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刺廖事件(下)

1925年8月20日上午9點多鐘,寬闊的羊城大道上,一輛汽車正朝着坐落在惠州會館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急駛。

車內坐的是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工人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兼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廖仲愷和國民黨中央婦女部長何香凝。這對革命夫妻是去中央黨部參加中央常務會議。

9點50分,汽車駛到了中央黨部門口,廖仲愷、陳秋霖、何香凝及衛士們先後下了車,向大門走去。何香凝見到一位女同志,止步對那人說:“二十分鐘我就到婦女部,我有事情和你商量,請等着我。”

這時候走在最前面的廖仲愷已登上了第三個臺階,突然,從中央黨部大門前騎樓底下的石柱子後面,衝出來七八個兇徒,舉槍對着廖仲愷等人猛烈射擊。廖仲愷首先連中四槍,倒在臺階上,陳秋霖和一個衛士也中彈倒在血泊中。

落在後面的何香凝大驚,意識到有人行刺,急忙衝過來俯身保護廖仲愷,就在她低頭的一瞬間,幾顆子彈擦着她的頭頂飛過。何香凝一邊悲呼:“仲愷!”一面又大聲呼喊:“快些抓人啦!”

衛士們此時已開槍還擊,打傷活捉了一個兇手,其他刺客紛紛逃去,往常,中央黨部大門都有警察站崗,可今天卻不見了崗哨,一會兒,兇手們逃得無影無蹤。

廖仲愷被刺,國民黨內部人人自危,紛紛要求緝拿兇手。

是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委員會及軍事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決議:特派汪精衛、許崇智、蔣校長組織特別委員會,授以政治、軍事及警察全權負責處理廖案。

蔣校長隨即下達命令,調教導第三團進入廣州,實行全面戒嚴。

8月25日,國民政府命令設立審理廖案特別法庭。根據調查與審訊,證明刺殺廖仲愷的主使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梁鴻楷、林直勉等人,胡漢民、許崇智涉嫌參與到其中。

這件事情,本事胡漢民想要藉助除掉廖仲愷,重新掌握政治權力的陰謀,但是他卻沒有想到,自己非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反而引火燒身了。

許崇智也有自己的打算,除掉廖仲愷,無疑是給黨軍部隊最大的打擊,因爲在除掉楊劉軍閥之後,許崇智的粵軍,和蔣校長的黨軍,是廣東兩股最大的軍事派系,只要任何一方打倒對方,那麼廣東的天下,就會落入勝利者一方。

1925年9月18日,蔣校長奉軍事委員會命令,以廣州衛戍司令名義全權處置粵局,逼胡漢民、許崇智離粵。蔣校長在處理廖仲愷被刺案中奪取了廣東政府的軍政實權,乘機擴大了自己的權力。

就在處理廖仲愷被刺案件的同時,8月26日,各建國軍和黨軍改組爲“國民革命軍”。

黨軍部隊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由蔣校長兼任第一軍軍長,下轄何應欽的第一師,王懋功的第二師,譚曙卿的第三師。

其餘各建國軍部隊,分別改編爲譚延闓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李濟深的第四軍,李福林的第五軍。

不過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與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念及黨軍部隊,爲孫總理所創,經過慎重考慮之後,絕對對黨軍部隊給與保留,以孫興華的教導第三團,改番號爲黨軍第一團,延續黨軍部隊番號。

孫興華在黃埔軍校,並沒有特意向誰靠攏,由他來擔任黨軍第一團的團長,是最合適不過的,黨軍第一團直接歸屬軍委會領導,接受軍委會主席汪精衛指揮。

汪精衛對保留黨軍部隊的番號,可是極力的贊同,因爲他從黨軍部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因爲他手上沒有任何的兵權,所以他特意保留下黨軍部隊番號,就是爲了趁機擴編自己的勢力。

蔣校長是以孫總理弟子相稱的,孫興華的第三團,不僅有孫總理手書的黨軍榮譽旗,還有廖仲愷賜予的黨軍第一營旗幟,有了這些原因,加上汪精衛的贊同,蔣校長也勉強的答應了下來。

不過對於孫興華,蔣校長可是十分的惋惜,因爲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參謀長的職務,蔣校長是打算由孫興華來擔任的,協助蔣校長指揮第一軍部隊。

但是現在孫興華擔任黨軍第一團的團長,蔣校長只能夠嘆息了。

“汪主席,這是最新擬定的黨軍第一團編制。”國民政府主席辦公室裡面,汪精衛特意召見了孫興華。

既然汪精衛打算利用黨軍部隊和蔣校長抗衡,那麼一個團的編制,自然是滿足不了汪精衛,所以在決定抽調孫興華教導第三團來延續黨軍部隊番號的時候,汪精衛特意找過孫興華,給了孫興華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機槍營五個步兵營的編制,並且規定了團直屬五個連的超強編制。

當然,如果不是蔣校長和一些人的反對,汪精衛是想直接成立黨軍第一師的,由孫興華來擔任師長的職務。

“一營長由沈健擔任,黨代表是宋希濂。二營長鬍偉,黨代表是杜聿明。三營長董天勇,黨代表是郭俊。炮兵營營長是文素鬆,機槍營營長是胡宗南。直屬的偵察連,輜重連,工兵連,警衛連,通訊連,五個連長分別是關麟徵,吳克丁,邱清泉,孫光平,楚龍。”

