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在美國呆着吧

“你們做了多少年了?”勃列日涅夫盤算一下問道,“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變化會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但是如果成功的話,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勃列日涅夫爲什麼會這麼說?不是他多麼相信克格勃的判斷,他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人,描繪藍圖這種事情也就是聽聽,之所以很相信謝洛夫的說法是因爲,這就是蘇聯面對的事情。蘇聯的少數民族,尤其是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民族,人口出生率一直都很高,在帝俄時期那裡的人口只佔據俄羅斯帝國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蘇聯在歐洲的人口在衛國戰爭時期受到重創,這種情況可能不會這麼迫在眉睫,但現在一想到人口比例的問題,勃列日涅夫就一腦袋漿糊。

摻沙子這招已經用過了,在中亞用過,主要用來穩定哈薩克。重新劃分民族也用過了,塔吉克就是從烏茲別克共和國分出來的,合併行政區也用過了在烏克蘭。但是蘇聯歐洲地區本身生育率就是比不上中亞和高加索。民族融合蘇聯說的比後世的中國還多,勃列日涅夫覺得自己似乎應該和總政委專門談談人口上面的問題了,說不定謝洛夫有辦法。

“應該也有幾年了,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時候就開始了。”謝洛夫回答道。

勃列日涅夫瞭然的點點頭,那這個年頭真不能算短了。看來克格勃在政策延續性上一直都很有成果,當然如果這些政策都是謝洛夫制定的話,這就說的過去。

短短時間勃列日涅夫的腦筋急速運轉,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他是不需要任何人教導的,一個幹部有多大的價值,怎麼用,他都有自己的標準。

蘇聯本身就存在少數民族,除了當初在烏克蘭族劃分的時候有些失誤之外,基本上不存在問題,那些民族早就存在,不論莫斯科承認還是不承認,他們都一直生活在那裡。這個年代勃列日涅夫不可能學習歷代沙皇,先用武裝開拓團清理一遍,武裝開拓團的後代目前都在美國呢,自稱人人平等的蘇維埃不能做這種事,那麼就要想想別的辦法。

在會議結束之後,勃列日涅夫專門把謝洛夫留了下來,商量了一下這個問題。很多辦法蘇聯都已經使用了,效果不能說沒有,但卻沒有達到莫斯科的預計,作爲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準備和聯盟之眼談一談,希望謝洛夫能想出一個好主意。

“蘇聯的各種數據都在你的腦子裡,我不相信你沒有看到我們的人口不平衡問題。”勃列日涅夫點燃了一根菸,很隱晦的問出了自己的問題。所謂的人口不平衡遠遠沒有另外一個問題嚴重,那就是蘇聯的人口增長不平衡,少數民族增長太快。

“如果根據我們部門的經驗,那就是把房子和生育子女的數量掛鉤,孩子越多,分到的房子越大越好,但是這會給政府造成巨大的壓力。建造一座房子需要鋼鐵、水泥、木材很多部門的工作,絕不是用嘴巴說說這麼簡單,如果以部門來算的話,除了克格勃之外,國防部應該是可以的,季庫諾夫部長的石油工業部也可以做到,其他部門就很難說了。”這個問題謝洛夫都想了十幾年了,目前最顯著的辦法就是房子和孩子掛鉤,但蘇聯如果這麼做,政府開支就會劇增,想要衝淡這種劇增的成本,只能把古拉格重新建立起來,手裡有一百多萬無償勞動力,才能沖淡這方面的成本。

“以前的辦法是往當地摻沙子,但這樣仍然比不上當地人口的增長,這主要是環境的因素佔據主要地位,所以一味的往邊疆遷移人口效果會越來越低。我們必須想辦法把當地的民族遷出來,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離開本地,來到歐洲這邊。這些來到歐洲人口就失去了在本地存在的環境,而且一旦成功的把人口吸引到歐洲這邊,我們可以發揮出來另外一個優勢,讓本身佔據全國將近百分之八十的斯拉夫人,同化來到歐洲的少數民族,但如果是斯拉夫人去中亞,就無法做到這一點。”謝洛夫最後闡述完了自己的思路。

在一九六九年,蘇聯少數民族佔據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但如果把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加上的話,其實還遠遠沒有這麼糟糕。只要保證最大的少數民族烏克蘭不出問題,其實民族問題也不會成爲蘇聯的大問題。

