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學府學子心

國子監的設置,古已有之,大瑞朝定國子監也是依循前例,不過在具體細節和職權上,還是有所變動的。

不只是和前朝、更久遠的朝代比,就算是和開國時候比起來,眼下的國子監也有很大的不同。

大瑞開國時,天下初立,百廢俱興,那時候的很多大儒、宗師,在戰亂的時候死傷不少,餘下的也是避難的避難、赴義的赴義、隱居的隱居,不只是大儒一級,就算是尋常的讀書人,也是死傷衆多——軍閥割據的時代,用的刀劍說話,誰會和你講道理?

這樣也造成了王朝初建時的一些問題,就是可用官員不多,馬上打天下的將軍,打仗是一把好手,可說到治理地方,就有所欠缺了,將他們當做官員,送去地方,無異於虎入羊羣。

所以,大瑞太祖所採用的方法,就是將培養出來的年輕士子,直接予以重任,越級提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出自這國子監。

隨着時代變遷,科舉再興,官員的遞進、考評、分屬,逐漸完善,國子監的監生沒了先輩們的機會,可越級提拔的事情,也令國子監的地位和名聲穩固下來,成了受士子們嚮往之處。

這裡面除了精神因素之外,還有就是基於現實的考量。

國子監神位國學機構,其內監生一般都會科舉有成,日後爲官,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一個圈子,互相幫襯,能提前入內學習,無疑能爲日後爲官打下人脈基礎。

而且,從國子監走出來的監生,一旦金榜題名,起點也和一般的進士、同進士不同,這種不同便是國子監影響力的體現。無論是從中走出來的告官、還是在讀的監生,都會對有監生資格,得了進士之位的新近官員,寄予厚望。

在這種集體意志的關注下,就算是吏部,也要思量一下影響,不得不有所妥協,最後漸成俗定。

凡此種種,都註定國子監的特殊地位,這種地位。又反過去影響士林,被很多大儒、宗師所看重,於是時常就能看到,不少學說派別的大儒,會透過弟子門人、親朋好友等關係,來國子監講學,他們需要的,正是將自家學說的烙印,留在國子監中。以期日後監生爲官,影響行政力量,促進學說的流傳。

這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大儒、宗師需要監生傳學。而監生也由此得以受到頂尖大儒的教誨、薰陶,反過去使得國子監對士子、學子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當然,這也不全是好事。

平日裡,國子監就充斥着官場、學術等交融的氣氛。和尋常的學府、書院不同,不似官場那般污穢,但終究多了些瑣碎心機。在國戰開始之後。其中氣氛又有所變化,平時討論的話題,也從單純的學術之爭,變成了對國戰局勢的猜測和爭論。

和朝廷一樣,國子監的監生們,對這次的國戰,也有着各種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認爲此戰太過突然,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但既然開始,就該支持;

有的本就對朝政有不少看法,認爲內尚未安定,何談攘外?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支持;

自江南而來的監生們,則覺得大瑞安穩幾十年,國泰民安,不應輕起戰端,徒耗錢糧不說,說不定還會將好不容易開創的安穩世道,給毀於一旦。

不過,江南監生的主張,卻被來自北方的監生們嗤之以鼻,這些監生的家鄉,時刻受到戰爭威脅,每年都有胡人寇關入內,劫掠一番,對北鄰可謂是深惡痛絕,所以一聽國戰之事,立刻歡欣鼓舞,全心維護。

除此之外,也有如劍南道等地過來的監生,持着各種不同意見,有的主張深思,有的並不看好國戰,還有人認爲,應該先平息南疆、西南、西北等地的隱患,纔好和柔羅人開戰。

這些個看法,都有足以支持自身的論據,但歸根結底是由於出身、背景不同,造成的認知差異,進而誕生了不同的結論和看法。

國戰尚且如此,對挑起國戰之人的評價,更是五花八門了。

監生因爲所得消息有限,立足視野也有偏差,所想所行,諸多判斷,都是依據平時經歷的事情,又或以道聽途說的某些觀點作爲參照,他們並沒有看出來,大瑞高層對此戰早有醞釀,那柔羅人的崛起,也決定了中原、草原必有一戰,只是時間早晚、長短的問題。

看不清楚這一點,自然就有人把挑起國戰的責任和緣故,歸結於邱言。

實際上,邱言之所以會出現在草原上,根本原因,是隨團出使三水,而使團本身的使命,正是和三水諸部聯合,爲攻擊柔羅人做好準備,由此也能看出,就算沒有邱言插手,國戰正式爆發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因爲視野和情報的侷限,不少反戰、主和的監生,無形中將邱言當成了挑起戰亂的罪魁禍首,他們也都知道邱言的成就和地位,但每當前線傳來死傷消息,還是忍不住黯然神傷,然後就要找一個目標宣泄,邱言無疑就是這麼一個選擇。

不過,不久前皇帝的一封詔書,使得邱言一躍成了國子監的官令之一,倒在監生中掀起了些風浪,加上有心人推波助瀾,一部分監生立刻心潮澎湃,要與邱言辯論一番,來聲張自己的觀點,爲國與民請命,要代表無故慘死的兵卒、替被捲進戰亂的百姓,與邱言一辯!

