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劫歲幣?

歸信軍營,一片歡騰,歸信軍正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快活。

訓練結束,達到了目的,吳驥下令,讓大家好好的吃上一頓,好好的痛飲一番,以此來慶賀這次不錯的演武。

演練雖然結束了,可是,歸信軍將士們的心情卻仍是激動不已,遠遠沒有平靜下來,一邊吃肉喝酒,一邊大聲說話,發泄他們的激動心情。

“哼哼!”李明初把酒碗放下,先來一串得意的哼哼聲,這才扯着嗓子,大吼起來:“快活!快活!這才叫快活!快活死我了!”

“哈哈!”一片暢笑聲響起來,商元指着李明初,取笑道:“李明初,瞧你這樣兒,比起你當初下崽子還要快活啊!”

“廢話!就是下十個崽子,也沒有今日這般快活的!”李明初猛點頭,大聲道:“想當初,我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下不了崽子,急得我都快絕望了,準備殺官造反去。沒成想,卻是殺到吳都指揮了,呵呵!幸好吳都指揮大人大量,不與我計較不說,還幫我解決了難題,我才能下個小崽子。那時節,我心情之快活,難以言喻,以爲那是我這輩子最爲快活的時刻了。”

端起酒碗,猛的喝乾,接着道:“哪裡想得到,今日的快活遠勝下崽子。你們都知曉的,遼狗長着四條腿,來去如風,進攻的時候,打得我們無還手之力。撤退的時候,比兔子跑得還要快,而我們,兩條腿哪裡追得上四條腿,只能望着遼狗逃跑的方向開罵。”

“罵,能罵死遼狗麼?不能!得打!”商元接過話頭,大聲往下說,道:“如今,我們也長了四打腿,若是再遇到遼狗逃跑,我們一定追得遼狗雞飛狗跳,恨他娘沒給他生八條腿。我們也是來去如風了!”

今天演武,最讓將士們歡喜的,並不是有霹靂彈,並不是陌刀犀利無匹,而是他們人人有馬騎,可以對敵人進行追擊。

在上百年的宋遼戰爭中,遼軍一直壓着宋朝打,雖然遼國大佔上風,宋朝並非沒有勝仗。可是,儘管有勝仗,那又能如何呢?宋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打敗了遼軍,卻是不能追擊,不能擴大戰果,不能給遼軍最沉重的一擊,因爲缺少騎兵,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遼軍從容退走,那是何等的鬱悶。

如今的歸信軍,都有了戰馬,都會騎射,不在遼軍之下。也就意味着,在他們最弱的環節已經彌補好了,從此,不會再重複以前的舊事了。

打造騎兵,來去如風,與遼軍處在同一水平上,這是宋朝努力百年的目標,卻是沒有幾人做到,吳驥做到了,歸信軍做到了,誰能不歡喜呢?

“嘿嘿!”李明初接着道:“今兒是快活,可是,也讓人遺憾!你們想啊,我們這麼厲害,長了四條腿,只能是一場演武,卻不能殺遼狗,讓人着急啊!”

“着啊!”商元馬上就附和了,道:“甚是!甚是!吳都指揮也真是的,也不弄點兒遼狗給我們殺殺!我們憋了幾個月的勁,卻不能殺敵,着實讓人惋惜。”

歸信軍的戰力驚人,若是再遇到遼軍,一定能殺得遼軍落花流水。可是,卻沒有遼軍可殺,還真是讓人不爽。

“雖說邊關之地,遼狗衆多,遲早要打的!可是,一想到殺遼狗,我就心裡發癢,遲打不如早打!”李明初很是期待,道:“不知道何時才能與遼狗幹上?”

如他這般想的人很多,可以說,每個歸信軍都在如此想,吃肉喝酒之際,說得最多的就是這事了。

特別是那些新兵,更是個個紅光滿面,恨不得立時殺到遼國去。去歲一戰,歸信軍收穫極豐,象李明初這些老兵,由當初的窮得沒褲子穿,到眼下都成鄉下土財主了,那是何等的讓人豔慕?若是能打個大勝仗,這些新兵的日子就會過得更好,誰不想?

對這事,不僅李明初他們覺得可惜,就是鄭太、皇甫嵩、齊大保也很惋惜。吳驥的房間裡,吳驥正與鄭太、皇甫嵩、齊大保三人痛飲。

“今兒真是讓人歡喜!”鄭太笑呵呵的,狠狠對付着一隻雞腿:“我已經再三頌揚過了,還是想再頌揚,多頌揚幾次,我們歸信軍真的了得!了得!”

