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局部戰略進攻

“那麼先後順序是怎麼樣的?”薩哈托夫斯基的問題是指東南亞和非洲的進攻先後問題,當然他希望是同時開始,但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蘇丹和印尼兩個國家又不是一個模子出來的,客觀條件根本不一樣,肯定會有先後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考量,不過還需要一些數據作爲支撐。從國力和重要性來講,應該從印尼先動手,把美國的陸軍力量釘在東南亞。這樣,我先找中央聯絡部部長、中央書記安德羅波夫和部長會議副主席烏斯季諾夫商量一下。”謝洛夫對自己的兩個助手說道,隨後便離開盧比楊卡,去找安德羅波夫和烏斯季諾夫。

想要知道蘇聯的武器裝備入列程度,蘇聯沒人比烏斯季諾夫更加清楚,而想要在輸出革命上動腦筋,不管出於尊重也好,合作也好,一定要讓安德羅波夫知道這件事。

謝洛夫雖然是國家安全總政委,但制定全盤的計劃也不能離開這兩個人的意見。否則就等於是掉坑。在一九六六年的時候,因爲古巴導彈危機蘇聯確實發現了自己實力不濟,所以正在制定追趕美國的計劃,尤其是軍事上。

在烏斯季諾夫的主持之下,蘇聯的各種武器入列速度已經定下,每年生產坦克三千輛、裝甲車四千輛、洲際彈道導彈四百枚、地空導彈三萬到五萬枚。武裝直升機兩千架,運送空降軍的軍用運輸機兩百架,潛艇十艘、主力水面艦艇十艘、輕型作戰艦艇五十艘。

不算洲際彈道導彈的話,每年生產這麼多軍備,可以找一個直觀的對比,這大約就是六十年代中國軍力的全部,也許具體數據有所不同,但大體上是這樣。換句話說蘇聯生產的武器裝備,每年都能武裝一箇中國。

這種規模的生產,武裝幾個小國輕輕鬆鬆,根本都不用加班加點。而且蘇聯遠遠沒有發揮出來自己的全力,當然美國也沒有用全力在進行軍事對抗。這點謝洛夫是很明白的,其實美蘇如果按照戰事體制生產軍火,這個數字還要提高好幾倍。

蘇聯的優勢在於國家體制比較適合這種對抗,而美國本身的條件比蘇聯要強。不論從生產材料的成本和氣候都是如此,但美國花錢多的地方在於人力成本各大軍火公司追求利益的初衷,所以差不多的東西美國的武器總是比蘇聯的要貴上很多,核潛艇、戰鬥機這種高價貨倒是可以理解,但一把突擊步槍、一輛軍用吉普車也貴上幾倍,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我想要擴大在東南亞的衝突,這樣才能牽扯出美國的精力,印尼國內目前反美的言論很高,從民心上絕對可以利用。再者根據美國的多米諾骨牌理論,一旦他們撤離東南亞,東南亞就會變成我們的勢力範圍,這樣我就給他們一個多米諾骨牌理論的證據,從美國國內加強戰爭的輿論。”謝洛夫對着安德羅波夫和烏斯季諾夫闡述着自己的想法,他需要兩個人的支持,所以最好現在就說服他們。

“擴大在東南亞的戰爭規模,讓美國投入更多的軍力,加強美國國內的戰鬥輿論?”安德羅波夫想了一下道,“美國還會擴大戰爭的規模麼?我想不太可能吧,最多在馬來西亞駐軍防止印尼滲透,進攻印尼不會得到同意的。”

戰爭已經開始一年多,美國主戰派固然壓住了反戰的聲音,但反戰的聲音從來就沒有消失。美國在進行越南戰爭的同時,在同印尼開戰不太可能,最多就是保護馬來西亞,甚至保護馬來西亞都要承受輿論的攻擊。

“沒有美國,不是還有英國麼?英國纔是馬來西亞的保護者,那個所謂的六國聯防,美國在越南進行戰爭,澳大利亞人口有限、新加坡一個基數的彈藥就能滅了它,其實所謂的聯防只有兩個國家有能力,一個是保家衛國的馬來西亞,一個是在不斷衰弱中的英國。如果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戰爭開始,英國必然不能坐視不管。這樣可以利用印尼削弱英國的勢力,讓那個小島回到自己應該回到的位置上去。”謝落夫伸出手指強調道,“同志們,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印尼人口過億,更多的人口就代表了更大的國家承受力,所以不要看馬來西亞人均更有錢,但實際上戰爭吃虧的是馬來西亞,因爲印尼的承受力更強……”

戰爭一旦開始,最沒用的指標之一就是人均雞的屁,不管你多有錢,一頓火炮下去都是無產者,這個時候就比就是誰的無產者比較多了。印尼人口過億,馬來西亞人口才一千多萬,打起來壓力更大的肯定是馬來西亞,加上英國在內也不行。

