲龍道士嘆了口氣,彷彿錯過了狠敲自家師父一筆的機會。

正在這時,真武山主卻忽然看向雲龍,詢問道:“你看到了什麼?”

雲龍隨意道:“我看到了一根殘缺的天柱。”

第203章 陸景字帖,河中之事第341章 景國公麾下三百武卒,陸劍甲手中當第273章 少年如將軍,殺出一個快意恩仇!第227章 曾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第152章 腰間佩劍,心持浩然,此行負壯氣!第84章 書樓先生正少年,君父殺君父(第二更第364章 你這就回來了?第120章 便是元神枯竭,也是天資鼎盛!第299章 人間的男女們第299章 人間的男女們第318章 登天,閬風城中第321章 天上羣星,尋我而來第238章 不死?登天!第234章 太沖海大太子,原夏河龍王第16章 明黃命格:修行奇才第251章 鯤鵬日啖真龍五百,我殺龍屬七百!第128章 等你看穿太玄京中的風月 看穿其中的第87章 南府天才,不過一件瑣事。第173章 少年魁首,是否可與人間九甲齊名?第271章 有了佛珠 袈裟,尚且擋不下陸景的一第368章 百鬼 閻羅第72章 上架感言以及加更規則第313章 重安握天戟,可驚太帝城第232章 想要屠龍的少年第394章 陸景當於八境純陽 玉闕中無敵手成績彙報與說明。第79章 純陽渡雷劫,壽可達三百載(加更3/3第350章 青玥,我們成婚吧?第9章 南禾雨 陸景的殘本孤典第156章 公子,捱了打,莫要說出去第327章 青玥爲少爺準備了一份禮物第一次請假,明天一萬兩千字補上。第269章 鯤鵬展翅九萬里,揹負青天,激起浪第164章 雨師公子,你又藏了什麼禍心?第375章 天下風流客,今朝逐夢去第96章 老龍落凡,終日祈天第213章 我有一劍,可以借你一用第111章 蒙塵珍寶,可護我南府不敗(三合一第103章 我要去看一看那閣中之蓮第162章 這天下,難道只陸景能悟四先生劍氣第344章 水川道的主官也可殺第265章 劍光冷,血濺龍宮,風雨直落西雲海第104章 龍若點睛,是否可以飛出紙面?第236章 大丈夫生而爲人,立於人間,豈能讓第1章 贅婿少年,得見秋光第186章 劍心種子 七尺玉具與怒目佛陀第75章 曾入天關,又覺天關無趣,重回人間(第37章 陸景何錯之有?請假一天第372章 帝星斬仙第211章 煌煌南風眠,碎碎低聲語第311章 既爲私心,也爲血祭白骨鳴不平第317章 成我身前傀儡將軍,助我成閻羅之首第30章 少年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第380章 人間生靈所求,不過是一個‘生’。第88章 需要你死上一遭(加更求月票!)第95章 聖君氣象,流血功勳第202章 心中養了大魔,早已不是人了第286章 救千萬殘魄脫困,爲河中道謀取萬世第158章 六十青峰如刀,一條長河如劍第167章 惡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第18章 鱷魔撼地,斐然貴胄第229章 書樓執劍,神火絕巔。第184章 武道大陽 大乾九五之氣第190章 向天借元,可開天關第120章 便是元神枯竭,也是天資鼎盛!第76章 四先生的劍,又值幾品?(求首訂,求第159章 自此之後呼風喚雨,不受天地所轄第41章 佩劍書生,一氣吐出劍光三千里第324章 殺一位得寵的皇子,也有人保我?第10章 少年氣度,伏如虎臥,起如龍舞第177章 日出扶光,東君高照第313章 重安握天戟,可驚太帝城第354章 天地香灰 八境天人舍利開會遲了,更新推遲,通宵更出來。第311章 既爲私心,也爲血祭白骨鳴不平第318章 登天,閬風城中第172章 少年何妨夢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第223章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第138章 請太子飲茶!第109章 源頭斷厄難,伴她三百年(三合一)第15章 銀光乍泄雲與霧,驚落青竹七十支第225章 登仙體魄,仙人入我夢第132章 雖千災萬難,吾往矣,亦不悔第406章 天上斷脊之犬要吠吠,地上無敵王爺第139章 小人生邪念,如鬼!第397章 上得太玄京,找崇天帝算一算賬第8章 中正之解,【參研】命格第311章 既爲私心,也爲血祭白骨鳴不平第139章 小人生邪念,如鬼!第111章 蒙塵珍寶,可護我南府不敗(三合一第259章 做人有什麼好的?不如做仙!第390章 我來殺蒼龍!明天更新喔第83章 凡俗少年,如何能入二層樓?(第一更第96章 老龍落凡,終日祈天第51章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第196章 龍屬再尊貴,也不可攔我的路第144章 勢如雷火動天穹,古音神韻破虛空第151章 正氣鎮殺伐!(第一更)