勃列日涅夫最終也發現了這一點,纔在幾年後換掉了總是對烏克蘭文化網開一面的謝列斯特,讓對待民族問題更加強硬的謝爾比茨基成爲了烏克蘭的一把手,謝爾比茨基上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對謝列斯特的支持者進行清查,把百分之五的烏克蘭共產黨員開除,隨後推行俄羅斯化。在戈地圖上臺的時候,這種工作其實已經接近完成,在安德羅波夫時代,根本不會有人想到烏克蘭有一天會成爲外國。

更大一點的說,當時的世界上根本沒人可以預料到蘇聯會解體,甚至八十年代初的中國政府,認爲如果不站在美國那邊,美國就完全不是蘇聯的對手。中國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爲,蘇聯的政府結構非常適合做出長期規劃,美國總是換總統,而每一個總統的政策都不一樣,會造成貽誤時機、重複建設等等的問題。蘇聯就沒有這個問題,哪怕蘇聯會暫時落後,只要隨着時間的發展,美國遲早不是蘇聯的對手。

這個論斷在一九八五年之前都是成立的,在那年之前,美國雖然已經重新轉守爲攻,但蘇聯沒有出現明顯的劣勢,也看不出來要解體的危險。蘇聯的突然解體使全世界目瞪口呆,不僅震驚了西方政界,也對西方學術界造成巨大沖擊,甚至被西方社會科學界自認是最大恥辱。他們責問自己:爲什麼西方國家多年來投入了那麼多的資金和研究力量,在頂尖級大學建立多個研究機構和大量研究崗位,設立了那麼多的專項課題研究蘇聯,但是居然沒有一個西方學者在事前對蘇聯的解體做出任何預測,那麼西方的蘇聯研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所有人都沒有問題,只不過某個蠢貨的愚蠢程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於是蘇聯解體之後,那個天字第一號的蠢貨在不斷的說明自己就是要給人民自由,自說自話強調自己當時沒有失誤。但所有國家都沒有人理他,專門投入資金研究爲什麼蘇聯會解體。

怎麼把當地民族引出來到歐洲,這就不是謝洛夫能做的了,他不能讓內務部隊去抓人送到歐洲,就算他想,也沒有一個新的斯大林來支持他。

眼前這位酷愛勳章的第一書記倒是想,可謝洛夫不認爲自己和勃列日涅夫,是貝利亞和斯大林那種關係。自己沒有貝利亞那種說一句話全蘇聯都不敢出聲的震懾力,勃列日涅夫也不是斯大林那種鋼鐵領袖,兩個弱化版的就不要和原版做對比了。

勃列日涅夫會小心謹慎地推敲步驟,然後決定會不會實行,謝洛夫沒有時間在這裡等待了,他趕着去背鍋,是時候拿出肅反工作者的勇氣了。

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已經炸窩了,卡斯特羅策劃的這次偷渡,把美蘇之間的關係重新推到風口浪尖,涉及的人口遍佈包括蘇聯的整個東歐,甚至有人說這是蘇聯策劃的。

“我策劃的!”謝洛夫剛剛露面就宣佈了這個爆炸性的消息,這個消息讓所有記者都非常興奮,不出意外最近的頭條又是這位蘇聯國家安全總政委了。

“謝洛夫大將,請問這些人被關押在古巴,到底是犯了什麼罪行呢?”一個西方記者站起來壓抑着自己興奮的心情問道,他又不是美國人,只關心這次的新聞是不是有爆炸性。其他的問題是美國和蘇聯的事情,打嘴仗更好,越激烈越好。

“只要你們能想到的那羣人裡面都有,不過這不重要。”謝洛夫的口氣柔和,像是和自己的鄰居閒聊一樣道,“你只需要記住一個罪名就行了,那就是反蘇,他們喜歡自由世界。”

“美國國務卿呼籲蘇聯將這些人遣返回國,不知道蘇聯是什麼態度。”另一個問題被問出,所有記者都屏住了呼吸,顯然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隱隱感覺到得到的答案並不尋常。

“我個人是不同意的,他們喜歡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就他們的罪行來講,回國的話還要面臨繼續審判,所以爲了他們的生命安全着想,留在美國最好。來到這裡之前我已經和華約國家的安全部門打過了招呼,現在拜託你們爲已經到達美國的犯人羣體帶句話。”謝洛夫咳嗽了兩下,面無表情的當上百個記者的面前,慢吞吞的吃了兩片藥,快把所有人的耐心都消磨完了之後才道,“好好在美國活着吧,敢回來,我槍斃你們……”

一瞬間,整個會場的記者們沸騰起來,最近的頭條都有了,做好這一切的謝洛夫慢慢站起來,拍了拍軍大衣上面的灰塵,在一羣安全人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這裡。(。)

