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中秋,詞曲,懸案

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剛矇矇亮,東京城內就熱鬧起來。

走在街邊,兩旁商鋪都掛了花頭,有些更講究的還重新粉飾了店面彩油,入眼望去煥然一新。

但凡有賣酒處,都將罈子酒缸擺去門前,挑了“醉仙”二字的酒旗,就是樊樓、任店、潘樓、高陽正店這等地方也不例外。

這一日東京城皆賣新酒,大抵中午前就會售完,然後小店放下酒帘子,不再做生意,回家歡度佳節,大店如樊樓等則敞開門戶,於大堂內加桌,是年裡生意最好的一天。

從皇宮到平民,家中都會擺宴,無論奢陋,好好操辦一場家宴,團圓子女,都不想辜負此等美好時光。

即便是身居陋巷的窮苦人家,也會盡全力去買上一些酒水,回家慶祝中秋,寧願之後冒着沒錢買食物餓肚子的風險,也不願意虛度這個日夜。

秦王府上早就備好了各色節令東西,尤其是酒,種類繁多,簡直應有盡有,不過這些大抵都不是花錢來的,有軍中將官送禮,也有樊樓這種地方攀附孝敬。

大宋飲酒普遍,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男人喝,女人也喝,易安居士李清照就寫過“濃睡不消殘酒”“沉醉不知歸路”等詞句。

李清照的父親是李格非,進士出身,曾任禮部員外郎,乃蘇東坡的學生,“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李清照的母親爲元豐宰相王珪長女,善文詞,繼母則爲元佑舊黨首腦王拱辰的孫女。

一大家子全爲元佑黨人,而且和秦檜還是親戚。

秦檜妻子乃元豐宰相王珪孫女,李清照乃王珪外孫女,親屬關係極近,她與王氏乃親表姐妹。

趙檉曾於幾年前寫文抨擊過李清照,稱其詞雖婉,其人卻“只知嗜酒爛賭”,敗壞家門風氣,有損文壇名聲。

李清照填詞反擊,言辭犀利,步步緊逼,都中要害。

趙檉不能敵,只好再道男不與女鬥,少不與老爭,就此作罷。

這個少不與老爭,實在是李清照長趙檉太多,今年已經三十有六。

不過這乃文壇之事,倒與背景身份無關,只看文壇聲名地位,自古如此,記做士林佳話,供讀書人敬羨感嘆。

因爲於文壇上不夠聲名地位,連與這二人寫文相罵的資格都沒有。

就在前陣兒,趙檉打了秦檜後心中來氣,填了一詞嘲諷李清照,言之名門無後,一代不如一代。

李清照這次卻沒反擊,只是寫了首自嘲,以她那種目空一切的性子,這已算是在微微低頭。

趙檉一時不免得意。

此刻秦王府內戲臺和月臺都已搭起。

戲臺寬大,披紅掛綵,後面班子裡的人正在化妝換衣衫,馬上就要上臺表演。

大宋的戲曲其實是雜劇,由各種歌舞、正曲目和雜戲組成,其中只有曲目是正戲。

演出時先演一節由五個角色出場的小歌舞,稱爲“豔段”,再演“正雜劇”,其中正曲目是以大麴曲調演唱故事,雜戲則是驚險雜耍或是一段滑稽戲。

宋雜劇上承隋唐的參軍戲和歌舞戲,在這個基礎上吸收曲藝歌樂,下啓元劇的扮演說唱故事,開正戲主流敘事先河。

這邊戲臺準備上,那邊已經在排列桌椅,前面只有一張椅子帶圓桌,自然是趙檉坐的,後面林林等等又排了百十來個,多餘的是給碎玉樓準備。

碎玉樓裡幾乎都是沒有家業之人,本來更多,但被趙檉派出去一些,如今只剩下幾十個,趙檉大早便下令關店,都來府上過節。

這時不過早飯剛畢,府內就熱鬧的不行,不但碎玉樓的人有坐處,就是府內有職位的也都安排了位子,至於一些下人只要手上無活,亦都可以過來看戲。

趙檉換了身新袍子,通知下去後便來到臺前,衆人一起問好,他坐下後回頭去看,大宋此刻對男女尊卑的規矩不多,身後卻是女眷排在了頭裡。

小娘、簡素衣、戚紅魚都已到場,戚紅魚還帶了趙盼兒,想來茶店今天也是停業大吉。

他拿了戲單瞅上幾眼,微微搖頭,雜劇就是雜劇,正目不多,自唐以來便是如此,至於其中的曲調大抵由相同宮調若干曲牌連綴而成,與詞相似,有大麴、法曲、曲破、諸宮調、詞調等,往往“一宮到底”“一韻到底”。

