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筆記也可留青史,血海又傳波瀾來

“若欽差真走了,懸在咱們頭上的一柄利劍,算是搬開了。”

武信軍營裡,不時能聽到有中級軍官說着這類的話,話題都離不開不久前傳來的那道聖旨,旨意中要召邱言回京

但凡知道內情的人,都意識到,邱言這一去,就不會再回劍南了,不光不會再回劍南,怕是再也不會回返地方了,必是要在京中中樞之地常駐,登堂入室,步入人臣高峰了。

當今這世上,還有哪個不知邱言之功?邱言不入廟堂則罷,一入廟堂,必是驚天動地!

那北疆戰功、南疆政績且不多說,就算其他零零碎碎的小事,都已傳遍天下,甚至三個多月前,邱言的手札筆記,都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那本筆記,記載着他來到劍南之後,所做的諸多事情,以及對劍南官場的一些看法、心得,本來是幾名相熟官員無意中翻看之後,發現其中人情通達之處,遂留心起來。

之後,來往幾次,更是注意到,裡面記錄了兵制變(法的訣竅,遂心有所想。

事到如今,邱言在劍南的兵制革新,雖還未竟全功,但已初見成效,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還是不得不承認,邱言單以借勢而爲之法,合縱連橫,便將看似不可撼動的兵家大山,給巧妙的撬動,以軍屯爲切入點,在給予兵家利益的同時,又剝奪了他們的不少權力,完善和改良了一道兵政。

除了衛所制外,如今更有諸多制度雛形顯現,其中省兵並營之法、將兵之法、武學堂、保馬法等舉措逐漸清晰,觸角不光在軍隊中蔓延,也開始涉及到平時的政令,讓不少邊疆百姓得到了實惠。

這種手段,對邊疆有心作爲的官員而言。很有吸引力,因而邱言的筆記一經暴露,立刻引得不少官員爭相一睹,人人暗暗默記,回去後憑着記憶抄錄出來,以便研習。

這種風氣,在兩個多月前,沼人獻上籍貫與五沼地圖後,幾乎達到了頂峰!

不費一兵一卒,一邊完成了兵制革新。一邊降服了沼人禍患,據傳,其人更在沼地傳播了新式耕種之法,使得沼地景象漸變,不僅劫掠之事急速減少,那往來的商賈也因此受惠,互換互市越發順利。

如此一來,邱言的那本手記,更被很多人所看重。認爲裡面隱藏着非凡手段,若能參悟,就算不能達到邱言功績的全部,能得十之三四

。也已足夠。

於是,經過不少人的詢問、探究、旁敲側擊,你記一點、他背一句,慢慢的。整本書幾乎都被人記了下來,成不大不小的幾個部分,在官場中流傳。不久後越傳越廣,早已不再侷限於劍南一道。

不過,問題也隨之出現,因爲沒人能從頭到尾的將手記背下來,很多語句前後順序難以理清,在邏輯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邱言在談及軍器時,設計了一套弩弓,後世稱之爲“邱相弩”,威力驚人,可以連發。

結合這件弓弩的前後文,可以理解出兩種邏輯,其一,就是“防備沼人,當以重器,王道教化”。

但這只是流傳較爲廣泛的說法,還有第二種邏輯,是“王道教化,當以重器,防備沼人”。

兩種說法看似相同,內裡的邏輯卻迥異,雖都體現了對沼人的警惕,但一個是說要用武力徹底壓服對方,然後施展教化;而另外一個,則是先真心教化,但不可放鬆警惕,若是出現不好的苗頭,當輔之以武力。

兩種說法,真要到了具體施行的時候,自然是千差萬別,可偏偏沼人如今安穩,獻表明籍的誠心歸順,諸事不見騷亂,根本沒有讓邱言驗證的機會,這一句也就慢慢成了懸案。

類似的語句還有不少。

甚至在很多年之後,邱言的言行成爲近似傳說的那個時代,對他這本筆記的研究和爭論,都沒有停止過。

說起來,想理順邏輯,倒也簡單,直問邱言即可,可這種私人性質的東西,邱言若不公之於衆,旁人貿然詢問、求書,就顯唐突,於禮不合,如果手記流傳青史,那還要在史書上留下褒貶難辨的名聲。

