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錫金

?這些美國人真是有意思,讓蘇聯制止中國的行動,拿什麼制止?是把中國當成巴拿馬了,還是當成危地馬拉了,美國連一個小小的古巴都搞不定。還讓蘇聯來搞定中國,蘇聯要有輕鬆搞定中國的本事,下一步就該吊打世界了,還需要謝洛夫從六十年代就開始各種備案,做長期規劃?這些美國佬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蘇聯要有搞定中國的本事,也不會這麼做,而是首先拿美國開刀。

“美國不是世界的領導者麼?這麼多飛機大炮,讓你們的士兵上啊!把你們的軍艦開到孟加拉灣來啊!”謝洛夫神色輕鬆的說道,“怎麼就派過來一艘航空母艦?一點都沒有古巴危機的霸氣,是不是想起朝鮮戰爭有心理陰影?對了,美國陸軍那種戰鬥力,心裡沒有底氣也是正常的!”

面對謝洛夫指責的丹尼爾神色難看,指着謝洛夫說道,“謝洛夫將軍,這不是在討論古巴危機的問題,我們是在討論恢復這裡秩序的問題,作爲一個大國,蘇聯不能在這個時候推卸責任!”

“你行你上啊!”謝洛夫眼皮耷拉着,完全把丹尼爾說的話當做放屁。蘇聯沒有義務幫助印度把土地奪回來,如果美國大兵要上世界屋脊和中國來較量一下,他倒是不會阻止。謝洛夫來到印度是準備拆了不結盟運動的,不是在這裡來維護正義的。印度丟了多少領土管他什麼事情,誰讓你輸了,輸了就捱打站穩。

謝洛夫和丹尼爾之間的敵意的濃烈,超出了尼赫魯的預料。美國和蘇聯剛剛在古巴危機交手,距離到現在時間纔不過一個月。一個月前都準備來世界大戰的兩個國家,這麼快就消失之間的敵意是不可能的。尼赫魯認爲蘇聯和美國會阻止中國繼續進攻印度,但他忘了一個問題,不管蘇聯心中對中國有多少疑慮,美國有多麼想幹掉中國。中國的威脅還遠遠沒有這麼大,蘇聯和美國纔是最大的敵人。

在蘇聯和美國的眼中,和對方比起來,其他一切的敵人都不是敵人,至少不是主要敵人。

尼赫魯好半天才讓敵意濃烈的兩個人平靜下來,謝洛夫這個時候才發現,丹尼爾這個哥們還是很會做戲的,作爲美國駐印度大使,竟然這次穿上了軍裝?不過怎麼看都有些可笑,這種軍裝的款式,應該是美國二戰當中的樣式。丹尼爾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裡面找出來的?

比起穿着蘇聯制式軍裝的謝洛夫,丹尼爾這種做作的樣子,看起來很有些敷衍的樣子。根本就不像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姿態,倒是做戲感十足。

這種情況很有意思,謝洛夫直接坐到了丹尼爾的邊上表示誠意,實際上就是想要離近點感知一下對方到底是怎麼想的。這種忽然親近的自然愛讓丹尼爾一陣不適應,但馬上謝洛夫就離開了他身邊,做到了對面的位置上。

一臉淡定的謝洛夫,聽着尼赫魯訴說目前印度面對的困境,心不在焉的想着對策。坐在丹尼爾旁邊幾秒鐘,也感知到了不少信息。至少明白了這位美國駐印度大使的想法,確切的說是美國人的想法,這些楊基佬竟然在想辦法賴在印度不走?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這些美國佬想法還挺多的,想借着這次戰爭進駐印度?”謝洛夫歪着身子,推演這種可能性,這次戰爭因爲中國準備更充分,有克格勃的情報支持,取得了更大的戰果。但主要收穫還是印度的東北部,但其實距離印度本土還比較遙遠。印度人口主要在恆河沿岸,那是以億計算的人口規模。印度想要保住自己的核心地區其實並不難,因爲那超出了中國的進攻能力。

平心而論,其實這種可能性不大,印度暫時因爲困難讓美國和蘇聯進行幫助,就已經讓不結盟運動蒙上一層陰影了,如果讓別國的軍事力量進駐印度,那不結盟運動直接就呵呵了,尼赫魯應該是不會同意的。

