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歸化人(1)

中國政府的那幾個關於移民的優惠政策一公佈,全世界都明白可,文德嗣這是鐵了心的要吃下大洋洲啊。

中國這次移民的力度特別大,超過了以前任何一次。比如原澳大利亞地區的,文德嗣準備把四億四千萬公頃草場、四千萬公頃農場當中,分別拿出三億公頃草場和三千萬公頃農場拿出來分配給移民。剩下的用來賣給大型農業公司、種子公司的育種場和牲畜培育基地,以及建立國營農場牧場,以及作爲機動土地資源。

按照每人20公頃草場或4公頃農場計算,可以一共安置1500萬牧業人口和750萬農業人口,再加上其他的農業公司、種子公司等大型企業的員工,安置2500萬移民不在話下。澳大利亞還擁有1.5億公頃森林,可供開發的超過5000萬公頃,安置200萬林業人口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再算上採礦業、工業和服務業,安置4000萬移民不在話下。

新西蘭有1450萬公頃牧場,45萬公頃耕地,其中1200公頃牧場和30萬公頃耕地拿來分配給移民,就能安置120萬牧業人口和15萬農業人口(新西蘭的環境更好,所以分配的土地更少)。另外這裡還可以開發300萬公頃的經濟林,安置30萬林業人口不在話下。再加上其他的農業公司、礦場和農牧產品工廠什麼的,安置250萬人不在話下。

那些未分配的土地裡,也有一部分是用於安置那些願意歸化的當地白人,當然他們的需求是排在後面的。南洋戰爭之後,澳大利亞行和新西蘭的白人傷亡慘重,現在還剩下的白人全部被集中管理了。根據現在的調查,澳大利亞這邊剩下的570萬人當中願意留下來的不到370萬,而新西蘭剩下的128萬人口中,願意留下來歸化中國的不到80萬。

也就是說,即使不需要做什麼,只要繼續安置1000萬移民過來,這裡的人口結構就徹底改變了。

至於剩下的馬來亞,雖然還剩下122萬人。咳咳,但是那些土著和印度移民可不算是文明人啊,他們還得先去文明學校好好深造,等畢業了纔有投票的資格。而這裡原本就有120萬華人,所以哪怕不從國內移民過去,也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

再有就是從法國手裡買下的新喀里多尼亞,該地區整體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亞島和洛亞蒂羣島組成。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萬,絕大多數都是當地的美拉尼西亞人,還有少數歐洲移民,不到一千人。而島上原本就有華升礦業公司的四千多名礦工,現在只需給他們辦好移民身份就對了,只要給足優惠政策,起碼可以有一半人留下來,國內的家屬也可以遷移過來,直接分地,還給他們優先挑選的權力。這樣一來,哪怕那些歐洲移民全都留下來,也不影響大局了。

和馬來亞土著一樣,當地的美拉尼西亞人也是要先進入文明學校學習,畢業了纔有投票權。這是個文明世界,不文明的人怎麼能有投票權呢?要是讓一羣連字都不認識的野蠻人有了投票權,那就是對“文明”這個詞的褻瀆。

至於怎麼才能從文明學校畢業,那就要看他們什麼時候能完成學業了,文化課程、技術課程、藝術課程和道德修養課程,都要合格纔可以,文明學校培養的是合格的文明人,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纔算合格嘛。當然,中國的文明學校是最人性化的學校,絕對不會嫌棄學生的。哪怕再差的學生,都不會放棄。一時學不會沒關係,這期學不會,下期免費再學,不管是學習十年,還是學習一百年,都可以一直學習下去,活到老學到老嘛。

當然,要進入文明學校深造的,並不只是土著,還有很多澳新的白皮呢。

那些直接加入了澳新軍隊作戰人員,這幫人會現以戰俘身份服刑,進行勞動改造,依照他們在戰爭中的具體行爲和服刑期的表現確定釋放日期,至少是五年。這些澳新正規軍官兵還算好的,如果是抵抗組織的成員,則說明他們是極端反華分子,所以是不可能在短期釋放的,他們必須長期與社會隔離,好好改造,這個改造時間至少也得四五十年吧。

而且抵抗組織成員的直系親屬也會受到牽連,作爲重點監控對象,進行文明學校學習,如何做一個文明人。還有就是那些被華人檢舉出有過排華行爲的不友好分子,這部分人也會被送進文明學校,重新學習如何與主流社會相處。當然,如果不想進文明學校的話,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離開中國的轄區,中國政府對此是歡迎的。

對於這些離開的澳新馬白人,中國准許他們帶走自己的所有財產,貴金屬和文物當然是不能出境的,但是會有專業評估師爲這些東西估價,然後折現成華元給他們。至於帶不走的不動產,房屋房產可以保留,中國允許國民去收購,牧場農場等地產,則是估價之後由政府或國內公司收購。

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公道的,並沒有趁機沒收。當然,這些政策只是對白人中的普通人。對於那些被甄別出的極端反華分子、惡性犯罪者,都是沒收全部財產,人就丟到各個勞改基地去服刑。至於馬來亞的土著嘛,那就是除了極少數被確定爲對華友好人士可以保全財產,其他的人特別是原蘇丹、貴族、教長等上層人士是統統清算了,家人全部勞改,家產全部沒收。