邱言偏偏對此緘默,並不置喙,最終就造成了偏差的誕生。

這還只是劍南官場,待得筆記真正流傳,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不少隱意也被挖掘出來,有人發現,裡面包括了不少新法痕跡。

很快,就有不少變法派的新黨官員開始研究筆記,從中深受啓發。

要知道,邱言的兵制革新,本就不是簡單的更換軍械、改革行伍制度,而是涉及到了錢糧與財源、管理與整理、監管與獎懲,這些推而廣之,就展現了他的理財思想

大瑞變法,變來變去,根本還是要充盈國庫,有了錢糧,朝廷的腰桿才能挺直,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其實,之前王甫變法,諸多新政,雖惠及不少市民、農民,但只是附帶,真正的關鍵,還是讓國庫重新有錢了,有繼續積累錢財的希望,只是北疆一仗,消耗不小,幾乎將變法以來的積累消耗一空,正因如此,王甫纔會偏向於主和,並因此漸漸失去聖眷,最終失去了變法權柄。

而今,皇帝李坤沒有因王甫的離去,就停止變法,變法的核心目標,同樣也沒有變化,還是積累錢糧,但眼下的新黨,經過幾年的經營,中間又經歷了兩次科舉,大肆提拔人才,其隊伍人數,和從前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在高位上還有欠缺,但涉及到具體的實缺、實權的位置,人數還有不少,已然是一大勢力,觸角遍及方方面面。

這些人,慢慢的,也開始關心起邱言的動向,因爲他們從從兵制革新中看出,未來的邱言,很有可能被委以重任,出面主持變法,至少也會與此有關。

隨着南疆局勢越來越好,北疆的部族混亂,也在運用邱言的安置之策後逐漸好轉,皇帝也不時提起邱言在南疆的兵制之政,每每稱讚,有時又對北軍的不少將領出言斥責,論及軍中弊政。

凡此種種,讓政治嗅覺敏銳的人開始意識到,邱言的迴歸不可避免,而且他這一歸,帶來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回朝,而是要掀起一場風浪!

此時,離邱言離京,已經三年多了,在大瑞的中樞,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人興起,有人罷黜,興衰變遷,難以盡述。除了最頂尖的幾個位置,其他職位、部委,早就經歷了幾次更新換代,很多人已忘記了邱言當初在京城的所爲。

只是,隨着日子的臨近,有着世家背景的官員,終究意識到,邱言的問題是逃避不了的,也無從逃避,只能面對,當年看似將他趕出京城,但現在看來,分明是其人自己出京蓄勢!

而世家官僚的政敵,如那新黨新貴,則將邱言看成了天然同盟。

邱言那本筆記的突然流傳,也是這種風雨欲來之勢的先演,換個時機、地點,縱是同樣的筆記,未必就能造成這般影響

不過,作爲風暴中心,邱言卻不急切,因爲他的心思,集中到了另外的地方——

“潛入血海的那縷意識,終於找到了本源之物的痕跡!”

這日,他做完了公務,回到府邸,心有所感,吩咐了幾句,徑直入了書房,從書架後取出了個巴掌大的盒子,將之打開。

盒子裡放着一枚晶瑩剔透的珠子,圓滾滾的,和空氣接觸後,冒出縷縷青煙,彷彿將空氣給灼燒了一樣。

“這顆龍珠,終究無法完全煉化,還是不受控制。”輕輕搖了搖頭,邱言擡手一指,指尖就有星光奔涌。

這道星光,是透過文網,從洲外星辰傳來的,蘊含陰陽之力,將珠子籠罩,隔絕了內外。

自神靈身成就星君,表面上看來,血肉身沒有因此受惠,但藉着雙方聯繫,其實戰力增長几倍有餘,一指星光只是最簡單的體現。

不過,之前的幾縷青煙沒有消失,還在空中飄蕩,被邱言用鼻子一吸,收攏過去,吞入腹中。

這些青煙,也不簡單,乃是龍珠與空氣接觸之後,釋放出的氣血灼燒而成,看似幾縷,但論氣血濃郁程度,不下於第二境巔峰的命修修士!

