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路漫漫兮知而後行

當陸凡第一次走入知行書院的時候,心情是充斥着激動和忐忑的,爲了這麼一次機會,他付出了許多。

陸凡出身並不好,但他並未認命,爲了能改變命運,從來都是精心研讀經義,不敢有一絲懈怠。

只不過,家貧之下,終究還是受到影響,先不說沒有錢買書,只能借他人的書籍過來抄寫,便是家中農忙的時候,他也不得不放下學業,回家務農。

陸凡的上面,還有兩名哥哥,只不過這兩人對讀書並沒有多少興趣,對於自家的境遇,也沒有任何看法,除了時而羨慕那些財主老爺們的奢侈生活,就是抱怨官府不能給他們發放銀兩,讓他們也如秀才那樣,可以直接支取錢糧,省的日日勞作,一年到頭,還沒有多少收成,大部分還要上繳。

不錯,這陸家其實就是佃戶,祖上也曾有地,但早就變賣乾淨了。

而每當這個時候,陸凡便會勸慰兩個哥哥,告訴他們只有自己發奮去學,自己有了學識,有了本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單純抱怨是沒有作用的。

對此,兩個哥哥總是嗤之以鼻。

不過,父母卻很優待陸凡,雖然家貧,卻也儘量滿足陸凡的用度,可這也讓兩個哥哥很是羨慕,總是找機會差遣陸凡,不讓他能安心讀書。

不過,陸凡也清楚,像自己這樣的家庭,收入稀薄,人口卻不少,每年的收成勉強只能餬口,想要支持一個人脫產去讀書,那是絕對做不到的,正因如此,他從來不會反駁自己的哥哥們,而是讀書的時候專心讀書,做農活的時候,也是任勞任怨,專心致志。

這樣踏實的態度,終究有了回報,一年前陸凡剛過二十,便中了秀才,從此鯉躍龍門,也帶着整個家族有了變化。

雖然,因爲當朝宰執定國侯的變法,這秀才授田免稅賦的規矩已經沒了,但這給了田地,就算還要上稅,田也不多,可一家人的地位到底不同,在本質上,也就從佃戶成了自耕農,帶給家中的震動那是可想而知的!

多少人一輩子勤勤懇懇,爲的就是一塊屬於自己的地,以至於拿到地契時,陸凡的老父,那是老淚縱橫。

緊跟着,不光是兩名哥哥對陸凡態度大變,從原本的嫌棄、排擠,變成了討好、奉承,在外也是引以爲榮,便是原本對他們這一支不怎麼過問的宗家、宗老都紛紛過來,給這家道喜,甚至還從族中出了人手,給他們修葺屋舍。

一時之間,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人心滿意足,而陸凡也因此真正得以脫產,全心讀書做學問,不會再受到干擾。

沒有了衣食壓力,這陸凡對做學問的心思,也從單純的爲了討個出身,開始真正生出了探究一番的心思。

另一邊,這個時候,定國侯所主持的新政,同時也推行過來,按着新政之法,他們這些得了秀才之名的人,都要儘自身的義務,按着那上面的說法,就是享受着國家的財政補貼,也受人敬仰,就該有所回饋,每個人每年至少要給十名總角啓蒙,這些都是列入考覈的。

如果說是從前,這樣的規矩就算定下來,下面的官吏也不會當成一回事,反正天高皇帝遠,什麼都是他們說的算,和當地的豪紳地主一合計,就能演一出雙簧,根本不愁其他。

但現在卻不同了,邱言上位之後,就大規模的推行地脈之法,通訊變得格外方便,又有特殊的檢查有司確立,處處巡查,根本就無從隱瞞,雖然也有微詞,可之前連世家聯盟,都在邱言的面前低頭了,他們這些地方豪紳,根本就不是一條心,如何能夠抵擋?

