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皇與相有歧,財與器釋力

李坤雖貴爲皇帝,但有些事情也未嘗試過,只是每日閱讀奏摺戰報,又有諸多大臣、將軍教授,多少也知道一些兵法,讓他去指揮或許不成,可只要被人點醒,就能看出背後奧秘。

邱言所寫之事,正是如此,令李坤意識到北上擊敵的風險,只是他身爲天子,難免感到憋屈,這股心情立時映射道龍氣之上。

龍盤皇城,龍首垂於皇宮。

而今,那龍首中龍氣變幻,有刀兵之影呈現,儼然蓄勢成型,彷彿要引領龍氣變動,向下衝擊,只是兵家之道還有侷限,可以令龍氣變化,卻不足以爲之分出支流,其中還欠缺一些東西。

龍氣絲絲縷縷的垂下,融入興京意志,順勢與邱言的意志接觸,在他的心中構建一片沙場,與兵將之念聯動。

感悟這等變化,論了北疆兵略後,邱言並不停筆,繼續寫道——

爲今之事,兵鋒不可輕起,蓋因財與器不足之故。

這話一寫出來,立時讓李坤心中一動,眉頭皺起,想到了與王甫討論兵制時,對方的論調。

王甫變法,人都說君臣一心,實際上兩人也有分歧,在李坤看來,大瑞與北方胡人幾次交鋒,都在下風,這是積弱所致,是以在他的心中,當務之急是強軍。

這也是他所在地位決定的,身爲皇帝,代表整個大瑞,但從繼位之始,邊疆常有戰事,國內亦有叛亂。除了西南邊患外,其他幾處連綿幾年。損兵折將,沒能平息,有時還要妥協,要麼詔安安撫、要麼將一些土地割讓出去。

這些土地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是大瑞用不上的地方、不利耕種。可在皇帝眼中,卻有恥辱之感,心中悲憤,這才迫切想要變法,要等強軍之後,洗刷恥辱,恢復前朝舊土,重現天朝萬國來朝的局面。

與之相比。王甫的看法則又不相同,這位新法的掌舵人認爲,“國之大政在農兵,以農事爲急,不可在兵事之後”。

進而發展處一個觀點,即財政是一切的基礎,國朝的財政局面如果能夠改變,那兵將問題自然能夠有所改觀。

在他看來。大瑞的主要問題,不在積弱,而是積貧。後者是因,前者是果。

王甫曾言“前代興王知不廢農事,乃能並天下”,是以他施行新法的步驟,是先着重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經濟。增加社會財富,等國家富足了,軍事自然強盛。