其實無論曲或是詞,都繼承隋唐,相似較多,都須按照聲律固定格式填寫。

但曲更活潑些,可在某特殊聲律下增添字數,所以按曲牌填曲,字數未必一定相同。

而詞固定格子,不能增字,但曲特殊的格子內可多填一兩字,但唱出來須速度加快,保持聲律不變。

還有個區別就是,詞的韻腳相對曲而言通常都比較稀疏,僅少數詞牌可轉韻或平仄互押。

而曲的韻腳會更加密集,很多曲都是句句押韻、一韻到底。

這一朝盛行詞,但往往也唱曲,教坊司乃至秦樓楚館,是不只唱詞的,也會唱曲。

而戲臺上卻也不單唱曲,有時候正目裡也會唱詞。

只是詞的傳播更廣,詞甚至個別時候還被加入到科舉之中,而曲大多須要夾雜在大麴之內演唱。

所以文人填詞的多,填曲的少,畢竟填詞更有助於揚名,而曲受到正目大麴限制,往往單拿出來聽不出分數意思。

所以,長此以往,便是詞盛曲衰,自唐之後,這兩種文學形式,詞從中拔了頭籌。

趙檉將戲單遞去給後面的小娘,那日他在小樓裡說了要予小娘名分之後,便即離開,並未做些旁事。

小娘與戚紅魚簡素衣幾個看了戲單,點了幾齣戲目傳給戲團子班主,前面便開始演唱起來。

先演一節五個角色出頭的“豔段”,然後纔是正目。

頭一個出場的叫末泥,戴着黑漆噗頭,臉卻有如明鏡,穿描花羅襴。

第二個則叫引戲,系水犀角腰帶,裹紅帶綠葉羅巾,黃衣襴長襯短靴。

第三個叫副淨色,裹結絡球頭帽子,着役迭勝羅衫,口中念着雜文。

第四個叫副末色,言語生動,衣色繁過,填腔調曲,打諢發科。

第五個叫裝孤,扮做眼目張狂,額角塗一道明戧,面門抹兩色蛤粉,裹一頂油膩舊頭巾,穿一領邋遢戲襖,渾耍一副無賴模樣。

五人兜轉回演,又來歌舞優人,散做樂工,吹吹打打,正目大麴纔將開始。

戲臺上不住來往,說說唱唱,臺下人除了趙檉之外都看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驚呼。

趙檉卻瞧得心頭寡淡,翻跟頭打把式不講,只聽那曲兒唱的,大抵詞不達意,不知誰胡亂填寫,白白糟蹋了這幾百年傳下來的聲調。

就在他心中無聊之時,外面忽有管家來報,說是茂德帝姬和益王來府。

趙檉聞言便是一愣,他得罪了道君皇帝,所以中秋節宮內擺家宴不曾叫他,可這兩個在團圓日出來做甚?

益王就是趙棫,是趙福金的同母弟弟,趙福金這一脈雖然母親去世早,但皇子皇女身上的殊榮並不少,幾個皇子早早就封了王,遠不是趙構等一些皇子可比。

他想了幾息,覺得有些不對,站起身道:“讓他們過去書房。”

趙檉在書房待了片刻,就見趙福金和趙棫走了進來。

趙福金穿了身鵝黃色的宮裝,小臉上隱隱有淚痕,看見趙檉先行一禮,還未待說話,那邊的趙棫卻大哭出來。

趙檉見狀皺了皺眉,趙棫和趙構同歲,今年都是十一二,雖然還不算成人,但宮內早熟,兼之趙棫性子梗強,所以極少會哭,趙檉還在宮中時就未見過。

“二哥……”趙棫哭道。

“這是怎麼了?都坐下說話。”趙檉一時摸不着頭腦:“今兒不是中秋嗎?你們怎麼還出宮了,官家竟也允許?”