第756章 交接第307章 法國之友第1021章 集結第242章 一家人第510章 取而代之第326章 古巴集羣第273章 各項準備第447章 找主席溝通第363章 經驗豐富的老人第659章 戰鬥仍將繼續第238章 所謂鋼鐵洪流第428章 合作第653章 阿連德總統第618章 六九年的世界第919章 打到底第406章 紳士和戰士第361章 謝洛夫很忙第21章 我當然有權利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513章 勝者全拿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295章 日常抓叛徒第84章 曾經的上司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148章 列寧格勒來客第388章 財物賬單第757章 幹掉他們第615章 費盧傑第381章 統一戰線第380章 未來屬於印度第258章 偷的第549章 隱蔽的準備第280章 索契第962章 殺氫彈之父第406章 紳士和戰士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698章 說服黎筍第1117章 重建南方戰區第802章 醞釀第336章 A艦隊第196章 第一副主席第491章 輕易碾壓第931章 欺騙里根第267章 軍事政變第779章 克格勃實習生第220章 我們的傳統第814章 基裡連科下臺第530章 局部戰略進攻第435章 勃列日涅夫做客第495章 探訪朱可夫第802章 醞釀第201章 救火隊員第1114章 布什的應對第924章 同志加兄弟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418章 誰纔是接班人第852章 最後一年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60章 開火第214章 全國安全大會第31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765章 證據第615章 費盧傑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827章 目標孟買第243章 中央書記第714章 紅色蒲公英第409章 科茲洛夫中風第303章 退役第696章 他們怕什麼?第976章 迂迴作戰第951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第513章 勝者全拿第861章 三號人物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704章 給敵人震懾第324章 蘇聯英雄第627章 遣返?第986章 大爆炸第664章 訪問結束第284章 切格瓦拉第706章 敘利亞動手第337章 美國的應對第315章 破壞者謝洛夫第738章 你們要進華約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424章 明顯的謊言第769章 舍甫琴科叛逃第431章 謀劃蘇丹第113章 布加勒斯特第619章 互相授銜第782章 我和普希金第993章 人心浮動第995章 都是美國污衊第579章 羅伯特肯尼迪第927章 中美洲風暴第646章 企業號
第756章 交接第307章 法國之友第1021章 集結第242章 一家人第510章 取而代之第326章 古巴集羣第273章 各項準備第447章 找主席溝通第363章 經驗豐富的老人第659章 戰鬥仍將繼續第238章 所謂鋼鐵洪流第428章 合作第653章 阿連德總統第618章 六九年的世界第919章 打到底第406章 紳士和戰士第361章 謝洛夫很忙第21章 我當然有權利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513章 勝者全拿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295章 日常抓叛徒第84章 曾經的上司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148章 列寧格勒來客第388章 財物賬單第757章 幹掉他們第615章 費盧傑第381章 統一戰線第380章 未來屬於印度第258章 偷的第549章 隱蔽的準備第280章 索契第962章 殺氫彈之父第406章 紳士和戰士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698章 說服黎筍第1117章 重建南方戰區第802章 醞釀第336章 A艦隊第196章 第一副主席第491章 輕易碾壓第931章 欺騙里根第267章 軍事政變第779章 克格勃實習生第220章 我們的傳統第814章 基裡連科下臺第530章 局部戰略進攻第435章 勃列日涅夫做客第495章 探訪朱可夫第802章 醞釀第201章 救火隊員第1114章 布什的應對第924章 同志加兄弟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418章 誰纔是接班人第852章 最後一年第750章 勃列日涅夫大樓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60章 開火第214章 全國安全大會第31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765章 證據第615章 費盧傑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827章 目標孟買第243章 中央書記第714章 紅色蒲公英第409章 科茲洛夫中風第303章 退役第696章 他們怕什麼?第976章 迂迴作戰第951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第513章 勝者全拿第861章 三號人物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704章 給敵人震懾第324章 蘇聯英雄第627章 遣返?第986章 大爆炸第664章 訪問結束第284章 切格瓦拉第706章 敘利亞動手第337章 美國的應對第315章 破壞者謝洛夫第738章 你們要進華約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424章 明顯的謊言第769章 舍甫琴科叛逃第431章 謀劃蘇丹第113章 布加勒斯特第619章 互相授銜第782章 我和普希金第993章 人心浮動第995章 都是美國污衊第579章 羅伯特肯尼迪第927章 中美洲風暴第646章 企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