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各自的朋友

隨後幾天中,赫魯曉夫帶着兒子謝爾蓋赫魯曉夫幾次看望已經醒來的科茲洛夫,但每次回來的時候都難掩失望,赫魯曉夫已經得知,科茲洛夫的身體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地步了,也是就是說高強度的工作科茲洛夫不可能繼續勝任。

謝列平的家中,藉着這次季庫諾夫升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的機會,幾個人再次聚聚一堂,和以往相比,這次他們的神態都嚴肅了很多,沒人會想到身體一直不錯的科茲洛夫忽然之間就不行了,這件事非常有衝擊力,足夠讓他們這些人認真的討論。

葉戈雷切夫、季庫諾夫、謝洛夫還有剛剛從保加利亞回來的謝米恰斯內都默不作聲,他們都知道謝列平有事,就是對科茲洛夫的病倒之後的後繼影響。科茲洛夫的身體明顯不可能履行第二書記職責了,赫魯曉夫一定會找人代替科茲洛夫的位置,那這個人會是誰呢?

謝列平也知道,那個人肯定不會是自己,但具體是誰謝列平無法斷定。索性他的朋友很多,從政府到黨委再到安全機關,不缺乏很有才能的人幫助自己來判斷。

“是誰?什維爾尼克麼?”謝列平經過短暫的沉默後首先開口道,“他是蘇共中央黨務委員會主席兼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監管着司法工作,第一書記對他非常信任。”

Wωω★tt kan★¢Ο

“不太可能,什維爾尼克的年齡比第一書記都大,肯定不會是他!”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葉戈雷切夫搖搖頭說道,謝洛夫也點點頭同意葉戈雷切夫的判斷,蘇共中央黨務委員會主席兼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這個職務,如果謝洛夫沒有記錯,馬上這兩個部門就會合並,擴大職權後謝列平就是這個部門的老大,黨和國家監察委員會主席。同理米高揚也會因爲不合乎標準不在考慮之內,

“沃羅諾夫呢?也不像,沃羅諾夫元帥是軍人,直接把一個元帥當做是接班人培養,似乎也不太合適,而且沃羅諾夫元帥比第一書記小五歲!”季庫諾夫說着說着便開始搖頭,否決了自己的判斷,中央主席團不排斥有從軍經歷的幹部,但如果是現役軍人,或者大部分時間都在主持軍事工作的元帥,做接班人似乎不現實。

“你們覺得波利雅科夫、伊利切夫兩個人怎麼樣!?”謝米恰斯內開始從謝列平的同事中篩選,波利雅科夫、伊利切夫兩人和謝列平一樣都是中央書記。

“他們兩個很忠誠於第一書記,僅此而已!”謝列平雖然沒有多談,但從語氣和神態上表現上讓所有人都知道,對於波利雅科夫、伊利切夫兩個中央書記,他的評價也就是一般。

謝洛夫他們對謝列平這種態度已經見怪不怪了,所以都沒有多說話,謝列平自己又提出了一個人選,問道,“有沒有可能是蘇斯洛夫?第一書記用蘇斯洛夫做一個過度人物,在找時間物色目標,其實我本人更認爲,柯西金的希望很大,柯西金和第一書記在經濟領域上有共同語言,柯西金的希望很大……”

“蘇斯洛夫只管過黨務工作,再者第一書記對他的態度很值得思考,他也六十一歲了,希望不大!”謝洛夫直接搖頭道,“讓很多幹部對蘇斯洛夫同志尊重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讓同志們推舉蘇斯洛夫書記擔任第二書記,同樣是一點可能都沒有!”

推舉蘇斯洛夫做第二書記?像是他那樣生活?蘇聯的幹部又不傻,怎麼可能幹出來這種事情?況且蘇斯洛夫除了做過黨務工作,什麼都沒有做過。也沒有做過地方幹部、更不要提主持過經濟工作,主管意識、形態確實是一個大殺器,可黨政軍特蘇斯洛夫的手都伸不進。

地位在上下級明顯的時候比較有用,但如果本身已經到了和蘇斯洛夫同級別的地位,實權就非常有用了,勃列日涅夫後來接連收拾謝列平、波德戈爾內和柯西金。就留着蘇斯洛夫,難道是害怕蘇斯洛夫麼?根本不是,留着蘇斯洛夫只是因爲,蘇斯洛夫最多隻能給勃列日涅夫造成小阻礙,只要勃列日涅夫不理他就行了,只要他把對於前幾個人的功夫拿出一半,蘇斯洛夫也承受不了。

一隻手撐着自己脖子歪着頭的謝洛夫,緩緩說道,“其實年齡合適、主持過經濟工作、又在地方主持過工作的人有兩個,最高蘇維埃主席勃列日涅夫,中央書記、原來的烏克蘭黨委第一書記波德戈爾內!”

