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淘金熱

PS:昨天網絡故障,不好意思。

………………

說句實話,原時空的美國在一戰時是非常倒黴的,他們歐戰期間出錢出力又出人,還搭上了十萬條美國大兵的性命,但卻在戰後被英法等老歐洲聯手開涮,最後啥地盤都沒撈到,甚至氣得退出自己創辦的國聯,所以導致戰後孤立主義盛行。

好吧,嚴格說來他們在一戰中也是發了筆戰爭財的,比如杜邦公司就在一戰當中賺了一億多美元,但是這些錢基本上都是權貴們賺取了,屁民啥好處都沒有。而且這點兒東西遠遠不能滿足權貴們的胃口,他們認爲自己因爲賺得更多才對,結果在戰後分蛋糕的時候,英法卻把他們踢了出去,啥都沒分到,還不如日本這條英國養的狗。

在美國人看來,自己明明是土豪,卻依然被老歐洲當吊絲土包子,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們非常憤怒,對於英法爲首的老歐洲是恨得咬牙切齒。這也是他們在戰後那麼積極熱衷的重新武裝德國,除了賺錢之外,利用德國來給老歐洲放放血,給自己出口惡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本位面的美國卻不同,比起原時空幸運多了。因爲文總這個風神翼龍扇動的風暴,歷史已經被攪得面目全非,二德子比原時空強大太多了,協約國一開始就遭到了嚴重的損失,英國海軍在日德蘭的慘敗,意大利的入盟更是完全改變了歷史。協約國的損失遠遠超過原時空的同期,對於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工業國的依賴力度也是大大不同。

所以本位面的美國和中國勾結起來,在一戰當中是大撈特撈,可說是美得不行。不但狠狠發了筆遠超預想的戰爭財,還連吃帶拿的搞到了大量地盤。他們通過種種手段,從英法德荷西葡比等老牌殖民帝國手裡,獲得了大量殖民地,位於南美原本由英法荷三國佔領的圭亞那地區46。2萬平方公里,全部吃進。由英法荷葡等國佔領的加勒比海諸島共計22萬平方公里,也盡收囊中。

此外還得到了東太平洋和西大西洋的部分島嶼,比如百慕大羣島、萊恩羣島、社會羣島、土阿莫土羣島等等,這些島子都很小,加起來還不到2000平方公里,但位置都不錯。在英法看來,這些島子比較雞肋,英國是不太在意,因爲他們地盤太大了,這些島子附近都有大陸地盤。而法國是距離這些地方太遠,也沒啥油水,也沒當回事。他們在向美國求助時,也就把這些島子用來當籌碼了。

這也是時代的侷限性,這個年代的人對於島嶼都不太重視,哪怕是英國這樣的海上帝國,在他們看來,這些島嶼也就在過去有些用處,可以用來作爲船隻的停靠和補給點,但現代的船隻哪用得着啊?你的船隻要是沒有萬把海里的續航力,出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遠洋船舶。而且現在的船隻也越來越大,那些小島上的簡易碼頭根本不可能停靠。在他們看來,除了戰略位置特別重要的地方,這些島嶼除了用來炫耀帝國的榮光,已經沒什麼用了,自然不會太重視。所以英法等國纔會用他們覺得是雞肋的島嶼,來向中美換取他們認爲更重要的現實利益。

當然美國人的眼光也沒有那麼遠,他們討要這些島嶼,倒不是看出它們的戰略價值多麼高,因爲真正位置重要的地方英法也不會讓出來,都是老牌帝國主義者,誰比誰傻啊?也不是因爲海洋資源多麼豐富,現在除了文總和他的心腹,世界上對於海洋的認識還非常膚淺,另一方面也是沒有那個技術去開發。

美國要這些島的目的和中國是不一樣的,他們一方面是覺得這些島距離自己比較近,島上的土著人少,鬧也鬧不起來什麼名堂,不會像之前的“菲律賓泥潭”那樣把自己坑了,完全管得過來。另一方面,美國不喜歡歐洲列強,特別是英國圍在自己家門口,加拿大那麼大一堆那是沒辦法了,但其他島嶼什麼的,完全可以拿過來啊。你鴉片牛滾粗吧,離老子越遠越好。另外,美國也是有着一種炫耀的心理,我大美利堅不撈點兒海外地盤,怎麼能體現自己也是帝國主義列強呢?最後就是既然英法願意給,那自然是不要白不要。

圭亞那的取得,讓他們有了插手南美的前進基地。加勒比海諸島的取得,讓他們徹底紮緊了後院的籬笆,現在整個加勒比海都成了美國的勢力權,其餘列強的勢力全部捲鋪蓋滾蛋了。而太平洋和大西洋島嶼的取得,則是讓他們的觸手向大洋延伸了,以前這些島子雖然就在家門口,但卻是歐洲列強的,這種感覺讓美國佬很不爽,現在終於舒坦了。

