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

趙老都管將兩條消息同時發佈,不由人不仔細思量,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會潛意識中將其聯繫在一起,好好琢磨琢磨其中包含的意味。

是不是寫策論寫得好的人,就有機會到鬆藩地區“提上半格”?如果不好好寫,是不是就等於自動放棄了“提上半格”的機會?

很多人都開始掰着指頭算計起來,鬆藩地區將來能有幾個道院?有幾個道廟?需要多少方丈、住持和廟祝?新立的道宮裡,方丈和主持怎麼產生?三都和八大執事怎麼產生?

前來參加大議事的道士有多少?對應的空額又有多少?要怎麼寫這篇策論才能擠進這些空額裡去?

就趙然看來,玄元觀公佈的這兩條消息,怎麼看都有點不懷好意。沒有明說策論和“提半格”之間有必然聯繫,同時說得還很清楚——新立道宮一事,還在向總觀申請之中。

這就給玄元觀留下了太多可操控的餘地。

當然也有很多得過且過的廟祝和縣院監院,特別是各道宮、道院的方丈,基本上都超過六十了,差不多處於半隱退的狀態之中,你讓他去鬆藩地區“提半格”,吸引力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倒是道宮、道院的“三都”這個階層很踊躍,只要年歲不到六十的,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都希望自己“枯木又逢春”,迎來人生的第二個巔峰。

要說趙然想不想要這個機會?他當然想要,提上半格他就有希望開啓《先天功德經》的第二篇,向黃冠境大步邁進,他已經在羽士境圓滿上空閒了快三個月了,感覺自己的氣海都要“發黴”了。

但他同時還有點患得患失,如果真要讓他去鬆藩地區提上半格,君山廟怎麼辦?這是他功德修煉的根據地,每天爲他提供着大量源源不斷的功德力,如果交還給谷陽縣的無極院,以董致坤的脾性,絕對會把這塊根據地弄砸了。

當然,猶豫歸猶豫,先爭取到手再說,現在連策論都還沒上交,有什麼資格猶豫呢?

趙然攤開紙,硯好墨,正要提筆,“篤篤篤”,有人來敲門了。

開門一看,卻是這次分組討論時,坐在左右兩側的兩個廟祝,都來自順慶府。趙然壓根兒沒過問過這兩位的名姓,也不知道他們哥倆是順慶府哪個縣的,卻不想這兩位找了過來。

“趙廟祝在呢,正好,昨日議論之時,趙廟祝的發言振聾發聵,令人醍醐灌頂,很有道理。我等今日拜訪廟祝,想再跟廟祝相互交流切磋一番。”

說什麼“振聾發聵”,又是什麼“醍醐灌頂”,昨天趙然壓根兒沒有什麼實質性表述,說的全是口水話、虛話和套話。此刻聽了兩人的恭維,身上不知掉了多少雞皮疙瘩。

人家記得趙然的名姓——至少記得他姓趙,他卻不知這兩位的姓氏,這就有點尷尬了,又不好意思開口再問,於是只能在心底默默打個標籤,分別稱爲“甲廟祝”和“乙廟祝”。

當下,趙然滿臉熱情的說着客套話,把二人迎入屋中。這二位果然是來跟趙然交流關於紅原地區佈道事務的,趙然便也熱情響應。

甲廟祝就開始先闡述自己的觀點,說得雲山霧罩,話裡話外根本沒有一點有用的信息。

甲廟祝跟這兒滔滔不絕,乙廟祝則在趙然屋中走動,慢慢挪到書案邊,擡眼瞄了瞄桌案,見是一張還未寫就字跡的白紙,又磨着腳步踱了回來。

趙然明白了,這二位是來“偷經驗”的。因此,甲廟祝講完話,他也便雲山霧罩着把話送了回去,聽得乙廟祝坐不住了,連連起身想走。

每次感覺這兩位想走,趙然便用“你們聽說了麼”、“你們知道嗎”、“我有個朋友在玄元觀,他說”之類的話語給強行拽了回來。

如是者三次、四次、五次……甲乙廟祝就在趙然屋裡枯坐了整整一上午。

趙然使壞,他自己挺着不去喝水,也故意不給這二位水喝,就裝作忘記了一般。這兩位哪兒有他在靈劍閣坐“洗心亭”的那份修行功夫,早就坐得屁股發麻、口乾舌燥,後來忍無可忍之下,終於不顧顏面捂着臉強行告辭離去。惹得趙然暗笑不已。