在這種情緒的激勵下,邱言的位格、名聲,反成了種催化劑,越有名,越讓學子們血脈沸騰,生出一種不畏強權、不懼學理,一心爲民的感覺。

只是,最初的激情稍微退卻後,羣情激奮的學子心中,不可避免的升起凡俗之念,這也是人性使然,除了純粹的理想,一些其他考量慢慢滲入心中,讓他們有些患得患失,但對與邱言辯駁,卻也多了一點期待。

不過,這種期待、激烈的情緒,卻因邱言忙於整理典籍、道藏,被一點點消磨——受了職後,邱言一次都未曾來過國子監,這無疑使卯足了勁、想要有所表現的監生們,彷彿一拳打在了空處,那一開始的銳氣,慢慢的消磨殆盡。

就在他們的心裡的那股勁兒將泄之時,邱言的突然到來,又重新喚起了他們的心思。

今日,國子監直講,很早就通知了監生,說是新任的博士要來考校學問,讓他們早作準備,那監生如何還不知道,是邱言要來?

所以,不少監生立刻就動了心思,要提早做好萬全準備。

“我等要爲民請命,所以才與邱博士辯論,但邱博士的學識,有諸多大儒證實,又是兵家宗師、狀元魁首,雖然挑起戰亂,但在草原攻無不克的事蹟不是假的,論及這些,我等必然不是對手,要引以爲戒!避實就虛!”

一大清早,就見到幾名監生聚在一起,商談對策。

邱言在國子監的職位,是國子監博士,這裡的監生稱呼他時,不是稱都承旨或者學士,而是叫邱博士,這個稱呼,與邱言前世的某些稱呼類似,但論及位格、含義,卻是千差萬別。

“不錯,凡事都講究以長補短,在辯論之前,我等須得要有自知之明,要論學識,如何是邱博士的對手?所以這次,咱們要扣住一個‘理’字!因爲咱們肩負天下之望,是替天下百姓說話!”

“正是如此,是爲民請命,不是爭名奪利,要通過這一場辯論,使天下人能知道一點道理,開啓民智!不再蠅營狗苟,也不懵懵懂懂,而是要知曉自身之命!”

……

這一聲聲口號,越說越是讓監生學子們激動,但到底有人還存一點理智,見到邊上有一名監生走過來,順勢就問:“方兄,你是從劍南道過來的,對那位邱博士,可有了解和看法,不妨說出來,給咱們參考一下,也好知己知彼。”

那監生聽了,看了詢問之人一眼,搖了搖頭,並不言語。

這個動作,讓那詢問之人面露不滿,遂追問道:“方子延,你是什麼意思?就算不知,也可將聽過的些傳聞說出,我等也算是消息靈通,這坊間傳聞乃是主要渠道,所謂無風不起浪,傳聞中有着大學問,隱藏真相,以我等的見識、學識,足以發現那常人難以理解的隱秘之處!”

聽得此言,被問之人還是搖頭,同時開口道:“你們若是聰明,就不要生出與邱博士辯論的心思,安心聽他講學,必有收穫。”

“你……”詢問之人一愣,正要再說,整個屋子驟然一靜,就聽腳步聲響起,一身國子監官袍的邱言邁着步子,緩緩走了進來。

他人一來,屋子裡就驟然多了股淡淡威壓,使得心思各異的監生們都安靜下來,歸於各自座位,將典籍經義攤好、擺開。

接着,邱言來到最前面,環視屋中人,微微一笑。

“聽說,你們對國戰很是關注?”

ps:??感謝“清涼寂滅”的打賞!

