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

大明嘉靖十二年三月,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龍安府石泉縣。

縣東一百二十里外的趙莊,日頭西斜,趙然雙手拄着鋤頭,眼望壟下的禾田,額上全是汗水。

如果是常態化的穿越,那麼趙然或許會撫掌大笑,慶賀自己中了大獎。能夠玩一玩大開金手指以出人頭地、甚至改朝換代的遊戲,這是每一個穿越者都朝思暮想的願望。

但是很遺憾,趙然只能將麻布粗衣裹在腰間,踩着破爛溜丟的草鞋,赤着上身在田間賣力勞作。大明朝以農爲本,作爲農民,就要謹守本分,踏踏實實的在社會最底層辛苦耕耘,爲國朝之根本添磚加瓦,這是趙然的宿命。但這樣的宿命,作爲穿越者的趙然又如何能夠心甘情願的接受?

趙然穿越的軀體屬於趙三郎,令趙然吃驚的是兩人居然同名同姓,這不禁讓他好一陣遐想,是不是同名同姓也是穿越的必要條件之一?

去年之前,趙三郎的日子還是很有奔頭的。父母省吃儉用,供三郎在鄰村私塾念學,三郎也不辜負親恩,書念得極好。可原本大有希望過童生試的三郎被趙然穿越了。

被穿越的趙三郎,或者說穿越後的趙然學業每況愈下。原因很簡單,趙三郎不僅留給趙然一副軀體,而且附帶贈送了腦海裡的一切記憶。

國朝還是叫大明,但不是趙然認識中的大明,因爲西邊還有夏國和吐蕃。

年號依然是嘉靖,皇帝卻不是朱厚熜。

官府依然治理民世,但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

甚至所處的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龍安府石泉縣,也不敢確定是不是那個秦嶺和巴山之間的西部蠶桑第一縣。

因爲這個世界有一個道門!

趙然大概知道,道門纔是國朝的根基和柱石,是官府治理世間的幕後推手。之所以說“大概”,是因爲以趙三郎的資歷,趙然無法瞭解更深層次的“黑幕”。

趙然隱約知曉,似乎道門裡是有真仙的,前世小說裡的騰雲駕霧和法寶飛劍並非只是傳說。不過趙然沒有親眼見過,只是人們都這麼說——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些東西依然是傳說,但卻比前世更加靠譜。

不過趙然確實親眼見過縣尊大人和闔縣官員、士紳名流在道士面前卑躬屈漆的樣子,那個場面給他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於是趙然不思進學了。

能去拜訪名師苦求仙道當然是第一選擇,對於穿越者來說,這種渴望之強烈不需要解釋,不過修仙的機會對他來說太過渺茫。

轉而求其次,哪怕學不到仙道,想要在這個世界立足,加入道門明顯比加入官府更有盼頭。對於前世在政府部門混了十多年,已經是實職正處級幹部的趙然來說,這個選擇是順理成章不需思考的。

去年年底,趙三郎的父母雙雙因病過世,服孝的責任無可推辭的落到佔據了三郎軀體和記憶的趙然身上。因爲丁憂,趙然無法再到塾中念學,只能老老實實回家守孝。先生叮囑他不可荒廢學業,但顯然趙然沒放在心上。

讓趙然徹底放棄學業的事件,是一場宏大的法事。族長沒有熬過七十歲,在年關之際離開了人世。繼任族長的四叔從清河廟請來了幾個道士,足足做了七天法事。到四叔家幫襯的趙然因爲識字,且能算數,於是在賬房聽用。耳聞目睹着十多筐果蔬、數十鬥稻米、七隻活雞和三頭羊被送入清河廟,趙然連續幾夜都沒有睡好。

趙然知道族長家很富庶,但親眼目睹之下才知道究竟有多富庶,要知道,趙然穿越過來大半年,至今沒有吃上一塊肉!

