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他們是我的同志

把這個情況報告給國內,並且說出自己的判斷,剩下的一切決定交給莫斯科方面。

國際上普遍的想法中國沒有了蘇聯這個靠山了、國內又經歷了很大的困難、花生米又要反攻大陸、印度是第三世界的領袖,無論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都對其敬之三分,這在當時可是獨一無二的,左右逢源,中國是什麼,有幾個國家與他建交,有幾個大國正眼看他,事實上當時也確實是這樣,但是印度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就是中國人能打仗,中國人會打仗,中國的戰爭力並沒有削弱,這足以致命。

戰爭的結果已經證明了謝洛夫早先的準備並不是沒有意義的,此戰印度一敗塗地。這倒是誰都沒有料到,其實蘇聯對中國和印度的實力評估,倒不是像其他國家一樣,認爲印度實力在中國之上,和大多數國家相反,蘇聯對中國的評估是倒過來的,認爲中國的實力比印度要強一點。

這不是說蘇聯人多麼吊,萬里之外就能一眼看穿中印兩國的虛實。其實謝洛夫設身處地非常簡單就能理解蘇聯爲什麼一直都認爲中國比印度強,就在於軍事力量上面。什麼國內多少公里鐵路,什麼外交空間可以操作,這些都沒用,不能打就是不能打。包括美國在內的一般國家都認爲印度稍強一點,蘇聯就認爲中國強一點,蘇聯就盯着中國的軍事力量做出了這種判斷。

蘇聯給了中國什麼東西,他們自己最清楚,謝洛夫也很清楚,使用英國製造老李的三哥軍隊,會被打成篩子。按照克格勃的評價,那些用尼泊爾彎刀的傢伙,絕對會被中國士兵用刺刀釘在牆上放血。

“以這次邊界衝突爲藍本,中國的單兵作戰能力並不比我們普通陸軍部隊要差!差距在重裝部隊上面!”蘇聯中央主席團會議上,謝列平大聲宣讀着謝洛夫從新德里發來的電報。

這封電報其實非常的長,裡面對中國軍事力量作出了評估,最後提到了以色列援助印度的舉動,謝列平然後換了一份文件,這是謝米恰斯內從克格勃送來的。裡面有在以色列做出這種舉動之後,一些阿拉伯國家當地的輿論變化。

“謝列平同志,那些阿拉伯國家的輿論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嘛?”科茲洛夫仔細的詢問着,蘇聯和中國的關係正在疏遠,但在外界看來還是屬於一個陣營的同伴。

其實目前中印戰爭絕大多數國家的表態,蘇聯也給予了特別關注。很正常,蘇聯把中印戰爭出現的站隊作爲一種聲音進行考量,中國畢竟和蘇聯是一種類型的國家,把中國換成蘇聯,印度換成美國,其實就可以推導出來在相似狀態中的輿論導向。古巴導彈危機表態,蘇聯看重的並非是西歐的輿論,而是那些剛獨立國家的聲音,原因也在於此。

“沒有,那些國家對中國沒什麼好感,只不過因爲以色列橫插一腳,連帶對印度的看法變的比較差,但是要說對中國印象很好嘛,那倒是不一定!”謝列平一臉嚴肅的回答道,“從變成了支持印度變成了對兩個國家都不支持……”

勃列日涅夫一隻手拿着鋼筆不斷的擺弄,擡起頭評價道,“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所謂的輿論倒向,我倒是認爲有用但是沒有大用,只能作爲符合中國國情的考量。如果是我們和美國對抗,那麼那些幾顆原子彈就能炸平的國家表不表態有什麼用呢?”

“好了,同志們我們談談下一個問題。你們同意謝洛夫的意見麼?以色列憑什麼攙和到這件事情當中?會不會是美國人又刷了一次陰招?”赫魯曉夫更加註重後面一點,那就是美國想幹什麼,有什麼目的?其他問題在美國問題存在的情況下,可以先擱置。

“按照尤里的意思,美國在對中國沒有辦法的同時,其實想要敲掉印度的聲望,有可能通過以色列作爲媒介,羞辱印度!”謝列平發言道。

這種理由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尤其是在身患美國恐懼症的蘇聯領導人這裡,更加容易被接受,如果反過來的話也是如此,美國也會考慮考慮蘇聯人的動作。

赫魯曉夫忽然一拳敲在桌子上道,“這件事情如果按照尤里所說的推測,應對辦法也很簡單,我們也可以給印度軍援,我們的多餘軍事物資還有沒有剩餘?”