不過在美國人看來,以上這些地區雖然也很重要,但最大收穫卻是非洲。

非洲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這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美國人對於這裡可是流了很久的口水。不過當時實力太弱,又有攪屎棍英國壓制,美國實在插不進去。後來趁着全歐洲圍觀拿破崙的機會,好不容易纔搶到了一塊利比里亞,卻也是別人搶剩下的爛地,還不如比利時這種小屁國搶得多。並且在南北戰爭家裡破事太多,因爲放鬆了對利比里亞的控制,使得英法步步緊逼,利比里亞失去了40%的領土。

但現在不同了,經歷一戰考驗的美國已經不是50年前的美國了,他們現在已經是地球頂級列強之一,他們也有了漸漸豐富的帝國主義經驗,不會像以前那樣幼稚,重犯利比里亞的錯誤了。他們決定要把這些來之不易的非洲地盤,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裡。

這次取得的地盤太大了,足足503萬平方公里,等於大半個美國了,而且這些地盤還不是像阿拉斯加那種難以開發的苦寒之地,都是上好的資源產地。

對於這塊肥的流油的土地,美國政府和各大財團早就摩拳擦掌了。要牢牢控制的新地盤,那麼第一步就是地圖測繪和各種考察,只有瞭解該地的情況才能更好的控制嘛。

在去年美國黑人軍團控制了原屬德比葡西等國的西非殖民地後,美國就開始對這些地方進行資源考察,除了美國政府組織的科考團之外,洛克菲勒、摩根、天頂星、杜邦、梅隆等幾個知名大財團也跟着動了,他們紛紛出資組建自己的考察團,到非洲進行資源考察。此外還有一些中小型公司,自己實力不足,就聯合起來湊份子,組建了各式各樣的考察團。

美國在戰爭期間時發夠了戰爭財,對於科考自然不會吝惜,美國的這些考察團有着充足的資金,先進的設備,完善的保障,硬件方面是剛剛的。沒多久,這些財大氣粗的美國佬就出成績了,各個考察團相繼找出了很多礦產。

特別是是在納米比亞、安哥拉、比屬剛果這三塊地盤,他們找到了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什麼銅、鐵、錳、鈾、鉛、錫、鋅、鎢、鉭、鍺、鎘、鎳、鉻、磷酸鹽、石油、天然氣、煤等等,都應有盡有。這裡除了礦產,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盛產烏木、紅木、花梨木、黃漆木等幾十種貴重木材。不愧是在後世被稱爲“世界原料倉庫”、“戰略金屬儲備庫”的好地。

當然,這些礦產對於普通人用處不大,感興趣的都是政府和財團,真正要說對普通人吸引力最大的,還是黃金和鑽石,而兩種礦產也是“西非三州”的強項啊。根據從天頂星考察團爆出的信息,僅僅在剛果州,可開採的黃金儲量就超過萬噸,鑽石在百億克拉(2000噸)以上。納米比亞州和安哥拉州的黃金鑽石儲量也絲毫不在剛果州之下,納米比亞州的鑽石儲量更加驚人,起碼有五百億克拉(一萬噸)!

沒錯,據某財團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在“西非三州”他們發現超過人類歷史總開採量的黃金,換句話說就是超過了三萬噸!而且這還只是初步勘測,估計還有更多。

……………

消息傳出後,全美國都炸鍋了。阿拉斯加的淘金熱纔過去沒多久呢,美國人民根本無法抵擋黃金鑽石的誘惑力。要不是當時還處於戰爭狀態,勤勞善良的美國人民早就衝到非洲去了。

日內瓦合約剛剛簽訂,戰爭狀態剛剛解除,很快就有了第一批不怕死的美國人跑去非洲淘金了,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區區一個大西洋的阻隔根本不算個事。即使現在西班牙流感還在肆虐,但在黃金鑽石的誘惑下,也不算什麼了。他們按照一些地下渠道流出的金庫和鑽石礦地圖,開始了非洲的淘金大冒險。

他們的冒險很快有了結果,第一批冒險家們大約有1500人,7月份回來的大約有500人,其他的三分之一的人留在當地繼續淘金,還有三分之一就永遠留在非洲了,西班牙流感和各種熱帶病,各種土著和毒蛇猛獸讓他們埋骨他鄉。