聽說族長是道院裡的火工居士出身,他的偌大身家都是在道院中攢下的。下了山門後,一回趙莊就被推舉爲族老,沒過兩年便接過了族長之職。以趙三郎的記憶當然不知道火工居士究竟是幹什麼的,但趙然是穿越人士,不用過腦子就明白,這種身份大概就是道門裡的雜工一類。連雜工都能混那麼好,可見道門的權勢之一斑。

當十貫嘉靖通寶被裝到車上拉出趙莊的時候,趙然便終於息了讀書的念頭。他一門心思琢磨着怎麼樣才能擠進道門。

可惜家中一貧如洗,無有餘財,趙然如果離家二十里,肯定就得餓肚子。若不是鄰居趙大叔幫襯,趙然恐怕連這個冬天都挺不過去。就連祖傳的三畝薄田,也操弄得不像樣子。在可以預計的未來小半年內,趙然還得依附着趙大叔求活。

從另一個角度講,就算趙然還想苦讀舉業,家裡的境況也絕對不允許了。

所以趙然的足跡離不開趙莊,想尋求加入道門的門路只是癡心妄想。就連打聽點消息也難,莊戶村民都是沒見過世面的貧窮人家,還沒死鬼趙三郎見識開闊呢。

趙然也有考慮過以舉業爲名,向新任族長借貸些盤纏,好供自己“求訪名山”。但四叔雖然掛了個“叔”字名分,卻顯然沒有身爲“親戚”的自覺。四叔同意借給趙然銅錢十貫,或是銀十二兩,但須以趙然祖傳的三畝田爲質。說白了,四叔不認爲趙然能夠還得起這筆錢,趙然自己也覺得還不起,所以這筆借貸其實就等若賣田。

哪怕趙然是穿越者,對於變賣身家的事情也得仔細掂量掂量。四叔同意借出的這筆錢可以維持趙然一段時間的生計,如果在家坐吃山空的話,可以撐上一年多,如果外出遊歷的話,頂多半年就得消耗一空。這意味着,趙然在拿命換半年的時間,半年內找不到機會,趙然很有可能變成餓殍,成爲悲催的穿越失敗者。

於是趙然患得患失的考慮了一個多月,直到現在還沒有拿定主意。

但自從趙然向四叔透露了借錢的想法後,形勢就慢慢不由自己掌控了。澆田的渠水常常被四叔截斷,令趙然不得不辛辛苦苦到溪裡挑水灌溉;四叔家的耕牛和羔羊常常會“走失”到趙然的田地裡,優哉遊哉的啃吃秧苗;幫襯自己的趙大叔一家也受到了威脅,偶爾遭到與趙然相同的待遇。

趙然很氣憤,可是卻深深無奈。先不提宗法社會裡族長的威權,光是四叔家幾個健壯的子弟和家僕,就不是趙然和趙大叔能夠惹得起的,更別提趙莊三成人家都是四叔的佃戶了。趙然屢屢氣急了的時候,每當拿起家中僅有的一把破菜刀,都會斟酌良久後嘆息着放下來。前世十六年的學校教育、十二年的公務員經歷,都讓趙然性格中天然帶有做事前仔細斟酌後果的習慣,不到萬不得已,他絕對不會做出拔刀相向、血濺三尺的過激反應。

只是牽連了趙大叔,這讓趙然很是愧疚。

完成一天的勞作,趙然回到自己敝陋的土屋中,架起木窗。夕陽的餘暉透進房裡,給黑暗的屋子帶來了些許光明。趙然就着這點光亮盛了一碗昨天就熬好的稀粥,在竈灰中摸出兩個番薯,想了想,又放回去一個。

等到吃完以後,屋子裡已經漆黑一片了,趙然躺倒在牀榻上,破敗的木板咯吱了好幾聲。他雙手枕在腦後,透過木窗靜靜的望着夜空。

一梢彎月不知何時掛在了院中老杏樹的枝頭,漫天的繁星將黑漆漆的遠方山巒映襯得更加深邃。偶爾不知名的山鳥發出脆啼,伴着零星的蛙鳴,好一派田園風光。

如果不是腹中傳來的陣陣飢餓感,趙然這個時候也許會犯點酸水,默誦幾句陶大家的田園章句罷。只是這飢餓感,真的讓人很無力,趙然完全沒有心思去考慮藝術。他腦海裡想的,只是一個問題:這錢,借,還是不借?