“因爲克格勃的經費問題,尤里一直在非洲兜售衛國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但剩下的軍事物資仍然很多,以衛國戰爭作爲標準,還能武裝近百萬印度軍隊,如果以這次衝突作爲強度,可能還要更多。”謝列平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也真是難爲尤里那個安全主管了,竟然缺乏資金到了這種地步,還要賣那些破爛。”科茲洛夫笑呵呵的說道,對於軍備這塊是非常在行的,很多軍工企業都是他在調配資源。在科茲洛夫的眼中,武裝一百萬輕步兵的武器真的不多。

以伊熱夫斯克兵工廠爲例子。二戰中它的驚人生產能力,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衛國戰爭的五年的時間裡,伊熱夫斯克兵工廠生產了約一億三千萬支槍械,比德國所有軍工廠的產量還高。槍支?這是蘇聯最不缺乏的東西。以非洲的武裝衝突的強度,在輕武器方面伊熱夫斯克兵工廠一家就可以給每個非洲人配備一把槍。

“這樣吧,調集十八個陸軍二線師級部隊規模的裝備,加上兩個航空師的戰鬥機,我們軍援印度,這件事情讓謝洛夫關心一下。陸軍的裝備是無償的,反正放在倉庫裡面也佔地方,航空師的裝備!他自己處理……”科茲洛夫大手一揮提議道。

十八個陸軍師裝備,兩個航空師的戰鬥機?謝洛夫拿着莫斯科的電報,陸軍裝備是衛國戰爭時期的剩餘物資,蘇聯在軍援這方面一直都是比較大方的。反正這玩意對蘇聯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蘇聯在軍備方面哪怕就是冷戰時期,其實也遠遠沒有到達全力狀態,雖然現在每年都有三千輛坦克出廠。

“備車,我要去見尼赫魯!”謝洛夫收起電報命令道,讓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去準備。他的共諜生涯已經結束了,現在應該扮演的角色則應該是國際主義者。

謝洛夫現在則要執行中央主席團的命令,中央主席團採取現實考量,開始在這方面插一腳,重新武裝印度,相信美國方面馬上也會開始相關的計劃。打擊印度聲望的同時,美國和蘇聯也不想讓印度太弱了,平衡還是要的。至於這些裝備會不會用在對付中國身上,其實是個僞命題,不要以爲印度東北部想堆多少軍隊都行,以現在的停戰線位置,中國只要守好寬度不到四十公里的西里古裡走廊正前方就萬事大吉。

再說一支軍隊的組建,不是堆武器就行的,要訓練,要形成戰鬥力是需要時間的。而據謝洛夫所知,目前距離中國試爆原子彈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兩年之後印度東北部就會永久性的和印度說拜拜,至於在兩年內突破西里古裡走廊,印度軍隊是絕對做不到的。

通過軍援,蘇聯可以更好的控制印度,這對蘇聯的戰略是有利的,蘇聯距離印度洋有多近呢?其實正好是一個巴基斯坦的距離,中國能幫助蘇聯打通前往印度洋的路線麼?根本不可能,中國人又不傻,絕對不會這麼做。能這麼做的只有在邊界戰爭後顏面掃地的印度,在選擇中國作爲對手出現錯誤之後,印度的對手只會是巴基斯坦。謝洛夫覺得這筆軍援最終用在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比較大。

“在中東還沒有搞定的時候,蘇聯不能在印巴戰爭中有明顯的立場,就像是這次的中印戰爭中一樣!”有時候謝洛夫也比較自嘲,中東的那羣油老虎真是惹不起啊!現在他覺得美國應該趕快去越南跳坑,不然他做事情總覺得有些被掣肘。

印度總理府當中,才一段時間不見,尼赫魯就好像老了十幾歲一樣,戰爭目前已經停止,可尼赫魯的考驗其實剛剛開始,只要等到美蘇兩國撤離,首先起來發難的就是印度目前國內不服尼赫魯的勢力。謝洛夫和尼赫魯見面的時候,還有一個四十歲的女人站在尼赫魯身邊,介紹完畢後,謝洛夫點點頭,這個人就是印度後來的鐵娘子英迪拉?甘地。在這個女人手上,尼赫魯因爲戰爭失敗停止的動作纔開始繼續下去,國內的幾百個土王軍事力量被廢除,印度第一次算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而不是現在這樣裝作一個國家的部落聯盟。

“我只有一個目的,蘇聯的軍事援助也需要印度的善意,釋放印度共產黨人,他們沒有做錯任何東西!把他們放了,那些人都是我的同志……”宣讀完蘇聯中央主席團的決議後,謝洛夫很淡然的提出了要求。(。)