這種頌揚的話,他都不知道說過多少回了,用了很多種不同的方式來讚揚。可是,再次言來,他仍是興高采烈,歡喜無已。

“我們的打法,幾乎就是前朝打法的重現,進行了一些改進。”皇甫嵩吃着肉,喝了一口酒,慢條斯理:“吳都指揮改進了強弩,我們的破虜弓很有力道,遠非前朝的強弩所能比,殺傷力大了很多。再說了,我們有了霹靂彈,這威力就大得太多了。若是遼狗敢來,我們一定會殺得遼狗人仰馬翻,哭爹叫娘!”

“這打法遠比前朝的打法凌厲,威力更大,遠超想象。”齊大保忙附和一句。

“今日演武,已經證明我們的設想是對的,雖然有些小問題需要完善,大體上沒問題。”吳驥點頭道:“一種打法要完善,絕不會是短短數月的訓練,絕不會是一場演武就能完成的,需要在血與火的戰場上,一場接一場的血戰。兄弟們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實戰,雖然精悍,卻不夠凌厲;雖然驍勇,卻不夠狠辣。只有經過戰場的洗禮,歸信軍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精銳!”

“這話極是有理!”鄭太擊掌讚賞,道:“前朝之軍之所以厲害,橫掃萬國,萬國來朝,那是一場接一場血戰積累起來的。大宋雖是打了上百年,可是,敗多勝少,沒甚稱道之處。讓弟兄們接受一場實戰,是必須的。吳都指揮,你準備如何解決這問題?”

再好的裝備,再嚴格的訓練,再先進的戰法,再優秀的軍隊,若是沒有接受戰場的洗禮,都是名不符實!

從演武來看,歸信軍的戰力着實恐怖,可是,卻沒有經過實戰檢驗,讓歸信軍接受血與火的戰場洗禮,是第一要務,是重中之中。

“是呀!吳都指揮,你打算如何做?”皇甫嵩一臉的急迫,打量着吳驥。

“吳都指揮,要不,我們把兄弟們拉到遼國去,偷偷的打上幾仗。”齊大保不住搓手,難掩興奮之情:“說起遼境,我們齊雲社可是很熟悉呢!我對遼國可不陌生,有我做嚮導,保準打得遼狗落花流水!”

齊雲社主要是由燕趙男兒組成,而燕趙男兒,主要就在燕雲十六州,是以,他們對遼國很是熟悉。若是有齊大保做嚮導,再有歸信軍恐怖的戰力,準有遼國好受的。

“對!遼狗能來犯境,難道我大宋之軍就不能去遼境大殺一通?”鄭太和皇甫嵩齊聲附和。歷來只有遼國犯境的份,就沒有宋軍去遼境大殺的,若是歸信軍做成了,一定會轟傳天下,成爲鼓舞人心的大好事。

“沒那麼麻煩!”吳驥捋起袖子,盯着齊大保道:“你讓齊雲社的好漢們,幫我把歲幣盯緊點就行了。”

“歲幣?”鄭太、皇甫嵩、齊大保驚呼出聲,眼睛瞪大,張巴張得圓乎乎的,一臉的震驚之色。

“咕!咕!”鄭太喉頭髮出一陣怪異的響聲,有些結結巴巴的道:“吳都指揮,你不會是要劫歲幣吧?”

“那又何嘗不可!”吳驥重重點頭。

“劫歲幣!”鄭太、皇甫嵩、齊大保只覺一顆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呼吸粗重,彷彿給泰山壓住了一般,呼吸困難,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歲幣已經進行數十年了,讓宋人痛恨不已,卻是沒有一個人敢生出劫歲幣的想法。不是不想,一是遼軍護得嚴密,二是因爲此事太過重大,一個不好,就會引發兩國大戰。而吳驥卻是膽大包天,竟然要打歲幣的主意,三人還真的難以置信。

“吳都指揮,此事非同小可,不可亂來!”鄭太好不容易清醒過來,抹抹額頭上的汗水:“遼軍雖然護得嚴密,以歸信軍的戰力,倒不用怕,一定會劫下來。可是,若因此事而引發兩國大戰,那就太嚴重了。”

“是呀!我們雖然恨遼狗,可是,眼下卻不是與遼狗大戰之時。若是因爲劫了歲幣,而引發兩國大戰,得不償失!”皇甫嵩和齊大保狠狠一握拳,劫歲幣這事,他們萬分想幹,卻是出於現實原因,又不能幹,真夠憋屈的。

“歲幣一定要劫了!”吳驥重重點頭,一錘定音,右手一揮,阻止三人說話,道:“原委有兩個,一是數十年來,大宋向遼國輸納歲幣,遼國不僅不賣好,還會變本加厲的前來打大宋!即使我們不劫,仍是改變不了這種情形。不劫是打,劫了還是打,還不如劫了,省得遼國用大宋的歲幣來招兵買馬。”

三人不住點頭,對這話大是贊成。不過,最緊要的是雖然戰爭不斷,卻不是大戰,只是小打,還能忍受,一旦大打,就麻煩了。若歲幣給劫了,引發大戰的可能很大。

“二是,我敢斷言,即使我們劫了歲幣,遼國也不會興師犯境,最多就是派些使臣往來,打打嘴仗而已。”吳驥非常肯定的道:“雄州大敗,是遼國曆史上少有的敗仗,如此大的慘敗,耶律洪基都忍了,他還會因爲丟失歲幣而興兵麼?不就是嘴仗麼,大宋不認,他找誰去?說起打嘴仗,朝中那些讀書人正好派上用場,讓他們去之乎者也吧!”