一頓中飯吃罷,趙然回到屋中,重新將墨汁硯開,剛寫了個“紅原佈道疏”的題目,“篤篤篤”,門又響了。

趙然過去打開門一看,見是昨天上午討論時,坐在自己正對面的一個廟祝。這個廟祝當時似乎在埋着頭看話本小說,壓根兒沒發言,也沒聽別人發言,所以趙然對他一無所知,只能以“丙廟祝”代替稱呼。

丙廟祝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然後閃身進門,鬼鬼祟祟的又將門關上,低聲道:“趙廟祝,我是來特地提醒你的,千萬防着那誰誰誰,他剛纔到我房中,把我們三個人的策論都偷看去了,看完也不打賞,還不投票,真真氣煞個人!”

一邊說,一邊蹭到趙然書案前看了看,臉上有些發怔,強顏笑道:“原來趙廟祝還沒寫啊,哈哈,那是我多慮了。總之記住我說的話,防着那誰誰誰,不要被他盜看了去!”

說完,丙廟祝半點廢話也無,轉身就走了。扔下趙然一個人在屋裡懵圈:“哥們你倒是說清楚,那誰誰誰到底是誰啊?”

趙然給自己衝了杯熱茶,喝了兩口,把剛纔那位帶來的負面情緒消除,凝神思索片刻,重新理清了頭緒,然後提筆……

“篤篤篤”,敲門聲響起,趙然把筆拍在桌上,心說這還有完沒完了?

打開門一看,來的卻是“丁廟祝”,趙然倒是對他有點印象——雖說依舊記不住名字,似乎昨日分組討論時發過言,發言時誇誇而談,內容不堪造就,毫無一絲可行性,聽了開頭便聽不下去。

這位丁廟祝年歲很大了,看上去沒有六十也差不多,滿頭白髮,身子顫顫巍巍,走動的每一步,趙然都怕他一跤跌下去再也爬不起來。

進屋後,丁廟祝沒有去書案上偷瞄,反倒很嚴肅的從懷中掏出一份文稿,仔細抹了抹上面並不存在的灰塵和皺褶,遞給趙然:“趙廟祝,這是我今日費心寫的策論,煩請趙廟祝斧正。只要提出一個錯處,老道我就給十文錢,提出一個好的建議,老道我給一吊錢,如果這篇策論能被上頭採納,老道我給十兩銀子!”

說完,丁廟祝轉身就出去了,走前回頭補了一句:“老道我還要去別的廟祝那裡走動,身上只有三十兩,散完爲止,趙廟祝打緊一些。”

趙然手中拿着那份策論,無語的看着丁廟祝似乎隨時要栽倒下去的背影,心道有這份心思琢磨着到處散財,沒心思好好打磨策論,你不撲街誰不撲街?

感謝星漢浮槎、新人來了111、vistia、段冪、結合能感、吃飽撐着2013、月明不見人、最終之耀、我也是會員、兩點看書、宇宙的奇點、三鈦子、白羽1、xydboy、feicheng2012、下品築基丹、清風正氣存天地、起個名還重複、fly若在冬季、遜非謙、江邊老根的打賞。太感謝大家了,貧道喜歡打賞。貧道希望道友們繼續幫助訂閱和投票,三鞠躬送上!另:道友們在每章說裡的討論真的很有意思,再次給貧道以靈感!

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談結果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一章 記名第十九章 廬山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訓班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二章 下一站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三十九章 開罵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十九章 名號下的光環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四十章 西真武宮定計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職責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九十一章 君山衛的下屬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七章 拉隊伍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四十章 投緣不投緣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六十四章 景緻魔(爲特別白大神盟主加更)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七章 拉隊伍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十四章 小街一戰第五十一章 師徒五個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完本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
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談結果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二十七章 新的職司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條件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一章 記名第十九章 廬山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訓班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二章 下一站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三十九章 開罵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十九章 名號下的光環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四十章 西真武宮定計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七十三章 名單第四十二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職責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步五年計劃第九十一章 君山衛的下屬第十五章 理直氣壯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五十八章 裴中澤任滿第七章 拉隊伍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四十章 投緣不投緣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六十四章 景緻魔(爲特別白大神盟主加更)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九章 什麼是牛人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八十二章 放賑(爲亂亂的來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四十四章 走走東方敬的門路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七章 拉隊伍第八十章 還要等?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十四章 小街一戰第五十一章 師徒五個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完本感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