這個過程,無疑是個漫長過程,和李坤迫切改變積弱局面的目的並不統一,只是當今之世,有志變法,又足以坐鎮中樞,不懼其他重臣攻訐之人,唯有王甫。

李坤沒有選擇,便順着王甫性子,一步一步變法,但畢竟要施加影響,所以在市易法等新法尚未正式施行時,就開始考慮兵制改革了,也催着王甫儘快施行,與其他新法並列。

只是皇帝的這種想法,難免要受到抵制,無論新黨舊黨,都知兵家不可輕動,不然就是天下大亂的局面,所以,沒有多少人應和,更無人遞來切實可行的方案。

若非新黨新晉幾人,想借兵制革新之機,將手伸進軍隊,李坤的這個想法根本別想拿出來,更不要說被放到殿試上,成爲考題了。

皇帝看似尊貴,一言能定人生死,但歸根結底,這個地位的權力,來自於治下衆人,一旦滿朝官僚聯合起來,便是皇帝也要被架空。

皇帝接觸的是官,而真正治理天下的則是官與吏。

臣對皇帝,不管當面時表現的多麼恭敬,一旦涉及到利益,少不了一番爭論,有的時候,也有朝臣當着皇帝的面爭論之局。

這種局面下,李坤在殿試中拋出這個題目,一方面是要從朝中反對勢力中找到一個突破口,另一方面,則是借勢爲之,聚集民願民望,積蓄大勢。

當然,在這裡面,李坤也有一點期待,希望能在考生中發現一二見地。

在看到邱言對北疆戰事的預測、分析時,李坤只是驚異,而當對方言及兵制,寫出來的話,明顯與王甫相近,才真正讓李坤上心起來。

皇帝的面色變化,逃不出旁人的關注,幾位宰執給足了禮儀,便也走來,到李坤身後,都將目光投注過去,待看清紙上所言,表情各異。

“這邱言竟反對北疆出兵,主動決戰?這個決策,似乎樞密院那邊也是這個意思。”張鏈一愣,視線不動聲色的在馬陽和王甫臉上掃過,猜測是不是二人事先指點,但注意到兩人的驚容,又是一愣。

徐進本就曾督導一方戰事,對兵家之事所知不少,看了邱言所言,細細一想,覺得有理,不由暗暗驚奇。

跟着,幾人看到邱言的那句“財與器”,更是臉色皆變,尤其是王甫,心絃一動,將心神集中起來去看。

接下來,邱言毫不顧忌的談到了新法,稱若單純爲增強軍力,那新法發展下去,很可能會漸漸廢弛,由理財轉而爲斂財,最終皆爲強軍。

“哦?”

李坤在場,又位於考場之上,幾位宰執間雖有齟齬,還不至於爆發,但從張鏈的眼神中,還是能看到一絲冷意,他輕咦一聲,接着看了王甫一眼,露出嘲諷之色。

實際上,變法開始不久,張鏈就說過王甫沽名釣譽,所謂變法,看似爲民安國,其實惠民只是附帶,本意還是充盈國庫,等於是與民爭利,不過是逼迫利益團體,讓出部分利益給百姓,讓民間暫得好處,以此來增加民意民願,支持變法進行。

所以,他這一眼,就是嘲笑王甫,暗指邱言也已經看出了這一點。

對於張鏈的嘲笑,王甫沒有迴應,他皺眉看着考卷,想着那一句“財與器”中的“器”代表着什麼。

“莫非是指代兵刃、武器?”同樣的疑問也出現在馬陽、徐進心裡。

至於李坤,則是眉頭緊皺,眼中矛盾之色越發濃郁,既有針對邱言的,也有針對兵政的,這革新兵制,正是他這位皇帝在背後推動的,可看了邱言一篇,又將心中擔憂給放大了,所以就在想,從那“器”中,是不是能有轉機。

接下來,邱言沒有讓幾人多等,他筆走龍蛇,一個個字迅速成型,構成句子——

“有財方能養器,可分爲人心之器與軍陣之器。”

一句之後,洋洋灑灑幾百字一氣呵成,闡述了心頭之念。

原來,那人心之器是說,要在天下人心中樹立一種觀念觀念,具體的方法,並非是要用政策律令去強行推廣,而是通過招募、後勤等諸多方面,還有在民間倡導一些看似簡單的口號,以此來實現目標。

這裡面,甚至提到了練兵與軍紀,卻唯獨沒有提到具體的兵法戰術。

而後,那軍陣之器就容易理解,指的就是沙場利器,邱言還提到了幾個新鮮點子,以及諸多嶄新思路,令李坤、徐進看了之後深受啓發。

李坤本來就有幾個模糊概念,聽了之後,竟是清晰起來,心情有所舒緩:“這個邱言不是個務虛的人,他的這篇文章,已有了沙場兵將的影子,是個難得的帥才,只是他修了神通的事情,還有隱患,不能輕易放過,但有這等才學,又文染考卷,倒是不能太過薄待,唔,要給他個好點的名次,然後再觀察一陣子……”

想着想着,他自覺已理解了邱言所言,就要邁開步子,離開此桌。

不過在離開的最後,他又順勢掃了考卷一眼,入目的卻是邱言剛寫的一句——

“財與器齊,可釋大瑞之能。”

“嗯?”觀了此句,李坤的心裡猛然一跳,那步子一頓,停下了腳步,忍不住看了下去!