兩人坐在椅子上,趙棫哭個不停,趙福金只能安慰,半天后趙檉又道:“福金,你來說。”

趙福金瞅着趙檉,小聲道:“二哥,八哥兒他被爹爹貶爲庶民了!”

“嗯?!”趙檉聞言便是一愣,趙棫乃是道君皇帝第八子,封爲益王,怎麼可能會貶爲庶民呢?

“福金,到底怎麼回事?怎麼就貶爲庶民了?”

趙福金聞言眼圈一紅,低聲道:“二哥,今早也不知爲什麼,爹爹忽然大發雷霆,在延福宮把所有的皇子皇女都罵了一遍,就算不在身邊的也罵了,隨後就下旨將八哥兒給貶了,根本……根本不知是何原因。”

趙檉伸手摸了摸下巴,忽地心中想起一事,不由長吸一口氣,北宋末年,確實有這麼一樁皇室疑案。

在《宋史》和《宋大詔令集》裡都有記載,“八皇子棫,貶爲庶人”!

但是,雖然有明確記載,但卻都沒有闡明趙棫被貶的原因。

不說《宋史》,那《宋大詔令集》原名《本朝大詔令》或《皇朝大詔令》,是北宋九朝詔令文書的彙編,是宋綬子孫在南宋高宗紹興初年編纂,距離宣和年間極近,斷不會出現記載錯誤的情況。

在士大夫治天下的宋朝,皇帝貶皇子爲庶民極爲罕見,而且不述原因,更是自古未有!

趙檉看着姐弟二人,一個梨花帶雨,一個稀里嘩啦,這時趙棫忽然叫道:“爹爹把五姐也給罵了,比罵別人都要狠。”

趙檉聞言心中更加疑惑,道君皇帝一向對趙福金疼愛有加,怎麼又會罵得比旁人狠?

他不由道:“官家是如何罵我的?”

趙棫抹了一把眼淚:“爹爹……爹爹他罵二哥是亂臣賊子,孟德之流,還罵太子是廢物,忤逆不孝,罵三哥繡花枕頭,不堪重用!”

趙檉聞言嘴角抽了抽,這……這罵得可夠狠夠重的啊!

他這個倒沒什麼,罵着出氣而已,誰能信他是亂臣賊子?他可是忠臣!

可罵太子忤逆不孝,這個實在有些重了,太子忤逆不孝那還當什麼太子?

看來道君皇帝火氣很大,罵他們三個都這樣了,罵眼前的姐弟說不定如何!

只是趙檉也弄不明白何事,後世沒有記載原因,這邊聽姐弟說是突然大發雷霆,那就是說也沒有道出原因。

不過道君皇帝雖然昏庸,但不是那種暴戾之君,並不是那種動輒打殺的人,何況對自家子女,這其中肯定大有古怪。

道君皇帝一向以儒雅自居,這種事情發生在他身上,趙檉都感覺不可思議。

畢竟將一位皇子貶爲庶民,且不給出理由,這種事情是要被天下議論的,這可與道君皇帝一向經營的儒雅形象相悖。

趙檉想不明白原因,畢竟在歷史上這也是一樁皇家疑案。

他看着姐弟二人道:“今日宮內可否設宴?”