第203章 陸景字帖,河中之事第341章 景國公麾下三百武卒,陸劍甲手中當第273章 少年如將軍,殺出一個快意恩仇!第227章 曾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第152章 腰間佩劍,心持浩然,此行負壯氣!第84章 書樓先生正少年,君父殺君父(第二更第364章 你這就回來了?第120章 便是元神枯竭,也是天資鼎盛!第299章 人間的男女們第299章 人間的男女們第318章 登天,閬風城中第321章 天上羣星,尋我而來第238章 不死?登天!第234章 太沖海大太子,原夏河龍王第16章 明黃命格:修行奇才第251章 鯤鵬日啖真龍五百,我殺龍屬七百!第128章 等你看穿太玄京中的風月 看穿其中的第87章 南府天才,不過一件瑣事。第173章 少年魁首,是否可與人間九甲齊名?第271章 有了佛珠 袈裟,尚且擋不下陸景的一第368章 百鬼 閻羅第72章 上架感言以及加更規則第313章 重安握天戟,可驚太帝城第232章 想要屠龍的少年第394章 陸景當於八境純陽 玉闕中無敵手成績彙報與說明。第79章 純陽渡雷劫,壽可達三百載(加更3/3第350章 青玥,我們成婚吧?第9章 南禾雨 陸景的殘本孤典第156章 公子,捱了打,莫要說出去第327章 青玥爲少爺準備了一份禮物第一次請假,明天一萬兩千字補上。第269章 鯤鵬展翅九萬里,揹負青天,激起浪第164章 雨師公子,你又藏了什麼禍心?第375章 天下風流客,今朝逐夢去第96章 老龍落凡,終日祈天第213章 我有一劍,可以借你一用第111章 蒙塵珍寶,可護我南府不敗(三合一第103章 我要去看一看那閣中之蓮第162章 這天下,難道只陸景能悟四先生劍氣第344章 水川道的主官也可殺第265章 劍光冷,血濺龍宮,風雨直落西雲海第104章 龍若點睛,是否可以飛出紙面?第236章 大丈夫生而爲人,立於人間,豈能讓第1章 贅婿少年,得見秋光第186章 劍心種子 七尺玉具與怒目佛陀第75章 曾入天關,又覺天關無趣,重回人間(第37章 陸景何錯之有?請假一天第372章 帝星斬仙第211章 煌煌南風眠,碎碎低聲語第311章 既爲私心,也爲血祭白骨鳴不平第317章 成我身前傀儡將軍,助我成閻羅之首第30章 少年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第380章 人間生靈所求,不過是一個‘生’。第88章 需要你死上一遭(加更求月票!)第95章 聖君氣象,流血功勳第202章 心中養了大魔,早已不是人了第286章 救千萬殘魄脫困,爲河中道謀取萬世第158章 六十青峰如刀,一條長河如劍第167章 惡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第18章 鱷魔撼地,斐然貴胄第229章 書樓執劍,神火絕巔。第184章 武道大陽 大乾九五之氣第190章 向天借元,可開天關第120章 便是元神枯竭,也是天資鼎盛!第76章 四先生的劍,又值幾品?(求首訂,求第159章 自此之後呼風喚雨,不受天地所轄第41章 佩劍書生,一氣吐出劍光三千里第324章 殺一位得寵的皇子,也有人保我?第10章 少年氣度,伏如虎臥,起如龍舞第177章 日出扶光,東君高照第313章 重安握天戟,可驚太帝城第354章 天地香灰 八境天人舍利開會遲了,更新推遲,通宵更出來。第311章 既爲私心,也爲血祭白骨鳴不平第318章 登天,閬風城中第172章 少年何妨夢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第223章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第138章 請太子飲茶!第109章 源頭斷厄難,伴她三百年(三合一)第15章 銀光乍泄雲與霧,驚落青竹七十支第225章 登仙體魄,仙人入我夢第132章 雖千災萬難,吾往矣,亦不悔第406章 天上斷脊之犬要吠吠,地上無敵王爺第139章 小人生邪念,如鬼!第397章 上得太玄京,找崇天帝算一算賬第8章 中正之解,【參研】命格第311章 既爲私心,也爲血祭白骨鳴不平第139章 小人生邪念,如鬼!第111章 蒙塵珍寶,可護我南府不敗(三合一第259章 做人有什麼好的?不如做仙!第390章 我來殺蒼龍!明天更新喔第83章 凡俗少年,如何能入二層樓?(第一更第96章 老龍落凡,終日祈天第51章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第196章 龍屬再尊貴,也不可攔我的路第144章 勢如雷火動天穹,古音神韻破虛空第151章 正氣鎮殺伐!(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