邱言行筆如風,顯然是胸中早就成文,半點遲疑都沒有,那收尾的幾句就接連落在紙上——

“中原地大物博,王朝傳承幾千年,而大瑞承上而立國,幾十載國泰民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反觀四方之地,每多貧瘠,彼國一年得財,不及大瑞一道財政,此天下人所衆知,何以面對四夷,天朝往往勢弱?蓋因未有行法,能貫穿上下、凝結舉國之力!”

“貫穿上下,凝結舉國?難道是指舉傾國之兵?”李坤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心底最深處的疑問泛上心來。

“不錯,我大瑞國力遠超他國,兵多將廣,何以與人交戰,依舊時有敗績,最近幾年更是損兵折將,國土衰退?”

與此同時,就在邱言將這些句子寫在紙上的瞬間,那心神恍惚一下,意念滾滾而出,融入興京意志,雖城而舞,彷彿騰雲駕霧般的沖霄而起,徑直入了龍氣。

緊跟着,在那兵家景象的周圍,迅速顯化出一片奇異字符,交纏排列,似要組成某種圖案。

隨着圖案越發清晰,這位於龍氣之中的一片景象支離破碎,一名名兵卒與戰甲、兵刃分開,兵卒不動,而戰甲、兵刃變化,越發堅韌、鋒利,又有種種後勤之法顯露,加入軍中,演化軍勢。

ps:

感謝“小爍”、“愛的那瞬間”投出的月票!

