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

監院袁灝帶領衆人在議事堂外等候,親自將趙然迎入議事堂中,然後各自入座。

議事堂不大,也就是普通兩丈見方,趙然和袁灝一左一右,並座於上首,下面是三都,以及列席議事的知客、高功和巡照三位執事。單就三都議事的參與者而言,七人中只有監院袁灝和都廚雷善來自官府,顯示了道門在其中所居的主導地位。

袁灝當先笑道:“方丈新到紅原,便埋首於文書檔籍之中,又不辭辛苦下鄉察訪,真乃吾輩楷模。”

趙然擺手:“不過是瞭解情況而已,坐在這個位置上,時刻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就怕自己拍腦袋做決策,到時候苦了的還是百姓。虛言不必多說,咱們就開始吧,貧道是白馬院的新丁,還是你們主說,我主聽。”

袁灝道:“方丈客氣了。”咳了一聲,開始議事。

“諸位,今日商議的,共有三件事。先說第一個,範高功,你來說?”

高功範致節道:“方丈來紅原之前,應永鎮靈蛇院曾監院之邀,我和聶都講前往靈蛇院,與靈蛇院同道交流道法,聶都講在靈蛇院經堂宣講《玉皇經》,得到靈蛇院同道們的高度讚賞,許多靈蛇院道友都來向聶都講請教疑難。”

都管谷騰豐、都廚雷善等都出言恭維了兩句,袁灝和趙然則都向他微笑點頭。

都管聶致深微微頷首,道:“過譽了,致節過譽了。”

範致節續道:“靈蛇院舉辦的法會交流很成功,藩州飛龍院也打算辦一次法會,前日收到了飛龍院來書,法會定於本月初六,邀請咱們白馬院派人前往。”

趙然問範致節:“範高功有什麼建議?”

範致節道:“我的建議,既然飛龍院來書特意邀請,咱們就派人去,也是一個相互交流切磋的好機會。若是方丈能夠帶我等前往,那肯定是最好的。”

趙然轉頭問都講聶致深:“說到道法功課,這是你的當管之列,你的意見?”

聶致深道:“聽憑方丈吩咐,怎麼都可。方丈若是讓我去見識見識,那我就去聽一聽,方丈若是讓我留下,我就沉下心來做做功課。”

趙然又看向監院袁灝和都廚雷善、都管谷騰豐。三人都點了點頭,等候趙然啓動議決機制。

今年七月,總觀下達了兩份極爲引人注目的詔令,其一是《館閣修士選任十方叢林詔》,選定了天下二十個縣院爲試點,由其當管的道館修士出任方丈,川省明確了兩個試點縣份,一爲谷陽縣無極院,二爲紅原特別佈道區白馬院。

其二是《三都議事程範》,這是對選拔館閣修士出任十方叢林方丈後的補充規範,其中明確了三點,一是不經三都,不得爲監院,相當於廢除了監院從知客、高功或者巡照中選拔的潛規則;二是明確方丈參與三都議事,擁有一票投票權,改變了過去“三都議事不決問方丈”的慣例;三是劃分了方丈和監院的職責。

這份《三都議事程範》基本上以趙然當初的建議爲藍本,只在細節上進一步完善和微調。但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細節,是趙然之前沒有提到過,但是由總觀下文確認的,那就是提議權在監院,而議決機制則由方丈主持。

也就是說,什麼事情可以拿到三都議事上討論,由監院說了算,而討論之後是否予以投票通過,則由方丈說了算。

換句話講,三都議事的時候,監院交待“今天我們討論幾件事,這幾件事是什麼什麼事”,而方丈則說,“對於這件事,我們開始投票議決,對於那件事,我認爲還可以慎重考慮,下回再議。”

趙然能夠理解這條規定背後的意味,那就是相互制衡。但他今日忽然發現,自己目前所在的白馬院,這條規矩卻給他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好處。

因爲監院袁灝和都廚雷善都是由官府選派來的,對道門的事務不太瞭解,或者說就算了解也瞭解得不夠深入,因此,在對佈道事務進行投票的時候,他們九成的機率會以自己爲風向標。而在民生政務上,自己也絕對不是門外漢,比起其他方丈來說,能夠更大程度的參與其中。

如此一來,白馬院就會逐漸演變爲由方丈負責的三都議事機制!

趙然忽然想通了這一點,於是試着主持了第一次議決。

“多與外院交流道門經義,可以增長我們的學問、開拓我們的眼界,這是好事。但我初來紅原,很多情況還不瞭解,這次法會就不去了,建議委託聶都講和範高功二位,代表我們白馬院去藩州。如果沒有別的意見,咱們現在就議決。”

趙然高高舉手:“我同意。”

監院袁灝也立刻道:“同意。”看了看趙然舉起的手,也遲疑着舉了起來。

都廚雷善道:“我同意。”先舉了左手,然後立馬又換成右手。

都管谷騰豐也舉手同意。

都講聶致深點頭:“同意。”但他很矜持,沒有舉手。

全票通過,趙然向袁灝和雷善微笑,心道果然如此。

第二件事,是袁灝提出來的,由雷善補充。白馬院已經在內地招不到流民了,川西總督府今年招募了一批,特意分給紅原二百餘人,這些人月底前就要到達紅原。

雷善建議,將這些即將抵達紅原的百姓安置在離城最近的一處廢棄村落中。

谷騰豐繼續百無聊賴的點頭,聶都講皺眉深思,其後在問及他意見時,他卻沒什麼可說的,同樣是點頭。

袁灝又問參與議事的三位執事,除了巡照想說未說之外,知客和高功都表示沒有意見。

在趙然看來,這就是如今白馬院的現狀,在民生政務方面,道門出身的道士基本都不懂、不關心,在佈道事務上,官府出身的道士同樣不懂、不關心,故此在三都議事中就呈現出了這麼一個割裂的現象。

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五十七章 大禁術的威力第三十章 託市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十八章 捉妖(下)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四十六章 羣狼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七章 拉隊伍第四十七章 明奸第六十五章 約戰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三十四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五十九章 緊急叫停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二十六章 夜會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四十五章 再見諸蒙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十二章 破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六十二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七章 金山衛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七十八章 選擇第四十三章 有沒有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四十七章 圍攻(補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二十章 九霄萬福宮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六十四章 東家、和尚與女修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三章 後山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十三章 入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三十二章 月鳴幻景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四十六章 再度逃跑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五十章 尋訪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
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三十七章 首座延伽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五十七章 大禁術的威力第三十章 託市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十八章 捉妖(下)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四十六章 羣狼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七章 拉隊伍第四十七章 明奸第六十五章 約戰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一百零三章 伸手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三十四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第二十九章 佈道研究室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七十一章 執法的條件(爲michyul加更)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五十九章 緊急叫停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二十六章 夜會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四十五章 再見諸蒙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五章 三位師兄第六十六章 非禮勿(爲我在故我在月影加更)第十二章 破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邏輯關係第二十九章 道聽途說?(爲我在故我在—月影盟主加更)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萬和萬一第六十二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二十七章 心志堅定的雨墨(爲阿喵家的貓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十七章 意識消磨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七章 金山衛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三章 刑臺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七十八章 選擇第四十三章 有沒有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四十七章 圍攻(補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二十章 九霄萬福宮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六十四章 東家、和尚與女修第九十六章 支撐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三章 後山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二十五章 舍利子第六十章 有人助攻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十三章 入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三十二章 月鳴幻景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四十六章 再度逃跑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五十章 尋訪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