久而久之,居然也成了定製。

這對於許多秀才而言,可謂苦不堪言,是一大煎熬,但陸凡沉浸些許時日後,反倒是生出了感觸,察覺到了一絲人道之理,正好那個時候看了些邱言的筆錄,心有所感,對知行之道有了認識。

從那個時候起,陸凡就生出了要探究知行之道的念頭。

不過,此時知行之道已經頗爲流行,邱學的影響也日益壯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想要拜入知行書院的儒生、學子,越來越多,想要進入知行書院,可以說是難於上天了。

只是,這陸凡卻有一股韌性,在不用爲衣食操心之後,儼然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對邱學的追求中,在潛心學習一陣子後,他已經完成了今年的蒙學任務,本可以安安穩穩度日,卻還是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遊學的歷程。

這個時候的遊學,和邱言當年遊學不同,先不說陸凡並沒有邱言那樣的身手和修爲,只不過是一名文弱書生,而且從未出過遠門,見識有限。

單單是如今的世道,就和當年完全不同了,不復安穩和平。

這些不穩,並不是來自於四邊,恰恰相反,四邊安寧,早就被邱言的一道道政令平息、束縛,但新的危機卻不斷的從更遠的地方傳來,主要就是那西邊的竺坨蘭,現在羣魔亂舞,聽說那裡已然成了人間煉獄,時不時的還有鱗甲邪魔越境殺人,在劍南道那邊已經成了一大禍患。

陸凡雖是河北道出身,但也早有耳聞,蓋因那地脈通訊之法,使得各地之間的消息流通,越發快捷,讓不少人漸漸打開了眼界。

這種情況下,外出遊歷,就成了風險很大的事情,即便是那位定國侯,又藉助四邊戰事,將新軍推廣各方,革新兵家,令整個大瑞的兵家之勢、軍伍戰力都有提升,可保四方安穩,但終究不能驅逐心中擔憂。

就在這種情形下,陸凡踏上了路途。

這一路上,他經歷了不少,甚至還遇上了妖邪,又與道士同行,其人根骨也多被稱讚,不止一人說要收他爲徒,但陸凡卻沒有走超凡之路的念頭。

當然了,路上也是少不了豔遇的,但陸凡一心一意,也都把持住了,辛辛苦苦,花了半年時間,才抵達了京城,根本也不停歇,就馬不停蹄的往知行書院而去,宛如朝聖,但也有明顯的不同。

朝聖,是將自身之念寄託於外物,是將自己奉獻出去,而陸凡所渴望的,是從知行書院中攝取到足夠的養料,來補充到自身,完善自己的認識,是從外向內的充實自己。

這裡面的不同,也就造就了根本上的差異,在知行書院中見到的,並非是一味的奉承,而多有爭辯、爭論。

這也是正常的,蓋因此時的知行書院,早就名聲在外,成了不亞於東都幾大書院的學子聖地了,而過來的學子裡面,不乏在各個地方,早就有了不小名聲的。

這樣的人,當然不會輕易服人,過來京城,真正想要見的,也是那位定國侯本人,想要被他看重,收入門庭,其他人等,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這知行書院也是奇妙,書院的佔地原本就不小,後來皇帝又幾次下令擴建,如今更是比得上幾個村鎮了,而且又分內外,那內院連接着聖賢堂、百寶堂,以及觀天台,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卻不能輕易進去。

這也難怪,畢竟現在聚集起來的人,終究是太多了,真要是沒有秩序,一擁而上,那內院怕是要因此崩塌。

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在這外院。

好在知行書院自有一套規則,那位定國侯每日忙於政務,無暇他顧,卻還是有一套教授之法,將知行之道的許多學問,都開誠佈公,在外院的很多地方都能尋得,自己摸索之後,可以相互辯論。

每五天,就有定國侯的大弟子鄭雲出面,組織一次大辯論,從中甄選百人,進入內院。

這個結果,可是非常誘人的,要知道在那內院中,不光是有觀天台這樣能夠觀天象,感天下的奇妙之地,更有百寶閣中的諸多大儒、宗師,能夠尋得一人討教,都是不得了的事了。

更不要說,還有那藏經閣裡,藏着邱言的諸多感悟,以及其他大儒的著作,能入裡面,比在外院中的進境,更要迅速。

除此之外,那玄妙的聖賢堂,同樣也被衆人看重,要知道,當初這個聖賢堂誕生,可是引發了不少的波瀾,但相應的,也因此傳遍天下,讓天下士子知道了士林所在,也知道了,通過這座聖賢堂,可以直入士林,並不需要太多的資歷。

