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試探性進攻

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軍民兩用,可以作爲運輸機也可以做爲戰鬥用的武裝直升機,這種特性可以起到隱蔽一部分目的的作用。阿布德將軍在剛剛接受蘇聯軍事援助的時候,應該不會引起大的懷疑,這可以幫助克格勃達成自己的目的。

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在這個時代剛剛加入蘇聯的現役軍備當中,謝洛夫以克格勃的名義向國防部要這批直升機的時候,也頗費了一番周折,但還是最終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喀土穆是蘇丹首都,處於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的交匯處。身爲蘇丹最大的城市和首都,從經濟、農業和政治地位來講都是首屈一指,控制了首都喀土穆就把蘇丹的局勢控制了一半,各位同志說說吧,讓我看看在軍事計劃方面的意見!”背對着克格勃主席團的謝洛夫猛然回過頭來,他的身後是一副巨大的蘇丹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註着蘇丹全國的城市,詳細的程度甚至比蘇丹國內自己的地圖還要好。

蘇丹的重要性,整個蘇聯都沒有眼前的克格勃主席團成員知道的更多,這裡纔是真正的進攻地點,而不是幾萬輛坦克在東歐和美國大眼瞪小眼的蘇聯國防部。克格勃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乏所謂的大局觀。

在頭一次對整個克格勃主席團委員提出整個計劃的時候,這些委員都是驚訝的,這是蘇聯克格勃頭一次認真的考慮推翻一個國家政府的政變,不是因勢利導也不是利誘,這次的克格勃完全是在憑藉自己的力量嘗試改變一個國家的政局。從二戰之後不是沒有過嘗試這方面的舉動,但毫無疑問全部都失敗了,其中既有實力的差距也有條件的不充分,但不管怎麼說,在這方面克格勃沒什麼成功先例可以追尋。

尤其是赫魯曉夫時期,總體而言赫魯曉夫當政的時候蘇聯是採取積蓄力量的態勢,在一般的問題上和美國是採取合作的態度,當然這不是毫無原則的退讓,古巴導彈危機和美蘇合作肢解英法殖民帝國的舉動可以證明這一點。

克格勃這種部門如果僅侷限於把自己的力量放在國內,不在世界上搞些事情的話,那毫無疑問是不合格的,歸根結底從契卡、內務部一直到克格勃,蘇聯的安全部門指導思想上就是一個進攻性組織,所有人都能否認這一點。

“作爲身處第一線的部門,在國家還沒有認識到某些事情的時候,克格勃首先就要做出一些反應,同志們,你們也可以理解爲這是進攻性戰略的前兆,或者是試探性的進攻。”身爲克格勃主席的謝洛夫,開始對自己的同事們進行戰前動員。

政變看似簡單,但哪怕就是在非洲也不是隨心所欲就能實現的。中央情報局的經驗不能作爲克格勃行動的指標,兩個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有差距,這種差距謝洛夫必須承認,所以行動必須快速而有成效,不能給美國人干涉的機會。美國可以夠得到非洲,蘇聯卻夠不到南美洲,謝洛夫認識到這種差別所以必須小心行事。

“蘇丹首都周圍的軍地集結點有兩個,分別是尼羅河左岸的恩圖曼和右岸的北喀木耳,這兩個城市和蘇丹首都喀木耳成倒三角形,不但可以控制尼羅河的航運,距離蘇丹首都也很近,我們以這兩個地方爲據點,在突然襲擊的情況下很快就能控制住蘇丹的局勢,這是我們軍事管理總局的意見!”軍事管理總局局長羅曼中將站起來走到地圖旁邊,拿起教鞭圈定了主要的行動地點,介紹軍事行動的發起點。

倒三角形?倒是個非常有誘惑力的形狀呢!把腦海中少兒不宜的因當想法甩出去,蘇丹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尼羅河周圍,以蘇丹首都喀木耳爲中心畫一個圈子,能輻射大部分重要的城市,考慮到北方蘇丹的人口和南蘇丹的人口比例,用搞定首都圈就能搞定蘇丹一半的問題來形容並不爲過。

軍事管理總局的意見和斯塔西方面的計劃大同小異,馬庫斯沃爾夫那邊送過來的計劃也是如此,畢竟民主德國和蘇聯都是陸地國家,從出發點都很相似,兩國在二戰中利用裝甲力量來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到了今天自然會出發點相當一致。

