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一陣耳鳴,張逸仙暈死過去。元神脫離了神府的掌控直立於虛空,腳下是蒼茫大地,在三清老祖與慕容詩云的對抗下已是四分五裂,仙氣外泄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崩潰。
慕容詩云的手段雖然只有一招,卻是驚天地泣鬼神,三清老祖被昊天神雷滅殺,只留一道青氣,朝着星空飛去。慕容詩云哪肯罷休,腳下輕點,朝着茫茫虛空疾追。張逸仙見此情形施展通神三步轉眼追上。“三清是你師父,你怎可欺師滅祖!還不快快住手,難道要將鴻均老祖召引而來?”張逸仙攔於慕容詩云面前,訓斥道。
事情發展到這步田地,已沒有了迴旋的餘地,慕容詩云正在氣頭上,哪管張逸仙放出的狠話,在她看來,就算鴻均老祖前來,也拿她沒辦法。
“既然你想死,那就成全你。”天殘劍在受到慕容詩云的召喚,自腳下方飛來,一劍刺出,竟然刺了個空。
“沒想到你如此無情,我不管你是真的入魔還是爲了救你孃親,今日我必須替天行道,將你囚禁。”張逸仙說話之間猛然出手,奪過天殘劍,朝着眼前虛空用力一劈,原來虛無的空氣居然被天殘劍劈出一條時空隧道。隧道中是一片白芒,趁慕容詩云愣神之際,抓起她的胳膊就將她拖入其中。
而後,通神三步在隧道中居然達到了傳說中神鬼莫測的速度,與時空平移,在奔跑之時,不時看到剛纔發生的一幕以及過去發生的種種事項。“你何時將通神三步煉到了三通大成?”慕容詩云被隧道中的聖光照耀之後,慢慢的恢復了平靜。
不知奔跑了多久,二人出現在了一條飛天銀瀑前,一女子正在瀑布潭下浣紗。“娘,,,孃親?”慕容詩云自眼眶中滴下淚來。這是回到了過去,此時她的孃親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女。就在這時,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從懸崖上突然掉了下來,正巧落到了少女浣紗的水潭中。
突然有人從高處跌落,將那少女驚的摔倒在地,過了許久這才起身朝着水潭望去,只見一個渾身血跡的男子躺在水面上,由於失血過多,把清澈的潭水都染成了紅色。少女雖然害怕卻還是將其拖到岸上,就在少女以爲那少年已經斷氣時,陡然間一雙紅腫的眼睛對着她,隨後在懷中拿出一本天書後,氣息全無。
張逸仙與慕容詩云看的真切,天書上寫有幾個古老大字,歸仙實言錄。
少女手握天書,發愣之時,被一陣疾風颳過將她帶入了仙界。隨後便是天帝強佔少女將其納入後宮,一年後,慕容詩云出生,歸仙實言錄被傳給了還是幼童的慕容詩云。此時,異界有位老者腳踏詊雲收了慕容詩云爲弟子。爲其講解此部天書分有二冊,一冊歸天機界玉帝所有,一冊由慕容詩云保管。
直到一萬年後,慕容詩云無意中參悟了天書上半冊的玄機,窺悟了陰陽大道,若能找到下半冊將其修成圓滿,就能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也就是大道乾坤。
後來就有了慕容詩云爲了找天書的下半冊而佈下的層層陷阱,直到她的孃親被天帝所害,才讓慕容詩去萌生出了開啓累劫地宮的事。而在她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卻是遇到了張逸仙這個大氣運者,當年她的孃親自水潭中拖上來的少年便是張逸仙的前世。
前世的死是張逸仙自己一手造成,因爲他盜取了無極宮的天書,歸仙實言錄。他的師父準提道人爲了救他,甘願步入累劫地宮,自焚。在其死後,留下尼陀金剛丹,好在此丹被後世的張逸仙誤食,冥冥中又救了還剩下一絲神識的準提道人,通過彙集天地靈氣,重新塑就了形體。
慕容詩云在得知張逸仙是將來改變世界的大氣運者就與其走到了一處,開始只是利用,但隨後,日久生情,難捨難分。由於對其母親的日夜思念,她開始了瘋狂救母的計劃,張逸仙也就成了她成長的工具。在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張逸仙舍了慕容詩云,被一道聖光召引。
元神化爲虛無消失在了芒芒星空。
星空的另一頭,一座懸浮於星雲深處的半仙崖壁上,有一位白鬍子道人坐在石案前,品茗着杯中的茶水。“逸仙,老夫等你很久了,快些過來,與我對弈一局。”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準提道人的師父,鴻均老祖。
看似眼前的距離,卻比之十萬八千里還要遙遠。“難道他是,,,”張逸仙心中猜測,最終還是沒敢叫出來。
通神三步的犀利已經可以與時間賽跑,張逸仙的一個隨便動作都能帶動時間的巨輪滾動,一直以來他只知道天殘劍可以用來殺敵,卻不知它纔是破虛而入的真正穿梭利器,再借以通神三步,張逸仙的境界已到了化境,僅次於鴻均老祖之下。
來到石案前,盤膝坐下。“老祖心無所慮,爲何久等逸仙。那仙界此時水火相交,生靈滅絕,三清祖師也難逃一死,蒼生憐憫何故,非要做這罪人不可平息?晚輩生於平平,死於盜手,爲何還有這等大機緣加持己身。天下失爲,民必反之。茫茫虛空何處是家。”張逸仙感慨之際,意在不解鴻均老祖何來這般閒情逸致在此對弈下棋,陰陽失橫,大道虧象,該如何處之。
“不急,喝了這杯茶,你再回去也不遲。萬物因氣所化,生於陰陽,滅於氣象,塵埃萬載,足泥微厚,其道常曰無常,非無淨所習,若有不滅之境法,自是生死一命間乎。何樂無窮,何樂歸於太陽,直至太陰太陽。”鴻均老祖半咪慧眼,句句禪機,透析宇宙一切微妙法境,令張逸仙頓悟其然。
道境中成一線天,歸魂遊走莫回閒。似法醉臥三界外,譜韻神輝造天年。朗朗乾坤萬宗滅,星曠神功是等賢。瀕殘劍譜鬼仙意,誰握誰手歸五天。
原來天殘劍譜訣便是天書的下半冊。雖是隻有五十六個字,卻字字天機,暗藏妙法。在鴻均老祖的指點下,張逸仙終於達到了棄身保元,隨化而境的極窮境界。
大手一揮,極光陡現,一指彈出,星河在前,三界初開,混沌再現。神識飄忽,將衆女收納乾坤錄後,開始重造天地,萬物自此重歸二儀。這就是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六百年後,準提道人遊歷歸來,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以天地人爲三才至寶。尊天爲上,地爲坤,人爲中庸。
遠在凡土的鬼谷山,一小道童遙望星空,口中喃喃道:“道境中成”。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