就算是經濟上,也是印尼強,馬來西亞這是人均比印尼要強,而在總量上人口過億的印尼承受力比馬來西亞高上不少,所以憑藉馬來西亞自己是絕對頂不住的,把自己打窮了,說不定會爆發革命。

“安德羅波夫同志、烏斯季諾夫同志,馬來西亞將近一半的人口是華人,華人是很少參軍的,這樣看來馬來西亞人口的劣勢還會增大。”謝洛夫此時微微一笑道,“所以說印尼很容易就能壓制住馬來西亞,同時把英國人牽扯進來,達成我們同時削弱美國和英國的目的。”

利用越南戰爭削弱美國,利用印尼粉碎馬來西亞的行動削弱英國,同時削弱兩個對手,還有比這種事更讓蘇聯感到高興的麼?

“同時削弱美國和英國這兩個敵人,很好。”烏斯季諾夫贊同的點點頭,謝洛夫這句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裡面,他雖然不是指揮官出身,而是一個軍事工程師。可是在擊敗美國這點上,他比任何指揮官出身的將領都更強硬。

蘇聯部署的戰略桉力量主要是針對美國的,但蘇聯的利益以廈維護其利益的軍事力量卻是世界範圍的。這一點謝洛夫、安德羅波夫和烏斯季諾夫的想法是一致的,這點也是蘇聯軍方的認識,蘇聯認爲,對西歐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因爲它的地理位置與蘇聯接近,聯邦德國具有潛在的侵略性,而且在過擊的兩個世紀,它曾是威脅與侵略的根源。因此,蘇聯認爲,必須保持能攻擊整個歐洲的核力量,井建立一直強大的常規軍力,以抗擊或制止西歐可能對蘇聯發動大規橫常規戰爭的威脅。

西歐最重要,不代表其他方向不重要,蘇聯認爲中東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端重要;控制該地區的、航道和石油,是控制歐洲、非洲和大部亞洲的一個重要的決定性手殷。蘇聯控制了中東的石油就可中斷或威脅中斷對西方的石油供應,從而對歐洲、日本和美國施加壓力。蘇磋的外交政策是以下述設想爲依據的:核戰爭可以有控制地進行:準備充分的一方就能贏得勝利。所以核戰爭並不是完全不能作爲戰爭模式進行考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以突然襲擊的形勢發起核戰爭必須在考慮範圍之內。

“在東南亞方向的大動干戈,是爲了掩飾我們的主要攻擊方向,歐洲和中東。”謝洛夫站起來道,“對於東南亞方向的軍事援助,我們並不是只動嘴。我們都明白一點,我們每往裡面扔一個盧布,美國就要多花十美元應對。這對我們是有利的,考慮到這種交換比,擴大東南亞的衝突勢在必行,我的計劃是在印尼首先動手,隨後半年後在蘇丹嘗試南下非洲,兩個方向纔是攻勢,同時試探美國人的反應。”

“繼續說!”烏斯季諾夫思考了一下示意道,在示意的同時烏斯季諾夫也在自己的腦海中推演,尤其是印尼動手之後的局勢。說實話,東南亞對蘇聯來講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其實對美國也不是,但蘇聯和美國這次就爲了這塊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幹上了。

“之所以在印尼和蘇丹的行動要相隔半年,我就想看看美國還有沒有軍力能投入到蘇丹方向,如果沒有就證明美國的軍力確實已經被牽扯到東南亞,我們可以考慮一下中東的問題了!”謝洛夫邊說邊比劃道,“到時候世界各國就明白,誰纔是真正的第一強國,當蘇聯的形象和第一強國牢牢掛鉤的時候,除了美國的堅定盟國,大部分小國的態度都是可以預料的。”

“柯西金可能不會同意,但應該也不會反對,我來勸說勃列日涅夫同志。”烏斯季諾夫想了一下覺得可以一試。

“那我來勸說謝列平!”謝洛夫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證道。安德羅波夫想了一下道,“我以中央書記的身份向第一書記提出這種可能性,到時候勃列日涅夫同志和謝列平同志可以適時地表達贊同。”

三個人交換了意見之後都認可了這個想法,分別勸說自己關係好的中央主席團委員,隨後赫魯曉夫認可,六月份蘇聯和印尼簽訂國防安全條約,在經濟援助的基礎上,同時用蘇式武器代替原來的美式裝備。同時建立起來一隻類似華約國家的常備軍,蘇加諾總統對此表示歡迎,同時加緊印尼國內的戰爭準備。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試探性局部攻擊,二十年來,美國人一直封鎖我們,這次我們在東南亞的試探性反擊,試探出來美國的虛實之後,就是全面反攻了,這次在東南亞只是先期準備。”第二次的聚會中,謝洛夫和安德羅波夫、烏斯季諾夫說道。