雄州大敗之後,耶律洪基選擇了隱忍,而不是興兵犯境,只是要宋朝多加歲幣,那是因爲他的利器離在戰場上使用時間不長了。他決不會因爲丟了歲幣而另起波瀾,當然,事涉宋朝絕密,吳驥不能明說。

第99章 歸信軍Vs皮室軍第8章 獲得軍心(下)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六)第29章 回易第16章 劫歲幣?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29章 打上門來第1章 聲名鵲起第43章 大軍壓境第15章 大唐遺風第3章 相濡以沫(下)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三)第23章 狼狽爲奸(下)第22章 千古悲歌第8章 妙計破城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29章 回易第75章 希望破滅時第6章 宋朝的謀劃第27章 納貢館第13章 突飛猛進第69章 神兵天降第57章 入城者,死!第71章 出狠招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九)第17章 歲幣交接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一 卷大軍壓境第73章 相互算計第4章 重續輝煌(下)第5章 副指揮使第53章 再度圍城第61章 王師來了!第23章 當頭兒了第67章 太祖誓碑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第109章 燕雲光復(五)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21章 斬來使第71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萬分危急第85章 大幕拉開第51章 翻身仗第5章 災難第29章 回易第39章 霹靂彈發威第15章 大唐遺風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83章 時間確定第25章 大唐遺民第86章 清除、暗殺第67章 太祖誓碑第48章 青雲之路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37章 滿載而歸第11章 大宋第一第60章 天大的勝利第82章 司馬光的恐懼第3章 宋神宗的期許第9章 招兵買馬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第78章 吳驥!吳驥!第33章 滅西夏之戰(六)第105章 伏屍千里(二)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10章 吳驥練兵(中)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10章 吳驥練兵(中)第69章 針鋒相對第88章 大軍雲集第43章 雷霆手段第36章 揚眉吐氣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二)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109章 燕雲光復(五)第19章 皮室軍第58章 死亡時刻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80章 這是機會第28章 留一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61章 王師來了!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5章 肅清朝堂(中)第48章 青雲之路第22章 硬仗(上)第8章 妙計破城第52章 雄州激戰(下)第49章 氣貫長虹第61章 復仇的怒火第20章 奇才!奇才!第21章 珠算問世第109章 燕雲光復(一)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70章 裡應外合第9章 血債血償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99章 歸信軍Vs皮室軍第8章 獲得軍心(下)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六)第29章 回易第16章 劫歲幣?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29章 打上門來第1章 聲名鵲起第43章 大軍壓境第15章 大唐遺風第3章 相濡以沫(下)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三)第23章 狼狽爲奸(下)第22章 千古悲歌第8章 妙計破城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29章 回易第75章 希望破滅時第6章 宋朝的謀劃第27章 納貢館第13章 突飛猛進第69章 神兵天降第57章 入城者,死!第71章 出狠招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九)第17章 歲幣交接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一 卷大軍壓境第73章 相互算計第4章 重續輝煌(下)第5章 副指揮使第53章 再度圍城第61章 王師來了!第23章 當頭兒了第67章 太祖誓碑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第109章 燕雲光復(五)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21章 斬來使第71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萬分危急第85章 大幕拉開第51章 翻身仗第5章 災難第29章 回易第39章 霹靂彈發威第15章 大唐遺風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83章 時間確定第25章 大唐遺民第86章 清除、暗殺第67章 太祖誓碑第48章 青雲之路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37章 滿載而歸第11章 大宋第一第60章 天大的勝利第82章 司馬光的恐懼第3章 宋神宗的期許第9章 招兵買馬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第78章 吳驥!吳驥!第33章 滅西夏之戰(六)第105章 伏屍千里(二)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10章 吳驥練兵(中)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10章 吳驥練兵(中)第69章 針鋒相對第88章 大軍雲集第43章 雷霆手段第36章 揚眉吐氣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二)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109章 燕雲光復(五)第19章 皮室軍第58章 死亡時刻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80章 這是機會第28章 留一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61章 王師來了!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5章 肅清朝堂(中)第48章 青雲之路第22章 硬仗(上)第8章 妙計破城第52章 雄州激戰(下)第49章 氣貫長虹第61章 復仇的怒火第20章 奇才!奇才!第21章 珠算問世第109章 燕雲光復(一)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70章 裡應外合第9章 血債血償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