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犧牲印度

?“我等你回來起名字,以後我懷孕再也不能去國外了!都兩次了!”瓦莉婭側身抱住謝洛夫的頭,讓這個男人聽着腹中嬰兒聲音,她知道這樣能讓謝洛夫緩解緊張感,作爲妻子他很瞭解男人一緊張就失眠的毛病,她還知道謝洛夫很討厭坐飛機。可這次是免不了的,遲早要適應。

“知道了,我會往回打電話的!”和嬰兒一個肚皮之隔的謝洛夫愣了一下又說道,“至少會發一封電報!”這年代美國往蘇聯打電話到底能不能打通可真的沒準。看來必須要讓手機出現了,有線電話還是有些不方便。

再瞪上莫斯科機場客機之前,通道的兩邊早已經等候了送行的人羣,赫魯曉夫向周圍的送行人羣揮手致意,身後是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再後面就是謝洛夫本人,以及一些警衛人員,這是謝洛夫從秘密警察總隊中挑選出來的精英,謝洛夫旁邊跟着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姑娘安娜·斯塔西亞娜,白俄羅斯人,在七大特工城之一的蘇育斯納亞受訓歸來,蘇育斯納亞城名字的意思,就是面對着整個所有斯拉夫人的國家。

安娜·斯塔西亞娜一頭自然的金髮軋成馬尾,穿着白色的工作裝跟在赫魯曉夫的身邊,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姑娘,至於多漂亮,已經被金髮、碧眼、高鼻樑、鵝蛋臉、薰染了這麼多年,都快臉盲症的謝洛夫,已經找不出來具體的形容詞了,總之就是漂亮。

看着龐大的圖-114客機,謝洛夫的腳步微微一頓最終剋制了內心的障礙進入了機艙,圖-114是在波音747出現之前最大的客機,剛剛出現就打破了這個年代很多的世界紀錄。圖-114客機似乎並不出名,但他另外一個名字絕對響徹世界,六十年後還在不辭勞苦的繞着日本遛彎的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就是圖-114客機的原型!

同時上飛機的還有四十名近衛、以及其他人的翻譯和工作人員。感覺到一股重力壓在身上,龐大的圖-114進入天空,開始蘇聯領導人首次訪問的美國之旅。

圖-114平穩的飛行中,坐在原地的人們可以自由活動了,不過這不包括秘密警察總隊的警衛和謝洛夫本人,警衛是職責在身而且人數太多,都起來活動就沒有空間了!至於謝洛夫本人不動的原因更加簡單,他不想動!特別是在飛機上的時候……

還因爲謝洛夫知道飛機上除了赫魯曉夫本人之外,沒人知道的事情,就是這架蘇聯唯一能動用的最先進最大的客機,引擎中出現一條裂縫!雖然不大,幾乎用肉眼分辨不出來。這個情況謝洛夫已經報告過了,赫魯曉夫這次爲了訪美的事情也算是豁出去了,一定要讓美國人見識到蘇聯最先進的客機,所以沒有換成別的客機,執意用這架用轟炸機改裝的圖-114。

圖114是世界上唯一能從莫斯科直飛華盛頓的噴氣式客機,蘇聯只有一架圖114可供調動,而這架飛機讓赫魯曉夫感到驕傲自豪,但就在執行飛行任務之前,工作人員在飛機引擎內發現了一條裂縫,謝洛夫建議換一架,但赫魯曉夫拒絕了,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來震懾美國,即使讓他和所有機上人員,冒生命的危險。

“果然不愧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老一輩革命家,真豁的出去!”謝洛夫只能硬着頭皮踏上明明知道有風險的客機,只能安慰自己歷史不會改變,赫魯曉夫不可能死在空難上。

可要是歷史不會改變,他還不如去死呢!這不說明他是在做無用功麼……

赫魯曉夫召集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和謝洛夫“目前,我們和美國的關係,十分冷淡和緊張,因此,未來的兩個星期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測試,因爲對於政治,尤其是外交來說,適當的平衡就是一切,如果你語氣太軟,你的敵人就不會尊重你,要是你大吵大鬧,有可能最後自己被嚇得尿了褲子,而且,我去的可不是其他國家,而是美國,我們最強大的對手。”

赫魯曉夫最近都在研究外交部和克格勃收集的情報,這次他真的是充滿了希望,和美國緩和關係,然後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發展上面了。

謝洛夫默不作聲的聽着赫魯曉夫的講話,就他了解的現在蘇聯的領導層,除了赫魯曉夫自己之外,同級別的幾乎所有幹部都對緩和沒什麼興趣,也就說赫魯曉夫的緩和論調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感動的了任何人。

“第一書記同志,在你的行程之後,我申請單獨留在美國兩天,和第一總局一司和二司的同志們聯絡一下!”謝洛夫申請道,第一司主管美國和加拿大事物、第二司則是拉丁美洲的司局,他要在資本主義的心臟考察一下。

“尤里,不準備和我們去中國麼?”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問道。謝洛夫怔了一下,眼中的複雜之色一閃而逝道,“從工作上來講,中國方面有足夠的能力保護第一書記的安全,有沒有我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我要秘密接觸一下在美國的情報網絡,回去報告給總部進行工作調整!我們駐美國的情報人員,工作態度是不是有問題還要覈查一下……”

“中國和印度的邊境爭端過於草率,這和現在尋求和平共處的原則相違背,我要去和中國同志溝通一下!就在訪美之後!尤里,你不準備和我們一起回國麼?”赫魯曉夫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謝洛夫是以工作名義的態度留在這裡兩天說得過去。