當然,這也是邱言蘊養所致,他自得到了這顆龍珠,就加以研究、蘊養,發現諸多妙用,以心火、腎火錘鍊,陰靈、元嬰蘊養,如今正好利用。

卻說青煙入腹一轉,沾染了性命氣息,又被灌注了一道意念,隨後就被牽引着融入了文網,順着網絡疾馳,一直抵達人文之網深處,過了一道門扉,竟到了士林之中!

當初,邱言借道士林,帶李坤的魂魄回返陽間的,而今這道蘊含了他氣血的青煙,也要由此邁入血獄文網,配合着將本源之物的蹤跡尋找出來。

不過,這邊青煙一到士林,還未動作,遠方就有龐大陰影呼嘯而來!

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525章 吾道不孤也!第513章 貢院門前故人來第660章 三士入書,原書衍真本第88章 上靈,席雲第1353章 過往事,妖聖宮第703章 病榻奏對,樞密尋賢第1160章 廟堂也動殺機,渾儀承載望筒第668章 得權而賣根,謂之可恥第5章 賊兵犯界?第1116章 黑風大尊第908章 至高天神,各有闡述第3章 山神棄廟走第40章 拳動大筋崩,魄轉城隍現第818章 鎮司衙,待人上門第1192章 士林故靈今又現第1024章 千里求一句,當面不知惜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1286章 海天亂,千軍出冰柱第244章 有眼無珠!第104章 火煉魄,念鍛魂第1271章 天志動指東華第1308章 囚得異洲人,聞知遺蛻變第1041章 隔運棋第865章 亂念入猿心,王臣逼宮門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718章 魂去無聲原本聚身第15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026章 拒絕!第576章 星光照我身,假念亂我心第78章 大瑞有法,條條分明第1295章 天邊一抹白第1186章 一珠砸入腦第1153章 卻道誰人去留第286章 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第906章 留魔名,種魔根,天下半數皆有魔第86章 兩年第434章 過鵲橋,運河車,後升前降第967章 一煞破萬千第965章 彈指無可抵禦第860章 網中聲,透玄機第208章 邱言論兵第820章 逍遙不在肆意,誣陷不使心慌第182章 投石立威,求字救命第1202章 血去青天來,言落民心升第516章 谷與民末,利藏於文第595章 君臣奏對又起意第1416章 星光映眼繞五行第168章 雷霆顯化,陳衍道九天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67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97章 五沼立神像第1302章 不入帝君羽翼下,我自昂首邁步行第371章 蟠桃如心,竊天五賊第1434章 仙山呼嘯來,如意仙境立第1035章 與師論道,先問弟子第757章 管中窺豹,見斑知貌第668章 得權而賣根,謂之可恥第1228章 念入黑風人策馬第1416章 星光映眼繞五行第1165章 各留氣運在網間第1348章 便從古道話真諦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288章 小人作祟,文染修路四百八十八章 觀龍望氣尋己根第47章 武道求仙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1388章 鼠馱錦囊弟子歸第666章 邱入草原胡馬崩第372章 問道往東都第1482章 過去未來存因,諸天萬界有果第1503章 混沌!第1173章 賊心不死!第710章 行伍律令,世界初建第43章 靈目爲訣,字咒總綱第151章 厚德如慮愚,威重如山嶽第282章 北冥海寒封人心第1139章 氣去牆倒衆人推第1288章 島爲部洲,海爲星空第931章 破天!沐雷!轟星!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1338章 五衰氣,時空迷離第1446章 破井隨念血隨身第1345章 山印連運火燒天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199章 大國師!第529章 金甲連山阻飛豹第933章 上下四方在掌中第903章 心魔流轉如瘟疫第939章 賀禮寄念第1432章 古神、香火神、天生神第662章 供奉皆至,胡奴見風使舵第869章 衆貨擒賊第656章 書成定陽火,意升過雷霆第642章 兵家欲得賢,使節懼神通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784章 三神何所憑,引雷轟暗星第55章 潛藏飛躍總由心第338章 經史子集,長河幻世!第989章 上馬平亂,下馬治國