但現在回來的500人都發財了,有個幸運兒向記者出示了他在剛果的探險成果。幾大塊天然狗頭金,最大的一塊重達63公斤,最小的一塊也有7公斤多,此外還有大包瓜子金、砂金。還有個幸運兒出示了他在納米比亞找到的天然鑽石,整整一口袋原鑽,總重量超過1500克拉。這兩傢伙一下子就成了百萬富翁。

在這批幸運兒帶着黃金鑽石回來之後,整個世界都沸騰了。

英法這些沒搶到的列強,那個羨慕嫉妒恨就別提了,他們印刷報紙的東西都像是把油墨換成了成年老醋,報紙一打開就覺得酸味撲鼻。《泰晤士報》酸溜溜的宣稱:“黃金太多了對國家不是好事,就像當年的西班牙。”好吧,西班牙又躺着中槍了。《馬賽報》則鼓吹:“據某某非洲專家某某教授說,俺們法蘭西的殖民地也應該有很多黃金,現在我們也要大力開發非洲,一定能找到比美國佬更多的黃金鑽石!”

德比葡這些丟了地盤的國家更是氣得捶胸頓足,電視臺和廣播臺的主持人們一夜之間彷彿都被祥林嫂附體,成天就在節目裡嘀咕:“這些黃金鑽石本來都是俺們的!都是俺們的!殺千刀的揚基佬一定不得好死!一定不得好死!”,因爲很重要,所以說兩遍。另一方面則是大罵本國政府無能,專家都是豬,人家美國佬一去就找到了,爲什麼你們以前那麼多年就沒把這些東西找到呢?這一定是體制問題!

日本跟着英國酸了幾句之後,就埋頭找金子去了。他們準備徹底把摩杉(莫桑比克)翻上一遍。

至於美國這個當事國,就是徹底瘋了。距離最近的東海岸首先感受到了淘金熱的衝擊,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受到嚴重影響,不是停止營業,就是減少了營業量,因爲都沒人了。

農民典押田宅,工人扔下工具,公務員離開寫字檯,士兵離開了營房,僕人離開了主人,海員們把船隻拋棄在了港灣,甚至連傳教士也離開了佈道所。無數的人都帶着發財夢,涌向非洲的金礦發源地。這股熱潮一直席捲到落基山以西的舊金山及南部的新墨西哥。

這場淘金熱也不僅僅是美國,就連歐洲和日本也大受影響。歐洲在一戰裡打得傷了元氣,目前正在進行戰後重建,還騰不出手和精力去非洲折騰,但也增加了對歐洲的考察力度。而日本的本土並沒受戰爭影響,所以他們也能像美國那樣投入大量人力。

而中國算是表現最冷靜的,但民間也有一些人抱怨,政府把意屬索馬里蘭拿去換了幾個小破島十分不划算,搞不好意屬索馬里也有大金礦呢。中國政府也趁着這股熱潮,適時出臺了新的《宅地法》和《資源法》。宣佈凡是中國公民,只要向政府申請採金執照之後,都可以去新領土和海外省淘金和採礦,淘金所得在依法納稅後就是自己的。

當然,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民間淘金的模式和歐美日都不一樣。金礦不能隨便的開採,這主要是爲了防止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以及增加效率和礦產的利用率。淘金者都要經過統一培訓,並自由組合成若干“淘金小組”,組內成員分工合作,這樣效率高多了。

第658章 歸化人(1)第242章 炮灰(下)第705章 新局面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514章 蘇聯的總旗艦(上)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503章 超級烏龜殼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58章 歸化人(1)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424章 看電影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179章 “PLA動物園”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88章 空軍的新玩具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5章 團練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85章 基層(上)第188章 宣戰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97章 海軍天才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241章 炮灰(中)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148章 營養餐和俱樂部第85章 基層(上)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15章 動工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95章 首府問題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256章 放衛星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129章 調停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104章 刺袁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696章 打擊(4)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256章 放衛星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
第658章 歸化人(1)第242章 炮灰(下)第705章 新局面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514章 蘇聯的總旗艦(上)第55章 王啓年的春天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503章 超級烏龜殼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51章 土地政策第658章 歸化人(1)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424章 看電影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560章 熊貓坦克第179章 “PLA動物園”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88章 空軍的新玩具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595章 美國的動作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25章 團練第643章 廣東級餃子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85章 基層(上)第188章 宣戰第168章 外交扯皮第97章 海軍天才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241章 炮灰(中)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148章 營養餐和俱樂部第85章 基層(上)第177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下)第15章 動工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95章 首府問題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256章 放衛星第533章 凜冬將至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129章 調停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33章 紅旗漫卷華鎣山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104章 刺袁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614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第696章 打擊(4)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76章 城管無敵(中)第569章 浴血熊貓(上)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675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上)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256章 放衛星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