趙福金搖頭道:“爹爹下令不許擺宴,誰也不敢去提此事。”

趙檉心中愈發想不通,居然連家宴都省了,他安慰道:“此事留後再說,一會兒隨我先去看戲,晚宴就留在府中好了。”

隨後又聊些別的,趙檉帶着兩人去看戲,前面又加了兩把椅子,多上了月團小餅,這戲一看就是半天,兩人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

接着到下午,府內大擺宴席,足足開了二十幾桌,倒是喧喧鬧鬧,熱烈得緊,直到天色擦黑才告結束。

這時府內的月臺之上已經擺好了貢品,宴會散罷,趙檉帶衆人去賞月,賞完月後戲臺上開始唱夜戲。

趙檉瞅着無趣,便道:“不如去外邊轉轉,就不知道哪裡有節目。”

趙棫畢竟年歲小,此刻便有些忘卻貶謫之事,叫道:“二哥,不如去河邊看燈,聽說今晚的河燈有燈謎可猜。”

中秋節放的河燈上確實都有謎語,就是沒什麼太高獎勵,大抵只能贏個燈放,趙檉道:“可惜之前沒想過,如今想要租畫舫觀賞卻是不可能,只好在河邊看看。”

趙福金想了想:“也可以去尚書省和太學等處,聽說今天晚上不少地方都有露天詩會。”

“詩會?”趙檉點頭,中秋節確實不少地方開詩會,其中當以太學規模最大,他笑道:“那就先觀燈,隨後再去看詩會。”

第435章 風雪滿東京第480章 猜測,儀式第350章 設計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238章 李助的劍術第58章 七步干戈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491章 陽謀,得將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76章 意外收穫第388章 驚天秘辛第171章 上京紙貴第50章 銅皮鐵骨第387章 計出海第509章 大宗師元神第43章 莫遮攔揀選第483章 元纓一戰,長槍掠火第475章 總武,創藝,演槍第28章 一波三折第541章 破門,投奔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362章 城內好殺,左使決斷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163章 禁軍劫囚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4章 聚攏八方第158章 打秋風第46章 奇怪的小娘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587章 縱橫西疆第39章 東宮宴會第485章 戰西涼第580章 歸城,西海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164章 追查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30章 嘉王府第611章 奇功第473章 天賦,槍法,鬥將第173章 兵事第280章 爭奪花魁第224章 想摸嗎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126章 海岸遇襲,霸主嚶嚶第31章 手到擒來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136章 堂上考較第387章 計出海第217章 小夸父第450章 改元靖康,未雨綢繆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349章 士族第364章 兵敗如山倒第216章 毒與器第631章 對策,試探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511章 投誠,調兵第563章 一怒拔劍,嫁衣神劍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666章 飛鳴鏑,大佛寺第289章 殺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668章 三山島第275章 放人第668章 三山島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294章 赴宴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30章 嘉王府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589章 隱藏,佈置第387章 計出海第665章 飛逃東京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417章 劍氣碧煙橫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53章 一番探查第109章 陰謀詭計,步步算計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376章 計會軍第68章 冀國公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
第435章 風雪滿東京第480章 猜測,儀式第350章 設計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238章 李助的劍術第58章 七步干戈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491章 陽謀,得將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76章 意外收穫第388章 驚天秘辛第171章 上京紙貴第50章 銅皮鐵骨第387章 計出海第509章 大宗師元神第43章 莫遮攔揀選第483章 元纓一戰,長槍掠火第475章 總武,創藝,演槍第28章 一波三折第541章 破門,投奔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362章 城內好殺,左使決斷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163章 禁軍劫囚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4章 聚攏八方第158章 打秋風第46章 奇怪的小娘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587章 縱橫西疆第39章 東宮宴會第485章 戰西涼第580章 歸城,西海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164章 追查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30章 嘉王府第611章 奇功第473章 天賦,槍法,鬥將第173章 兵事第280章 爭奪花魁第224章 想摸嗎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126章 海岸遇襲,霸主嚶嚶第31章 手到擒來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136章 堂上考較第387章 計出海第217章 小夸父第450章 改元靖康,未雨綢繆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349章 士族第364章 兵敗如山倒第216章 毒與器第631章 對策,試探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511章 投誠,調兵第563章 一怒拔劍,嫁衣神劍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666章 飛鳴鏑,大佛寺第289章 殺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668章 三山島第275章 放人第668章 三山島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294章 赴宴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30章 嘉王府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589章 隱藏,佈置第387章 計出海第665章 飛逃東京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417章 劍氣碧煙橫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53章 一番探查第109章 陰謀詭計,步步算計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376章 計會軍第68章 冀國公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