正因如此,每一次辯論之後,被甄選出來走入內院的人,都會先來這聖賢堂外看一看,以平心中念。

今日也是一樣,陸凡與衆人齊至,這還是他第一次進入內院,沿途總想着要好生探查,但到底讀書靜心,沉得住氣,並未失儀,隨着人羣來到那聖賢堂外。

聖賢堂外,盤坐着的邱安。

“這位邱大俠,也不是簡單人物啊!”

“當年平蓮一役,邱安大俠就名傳天下,雖是邱家之僕的位格,但沒人敢小視,都知是絕世高手。”

“他坐在這裡,是爲了護衛周全,保護堂內入林之人的肉身。”R1152

第1064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1333章 燭龍亂第1062章 匿於漆黑且收尾第1161章 人侵神第189章 濃墨一筆書英魄第549章 天意豈饒爲禍心?第543章 猿背城第381章 弱肉強食,人與禽獸何異?第1291章 當仁不讓,可有異議?第1329章 大地之上,氣運消長第704章 修撰延邊走,丘下聚蓬頭第1123章 招盆入屋,握雷在手第1015章 名動天下,世人爭相睹第744章 滅人國,絕人族,去人名第1180章 彈劾之言紛至來第936章 星君成道,雞犬升天第775章 罪去現英魂,因果攔忘川第1335章 龍乘氣,權作符第526章 女因言對峙,官由卷生意第1257章 人文爲本一如昔第680章 江山待北,三水變局第1437章 皆願做引人,逃困謀前路第424章 城中界,界中神第889章 網爲生機,南北呼應第1128章 聞定國之名,驚罡煞之位第442章 持目星君第1219章 星如烈日上中天第572章 扯念動軍,定心上榜!第144章 押上天庭,三魂缺一第131章 萬骨爲衣,聚樁成獄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556章 暗遞烽火呈聖前第441章 星辰瓊樓,呂良出關第588章 獨院眠醒如夢崩第715章 表面有勝敗之相第235章 只看今時名,焉知日後果第716章 以敵練膽,意在立道第579章 邱白對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1358章 王算王,黃雀在後第1059章 運涌裂天,他朝之果抵現災第174章 孤魂野鬼入宮來第1354章 知行扎心,瀚海沙連天第553章 擾龍奴生怒,亂儒景合氣第1176章 民動積此根,念動尋他洲第431章 肉中罪第522章 文成紙變第892章 屍身似橋岸兩旁,君臣相對奏一疏第1296章 白帝第1314章 位格須臾成,古神日晷催第1241章 明法方可落子第542章 風入魂夢,意與城合第573章 三元及第!第1361章 雷火次第出第858章 血花涌,槍在手第382章 霸國無貧主,強將無弱兵第809章 莫說重其人,不過煽其心第95章 筆下有神第148章 兩言轉運第134章 原骰疑雲,前朝故老第41章 神名爲本,符篆兩分第70章 性命兩分,道無常形第2章 三道因果第1252章 無私無情分氣運第300章 降臨!第60章 魂入宮,魄染紅第99章 打落凡塵第186章 惟觀神采,不見字形第644章 腰斬!第490章 京畿之地,神通禁區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398章 七種信民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82章 一聲符篆隱,一念氣血蕩第1435章 黃龍碎界,掌上託星第454章 有女乘龍,有神着魔第455章 鎮火起筆,大戰在即第1321章 當盡退其兵,再得其技第147章 神像在心,法域衍生第1433章 超凡之上,天高地厚第1359章 陣中雷第726章 兩國戰,召邱言第618章 假象臨頭心訣傳第1279章 侵略雖本願,奈何被強逼第312章 三中取一,血在泥中運轉兇第256章 舉爐破空,有王攔路第1336章 衆念合,方有天地動第633章 有胡如稚童第921章 鎮山對超凡第691章 石中杖,七彩光!第1305章 道果不明,星空混沌第333章 石藏勇猛精進,洞有五色十光第61章 竈神真火煉鉛汞第293章 法家精神第989章 上馬平亂,下馬治國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281章 三目藏魂,銅爐言祖第22章 吞魂第57章 不敬神靈,反客爲主第1304章 天威入妖洲