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525章 吾道不孤也!第513章 貢院門前故人來第660章 三士入書,原書衍真本第88章 上靈,席雲第1353章 過往事,妖聖宮第703章 病榻奏對,樞密尋賢第1160章 廟堂也動殺機,渾儀承載望筒第668章 得權而賣根,謂之可恥第5章 賊兵犯界?第1116章 黑風大尊第908章 至高天神,各有闡述第3章 山神棄廟走第40章 拳動大筋崩,魄轉城隍現第818章 鎮司衙,待人上門第1192章 士林故靈今又現第1024章 千里求一句,當面不知惜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1286章 海天亂,千軍出冰柱第244章 有眼無珠!第104章 火煉魄,念鍛魂第1271章 天志動指東華第1308章 囚得異洲人,聞知遺蛻變第1041章 隔運棋第865章 亂念入猿心,王臣逼宮門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718章 魂去無聲原本聚身第15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026章 拒絕!第576章 星光照我身,假念亂我心第78章 大瑞有法,條條分明第1295章 天邊一抹白第1186章 一珠砸入腦第1153章 卻道誰人去留第286章 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第906章 留魔名,種魔根,天下半數皆有魔第86章 兩年第434章 過鵲橋,運河車,後升前降第967章 一煞破萬千第965章 彈指無可抵禦第860章 網中聲,透玄機第208章 邱言論兵第820章 逍遙不在肆意,誣陷不使心慌第182章 投石立威,求字救命第1202章 血去青天來,言落民心升第516章 谷與民末,利藏於文第595章 君臣奏對又起意第1416章 星光映眼繞五行第168章 雷霆顯化,陳衍道九天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67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97章 五沼立神像第1302章 不入帝君羽翼下,我自昂首邁步行第371章 蟠桃如心,竊天五賊第1434章 仙山呼嘯來,如意仙境立第1035章 與師論道,先問弟子第757章 管中窺豹,見斑知貌第668章 得權而賣根,謂之可恥第1228章 念入黑風人策馬第1416章 星光映眼繞五行第1165章 各留氣運在網間第1348章 便從古道話真諦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288章 小人作祟,文染修路四百八十八章 觀龍望氣尋己根第47章 武道求仙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1388章 鼠馱錦囊弟子歸第666章 邱入草原胡馬崩第372章 問道往東都第1482章 過去未來存因,諸天萬界有果第1503章 混沌!第1173章 賊心不死!第710章 行伍律令,世界初建第43章 靈目爲訣,字咒總綱第151章 厚德如慮愚,威重如山嶽第282章 北冥海寒封人心第1139章 氣去牆倒衆人推第1288章 島爲部洲,海爲星空第931章 破天!沐雷!轟星!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1338章 五衰氣,時空迷離第1446章 破井隨念血隨身第1345章 山印連運火燒天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199章 大國師!第529章 金甲連山阻飛豹第933章 上下四方在掌中第903章 心魔流轉如瘟疫第939章 賀禮寄念第1432章 古神、香火神、天生神第662章 供奉皆至,胡奴見風使舵第869章 衆貨擒賊第656章 書成定陽火,意升過雷霆第642章 兵家欲得賢,使節懼神通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784章 三神何所憑,引雷轟暗星第55章 潛藏飛躍總由心第338章 經史子集,長河幻世!第989章 上馬平亂,下馬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