“波德戈爾內的風格倒是很明顯,勃列日涅夫?他的才能很一般!”謝列平有些不太相信的說道,“第一書記會找一箇中庸的人做第二書記?不太可能吧,勃列日涅夫根本沒什麼值得特別訴說的功勞,就像個跳舞的芭蕾舞演員……”

自己老大這態度簡直讓謝洛夫有死的心了,怎麼除了自己都覺得勃列日涅夫人畜無害呢?斯大林當初是最強的那個人麼?不是,他前面不說有紅軍創始人托洛茨基、連布哈林、加米涅夫這些人都比他排名高。赫魯曉夫前面還有貝利亞、馬林科夫、斯大林剛死的時候赫魯曉夫在蘇聯的排名才第五。

兩個先例已經在前面,怎麼到了現在還有人認爲勃列日涅夫會是一個老好人呢?

“他們兩個人的資歷絕對是夠的,尤里說的對,舒裡克,第一書記很可能從這兩個人當中挑選出來一個作爲第二書記!”葉戈雷切夫想了一下認真的說道,“才能是不重要的,勃列日涅夫要是真的作爲第二書記反而是好事,有我們更大的活動空間!”

葉戈雷切夫的前半句話讓謝洛夫頻頻點頭,果然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水準不是蓋的。下半句直接讓謝洛夫有了日狗的衝動,就這個水平也能做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難怪後來被勃列日涅夫攆出國做大使去了。這就是前任外交部長謝皮洛夫的下場。

人家勃列日涅夫種田比你們厲害多了,怎麼一個個都認爲那就是一個溫和的老好人。就算是老好人,誰告訴你一個長者就沒有能力收拾你們的?

勃列日涅夫具備了必要的條件:他是黨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中央書記,有長時間在州委和加盟共和國黨中央任領導的工作經驗,是新一代領導人中資格比較老的。

無論是在中央、在地方、還是在軍界高層領導中,他都有不少故交老友佔據着重要職位。勃列日涅夫和軍方的關係非常好,唯一這點比他強的科茲洛夫已經癱瘓了,現任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在衛國戰爭時期就是勃列日涅夫的首長,國防部第一副部長、華沙條約國聯合部隊總司令格列奇科元帥和國防部副部長兼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更是與勃列日涅夫早就建立起深厚情誼的戰友;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部總監察長莫斯卡連科元帥,曾與勃列日涅夫並肩打進布拉格;他的大學同學和同事格魯謝沃伊現在是莫斯科軍區的政治部主任

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在領導集團中的人緣也不錯。他給人的印象是沉穩、敦厚、隨和,不像老謀深算的政客那樣陰險狡詐,也不像政治強人那樣咄咄逼人。弱者感到他很可靠和安全,強者認爲他好擺弄,不會形成威脅。何況以他現在在黨內的實際地位,由他接任第二書記更自然,也更順理成章。

“如果都是這種認識,我覺得這艘船遲早會翻,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麼?”謝洛夫不知道謝列平他們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但如果這些人總是這麼考慮問題,那失敗是早晚的事情,有謝洛夫的加入只是堅持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

稍晚的時候,謝洛夫也在自己家中接待了兩個客人,三個人一直深談到了深夜,謝洛夫才把自己的兩個朋友送走,“從第二書記生病的問題上,我們的保衛工作似乎有點問題,所以要着重在這方面進行改進,這點你們兩個的工作就十分重要了,克里姆林宮是聯盟的心臟,不能出現一點問題,有什麼問題記得向我報告,向我!”

謝洛夫着重強調要向自己彙報,而不是向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彙報,換來了兩人肯定的答覆。謝洛夫的這兩個朋友,一個是克里姆林宮衛戍部隊司令切卡洛夫少將,另外一個是赫魯曉夫衛隊的隊長格奧爾加澤少校。

在赫魯曉夫粉碎馬林科夫的時候,當時克里姆林宮衛隊的立場比較值得懷疑,那時候整個部隊都被換血,當時正好是謝洛夫在進行這項工作,整個克里姆林宮的衛隊都是謝洛夫挑選的,那時候他就在準備這方面的工作,爲了防止赫魯曉夫被鎖在克里姆林宮中無法調動支持自己的力量,謝洛夫還專門開闢了一條備用聯繫線路,這點連謝米恰斯內都不知道,爲的就是防止赫魯曉夫被政變。(。