“其中吳克丁,邱清泉,楚龍,都是黃埔二期畢業生。團參謀長由陳山擔任,黨代表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孫興華把編制表提給了汪精衛,彙報着情況說。

汪精衛接過編制表看了看,臉上露出了笑容,黨軍第一團的部隊,總共有二十個連,擁有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訊兵,人數在二千多人,接近一個步兵師的人數,這讓汪精衛還是很滿足的。

“輔國啊,我和你父親也是老相識了。孫總理去世之後,國內的情況比較亂。但是隻要你跟隨我的步伐,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孫總理的遺願。”汪精衛語重心長的說着,從抽屜裡面拿出一份文件,遞給了孫興華。

孫興華接過來看了看,是領取裝備的文件,看來汪精衛爲了拉攏自己,可是下足了本錢。

“是,汪主席。”孫興華笑着答應了一句,直接把文件放在了自己的軍裝裡面。

雖然他知道汪精衛不是什麼好鳥,但是畢竟現在汪精衛是國民政府主席,軍委會主席,掌管着政治,軍事兩方面的大權,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的汪精衛,還是主張革命的,並沒有叛變投敵。

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390章 大同會戰7第370章 黨軍第一軍團第99章 漏洞百出第53章 晉升團長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395章 沉默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42章 棉湖大戰(一)第164章 初戰日寇(五)第32章 援軍到來(上)第285章 反攻1第237章 九一八事變(十一)第356章 龍虎臺失守第328章 兵法第327章 開戰第168章 濟南司令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173章 濟南希望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219章 中原大戰(十八)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20章 攻擊東莞(上)第124章 圍殲援軍第382章 成敗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348章 事變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58章 首次空戰第118章 佔領村莊第84章 開展副業第284章 南天門14第3章 斷其後路第33章 援軍到來(下)第394章 打援3第9章 初見總理第356章 龍虎臺失守第374章 陣亡通知書第296章 反攻12第17章 重任在肩第8章 總理北上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107章 誓師北伐第19章 到達虎門第2章 火攻西關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200章 榮譽系統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68章 二次東征第381章 榮辱第85章 機要秘書第330章 贖人第223章 年少輕率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352章 奔赴前線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346章 前兆第236章 九一八事變(十)第189章 圍殲馬麒(上)第7章 冤家路窄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75章 駐守惠州(二)第119章 一番混戰第89章 艱難選擇第16章 大戰前夕第364章 打亂部署第344章 召見第93章 開辦工廠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392章 打援1第322章 救援第77章 黨軍軍歌第208章 中原大戰(七)第107章 誓師北伐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239章 九一八事變(十三)第348章 事變第374章 陣亡通知書第67章 團部深談第347章 動亂第35章 軍官守則第160章 初戰日寇(一)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56章 廣州平叛(一)第115章 王牌對決第214章 中原大戰(十三)第206章 中原大戰(五)第355章 晚餐第190章 圍殲馬麒(中)第355章 晚餐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240章 九一八事變(十四)第174章 戰爭孩童第84章 開展副業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62章 槍擊事件第22章 攻擊東莞(下)
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390章 大同會戰7第370章 黨軍第一軍團第99章 漏洞百出第53章 晉升團長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395章 沉默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42章 棉湖大戰(一)第164章 初戰日寇(五)第32章 援軍到來(上)第285章 反攻1第237章 九一八事變(十一)第356章 龍虎臺失守第328章 兵法第327章 開戰第168章 濟南司令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173章 濟南希望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219章 中原大戰(十八)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20章 攻擊東莞(上)第124章 圍殲援軍第382章 成敗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348章 事變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58章 首次空戰第118章 佔領村莊第84章 開展副業第284章 南天門14第3章 斷其後路第33章 援軍到來(下)第394章 打援3第9章 初見總理第356章 龍虎臺失守第374章 陣亡通知書第296章 反攻12第17章 重任在肩第8章 總理北上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107章 誓師北伐第19章 到達虎門第2章 火攻西關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200章 榮譽系統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68章 二次東征第381章 榮辱第85章 機要秘書第330章 贖人第223章 年少輕率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352章 奔赴前線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346章 前兆第236章 九一八事變(十)第189章 圍殲馬麒(上)第7章 冤家路窄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75章 駐守惠州(二)第119章 一番混戰第89章 艱難選擇第16章 大戰前夕第364章 打亂部署第344章 召見第93章 開辦工廠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392章 打援1第322章 救援第77章 黨軍軍歌第208章 中原大戰(七)第107章 誓師北伐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239章 九一八事變(十三)第348章 事變第374章 陣亡通知書第67章 團部深談第347章 動亂第35章 軍官守則第160章 初戰日寇(一)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56章 廣州平叛(一)第115章 王牌對決第214章 中原大戰(十三)第206章 中原大戰(五)第355章 晚餐第190章 圍殲馬麒(中)第355章 晚餐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240章 九一八事變(十四)第174章 戰爭孩童第84章 開展副業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62章 槍擊事件第22章 攻擊東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