“羅曼局長的意見非常中肯,但我要提醒一點,這次作爲試探性的進攻,我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以成功爲結果的前提下,行動的結果最爲重要,達成目的過程不重要。”謝洛夫看着自己的同事們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如果不動手,資本主義永遠都不會自己改正錯誤,所以國家轉入進攻性戰略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我們克格勃要作爲一個先行者。”

蘇攻美守其實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直到古巴導彈危機,說來非常奇怪,赫魯曉夫執政確實是以緩和爲主要方陣,但卻事實上的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情況,這是因爲斯大林時期蘇聯還在恢復戰爭的創傷,雖然斯大林能力上明顯比赫魯曉夫更強,但蘇聯國內的情況卻無法支撐斯大林的想法實現,而赫魯曉夫時期雖然推行緩和方陣,但蘇聯漸漸從衛國戰爭時期的創傷恢復,實力增強的情況下雖說赫魯曉夫已經盡力和美國緩和,但蘇聯國家的政策還是在緩慢的轉入擴張,這不是赫魯曉夫本人能阻止的。

這個階段以古巴導彈危機爲終點,蘇聯領導層認識到了蘇聯雖然恢復了不少,但仍然和美國有實力差距,所以從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前期,蘇聯又開始積攢力量準備下一次的進攻,通常人們認爲的蘇攻美守其實是勃列日涅夫中期開始的,這也可以認爲是蘇攻美守的第二階段,尼克松就任總統時,美國面臨國內外的困難局面: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引起國內不滿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相對下降美蘇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不利於美國的變化美國與西歐、日本矛盾加深第三世界力圖擺脫超級大國的控制。

蘇聯是勃列日涅夫當政,利用美國深陷越戰的有利時機,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軍事實力。在這同時,他鞏固了“東歐大家庭”,一方面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另一方面宣佈“有限主權論”,加強對東歐的控制。,勃列日涅夫向西歐發動“緩和攻勢”,此後向第三世界展開猛烈的擴張攻勢,並制定了一套政治、經濟、軍事三管齊下的全球攻勢戰略:用經濟戰略作支撐,軍事戰略爲核心,輔之以緩和謀略以歐洲爲戰略重點,在中東、非洲展開側翼迂迴,爭奪戰略要地、戰略資源和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國戰略佈局爲目標,逐步奪取對美戰略優勢。

看起來蘇聯的政策是沒什麼問題的,謝洛夫仔細觀察這段歷史,找到了一個不算問題的問題,那就是在同樣時間中,蘇聯在積攢實力,中國卻在進行戰略進攻,目標則是東南亞,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內,中國進攻的時間和蘇聯進攻的時間正好是錯開的,中國進攻的時間蘇聯正好在積攢實力爲古巴導彈危機雪恥,等到蘇聯覺得自己差不多實力夠了,中國已經開始準備改革開放了。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嘗試擴大自己影響力的時候雖說沒什麼效果,但態勢還是明顯的,但在蘇聯兩段時間的攻勢政策的同時,正好和中國進攻的時間是錯開的。這就很讓人頭疼了。

現階段謝洛夫的折騰不是一點效果都沒有,至少古巴導彈危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平局,蘇聯的領導層還處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階段。那麼進攻性戰略還可以繼續下去,至少可以進行試探性的進攻戰略。可以在非洲做出一點成績表明中國在東南亞努力的同時,蘇聯也沒有閒着。

所以蘇丹的變色非常必要,它可以讓自我感覺還不錯的蘇聯領導層看到成績,同樣提升自己盟友的信心,從這兩點上都十分必要。幾十年後社會主義陣營取得勝利,不論是蘇聯還是中國都可以美化歷史,就算是說自己從冷戰開始一直運籌帷幄,從頭到尾都在推行進攻性戰略也沒有問題,勝利者是不會受到任何譴責的。

一九六四年二月,蘇聯部長會議作出決議,和蘇丹簽訂了合作條約,至少從條約上表達了非常大的誠意,只不過這份誠意不是給阿布德將軍政府的,而是準備和下一個政府繼續擰長期合作,同時在蘇聯國防部的肯定下,蘇聯向蘇丹軍方移交了十二架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作爲蘇丹軍方的陸航力量補充。