第915章 一對精神病第372章 終極任務第279章 授銜獲勳第794章 帝國主義者第671章 他是猶太人第203章 克格勃的辦法第446章 有良心的主席第887章 迎戰第355章 挾中自重第397章 主持撤軍第856章 陸軍馬鹿第890張 抵制奧運會第168章 超級部門第451章 長期供應第1000章 假想敵是美軍第1章 克格勃總醫院第353章 特務間的交鋒第579章 羅伯特肯尼迪第650章 他總嚇唬我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303章 退役第119章 誰求誰?第638章 赫魯曉夫的情況第1023章 第七軍第455章 準備就緒第263章 拜科努爾第98章 除了吃就是吃第787章 敦厚長者第610章 勃列日涅夫謀劃第16章 十項全能第706章 敘利亞動手第647章 孟加拉大整肅第948章 外強中乾的蘇聯第466章 謝洛夫的學生們第405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488章 普戈第640章 手機出現第709章 正式開始第864章 軍盲元帥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115章 九國溝通第860章 勃總病逝第910章 廣場協議第174章 漁業霸權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373章 輿論翻轉第579章 羅伯特肯尼迪第109章 肯尼迪的女人第874章 共產國際成立第494章 偉大的時代第552章 拼消耗第948章 外強中乾的蘇聯第951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第299章 電子局長第244章 同一座城市第787章 敦厚長者第508章 放手一搏第474章 最後的主席第356章 美蘇攤牌第278章 赫魯曉夫視察第40章 一夜之間第385章 球迷謝洛夫第118章 高利貸帝國主義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888章 紅星大作戰第347章 原子大炮第479章 巨型鑽石坑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104章 美共總部一百四十章 黑幫的祖宗第29章 又是他第496章 朱可夫出山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986章 大爆炸第883章 安德羅波夫病逝第431章 謀劃蘇丹第803章 已經決定了第905章 整合和推廣第304章 處理結果第556章 鐵娘子第609章 目標伊拉克第199章 涅傑林元帥第57章 公知的去向第450章 可以合作第725章 爆破第680章 徵兆第696章 他們怕什麼?第231章 談判第15章 給我個尤里改第968章 怒斥!第945章 設立直轄市第26章 德國斯塔西第599章 政策調整第842章 總書記的想法第385章 他們是我的同志第96章 伊麗莎白泰勒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563章 開足馬力第105章 人權鬥士謝洛夫
第915章 一對精神病第372章 終極任務第279章 授銜獲勳第794章 帝國主義者第671章 他是猶太人第203章 克格勃的辦法第446章 有良心的主席第887章 迎戰第355章 挾中自重第397章 主持撤軍第856章 陸軍馬鹿第890張 抵制奧運會第168章 超級部門第451章 長期供應第1000章 假想敵是美軍第1章 克格勃總醫院第353章 特務間的交鋒第579章 羅伯特肯尼迪第650章 他總嚇唬我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303章 退役第119章 誰求誰?第638章 赫魯曉夫的情況第1023章 第七軍第455章 準備就緒第263章 拜科努爾第98章 除了吃就是吃第787章 敦厚長者第610章 勃列日涅夫謀劃第16章 十項全能第706章 敘利亞動手第647章 孟加拉大整肅第948章 外強中乾的蘇聯第466章 謝洛夫的學生們第405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488章 普戈第640章 手機出現第709章 正式開始第864章 軍盲元帥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115章 九國溝通第860章 勃總病逝第910章 廣場協議第174章 漁業霸權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373章 輿論翻轉第579章 羅伯特肯尼迪第109章 肯尼迪的女人第874章 共產國際成立第494章 偉大的時代第552章 拼消耗第948章 外強中乾的蘇聯第951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第299章 電子局長第244章 同一座城市第787章 敦厚長者第508章 放手一搏第474章 最後的主席第356章 美蘇攤牌第278章 赫魯曉夫視察第40章 一夜之間第385章 球迷謝洛夫第118章 高利貸帝國主義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888章 紅星大作戰第347章 原子大炮第479章 巨型鑽石坑第540章 團結的力量第104章 美共總部一百四十章 黑幫的祖宗第29章 又是他第496章 朱可夫出山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986章 大爆炸第883章 安德羅波夫病逝第431章 謀劃蘇丹第803章 已經決定了第905章 整合和推廣第304章 處理結果第556章 鐵娘子第609章 目標伊拉克第199章 涅傑林元帥第57章 公知的去向第450章 可以合作第725章 爆破第680章 徵兆第696章 他們怕什麼?第231章 談判第15章 給我個尤里改第968章 怒斥!第945章 設立直轄市第26章 德國斯塔西第599章 政策調整第842章 總書記的想法第385章 他們是我的同志第96章 伊麗莎白泰勒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563章 開足馬力第105章 人權鬥士謝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