對於那些願意繼續留下來歸化中國的澳新白人,中國就對他們和國民一視同仁。非農業人口暫且不說,凡是願意務農的人口,土地發放都是同樣的標準,超過了額度的,就由政府強制收購,不夠的就補足額度。當然,他們所在的位置會有些調整,並不一定還留在原來的地方。這和其他的新領土一樣的處置手段,這些白人會被打散安置,甚至有部分人會被安置到非洲的壽麻省去。

要留下來就要服從政府安排,不願意的可以離開中國,戰敗者還想擺什麼臭架子不成?相對歐美的那些經典做派,中國已經做得很仁慈了。

唯一例外的是新喀里多尼亞的那些歐洲移民(法國人爲主),因爲他們和華人沒什麼恩怨,或者說沒機會有恩怨。再有就是新喀里多尼亞算是和平移交,爲了鼓勵這種行爲,中國自然也表現出了親善的態度。當地歐洲移民的財產基本上得以保全,至於那些需要的地產,也會給他們一個公道的價格收購。

而且他們是可以自由遷移的,可以留在原地,也可以申請搬到內地,或者去壽麻、澳新馬等新領土分田地,和國內公民完全一樣的權力,不會強制遷移。好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人少,才千把人呢,文德嗣自然樂得表現一下寬宏和豁達。或者是因爲中國和善友好的態度,也可能是歐洲的戰火,這批法國移民沒有一個願意會歐洲的,就連那500名法軍官兵都有好多跑到民政部門去諮詢怎麼才能歸化中國。

當然,無論是澳新馬還是新喀里多尼亞的歸化白人,都是遵照以前的歸化俄羅斯人的制度執行,一開始都只是準公民。所謂準公民,就是沒有政治權利和一些公民福利,不能擔任公職,除了這些方面,其他方面都是和公民一樣。

要成爲公民也很簡單,只要通過了漢語四級考試,和文化習俗考試。通過考試後就是正式公民,享有全部的公民權。這個考試每年舉行兩次。當然,還有一條路,就是服兵役,在解放軍或武警部隊中服完兵役後,也同樣視爲通過了考試,自動獲得完整公民權。

………………

新金山市,某中學。

新金山就是墨爾本。1840年時,這裡的人口只有一萬人。1851年,在墨爾本發現了大金礦,於是大量的人從世界各地(主要爲美國人)前來墨爾本淘金,包括大量的華工。由於淘金熱潮,墨爾本的人口迅速增長,並逐漸成爲一個富有的大城市。

到了1854年,該地已經達到12萬人,使藏金極富的美國舊金山(三藩市)黯然失色,故墨爾本又被華人稱爲“新金山”,至今當地還有很多華人辦的學校、商店、公司名稱等是帶有“新金山”這個名號的。清朝末年的滿清外交官李圭在《東行日記》中就提到了,在中國以外的兩個海外華人聚居城市,也就是“兩個金山”(美國三藩市和澳大利亞墨爾本),並稱要“以新舊別之”,“新金山”這個稱謂至少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

在中國代管之後,自然也從善如流,把這裡正式改名爲新金山。

今天該中學已經放假,所有教室都被騰了出來。因爲在這裡要舉行一場歸化考試,上午是漢語四級考試,下午是文化習俗考試。一大早,就有幾百名考生來到學校門口等着了。

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652章 治安戰(2)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582章 買槍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658章 歸化人(1)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第14章 軍訓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97章 海軍天才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183章 奧斯曼的拐點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600章 志願者第22章 大水災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54章 平衡貿易第18章 人生贏家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671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1)第40章 戰前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699章 打擊(7)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68章 善後處置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105章 搶救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8章 憤青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161章 接船第4章 寶石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418章 遺老遺少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247章 電視機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51章 土地政策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80章 兩廣局勢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722章 對轟第83章 西門村長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223章 買飛機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697章 打擊(5)第696章 打擊(4)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164章 兩棲登陸艦和潛艇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66章 大徵調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
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652章 治安戰(2)第434章 非洲提督第582章 買槍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658章 歸化人(1)第176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中)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277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第14章 軍訓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97章 海軍天才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183章 奧斯曼的拐點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600章 志願者第22章 大水災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165章 反華暴亂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243章 隔岸觀火好種田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54章 平衡貿易第18章 人生贏家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671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1)第40章 戰前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戰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699章 打擊(7)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68章 善後處置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105章 搶救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8章 憤青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161章 接船第4章 寶石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418章 遺老遺少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247章 電視機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51章 土地政策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80章 兩廣局勢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431章 紅白歌會暫停了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722章 對轟第83章 西門村長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531章 人革聯峰會(下)第184章 不一樣的結果第223章 買飛機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697章 打擊(5)第696章 打擊(4)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63章 氣死老佛爺第716章 根本停不下來(3)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164章 兩棲登陸艦和潛艇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66章 大徵調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