第701章 十年書得北疆輿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12章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第941章 五行轉瞬可成第438章 邱某之言,盡在其中第561章 身承神入世,兵捉文離榜第1156章 豈因因果定我念第1303章 古道歧路,古神雷霆第226章 今之學者,歧而爲三第688章 持久叩首,落葉無根第1119章 天上天下第434章 過鵲橋,運河車,後升前降第461章 手執雷,意動城第1438章 魔中魔第891章 信上言龍珠,宮中傳噩耗第384章 法寶第1496章 天庭福地一點黑第456章 與神戰,筆下交感第1081章 丹出於人而天地加持第50章 成全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751章 黑光追念鐵幕起第738章 法相!第477章 畫外書生樓中人第446章 念成火第340章 殿堂星空第1264章 海水燃,風暴由一人第712章 無腸將軍食顱髓第692章 杖底漣漪,死亦不休第860章 網中聲,透玄機第619章 心動民願起,真假豈能分第1055章 諸子聖賢演曆法第1482章 過去未來存因,諸天萬界有果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386章 擒龍拿魂第1480章 合道之說,道果前後第31章 你就是唐儀?第1034章 人成衙,衙生運,運裡乾坤第474章 對岸來客遊廉溪第530章 會試之後,誰人能心定?第921章 鎮山對超凡第682章 使臣不知懼第1112章 莫言其他,且說來意第124章 暴露!第839章 學府學子心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576章 星光照我身,假念亂我心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713章 虎豹成騎唸作械,棋盤起伏魔凝人第177章 冊封從神第303章 法規人心,有客臨門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第1117章 元嬰起,星光落第1024章 千里求一句,當面不知惜第406章 裂陽以惜身,化生而爲雨第1104章 定國侯的痛腳第623章 若欲澆花,着書立說第1397章 白玉樓閣鎖心火第7章 天生神靈第1158章 政堂發難!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814章 屬官意欲架空,邱言豈在奪權?第379章 案前氤氳,心內猿動第389章 耕讀第916章 三將攝於欽差,一臣深入沼寨第1074章 仙府鎮星君!第991章 連破營寨撼白蓮第954章 不避不離向城心第462章 畫境第1388章 鼠馱錦囊弟子歸第715章 表面有勝敗之相第463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1216章 民願沸騰成爐,氣運升騰灌入第70章 性命兩分,道無常形第3章 山神棄廟走第133章 驚天動地第274章 東都夢華第1406章 恐懼之念化萬千,九頭馬面列在前第827章 地崩巖涌地脈移,隻言片語山河易第895章 逼他着書!第114章 上榜要賀,圍城必闕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1301章 人道三轉復又現第597章 儒釋相爭,因果立願第1152章 滅世十去八九第1320章 擒墨人傷重,東海城懸空第464章 人道入侵!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849章 善大於惡,其罪不小!第1002章 同坐聽學,所得不同第61章 竈神真火煉鉛汞第38章 三分命術,七分性學第530章 會試之後,誰人能心定?第1417章 修士成軍攜運來第1049章 人有何美?第840章 邱博士論辯第1123章 招盆入屋,握雷在手第1332章 機關人的目的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346章 白昭元!
第701章 十年書得北疆輿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12章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第941章 五行轉瞬可成第438章 邱某之言,盡在其中第561章 身承神入世,兵捉文離榜第1156章 豈因因果定我念第1303章 古道歧路,古神雷霆第226章 今之學者,歧而爲三第688章 持久叩首,落葉無根第1119章 天上天下第434章 過鵲橋,運河車,後升前降第461章 手執雷,意動城第1438章 魔中魔第891章 信上言龍珠,宮中傳噩耗第384章 法寶第1496章 天庭福地一點黑第456章 與神戰,筆下交感第1081章 丹出於人而天地加持第50章 成全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751章 黑光追念鐵幕起第738章 法相!第477章 畫外書生樓中人第446章 念成火第340章 殿堂星空第1264章 海水燃,風暴由一人第712章 無腸將軍食顱髓第692章 杖底漣漪,死亦不休第860章 網中聲,透玄機第619章 心動民願起,真假豈能分第1055章 諸子聖賢演曆法第1482章 過去未來存因,諸天萬界有果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386章 擒龍拿魂第1480章 合道之說,道果前後第31章 你就是唐儀?第1034章 人成衙,衙生運,運裡乾坤第474章 對岸來客遊廉溪第530章 會試之後,誰人能心定?第921章 鎮山對超凡第682章 使臣不知懼第1112章 莫言其他,且說來意第124章 暴露!第839章 學府學子心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576章 星光照我身,假念亂我心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713章 虎豹成騎唸作械,棋盤起伏魔凝人第177章 冊封從神第303章 法規人心,有客臨門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第1117章 元嬰起,星光落第1024章 千里求一句,當面不知惜第406章 裂陽以惜身,化生而爲雨第1104章 定國侯的痛腳第623章 若欲澆花,着書立說第1397章 白玉樓閣鎖心火第7章 天生神靈第1158章 政堂發難!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814章 屬官意欲架空,邱言豈在奪權?第379章 案前氤氳,心內猿動第389章 耕讀第916章 三將攝於欽差,一臣深入沼寨第1074章 仙府鎮星君!第991章 連破營寨撼白蓮第954章 不避不離向城心第462章 畫境第1388章 鼠馱錦囊弟子歸第715章 表面有勝敗之相第463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1216章 民願沸騰成爐,氣運升騰灌入第70章 性命兩分,道無常形第3章 山神棄廟走第133章 驚天動地第274章 東都夢華第1406章 恐懼之念化萬千,九頭馬面列在前第827章 地崩巖涌地脈移,隻言片語山河易第895章 逼他着書!第114章 上榜要賀,圍城必闕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1301章 人道三轉復又現第597章 儒釋相爭,因果立願第1152章 滅世十去八九第1320章 擒墨人傷重,東海城懸空第464章 人道入侵!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849章 善大於惡,其罪不小!第1002章 同坐聽學,所得不同第61章 竈神真火煉鉛汞第38章 三分命術,七分性學第530章 會試之後,誰人能心定?第1417章 修士成軍攜運來第1049章 人有何美?第840章 邱博士論辯第1123章 招盆入屋,握雷在手第1332章 機關人的目的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346章 白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