“所以我們需要中國,我們對當地的海域不熟悉,需要一些中國的渠道把我們補給運到印尼。”安德羅波夫點點頭道,“估計下半年印尼就有了攻擊馬來西亞的實力了。”(。)

第837章 溢出的帝國墳場第239章 給安德羅波夫建議第193章 我很失望第547章 以色列核計劃第121章 種玉米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332章 伊爾28第403章 蘇黎世第363章 經驗豐富的老人第188章 新職務第310章 善後第878章 謝洛夫示好第三百一十八 掌嘲諷着謝洛夫第604章 文化出版第775章 中情局換人第554章 兩敗俱傷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650章 他總嚇唬我第198章 克格勃訓練營第410章 接班人問題第61章 主持公道第275章 大炸逼第895章 視察覈電站第438章 我的孩子呢?第349章 劍指好萊塢第842章 總書記的想法第395章 這很土耳其第622章 擴充軍備第489章 雲爆彈第933章 談笑風生第177章 摘桃子第812章 神助攻第193章 我很失望第141章 我們的戰爭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313章 恆河水第573章 無神論國家第89章 犧牲印度第109章 肯尼迪的女人第349章 劍指好萊塢第850章 棉花案第72章 販賣戰爭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163章 回國第985章 第二個目標第32章 老熟人第76章 參觀市場第353章 特務間的交鋒第151章 敵我矛盾第405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第743章 北方集羣第212章 勃列日涅娃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889章 升級計劃經濟第1019章 沙漠風暴第125章 李森科衝突第100章 獨立審判權第276章 新主席第558章 下次扔核彈第671章 他是猶太人第712章 帶路的庫爾德人第1019章 沙漠風暴第838章 雞賊的大國們第665章 小規模交火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506章 陸軍秘密會議第502章 懲戒之劍第72章 販賣戰爭第83章 民主的陣痛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518章 美印斷交第1033章 停戰第830章 代號西方81第414章 格里申第814章 基裡連科下臺第55章 你們做不到第637章 黎筍訪蘇第698章 說服黎筍第333章 初次的試探番外喲這不是老年癡呆麼第497章 戰爭開始半年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975章 天上掉餡餅第975章 天上掉餡餅第744章 T80坦克第516章 全國整肅第611章 有限主權論第295章 日常抓叛徒第1019章 沙漠風暴第855章 馬島戰爭第444章 同盟者第455章 準備就緒第801章 亞洲版華約第575章 驕傲的法國人第1029章 欺軟怕硬的蘇聯第30章 霍克森寶藏第751章 九世而亡第932章 全球救火
第837章 溢出的帝國墳場第239章 給安德羅波夫建議第193章 我很失望第547章 以色列核計劃第121章 種玉米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332章 伊爾28第403章 蘇黎世第363章 經驗豐富的老人第188章 新職務第310章 善後第878章 謝洛夫示好第三百一十八 掌嘲諷着謝洛夫第604章 文化出版第775章 中情局換人第554章 兩敗俱傷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650章 他總嚇唬我第198章 克格勃訓練營第410章 接班人問題第61章 主持公道第275章 大炸逼第895章 視察覈電站第438章 我的孩子呢?第349章 劍指好萊塢第842章 總書記的想法第395章 這很土耳其第622章 擴充軍備第489章 雲爆彈第933章 談笑風生第177章 摘桃子第812章 神助攻第193章 我很失望第141章 我們的戰爭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313章 恆河水第573章 無神論國家第89章 犧牲印度第109章 肯尼迪的女人第349章 劍指好萊塢第850章 棉花案第72章 販賣戰爭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163章 回國第985章 第二個目標第32章 老熟人第76章 參觀市場第353章 特務間的交鋒第151章 敵我矛盾第405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第743章 北方集羣第212章 勃列日涅娃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889章 升級計劃經濟第1019章 沙漠風暴第125章 李森科衝突第100章 獨立審判權第276章 新主席第558章 下次扔核彈第671章 他是猶太人第712章 帶路的庫爾德人第1019章 沙漠風暴第838章 雞賊的大國們第665章 小規模交火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506章 陸軍秘密會議第502章 懲戒之劍第72章 販賣戰爭第83章 民主的陣痛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518章 美印斷交第1033章 停戰第830章 代號西方81第414章 格里申第814章 基裡連科下臺第55章 你們做不到第637章 黎筍訪蘇第698章 說服黎筍第333章 初次的試探番外喲這不是老年癡呆麼第497章 戰爭開始半年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975章 天上掉餡餅第975章 天上掉餡餅第744章 T80坦克第516章 全國整肅第611章 有限主權論第295章 日常抓叛徒第1019章 沙漠風暴第855章 馬島戰爭第444章 同盟者第455章 準備就緒第801章 亞洲版華約第575章 驕傲的法國人第1029章 欺軟怕硬的蘇聯第30章 霍克森寶藏第751章 九世而亡第932章 全球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