謝洛夫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對蘇聯的利弊,美國進駐印度對中國威脅更大,但對蘇聯也是不利的,因爲這也是蘇聯南下的一條潛在備用通道。一旦美軍進駐印度就相當於把蘇聯的南下通道給堵死了。如果不進駐印度,蘇聯在未來爭奪印度的過程中還可能擊敗美國,畢竟美國不會放棄巴基斯坦這個釘子,而蘇聯卻可以支持印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目前我們印度的軍隊已經退守西里古裡走廊,整個印度東北部都已經落入中國人的手中,謝洛夫將軍,丹尼爾大使,相信你們都知道這對蘇聯和美國都是不利的!”尼赫魯介紹完畢目光灼灼的說道,“從地緣上來看,蘇聯和中國不可能長期作爲盟友,近年來的摩擦證明了這一點。我相信蘇聯領導人,睿智的第一書記不會不明白這一點。”

“不會,蘇聯和中國在對待美國的問題上一項都是採取同一個立場,任何事情只要美國摻合進來了,就是蘇聯和中國團結在一起的時候。”謝洛夫直接看着丹尼爾說道,“感謝美國人的存在,不然尼赫魯先生所說的事情很可能變成現實……”

“謝洛夫將軍,但你必須承認,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其實處在一個很難堪的境地中吧?”尼赫魯強打精神勸說道,“中國趁着蘇聯和美國對抗的時候,突然攻擊我們,讓蘇聯在外交上非常孤立,這是不是事實?”

“確實是事實!”謝洛夫摸了一下下巴,認可了尼赫魯的話。謝洛夫當然知道這裡面的貓膩,中國佔領的土地已經遠遠超過了爭議的面積。當然這不重要,宣傳是可以調整的,過不了兩年,佔領的土地就會變成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於那裡的民族和中國有沒有關係,這不重要,反正都是黃種人,作爲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的兄弟姐妹歡樂在一個國家裡面生活,這不是很好麼?至於到時候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是六十個還是七十個,過二十年就知道了。

蘇聯這套民族政策,也是沒有辦法的產物,帝俄的領土超過兩千四百萬平方公里。不論列寧承認不承認,那些民族確實早就存在當地的土地上。帝俄崩潰後蘇聯要想盡可能保存帝俄遺留下的領土,只能創造出來這麼一套民族政策,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本身沒什麼問題,唯一的一個腦殘的地方,就是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作爲一個民族劃分出來,按照中國的標準劃分,這兩個民族絕對不會出現。至於哈薩克、阿塞拜疆那些民族,他們早就存在在當地。

“要不以後合併成斯拉夫族吧?烏克蘭那個地方不搞定,睡覺都睡不安穩!”謝洛夫魂遊天外,白白浪費了尼赫魯的一番苦口婆心。

“相信蘇聯和美國也知道,一旦印度度不過這次的危機,不結盟運動就會瓦解,這對美國和蘇聯是沒有好處的。因爲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的地位。”尼赫魯對着謝洛夫和丹尼爾兩個人說道。

兩人都對尼赫魯的看法表示同意,不過心裡面怎麼想就不知道了。謝洛夫不得不說,尼赫魯是個非常有遠見的人,因爲他這種擔心在五十年後已經成爲現實了。中國已經成功把印度從代表第三世界國家的候選人上擠下去。

實際上這次戰爭之後印度的威望就在消失,加上六五年後印尼開始親美,埃及親蘇後期親美,幾個不結盟運動的領導國家都加入到了冷戰的行列中,要不是九十年代冷戰結束,冷戰在持續個二十年,早就沒人記得這個第三、股勢力了。

這個運動就是笑話,二十一世紀不要看中國口號喊得響亮,其實中國只是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所有國家都知道中國深刻的參與到了冷戰當中,以後也不會成爲不結盟的領袖,但這不耽誤中國總是代表第三世界國家,而第三世界國家總是被中國代表的局面。所以說這種逆歷史潮流的運動,還是早點結束比較好。

作爲這次美國和蘇聯過來處理戰爭的兩個人,謝洛夫和丹尼爾必須要拿出一個可行性的方案,雙方主要交戰地區在印度東北部,而蘇聯空降軍在新德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孟買。兩國面對着在古巴危機之後的首次合作。

“好吧,在特定的情況下,我也可以和美國人合作一次,但只有這一次,不過不是涉及到了印度和中國,美國人休想!”謝洛夫一邊嘀咕一邊伸出了自己的手。

對於如何制止繼續戰爭,謝洛夫其實早就有備案了,這在第二天美國和蘇聯武裝力量的軍官見面會上提了出來,謝洛夫對着從孟買趕到新德里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西里古裡走廊的關鍵點,在於錫金!”(。)