“從我的專業角度上面來講,我個人十分願意中國和印度開戰!”謝洛夫的剛剛出口就讓赫魯曉夫和葛羅米柯大吃一驚,他知道從國際共產主義角度和和平相處的角度上勸說赫魯曉夫是沒有用的,用同樣的論調勸說中國領導更加是不好使。所以直接從克格勃的角度闡述了問題,冷漠帶着殘忍的分析道,“中國人口六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是漢族人!人多地少,衆所周知蘇聯東部人口很少!從地緣政治來看,還是從歷史來看,蘇聯和中國現在的親密關係都有一種隱憂,那就是歷史上遺留的領土問題……”

“蘇聯的領土主權不容侵犯,帝俄雖然崩潰,但這不是蘇聯割讓土地的理由!”赫魯曉夫直接拍板定案道,“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可談的……”

“如果我有這個能力的話,一定會策劃一場戰爭!把中國的注意力吸引到印度那一邊,印度是個大國,有抵抗的能力,不會被滅掉!”謝洛夫暢想道,“只要印度和中國仇恨加劇,我們就不用擔心中國和蘇聯潛在的隱憂了……”這個問題他已經想了好幾年了,想要中蘇不分裂那就必須轉移中國和蘇聯的注意力,最終謝洛夫把注意打到了印度身上,爲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犧牲一下印度也沒什麼。

第677章 門格斯圖中校第103章 局長的差別第1115章 我們不妥協第878章 謝洛夫示好第965章 相見恨晚第168章 超級部門第139章 瓦西里第394章 美國大兵的日常第810章 伊朗革命衛隊第522章 獎勵第851章 克里姆林宮的一天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980章 美國股災第744章 T80坦克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124章 尤里的復仇第894章 憤怒的里根第380章 未來屬於印度第643章 重返聯合國第166章 內務軍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176章 非洲獨立年第128章 首次衝突第549章 隱蔽的準備第642章 銷售熱潮第336章 A艦隊第488章 普戈第300章 兩場戰爭第238章 所謂鋼鐵洪流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三白九十章 安撫波蘭第565章 我要離婚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435章 勃列日涅夫做客第858章 雙喜臨門番外喲這不是老年癡呆麼第125章 李森科衝突第608章 兌現承諾第240章 大哥第165章 決定和謀劃第539章 決心已定第367章 空降新德里第938章 歐亞主義第505章 影后對影后第195章 後備人選第132章 印尼內務部第370章 錫金第892章 爭奪中立國第926章 下血本的美國第673章 地中海對峙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527章 候補委員第553章 空降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491章 輕易碾壓第960章 里根看法國第1114章 布什的應對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876章 南斯拉夫的變化第5章 抽象派畫家第902章 暗爽的里根第707章 錯誤的判斷第704章 給敵人震懾第73章 尼克松第670章 又打起來了第585章 蘇聯都沒幹過第857章 我身體很好第945章 設立直轄市第780章 蘇共二十五大第342章 突破封鎖線第793章 隱患第566章 是時候反擊了第334章 決心已下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756章 交接第310章 善後第853章 勝利之匙第9章 你瞅啥?第171章 美國朋友第785章 三年第154章 共諜掉坑第828章 大爆炸第188章 新職務第789章 杜蘭線計劃第70章 李代桃僵第181章 羅馬奧運會第53章 先期試驗第582章 國際託派第165章 決定和謀劃第967章 忍着點,疼!第947章 里根優勢很大第299章 電子局長第23章 去民主德國第798章 伊朗的問題第936章 法蘇友好靠德國第979章 第一步第606章 全球進攻計劃第78章 誰沒進過廚房?第121章 種玉米
第677章 門格斯圖中校第103章 局長的差別第1115章 我們不妥協第878章 謝洛夫示好第965章 相見恨晚第168章 超級部門第139章 瓦西里第394章 美國大兵的日常第810章 伊朗革命衛隊第522章 獎勵第851章 克里姆林宮的一天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980章 美國股災第744章 T80坦克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124章 尤里的復仇第894章 憤怒的里根第380章 未來屬於印度第643章 重返聯合國第166章 內務軍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176章 非洲獨立年第128章 首次衝突第549章 隱蔽的準備第642章 銷售熱潮第336章 A艦隊第488章 普戈第300章 兩場戰爭第238章 所謂鋼鐵洪流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三白九十章 安撫波蘭第565章 我要離婚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435章 勃列日涅夫做客第858章 雙喜臨門番外喲這不是老年癡呆麼第125章 李森科衝突第608章 兌現承諾第240章 大哥第165章 決定和謀劃第539章 決心已定第367章 空降新德里第938章 歐亞主義第505章 影后對影后第195章 後備人選第132章 印尼內務部第370章 錫金第892章 爭奪中立國第926章 下血本的美國第673章 地中海對峙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527章 候補委員第553章 空降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491章 輕易碾壓第960章 里根看法國第1114章 布什的應對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876章 南斯拉夫的變化第5章 抽象派畫家第902章 暗爽的里根第707章 錯誤的判斷第704章 給敵人震懾第73章 尼克松第670章 又打起來了第585章 蘇聯都沒幹過第857章 我身體很好第945章 設立直轄市第780章 蘇共二十五大第342章 突破封鎖線第793章 隱患第566章 是時候反擊了第334章 決心已下第64章 裝完逼就跑第756章 交接第310章 善後第853章 勝利之匙第9章 你瞅啥?第171章 美國朋友第785章 三年第154章 共諜掉坑第828章 大爆炸第188章 新職務第789章 杜蘭線計劃第70章 李代桃僵第181章 羅馬奧運會第53章 先期試驗第582章 國際託派第165章 決定和謀劃第967章 忍着點,疼!第947章 里根優勢很大第299章 電子局長第23章 去民主德國第798章 伊朗的問題第936章 法蘇友好靠德國第979章 第一步第606章 全球進攻計劃第78章 誰沒進過廚房?第121章 種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