第238章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第1289章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至聖來第1347章 殺生奪靈,不如長生第106章 罪孽第504章 厚重城史入心間第1200章 反旗將起!第1226章 記憶如霧隨史改第332章 物極必反,內有乾坤第1476章 三句話不離定國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1401章 黑白催冥,人間剎那如鬼蜮第431章 肉中罪第685章 折族而融運!第1265章 神道復仇?多多益善!第230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765章 若得人心盡有字,褪得五蘊成天魔第1036章 再入遺蛻地,又是三百年第1164章 君子以慎德,積小以成高大第791章 徒使於荒山,留字在神心第126章 擒下來,給我做個嚮導!第232章 呂良上天,趙軸爭先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786章 雷霆沐身,意在東華第198章 暗潮第752章 語點藩籬,滴水之恩涌泉報第28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624章 《武經總要》!第1097章 正當其時!第78章 大瑞有法,條條分明第1484章 十殿閻王浮於河第67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76章 魄主體,遊不停第1063章 王退神斂諸侯興第1202章 龍氣隱患顯第1362章 精血入漿凝龍神,分念爲網驅雷光第1141章 星辰訪客話星君第613章 洞裡乾坤,神念隨風而來第1448章 何不往東?第596章 反掌間,以矛攻盾第689章 念留一石間,合流四書中第201章 文名不入兵家第128章 熟人第566章 攻守易位,天時地利在敵第1420章 撕裂混沌,夜空黑洞第1164章 君子以慎德,積小以成高大第1501章 心同心連,身與身合第414章 列星成盤,乾坤落子第582章 但言無人道,當有教化時第1425章 一念傳千腦,其念交相從第369章 緊箍鎖住心猿念第17章 攝魂第334章 書中有萬象,無巧不成書第1444章 尋道沾東土第794章 通通罷黜!第507章 馬嘶猿哮龍來到第496章 神壓靈符人心變第630章 人心如鬼,盡設機關第1464章 可能遂吾願?第1049章 人有何美?第977章 嶺南白蓮亂第332章 入龍四步第315章 魂入漩,三物相隨第1163章 傀儡盡時其自現第908章 至高天神,各有闡述第495章 猿坐虛丹,血肉變換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938章 三條通天路第885章 展文網,知行或成匙第528章 以賢爲餌第1086章 猴頭求長生第629章 坐府探兵,親自出迎第377章 空城驚敵走,心路起波瀾第96章 隨風潛入夢第1364章 人道言出無所遁,超凡律令冰原顯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44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959章 大勢已去?第1282章 仙道異動驚朝堂第399章 夜半聽書,隔岸舊仇第1376章 夢中夢,念與心第402章 文無第一第211章 龍視!第668章 人道豈一念,蜀地風滿樓第1280章 一掌兩面皆從念第1138章 莫猜失子心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1448章 何不往東?第648章 墨起四方第739章 儒家秩序演六藝第1479章 位列帝君,各主一方!第505章 新黨論人,翰林失竊第339章 勇猛爲陽魂浴火第1159章 夢裡只因白日思第206章 一策洞悉千里第676章 身成仙,念聚神,皆爲人道始第1238章 牢中捕念傳星空第1224章 時空深處坐一人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73章 收手!安居!不養望!
第238章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第1289章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至聖來第1347章 殺生奪靈,不如長生第106章 罪孽第504章 厚重城史入心間第1200章 反旗將起!第1226章 記憶如霧隨史改第332章 物極必反,內有乾坤第1476章 三句話不離定國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1401章 黑白催冥,人間剎那如鬼蜮第431章 肉中罪第685章 折族而融運!第1265章 神道復仇?多多益善!第230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765章 若得人心盡有字,褪得五蘊成天魔第1036章 再入遺蛻地,又是三百年第1164章 君子以慎德,積小以成高大第791章 徒使於荒山,留字在神心第126章 擒下來,給我做個嚮導!第232章 呂良上天,趙軸爭先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786章 雷霆沐身,意在東華第198章 暗潮第752章 語點藩籬,滴水之恩涌泉報第28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624章 《武經總要》!第1097章 正當其時!第78章 大瑞有法,條條分明第1484章 十殿閻王浮於河第67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76章 魄主體,遊不停第1063章 王退神斂諸侯興第1202章 龍氣隱患顯第1362章 精血入漿凝龍神,分念爲網驅雷光第1141章 星辰訪客話星君第613章 洞裡乾坤,神念隨風而來第1448章 何不往東?第596章 反掌間,以矛攻盾第689章 念留一石間,合流四書中第201章 文名不入兵家第128章 熟人第566章 攻守易位,天時地利在敵第1420章 撕裂混沌,夜空黑洞第1164章 君子以慎德,積小以成高大第1501章 心同心連,身與身合第414章 列星成盤,乾坤落子第582章 但言無人道,當有教化時第1425章 一念傳千腦,其念交相從第369章 緊箍鎖住心猿念第17章 攝魂第334章 書中有萬象,無巧不成書第1444章 尋道沾東土第794章 通通罷黜!第507章 馬嘶猿哮龍來到第496章 神壓靈符人心變第630章 人心如鬼,盡設機關第1464章 可能遂吾願?第1049章 人有何美?第977章 嶺南白蓮亂第332章 入龍四步第315章 魂入漩,三物相隨第1163章 傀儡盡時其自現第908章 至高天神,各有闡述第495章 猿坐虛丹,血肉變換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938章 三條通天路第885章 展文網,知行或成匙第528章 以賢爲餌第1086章 猴頭求長生第629章 坐府探兵,親自出迎第377章 空城驚敵走,心路起波瀾第96章 隨風潛入夢第1364章 人道言出無所遁,超凡律令冰原顯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44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959章 大勢已去?第1282章 仙道異動驚朝堂第399章 夜半聽書,隔岸舊仇第1376章 夢中夢,念與心第402章 文無第一第211章 龍視!第668章 人道豈一念,蜀地風滿樓第1280章 一掌兩面皆從念第1138章 莫猜失子心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1448章 何不往東?第648章 墨起四方第739章 儒家秩序演六藝第1479章 位列帝君,各主一方!第505章 新黨論人,翰林失竊第339章 勇猛爲陽魂浴火第1159章 夢裡只因白日思第206章 一策洞悉千里第676章 身成仙,念聚神,皆爲人道始第1238章 牢中捕念傳星空第1224章 時空深處坐一人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73章 收手!安居!不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