第1064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1333章 燭龍亂第1062章 匿於漆黑且收尾第1161章 人侵神第189章 濃墨一筆書英魄第549章 天意豈饒爲禍心?第543章 猿背城第381章 弱肉強食,人與禽獸何異?第1291章 當仁不讓,可有異議?第1329章 大地之上,氣運消長第704章 修撰延邊走,丘下聚蓬頭第1123章 招盆入屋,握雷在手第1015章 名動天下,世人爭相睹第744章 滅人國,絕人族,去人名第1180章 彈劾之言紛至來第936章 星君成道,雞犬升天第775章 罪去現英魂,因果攔忘川第1335章 龍乘氣,權作符第526章 女因言對峙,官由卷生意第1257章 人文爲本一如昔第680章 江山待北,三水變局第1437章 皆願做引人,逃困謀前路第424章 城中界,界中神第889章 網爲生機,南北呼應第1128章 聞定國之名,驚罡煞之位第442章 持目星君第1219章 星如烈日上中天第572章 扯念動軍,定心上榜!第144章 押上天庭,三魂缺一第131章 萬骨爲衣,聚樁成獄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556章 暗遞烽火呈聖前第441章 星辰瓊樓,呂良出關第588章 獨院眠醒如夢崩第715章 表面有勝敗之相第235章 只看今時名,焉知日後果第716章 以敵練膽,意在立道第579章 邱白對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1358章 王算王,黃雀在後第1059章 運涌裂天,他朝之果抵現災第174章 孤魂野鬼入宮來第1354章 知行扎心,瀚海沙連天第553章 擾龍奴生怒,亂儒景合氣第1176章 民動積此根,念動尋他洲第431章 肉中罪第522章 文成紙變第892章 屍身似橋岸兩旁,君臣相對奏一疏第1296章 白帝第1314章 位格須臾成,古神日晷催第1241章 明法方可落子第542章 風入魂夢,意與城合第573章 三元及第!第1361章 雷火次第出第858章 血花涌,槍在手第382章 霸國無貧主,強將無弱兵第809章 莫說重其人,不過煽其心第95章 筆下有神第148章 兩言轉運第134章 原骰疑雲,前朝故老第41章 神名爲本,符篆兩分第70章 性命兩分,道無常形第2章 三道因果第1252章 無私無情分氣運第300章 降臨!第60章 魂入宮,魄染紅第99章 打落凡塵第186章 惟觀神采,不見字形第644章 腰斬!第490章 京畿之地,神通禁區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398章 七種信民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82章 一聲符篆隱,一念氣血蕩第1435章 黃龍碎界,掌上託星第454章 有女乘龍,有神着魔第455章 鎮火起筆,大戰在即第1321章 當盡退其兵,再得其技第147章 神像在心,法域衍生第1433章 超凡之上,天高地厚第1359章 陣中雷第726章 兩國戰,召邱言第618章 假象臨頭心訣傳第1279章 侵略雖本願,奈何被強逼第312章 三中取一,血在泥中運轉兇第256章 舉爐破空,有王攔路第1336章 衆念合,方有天地動第633章 有胡如稚童第921章 鎮山對超凡第691章 石中杖,七彩光!第1305章 道果不明,星空混沌第333章 石藏勇猛精進,洞有五色十光第61章 竈神真火煉鉛汞第293章 法家精神第989章 上馬平亂,下馬治國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281章 三目藏魂,銅爐言祖第22章 吞魂第57章 不敬神靈,反客爲主第1304章 天威入妖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