借的話,自己能不能找到進入道門的機會?天下道觀遍地都是,可要想當道士卻極難。要是道門堅持不收自己——這種可能性佔了九成,或者應當說是九成九,那自己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混入道門?別看自己是穿越者,但這個世界的“古人”也不是傻子,憑什麼絕大多數人都走不通這條路子,自己就能找到辦法趟過去?利用穿越前的知識嗎?會不會被認爲是妖邪而被道門鎮壓?

如果不借的話,自己怎麼在族長的逼迫下熬過去?關鍵是怎麼才能湊足盤纏?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趙然沒見過,他也不相信會有這種好事,人生經驗告訴自己,只有行動起來才能看到機會——哪怕這種行動是沒頭蒼蠅般的亂撞。

趙然不是土著,對土地的渴望並沒有世代耕作的農戶那麼強烈,坦白說,讓他真正當一個在土地裡刨食的農民,他也絕對不肯。他也同時在思考,是否乾脆賣了田產,以行商販貨謀生算了,在行商的過程中再尋找機會,這也不失爲一條出路。可是這樣一來,自己的身份就成了商賈,這個世界同樣鄙商,趙然想要加入道門可不是僅僅爲了一個火工居士的身份,商賈出身會不會對自己在道門內發展起到阻滯作用呢?趙然覺得多半很有可能。

想來想去,他又不禁自失一笑,自己連道門的門檻都沒摸到,就在幻想將來的發展,是不是有點太過不切實際了?

不管怎麼說,趙然終於還是決定了,直接把田產賣給四叔,這樣的話,要價還能高一些。至於生計問題,他已經不願去考慮了。就算餓死,他也不能坐困在趙莊!

做出這個決定的背後,不能不說有一定僥倖心理在其中——趙然覺得自己既然是穿越者,就應該享受一定程度的主角光環,如果真的餓死於中道之上,那……趙然不禁要問:作者君,這本書你打算只開一章就收尾麼?

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二十八章 生活還要繼續第二十一章 債權轉移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六十二章 以畫開道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七十八章 選擇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四十八章 圍攻(續)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三十九章 可第五十四章 紅蓮業火和金丹大道第二十七章 發家致富的捷徑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三十章 華雲館中事第五十六章 仲裁庭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一百零五章 大紅袍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十九章 高端概念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二章 下一站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十四章 小街一戰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七十一章 在天上聊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個意外(爲哦哦呀呀哈哈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四十二章 壞消息第二十八章 生活還要繼續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三十九章 開罵第四章 受籙黃冠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八十章 抓捕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易數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六十五章 約戰封推感言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二十一章 債權轉移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一章 回明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
第六十九章 警示教育(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二章 周懷和宋雄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二十八章 生活還要繼續第二十一章 債權轉移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四十二章 高日昌寺的追索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七十四章 何必打打殺殺第六十二章 以畫開道第二十一章 競價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四十六章 地道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七十八章 選擇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四十八章 圍攻(續)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三十九章 可第五十四章 紅蓮業火和金丹大道第二十七章 發家致富的捷徑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三十章 華雲館中事第五十六章 仲裁庭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一百零五章 大紅袍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僧鬧第十九章 高端概念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二章 下一站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十四章 瘦弱的拳頭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十四章 小街一戰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七十一章 在天上聊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個意外(爲哦哦呀呀哈哈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又是一道坎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四十二章 壞消息第二十八章 生活還要繼續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三十九章 開罵第四章 受籙黃冠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八十章 抓捕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易數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九十章 武人的夢想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六十五章 約戰封推感言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四十一章 場外因素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二十一章 債權轉移第八十九章 關於記憶力的問題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一章 回明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