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

俗話說,一樣米養出百樣的人,同樣的墨義不代表會教養出一模一樣的墨者。

在李恪所認識的墨者中,憨夫恢弘,辛凌無私,由養暴烈,何玦專注,儒有庸平謙和之態,何鈺有精靈堅忍之心。

那麼說來,偶爾生出一兩個自作聰明的混賬也並非不可以接受。

叫李恪不能接受的是,第一批少年出營,十二人便從數百墨者中挑出了這樣一個老師,這是否意味着,墨者當中以私克公的人遠比他想象得多出許多?

這種顧慮讓李恪一天的心情都不見好轉,便是陪着呂雉和虞姬逛街,臉上也難見笑容。

更何況,他還遇上了該死的徐非臣。

徐非臣一身華服,獨自一人在簡陋的亭市中左顧右盼,看到李恪,冷冷一笑:“恪君,聽聞你墨家的新生試竟有一人落榜?”

李恪回以冷笑:“墨家志願一十二人,自然要優中選精,哪似你仙家……那道考題當真是難得緊,莫非你仙家就這麼怕把人嚇跑了?”

徐非臣的臉登時漲得通紅。

呂雉在旁如何會看不出自家君郎正在跟人別苗頭,當即乖巧問道:“君郎,仙家究竟出了何題?連你都答不出麼?”

“此題我自然是答不出的。偌大一座神仙谷,六十幾人圍住一個孩童,就問一句,你,想求仙麼……”

虞姬噗一聲就笑了出來。

徐非臣恨恨瞪了李恪一眼,強自呼吸,強自忍耐:“恪君,仙家初改,自然遇賢不拒,我等不看今日,只看往後,如何?”

“我看如你這般則賢不拒,往後也翻不出什麼花來。你總說神仙遨遊於天際,你可知天際如何?神仙如何?”

徐非臣好奇道:“依你所言,墨家莫非還有飛天之技?”

李恪只是搖頭,一擺手,隨着二女繼續逛街。

只是徐非臣卻不依了,飛天探海乃仙家所求,爲此他們掌握了這時代最先進的海航技術,徐巿就曾在東海上漫遊了好幾個月,最遠也不知到過哪裡。

可是飛天……

人真能飛天麼?

不是仙家苟且懸浮的障眼法,而是真真正正的平地飛昇?

他不相信,所以格外想看着李恪說出不可能這三個字。可李恪偏就不說,隨着二女兜兜轉轉,小小的亭市,好像非要把角角落落都逛遍似的。

而且逛着逛着,還真叫他們尋到了熟人,虞子期……

虞子期是來肆中擺賣歐冶家練手所制的農具的。

因爲饕餮的關係,蒼居農人一下不再需要犁和鐮,反倒是碎土平地的耒耜和堆壟掘畦的鋤頭,需求一下子上升了許多。

本着不使浪費的原則,他們去農人家中把犁和鐮收上來,重鑄鍛打之後替換成耒耜和鋤頭,多餘的再製作成別的東西,丟在亭市當中充實交易。

李恪笑着迎上去:“子期兄,多日不見。”

虞子期停下手中的活,驚喜地看着李恪:“恪,我剛想去尋你,不想竟在此處遇到!”

“尋我?”李恪好奇地反問一嘴。

虞子期撓了撓頭:“並非是我要尋你,是師傅尋你。”

“徐師有何事?”

“鍛鋼!”虞子期認真道,“鋼爐高溫不備,所出鋼材多顯硬脆,鍛打則裂,百鍊鋼的法子是你出的,老師便想問問你,有甚法子令爐溫高升。”

“爐溫高升啊……”李恪摸着下巴想了一想,突然眼前一亮,“非臣兄,你不是想要飛天技麼?辦法來了……”

……

次日,李恪與徐非臣聯袂拜訪名劍谷。

名劍谷中一如既往,熱火朝天,鍛打不絕。

他們其實是現在蒼居中最忙的一羣人,攻關產品要他們,試驗技術也要他們。原先的百多鑄工早不敷用,谷中日夜培養學徒,用堆積次品的方式來加速對門下青年的培養和歷練。

二人被徐夫人引入內室,三人環坐。

徐夫人先對徐非臣拱手致謝:“賢侄,粹鋒液確實好用,谷中鍛造順暢許多,只是經由粹鋒之後,精材韌性有失。正如其名,用於鋒可也,用於身卻多有不足。”

“門下這些日子正在琢磨粹韌之術,已有眉目,小侄回去後便加派些人手。”說着,徐非臣突然像是想到些什麼,對李恪說,“恪君,仙家之術與別家不同,谷中多有方士,少有門人,許多雜事無人接應,你看是否讓我去少年營中挑些手腳勤快的少年,用作藥童?”

李恪哭笑不得:“非臣兄,你怎時時都想着擄人之事!”

徐非臣一攤手:“人手不備,唯恐耽擱兩家世交。”

“十二歲以上,隨你自便,但切記一條,少年營以自主爲先,唯有興趣所至,我等纔不會誤了少年前程。”

“此事我自然知曉。”

李恪嘆了口氣,收拾心情,看向徐夫人:“徐師,子期兄說您有事尋我?”

“嗯。”

徐夫人沉着眉,開始講述這段時間的谷中事情。

名劍谷很忙,這段時間主攻三件事。

一件是霸下重修。

按照原本的估算,有了現成的壓縮機,霸下重修的工期大概是三到四個月,但如今看來,至少還要延期兩個月,到三月初開,纔有完工的可能。

這裡頭最大的問題就是結構重建。

當年墨子製造霸下的時候大概從未想過,有朝一日霸下的結構需要重建,所以各個模塊的卡槽都是直接鑄造在覈心艙的甲板上,以至於現在重建,那些甲板都要拆下來重鑄,費時費力,與新建一個核心艙也差不了太多。

這項工程就是苦功,現在已完成了四成,佔用人力物力雖多,卻不是徐夫人頭痛的地方。

他頭痛的是後兩件。

去楚墨之前,李恪託付給他兩種特殊鋼材,耐熱鋼完成得很快,煉出的鋼現在也成了兩臺壓縮機,煉製方法也全部記錄下來,排除產量問題,大致可以說,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可是輕質鋼卻失敗了。

李恪只想到用置換的方式置換出鋁,卻沒想到任何一種可以置換鋁的活潑金屬,其煉製的手段都不是當下可是實現的。這一點李恪也無能爲力,只能宣佈暫停合金鋁的研製,待到以後整體生產力達標,再考慮電解和置換的問題。

另一個,就是虞子期所說的爐溫。

這一點李恪想了一夜,市亭當中的想法已經趨於成熟,那就是土法煉焦。

他從背上解下一沓圖板,開始對着二人講述。

土法煉焦,就是建立一個封閉的高溫爐,將煤和炭中的雜質析出,使其純淨高溫的方法,這種方法對眼下而言並不算難,而且會產生一種特別的副產品,一氧化碳。

李恪昨日在市亭,就是想到用液化的一氧化碳爲燃料,製作熱氣球升空,不過經過一夜的思量,這個方案已經被否決了。

他拿不出近零下兩百度的低溫,也製造不了足夠讓一氧化碳液化的高壓室,不過燃料可以替代,製作熱氣球的想法,卻再也熄不滅了。

解釋完土法煉焦的原理和設備,李恪志氣高昂,翻揀出一張特殊的,畫着一個奇特雞蛋的圖板。

“今日我要與二位說的是這件機關,機關獸,蜃樓!”

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五九五章 肇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
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五九五章 肇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