“我完全可以說,十二架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和我們獲得的收穫相比,完全不能相提並論,這點希望馬利諾夫斯基叔叔明白!”謝洛夫對着蘇聯國防部的元帥們強調着重要性。。

第205章 我們的優勢第476章 東南亞方向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591章 戴高樂回國第486章 推廣監控網絡第865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62章 正義的法國第673章 地中海對峙第120章 主要看氣質第1028章 暫時是常規戰爭第339章 針鋒相對第105章 人權鬥士謝洛夫第706章 敘利亞動手第210章 糧食會有的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802章 醞釀第615章 費盧傑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三百六十四 掌戰爭局勢第894章 憤怒的里根第90章 你肯定輸第4章 奧運冠軍第77章 灰衣主教第89章 犧牲印度第292章 波德戈爾內第595章 不完全勝利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612章 強硬派代言人第698章 說服黎筍第298章 友誼之路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二百六十四 掌最後一天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938章 歐亞主義第565章 我要離婚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398章 我們要撤軍第186章 沒有第二第429章 暗流第943章 修正歷史第955章 陰里根一下第871章 共產國際第617章 絕不後退第153章 全線出擊?第676章 戰後秩序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230章 身負重任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110章 另起爐竈?第445章 開墾的副作用第247章 加加林第156章 蘇加諾認可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542章 斯大林女兒第53章 先期試驗第6章 生物學家第920章 帝國主義不團結第593章 同意選舉第714章 紅色蒲公英第508章 放手一搏第282章 埃及豔后第1115章 我們不妥協第974章 撤軍第793章 隱患第389章 檔案鑑定第287章 出海第498章 今年的任務第501章 有條件高壓第887章 迎戰第296章 多元化社會第777章 老大間的交流第169章 意大利之友第651章 欺騙策略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363章 經驗豐富的老人第76章 參觀市場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637章 黎筍訪蘇第837章 溢出的帝國墳場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175章 共產黨的友誼第302章 齊奧塞斯庫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129章 打我啊笨蛋第870章 同時住院第75章 特務行爲第869章 叫他滾蛋第741章 大閱兵第236章 封存檔案第919章 打到底第552章 拼消耗第1020章 無情鐵拳第238章 所謂鋼鐵洪流第726章 戰爭的尾聲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1011章 進攻第558章 下次扔核彈
第205章 我們的優勢第476章 東南亞方向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591章 戴高樂回國第486章 推廣監控網絡第865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62章 正義的法國第673章 地中海對峙第120章 主要看氣質第1028章 暫時是常規戰爭第339章 針鋒相對第105章 人權鬥士謝洛夫第706章 敘利亞動手第210章 糧食會有的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802章 醞釀第615章 費盧傑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三百六十四 掌戰爭局勢第894章 憤怒的里根第90章 你肯定輸第4章 奧運冠軍第77章 灰衣主教第89章 犧牲印度第292章 波德戈爾內第595章 不完全勝利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612章 強硬派代言人第698章 說服黎筍第298章 友誼之路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二百六十四 掌最後一天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938章 歐亞主義第565章 我要離婚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398章 我們要撤軍第186章 沒有第二第429章 暗流第943章 修正歷史第955章 陰里根一下第871章 共產國際第617章 絕不後退第153章 全線出擊?第676章 戰後秩序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230章 身負重任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110章 另起爐竈?第445章 開墾的副作用第247章 加加林第156章 蘇加諾認可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542章 斯大林女兒第53章 先期試驗第6章 生物學家第920章 帝國主義不團結第593章 同意選舉第714章 紅色蒲公英第508章 放手一搏第282章 埃及豔后第1115章 我們不妥協第974章 撤軍第793章 隱患第389章 檔案鑑定第287章 出海第498章 今年的任務第501章 有條件高壓第887章 迎戰第296章 多元化社會第777章 老大間的交流第169章 意大利之友第651章 欺騙策略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363章 經驗豐富的老人第76章 參觀市場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637章 黎筍訪蘇第837章 溢出的帝國墳場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175章 共產黨的友誼第302章 齊奧塞斯庫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129章 打我啊笨蛋第870章 同時住院第75章 特務行爲第869章 叫他滾蛋第741章 大閱兵第236章 封存檔案第919章 打到底第552章 拼消耗第1020章 無情鐵拳第238章 所謂鋼鐵洪流第726章 戰爭的尾聲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1011章 進攻第558章 下次扔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