第78章 誰沒進過廚房?第245章 權利和地位第101章 戴維營會議第1022章 沙漠之矛第554章 兩敗俱傷第958章 同病相憐第621章 邊界演習第689章 我們必然勝利第193章 我很失望第219章 隱藏勢力第854章 馬島前奏第473章 內務部長第769章 舍甫琴科叛逃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812章 神助攻第16章 十項全能第331章 國會選舉第776章 調解第458章 散播陰謀論第661章 似乎風平浪靜第16章 十項全能第769章 舍甫琴科叛逃第201章 救火隊員第316章 僞善者謝洛夫第865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290章 古比雪夫第577章 爸爸回來了第220章 我們的傳統第877章 沒有總書記第701章 提高效率第351章 風言風語第656章 援助智利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805章 伊朗內亂第954章 反美鬥士卡大佐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335章 蟄伏第254章 日常工作第466章 謝洛夫的學生們第182章 紅色體育第567章 全部家底第281章 出國第991章 纔想起來安理會?第424章 明顯的謊言第532章 三駕馬車第178章 總理府第249章 代理克格勃第794章 帝國主義者第82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589章 冷淡的交流第564章 房子和孩子第972章 中導條約簽署第204章 愚蠢的宗教啊第217章 三千人大會第675章 後退第587章 同時訪問第737章 第一書記人選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30章 霍克森寶藏第957章 這是體制問題第200章 它炸了第543章 內務部會議第824章 蘇共二十六大第83章 民主的陣痛第711章 紅海軍上岸第702章 入侵塞浦路斯第334章 決心已下第835章 阿明的決斷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935章 產業轉移第394章 美國大兵的日常第119章 誰求誰?第666章 殘軍的回信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231章 談判第560章 瘋狂輸出第215章 應對辦法第381章 統一戰線第905章 整合和推廣第1030章 看我們好欺負?第765章 證據第145章 華約二哥第99章 瑪莎第877章 沒有總書記第544章 一羣白癡第760章 古巴志願軍第798章 伊朗的問題第103章 局長的差別第461章 試探性進攻第1018章 戰爭隨時開始第643章 重返聯合國第121章 種玉米第537章 烏蘭巴托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6章 生物學家第267章 蘇聯英雄第719章 最後關頭
第78章 誰沒進過廚房?第245章 權利和地位第101章 戴維營會議第1022章 沙漠之矛第554章 兩敗俱傷第958章 同病相憐第621章 邊界演習第689章 我們必然勝利第193章 我很失望第219章 隱藏勢力第854章 馬島前奏第473章 內務部長第769章 舍甫琴科叛逃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812章 神助攻第16章 十項全能第331章 國會選舉第776章 調解第458章 散播陰謀論第661章 似乎風平浪靜第16章 十項全能第769章 舍甫琴科叛逃第201章 救火隊員第316章 僞善者謝洛夫第865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290章 古比雪夫第577章 爸爸回來了第220章 我們的傳統第877章 沒有總書記第701章 提高效率第351章 風言風語第656章 援助智利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805章 伊朗內亂第954章 反美鬥士卡大佐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335章 蟄伏第254章 日常工作第466章 謝洛夫的學生們第182章 紅色體育第567章 全部家底第281章 出國第991章 纔想起來安理會?第424章 明顯的謊言第532章 三駕馬車第178章 總理府第249章 代理克格勃第794章 帝國主義者第82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589章 冷淡的交流第564章 房子和孩子第972章 中導條約簽署第204章 愚蠢的宗教啊第217章 三千人大會第675章 後退第587章 同時訪問第737章 第一書記人選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30章 霍克森寶藏第957章 這是體制問題第200章 它炸了第543章 內務部會議第824章 蘇共二十六大第83章 民主的陣痛第711章 紅海軍上岸第702章 入侵塞浦路斯第334章 決心已下第835章 阿明的決斷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935章 產業轉移第394章 美國大兵的日常第119章 誰求誰?第666章 殘軍的回信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231章 談判第560章 瘋狂輸出第215章 應對辦法第381章 統一戰線第905章 整合和推廣第1030章 看我們好欺負?第765章 證據第145章 華約二哥第99章 瑪莎第877章 沒有總書記第544章 一羣白癡第760章 古巴志願軍第798章 伊朗的問題第103章 局長的差別第461章 試探性進攻第1018章 戰爭隨時開始第643章 重返聯合國第121章 種玉米第537章 烏蘭巴托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6章 生物學家第267章 蘇聯英雄第719章 最後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