第138章 抹除第273章 各項準備第450章 可以合作第861章 三號人物第156章 蘇加諾認可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345章 接受任務第351章 風言風語第960章 里根看法國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028章 暫時是常規戰爭第58章 他們都是第173章 買繩子第221章 以史爲鑑第608章 兌現承諾第983章 蘇聯欠你們的?第786章 邀請阿明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133章 這就是差距第917章 里根出招第71章 邊防總局第426章 中國援助蘇聯第17章 好打臉啊第162章 印尼同志第806章 美蘇動作頻頻第672章 十一國聯軍第629章 安全乾部小聚第888章 紅星大作戰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190章 援助蘇丹第126章 國防部之行第396章 蘇維埃格勒第983章 蘇聯欠你們的?第804章 深夜狙殺第885章 總書記第357章 事實和真理第475章 人事佈局第811章 定計第154章 共諜掉坑第795章 重要情報第612章 強硬派代言人第740章 北約的情況第422章 蘇聯崩潰論第181章 羅馬奧運會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338章 不歡而散第87章 謝列平集團第727章 擺平阿拉伯人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591章 戴高樂回國第63章 重啓談判第684章 勝利在望第261章 阿爾法和信號旗第516章 全國整肅第591章 戴高樂回國第812章 神助攻第580章 不死之身謝洛夫第411章 各自的朋友第1030章 看我們好欺負?第176章 非洲獨立年第680章 徵兆第420章 內行主席第170章 意大利之行第31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380章 未來屬於印度第305章 死刑第343章 讓他們求我們第280章 索契第860章 勃總病逝第780章 蘇共二十五大第754章 又是長期計劃第414章 格里申第322章 感動的毛妹第961章 和平號空間站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76章 參觀市場第922章 爸爸回來了第178章 總理府第65章 烏克蘭派第877章 沒有總書記第280章 索契第308章 摸金校尉第673章 地中海對峙第197章 納扎爾巴耶夫第162章 印尼同志第161章 完事第730章 馬六甲對峙第850章 棉花案第928章 游擊戰爭第897章 能源號升空第670章 又打起來了第947章 里根優勢很大第711章 紅海軍上岸第655章 激烈批評第824章 蘇共二十六大第918章 拼內力的消耗戰第644章 三哥的決心第596章 米高揚的建議第712章 帶路的庫爾德人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
第138章 抹除第273章 各項準備第450章 可以合作第861章 三號人物第156章 蘇加諾認可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345章 接受任務第351章 風言風語第960章 里根看法國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028章 暫時是常規戰爭第58章 他們都是第173章 買繩子第221章 以史爲鑑第608章 兌現承諾第983章 蘇聯欠你們的?第786章 邀請阿明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133章 這就是差距第917章 里根出招第71章 邊防總局第426章 中國援助蘇聯第17章 好打臉啊第162章 印尼同志第806章 美蘇動作頻頻第672章 十一國聯軍第629章 安全乾部小聚第888章 紅星大作戰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190章 援助蘇丹第126章 國防部之行第396章 蘇維埃格勒第983章 蘇聯欠你們的?第804章 深夜狙殺第885章 總書記第357章 事實和真理第475章 人事佈局第811章 定計第154章 共諜掉坑第795章 重要情報第612章 強硬派代言人第740章 北約的情況第422章 蘇聯崩潰論第181章 羅馬奧運會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338章 不歡而散第87章 謝列平集團第727章 擺平阿拉伯人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591章 戴高樂回國第63章 重啓談判第684章 勝利在望第261章 阿爾法和信號旗第516章 全國整肅第591章 戴高樂回國第812章 神助攻第580章 不死之身謝洛夫第411章 各自的朋友第1030章 看我們好欺負?第176章 非洲獨立年第680章 徵兆第420章 內行主席第170章 意大利之行第31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380章 未來屬於印度第305章 死刑第343章 讓他們求我們第280章 索契第860章 勃總病逝第780章 蘇共二十五大第754章 又是長期計劃第414章 格里申第322章 感動的毛妹第961章 和平號空間站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76章 參觀市場第922章 爸爸回來了第178章 總理府第65章 烏克蘭派第877章 沒有總書記第280章 索契第308章 摸金校尉第673章 地中海對峙第197章 納扎爾巴耶夫第162章 印尼同志第161章 完事第730章 馬六甲對峙第850章 棉花案第928章 游擊戰爭第897章 能源號升空第670章 又打起來了第947章 里根優勢很大第711章 紅海軍上岸第655章 激烈批評第824章 蘇共二十六大第918章 拼內力的消耗戰第644章 三哥的決心第596章 米高揚的建議第712章 帶路的庫爾德人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